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证券(06178)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06178.HK)获易方达基金增持79.22万股
格隆汇· 2025-09-15 23:41
股权变动情况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以每股均价11.1275港元增持光大证券H股79.22万股 涉资约881.52万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6358.98万股 持股比例从8.92%提升至9.03%[1] - 此次增持通过场内交易完成 交易时段为2025年8月16日至9月16日[2] 股东持股结构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类别为H股 登记代码CS20250915E00226[2] - 持股状态标注为"L"类别 表明其为大股东身份[2] - 最新权益变动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2]
【有色】8月国内下游消费商电解铜库存创近6年同期新低——铜行业周报(20250908-20250912)(王招华/方驭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5 23:04
核心观点 - 宏观情绪转好叠加供需边际收紧推动铜价上行 截至9月12日SHFE铜价环比涨1.15% LME铜价环比涨1.72% 美国8月CPI同比2.9%强化9月降息预期 美元指数偏弱 矿端与废铜供应持续紧张 电网和空调需求预计Q4回升 铜价有望延续上涨趋势 [4] 库存情况 - 全球交易所电解铜库存环比增5.1%至54.3万吨 LME库存环比降1.2%至15.4万吨 国内社会库存环比增2.6%至14.4万吨 港口铜精矿库存环比微增0.6%至69.3万吨 反映美国关税引发的库存搬运接近尾声 [5] 原料供应 - 8月国内废铜产量9.4万金属吨 环比降5%同比增16% 精废价差扩大191元/吨至1945元/吨 6月全球铜精矿产量191.6万吨环比降4.1% 1-6月累计产量同比增3.3% 5月中国铜精矿产量15.8万吨环比大幅增长22.7% [6] 冶炼产能 - 8月电解铜产量117.15万吨环比微降0.2%同比增15.6% TC现货价降至-41.42美元/吨 环比下降0.9美元/吨 处于2007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7月电解铜进口量环比降1%同比增8% 出口量环比大幅增长50% [7] 下游需求 - 线缆开工率环比提升0.87个百分点至67.62% 占国内铜需求31% 空调排产9-11月同比分别下降12%/22.6%/19.7% 占需求13% 8月黄铜棒开工率43.9% 环比降1个百分点同比降6.7个百分点 占需求4.2% [8][9] 期货持仓 - SHFE铜活跃合约持仓量18.7万手环比增4.8% 处于1995年以来52%分位数 COMEX非商业净多头持仓2.7万手环比增6.2% 处于1990年以来62%分位数 显示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9]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91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5 23:04
宏观财税体制改革 - "十五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旨在破解财政紧约束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通过预算制度革新释放资源潜力 税制优化调节分配格局 央地关系重构激发治理活力 债务全口径管理扩大财政效能 [4] 金工基金市场表现 - 国内权益市场指数普遍上行 债市回调 新基市场热度持续 [4] - 除医药主题外其余行业主题基金净值上涨 TMT主题基金净值涨幅优势显著 [4] - 被动指数基金中芯片等TMT主题产品净值表现占优 [4] - 国内股票ETF资金延续净流出 被动资金持续减仓科创板等宽基主题ETF [4] - TMT主题ETF受资金减仓 金融地产 新能源等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显著 港股ETF资金维持大幅流入 [4] 有色金属铜行业 - 市场预计美国9月降息概率为100% 美元指数偏弱 [5] - 8月国内下游消费商电解铜库存创近6年同期新低 [5] - 矿端 废铜后续维持紧张 8月电解铜产量环比微降 [5] - 电网 空调需求Q4环比回升以及贸易冲突逐步消化 铜价后续有望上行 [5] 金属新材料板块 - 多晶硅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 钴类品种价格全面上涨 [5] - 锂价达7.5万元/吨 在藏格矿业等矿山停产扰动下短期锂价有望抬升 [6] - 钨价维持2012年以来高位 氧化镨钕价格处于19个月高位 [6] - 锂矿板块建议关注成本具有优势且资源端存在扩张的标的 [6] 医药生物创新药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创新药IND审批缩短至30天 [6] - 相较于2024年7月试点方案 此次公告进一步放宽试点项目和试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 [6] -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鼓励全球同步研发 提升临床研发效率和可预期性 [6] 康耐特光学公司 - 公司为国内领先树脂镜片制造商 按2023年树脂镜片销售额计位列全球第五 按2024年出厂销售量计中国排名第一 [6]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上海 在上海 江苏 日本鲭江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 [6] - 2024年公司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17% 长期关注AI眼镜业务进展 [6] 越秀地产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公司销售金额55.1亿元 同比下降45% 销售面积16.9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40.2% [7] - 2025年1-8月公司销售金额730.1亿元 同比上升3.7% 销售面积180.6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24.1% [7] - 公司商住并举稳健发展 销售表现优于大势 [7]
易方达基金增持光大证券79.22万股 每股作价约11.1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11:22
公司持股变动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9月10日增持光大证券79.22万股[1] - 每股作价11.1275港元 总金额约为881.52万港元[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6358.98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9.03%[1]
易方达基金增持光大证券(06178)79.22万股 每股作价约11.1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11
公司持股变动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9月10日增持光大证券79.22万股[1] - 每股作价11.1275港元 总金额约为881.52万港元[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6358.98万股 持股比例从8.92%上升至9.03%[1]
光大证券:维持龙湖集团“增持”评级 资产运营稳健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15 07:55
核心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2.2亿元、76.4亿元、89.4亿元 [1] - 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89元、1.09元、1.28元 [1] - 维持增持评级 [1] 商业地产运营表现 - 在营商场89座(含75座重资产及14座轻资产) [1] - 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1256万平方米(含车位) [1] - 商场整体出租率96.8% [1] - 商场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7% [1] 长租公寓与物业管理规模 - 长租公寓已开业12.7万间 [1] - 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5.6% [1] - 物业管理项目约2200个 [1] - 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 [1] 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 - 物业投资板块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5%) [1] - 物业投资毛利率77.7%(2024年同期74.6%) [1] - 物业服务板块营业收入62.6亿元 [1] - 物业服务毛利率约30%(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 [1]
十大券商策略:年内A股、港股还有新高,重点关注这些高景气赛道!
天天基金网· 2025-09-15 05:20
核心观点 - 多家机构认为中国股市处于牛市行情 上涨趋势有望延续 建议保持牛市思维并聚焦高景气赛道[3][4][7][9][12][13][14][15] - 投资逻辑从国内经济周期转向全球敞口视角 企业出海和全球供应链整合成为关键驱动因素[3] - 配置方向集中在资源 新质生产力 出海相关板块以及景气度较高的科技和消费领域[3][4][5][8][9][10][11][12][13][14][15] 全球视角与基本面重估 - 基于全球敞口而非国内经济周期评价基本面 中国企业将制造份额转化为定价权[3] - 涨势较好的品种多与出海相关或深度绑定海外供应链[3] - 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 叠加中国中游走出内卷的盈利下降趋势[11] 市场趋势与流动性 - 日均成交回归1.6万亿~1.8万亿元可消化情绪溢价[3] - 居民存款向权益市场搬家趋势持续 M2—M1剪刀差继续收窄反映定期存款活化[8][13] - 增量资金与指数赚钱效应的正螺旋仍在运转 流动性牛市叙事未打破[7] 行业配置与投资机会 - 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框架 聚焦资源 消费电子 创新药 化工 游戏和军工[3] - 看好新技术趋势与消费动向 推荐港股互联网 传媒 创新药 电子及半导体 机器人 国潮品牌 新增食品饮料 社服 农林牧渔[5] - 反内卷背景下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有色 化工 地产 新能源车[5][11][12] - 长期稳定和垄断假设推荐券商 保险 银行 电信运营商[5] - 关注景气度较高领域如软件开发 通信设备以及困境反转领域如养殖业 饮料乳品[8] - AI算力主线逻辑未被证伪 重点关注AI 生猪养殖 新能源 新消费 创新药 有色 基础化工 非银[9][13][14][15] - 全球商品需求回升主线:上游资源(铜 铝 油 金) 资本品(锂电 风电设备 工程机械 重卡 光伏)以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 玻纤 造纸 钢铁)[11] - 内需修复机会:食品饮料 猪 旅游及景区 保险和券商[11][12] - TMT板块存在较多催化 产业趋势持续有进展 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开启[14] 市场走势判断 - 股市上升逻辑可持续 年内A/H股指有望走出新高[4] - 量顶后上涨趋势往往延续 保持牛市思维 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6][7] - A股或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13] - 市场未来仍然有望继续上行 估值较为合理未出现明显透支[14] - 9月A股慢牛行情延续 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15]
【银行】社融遇拐点,货币见活化——2025年8月份金融数据点评(王一峰/赵晨阳)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4 23:03
核心观点 - 8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投放强度季节性回升但同比少增 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约因素 后续需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消费支持政策加码及商业信用置换等措施效果[4] - 社融增速呈触顶回落态势 M2-M1剪刀差收窄显示货币活化程度提升 但居民端加杠杆意愿不足导致零售贷款增长乏力[5][6][7][8] 贷款投放情况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6.8%[4] - 对公贷款新增5900亿元(占比100%)同比少增2500亿元 其中票据/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531/700/4700亿元 同比变化为少增4920亿/多增2600亿/少增200亿[5] - 居民贷款新增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其中短贷和中长贷分别新增105亿和200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和1000亿[6] - 1-8月居民贷款合计新增7110亿元 同比少增7290亿元 占新增信贷比重5.3% 低于去年同期10%[6] 社会融资规模 - 8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余额增速8.8% 较7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7] - 政府债券发行放缓叠加高基数影响 预计后续社融增速将呈触顶回落态势[7] 货币供应量 - M2同比增长8.8% 与7月末持平 M1同比增长6% 较7月提升0.4个百分点[5][8] - M2-M1增速剪刀差2.8个百分点 环比收窄0.4个百分点 货币活化程度提升[8] - 8月M2增加2.04万亿元 同比多增2971亿元 社融-M2增速剪刀差降至0个百分点 较年初回落0.7个百分点[8] 结构性特征 - 对公贷款发挥压舱石作用 票据与短贷呈现跷跷板效应 票据贴现强度不及去年同期[5] - 居民端因就业收入未实质性改善 导致消费购房需求疲软 按揭/消费贷/经营贷增长均乏力[6] - 股市资金虹吸效应延续 居民企业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8] 政策展望 - 需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地方投资 消费领域加码财政贴息政策 银行贷款置换商业信用等措施稳定信贷投放[4] - 零售贷款需稳定就业改善收入预期 稳定房地产价格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 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形成新均衡[6]
光大证券9月五维行业比较:预计市场风格主要偏向成长与均衡
智通财经· 2025-09-14 00:55
五维行业比较框架介绍 - 综合市场风格、基本面、资金面、交易面、估值五个维度构建行业比较框架 [1] - 非财报季对五个维度等权打分 财报季赋予基本面更高权重并降低市场风格及估值权重 [1] 历史回测表现 - 2016年至2025年2月期间得分第1组行业年化收益率达11.8% 第5组行业为-10.5% [2] - 多空组合(做多第1组/做空第5组)年化收益率23.7% 年化夏普比率1.69 [2] 9月主观因素判断 - 市场风格维度预计成长与均衡轮动 因经济现实波动且市场情绪维持高位 [3] - 资金面维度预计融资资金主导 公募资金可能净流入 [3] - 估值维度预计高估值行业表现更优 因市场情绪维持高位 [3] 9月行业配置观点 - 市场风格偏向成长与均衡 高估值板块更值得关注 [4] - 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电子、汽车、传媒等行业得分较高 [4]
【固收】继续高位压缩估值——可转债周报(2025年9月8日至2025年9月12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4 00:05
市场行情 - 中证转债指数本周上涨0.4%,连续两周上涨,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0% [7] - 中证全指本周上涨2.1%,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1.2%,转债市场表现稍逊于权益市场 [7] - 高评级券(AA+及以上)本周下跌0.05%,中评级券(AA)上涨2.06%,低评级券(AA-及以下)上涨0.99% [7] - 大规模转债(余额>50亿元)本周下跌0.06%,中规模转债(5-50亿元)上涨1.0%,小规模转债(<5亿元)上涨1.3% [8] - 超高平价券(转股价值>130元)本周涨幅最大达2.66%,超低平价券(<70元)下跌0.26% [8] 转债估值指标 - 截至9月12日存量可转债437只,余额6078.26亿元,较上周减少43.02亿元 [9] - 转债价格均值132.0元(上周130.0元),分位值99.4% [9] - 转债平价均值105.10元(上周102.77元),分位值95.4% [9] - 转股溢价率均值26.0%(上周27.0%),分位值49.2% [9] - 中平价转债(90-110元)转股溢价率28.8%,高于2018年以来中位数20.3% [9] 市场展望与配置 - 转债估值分位数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0] - 8月25日以来转债表现不及正股,处于高位压缩估值阶段 [10] - 在权益市场慢牛预期下,转债长期仍是优质资产,但需注重结构性机会 [10] - 转债市场需求强于供给的格局难以改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