特医食品

搜索文档
51岁东北大叔卖羊奶粉,年入17.62亿,全国第二,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26 13:24
近日,一个乳业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它就是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品营养)。 它的核心产品是"低敏乳品",包括专为过敏、乳糖不耐受人群设计的羊奶粉,以及医院里常用的特殊医 学用途配方食品,比如给早产儿补充营养、帮过敏宝宝缓解不适的定制化奶粉。 这家公司可不是新玩家,最早能追溯到1956年的黑龙江北安市乳品厂,算下来在乳业里摸爬滚打了68 年。2011年推出自有品牌"爱尼可",2016年到韩国建了工厂,2019年收购西班牙乳清厂,把核心原料羊 乳清的供应攥在手里,一步步从地方乳企做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营养科技集团。 它一边给消费者提供"低敏解决方案",一边还搞上游布局,在黑龙江、山东有自己的牧场,西班牙工厂 生产的羊乳清粉占欧盟总量的四分之一。 普通牛奶粉赛道竞争早成"红海",但宜品营养靠低敏赛道跑出了差异化——它的主要收入和利润都来自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和特医食品,2024年这两项业务加起来占总营收超70%,而特医食品,2022-2024年 营收从2380万元飙到2.19亿元,3年涨了近9倍。 在婴幼儿过敏率达12.3%、老龄化催生大量特医需求的当下,能抓住"敏感人群营 ...
科普健康服务惠民 ,“特医食品基层行”在京启动
新京报· 2025-09-25 13:16
本次活动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特 医食品质量惠民科普基层行"在北京市朝阳区磨房北里社区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播放了"绽放小蓝花"科 普视频,临床营养专家结合典型案例,生动讲解特医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的区别,强调"特医食品需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原则,并开展互动问答。现场还发放科普手册与"小蓝花"识别指南,帮助群众掌 握选购要点。 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胜表示,此次活动搭建起政策传播、科普宣传与责任落实的桥梁,是以特医 食品"小切口"撬动民众看病就医"大民生"的重要举措,也响应了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期盼。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9月23日,"特医食品质量惠民科普基层行"在北京市朝阳区磨房北里社区正式启 动。活动旨在通过"进社区、进医院"联动模式,普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科学知 识,提升公众对带有"小蓝花"标志的特医食品的认知,精准服务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等疾病人群的 营养健康需求。 ...
云南白药:2025年上半年省医药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64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23 12:3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64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达3.51亿元 [2]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75% [2] 业务板块发展 - 医疗器械、药妆、特医食品等非药业务销售同比增长10.6% [2] - 新特药专业药房业务销售同比增长57% [2] - 院边店模式成功承接院内处方外流业务 [2] 战略举措 - 省医药公司通过多措并举稳固营收基本盘 [2] - 非药业务拓展初见成效 [2] - 积极布局处方外流承接体系 [2]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19:56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线上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参会高管包括董事长周建军 总裁张靓 独立董事吕伟 董事会秘书王冠及总会计师孙剑 [1] 互联网+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培育医药互联网+业务 包括互联网+药事服务和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等创新模式 同时开展O2O和B2C电子商务零售业态 [2] - 根据股权激励计划目标 2025年新兴业务收入较2024年需实现不低于28%增长 2025年上半年新兴业务收入达8.51亿元 完成进度目标 [2] - 电商业务毛利率约15% 显著高于传统批发业务5.5%的综合毛利率 [5]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 - 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背离主要源于医药商业批发模式特性及公立医院客户应收账款增加 [2] - 短期将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改善现金流 长期预计医改政策完善将促进医院回款好转 [2] 新兴业务贡献 - SPD业务 互联网+业务(B2B/B2C/O2O)及特医食品 放射性药品等新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33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约12% [2]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 股份回购 主业高质量发展及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多举措推进市值管理 [3] - 控股股东于9月16日减持10%南药转债 具体原因需以公告为准 [3] 行业地位与排名 - 业务覆盖苏皖闽鄂及云南近70个城市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位列全国医药流通行业第7位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07位 较去年提升11位 [3] 融资与偿债能力 - 2025年发行4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用于偿还高利率银行贷款 所有到期本息均按时兑付 无债务偿还风险 [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药品流通行业受人口老龄化 健康意识提升及医疗消费升级驱动 销售规模将持续扩大 [4] - 公司聚焦医药器械零售业态 强化供应链能力建设 探索产业链延伸以提升整体效益 [4] 业务模式差异 - 传统业务主要采用线下销售模式 新兴B2B/B2C/O2O业务采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5] 应收账款管理 - 预计医保基金直接结算 带量采购等医改政策完善将逐步改善医院回款情况 [5]
追风口的宜品乳业:故事好讲、增长难续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11:09
据董事长牟善波介绍,健康宝宝可选用其牛奶粉或羊奶粉,轻度过敏宝宝有宜品羊奶粉提供支持,而针 对超敏及重度过敏宝宝,则可提供相应的特医食品解决方案。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医食品作为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是宜品乳业的领先优势所在,2025年上半年分别 贡献总营收的56%、16%。 以2024年35亿元零售额计,宜品乳业以14%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羊奶粉市场位居第二,仅次于伊利旗下的 澳优乳业。 在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宜品乳业以4.5%的市占率同样排名本土品牌第二。 然而公司仍难以回避奶粉行业整体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压力。 母婴行业IPO阵营迎来一名重要参与者。 近日,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品乳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宜品乳业的产品体系围绕过敏体质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展开。 2024年,宜品乳业实现营收17.6亿元,收入增幅由去年同期15%放缓至9.2%;剔除生物资产未变现公允 价值变动影响后,利润由1.81亿元降至1.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0%至8.1亿元,其中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收入同比下降近两成;净利润下 跌超过四成。 支柱业务羊奶粉增长遭遇瓶颈,特医食品等新业务尚处发 ...
华森制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2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1 1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2亿元 同比增长5.7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5万元 同比增长14.27% [1] - 集采品种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29.45% [1] - 五大重点中成药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52% [1] 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营收规模增长带来规模效应 [1] - 重点中成药品种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 [1] - 控本增效措施有效实施 [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4050.29万元 同比增长29.33% 占营业收入9.17% [1] - 研发费用3704.15万元 同比增长43.33% [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正在推进7条创新药研发管线 [2] - 适应症覆盖肿瘤免疫 肺癌 乳腺癌 结直肠癌 胰腺癌等实体瘤及血液病 青光眼等自免炎症性疾病 [2] - 报告期内申请创新药化合物发明专利8项 [2] - 累计申请创新药化合物发明专利47项 [2] 渠道建设 - 覆盖全国近11000家等级公立医院 [2] - 覆盖近14000家基层医疗机构 [2] - 公立医院终端客户与基层医疗机构终端客户家数及品种进院家数均提升 [2] - 拓展私立医院 零售及电商平台渠道网络 [2] 战略布局 - 积极布局仿制药 中成药及特医食品研发管线 [2] - 注重研发速度快 制造成本低 技术壁垒高 [2] - 从研发源头优化成本结构以获取集采竞争优势 [2]
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沪泰链动”共拓中国医药城新蓝海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9:14
沪泰生物医药合作发展 - 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强调沪泰两地深化合作,共同布局生物医药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创新业、展宏图、赢未来 [2] - 泰州中国医药城拥有全国首个医药类国家高新区,承担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获得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磅政策支持 [2] - 泰州遵循生物医药产业"研学产"发展逻辑,探索"创新空间培育孵化,工业标房中试放大,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新路径 [2] 创新平台建设 - 泰州布局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中国区域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 [3] - 构建涵盖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矩阵,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3] 人才引进与培养 - 泰州形成国家级高端专家、省"双创计划"、"113人才计划"三个梯度的人才政策支撑体系 [4] - 累计引进两院院士10名,国家级高端专家75名,省"双创人才"141名,"113"高层次人才1746名 [4] 产业集群发展 - 泰州培育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吸引阿斯利康、雀巢等全球知名跨国药企 [4] - 累计集聚1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涵盖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特医食品等多个领域 [4] - 2025年泰州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 [4] 专业化服务 - 泰州打造"到泰州,泰周到"城市品牌,提供"专业化、全链式"服务 [5] - 建成国内首个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设立新药申报、医药政策、审评核查、药械检验4个服务中心 [5] - 培育"四个90%"专业工作团队,为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环境 [5] 未来发展方向 - 依托上海创新策源功能和泰州产业化基础,抢抓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AI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等未来增长点 [5] - 共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蓝海" [5]
助企惠企打造高原特色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7-28 21:53
民营经济在西藏的发展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系列重要举措,加强中小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截至今年6月份,西藏经营主体总量达58.4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4.72万户、个体工商户42.55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6万户 [7]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西藏建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由40家单位组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2] - 《西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规定和做法 [2] - 《西藏自治区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10个维度明确助企惠企具体措施 [2] 财政与金融支持 - 自2020年起,西藏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落实4.7亿元,惠及企业超500家 [3] - 拉萨啤酒投资80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并申请400余万元西藏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3] - 截至今年6月底,西藏累计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29.74万户,1.2万户获得贷款,金额达270亿元 [4] 企业案例与发展成果 - 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从筹备到成立仅用1个多月,得益于政府高效协助 [2] - 西藏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千亩地块获有机认证,有机芦笋有望进入香港市场,预计周供货量500公斤至1000公斤 [6] - 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品质制氧机与供暖系统研发制造,看好高原政策环境和市场 [6] - 那曲市"牧人宝库"藏茶馆月营收20万元以上,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展示藏北游牧文化 [6] 产业转型与创新 - 拉萨啤酒新改造升级的生产线投资8000万元,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3] - 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资金更多用于科研创新 [4] - 山南市扎囊县沙荒地转变为设施农牧业园区,产出的芦笋、车厘子、矮化苹果等远销国内外 [6]
新股消息 | 圣桐特医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06:15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圣桐特医补充说明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瑕疵 [1] - 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历史融资协议对2024年业绩考核股份奖励的具体约定及实际控制人张亮指定圣元香港认购奖励股份的合规性 [1] - 需核查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圣元香港是否存在入股对价异常的情况 [1] - 要求就公司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出具结论性意见 [1] 股权激励与业务合规 - 需评估发行上市后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是否合法合规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保健食品销售的具体情况、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及是否取得必要资质许可 [1] - 需核查经营范围及实际业务是否涉及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领域 [1] 财务与分红情况 - 要求说明近三年分红内部决策情况以及税费缴纳、外汇管理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 [2] - 需结合公司负债等情况说明实施分红的合理性 [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圣桐特医是中国领先的特医食品提供商之一 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3]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品牌榜首 并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为6 3% [3] - 在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品牌榜首 并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为9 5% [3]
重药控股(000950) - 2025年7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1 09:46
业务分布 - 公司现阶段从事医药商业、仓储物流、医药工业和研发等业务,核心为医药商业 [2] - 商业业务按渠道分,2024 年医药批发、零售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95.03%、4.59% [2] - 商业业务按经营产品分,2024 年药品、医疗器械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82.11%、15.82% [2] - 公司在医美、特医食品等新兴业务领域布局和引进 [2] 财务情况 - 一季度财务费用下降,因国家货币政策使融资利率下降,且公司加入通用技术集团后信用增强、融资渠道拓宽,优化融资结构使融资成本下降 [2][3] 业务协同 - 公司加入通用技术集团后,与旗下 400 余家医疗机构协同,已开户 104 家,开展供应链服务 93 家 [4] 各板块经营情况 器械板块 - 经营医疗器械等全方面产品,耗材占比最大,以公立医疗机构纯销为主,业务覆盖全国 [5] - 截至 2024 年末 118 家公司经营器械业务,2024 年收入占比 15.82% [5] 零售板块 - 零售药房含社区健康药房和 DTP 处方药房,截至 2024 年末覆盖全国 22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社区健康药房 776 家,DTP 处方药房 181 家 [6] - 2024 年零售板块收入占比 4.59%,未来加强全渠道建设等 [6] 市值管理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已披露《市值管理 制度》,未来甄选适配工具,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投资价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