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软(04338)
icon
搜索文档
微软为Copilot添加Anthropic AI模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0:56
当地时间9月24日,微软宣布由Anthropic支持的Claude Access现已面向Copilot Beta测试用户推出。首 先,它将被集成到Copilot的Researcher及其代理开发工具中。微软Copilot总裁拉曼纳表示,此举"推进了 我们将整个行业的最佳AI创新带到Microsoft365Copilot的承诺"。 ...
微软冷革命!震撼散热台链 “微流体”从芯片下手舍弃现有元件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38
微软发动新一波"冷革命",宣布正发展"微流体(microfluidics)"技术,透过水冷液直接流经在芯片蚀 刻出的微小管道来散热,效果优于现有解热方案,有利开发更强大的芯片,并且不再需要既有散热元 件,恐冲击健策、奇鋐、双鸿等台湾散热相关厂商后市。 微软的微流体技术可能颠覆当下AI伺服器散热技术,改从直接从芯片端结构下手,不再需要均热片、 水冷板等元件,将导致现有散热厂无生意可做,震撼业界。相关消息冲击,专门制造资料中心冷却系统 的Vertiv周二股价收盘大跌6.2%。Eaton和Modine Manufacturing也分别下跌2.6%和3.4%。 微软的"微流体"技术是透过冷却液直接流经芯片蚀刻出的微小管道,直接在芯片上散热。由于冷却液直 接在芯片上散热,因此在相对高温(在某些情况下高达摄氏70度)下依然有效。 微软上周在总部园区展示显微镜下的这项技术,并表示迄今的测试已显示,这种技术效能明显优于传统 散绕方式,可望允许微软借由堆叠方式,开发效能更强大的芯片。 微软也能借由"微流体"技术,刻意运用"超频"让芯片在使用高峰期过热,换取更佳效能。微软技术院士 柯礼温(Jim Kleewein)指出,微软不必 ...
微软将使用Anthropic的AI模型来驱动人工智能助手
格隆汇APP· 2025-09-24 15:35
格隆汇9月24日|微软今天将把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4和Claude Opus 4.1人工智能模型带到微软365 Copilot上。这是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扩大了Microsoft 365 Copilot中除OpenAI外的模型选择范围,而且 将允许微软的客户访问Researcher和Microsoft Copilot Studio中的Anthropic模型。微软商业和工业副驾驶 团队总裁查尔斯·拉曼纳解释说,"Copilot将继续由OpenAI的最新模型提供支持,现在我们的客户也可以 灵活地使用Anthropic模型——从Researcher开始,或者在微软Copilot Studio中构建代理。" ...
微软研发微流体冷却系统:实现AI芯片精准降温
环球网· 2025-09-24 10:00
微软表示,当前数据中心用于运行最新 AI 功能的芯片产生的热量比前几代高得多。面对日益增长的 AI 需求和更新的芯片设计,目前的冷却技术将在短短几年内达到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成功测试了一种新的冷却系统,使冷却液能够直接流入芯片,从而更有效地散 热。该团队还利用 AI 识别芯片独特热分布,并更精确地引导冷却液流向热点区域。(思瀚)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4日消息,微软于官网宣布,其研发了一种新的芯片内置微流体冷却系 统。与目前常用的冷板技术相比,新技术散热效果大幅提高。 来源:环球网 ...
一年4次迭代,狂堆GPU成真,微软AI冷液灌芯,散热暴涨3倍
36氪· 2025-09-24 08:20
大家一直在担心:AI越来越烧钱,ChatGPT的订阅费会不会年年涨? 更让人头疼的,是用AI时越来越容易卡顿、掉链子。 罪魁祸首,其实是芯片过热。随着新一代AI芯片疯狂堆算力,传统风冷和冷板都快压不住了。 就在刚刚,微软CEO Satya Nadella在X上发声: 这句话背后,是微软刚刚公布的一项「黑科技」——把冷却液直接送进芯片体内的微小通道,让散热效率最高提升三倍。 它的出现,或许正是打破「热瓶颈」的关键。 芯片体内的冷却液:微软的液体血管方案 我们正在重新想象芯片的冷却方式,让未来的 AI 基础设施更高效、更可持续。 AI正在变得越来越「烫」。 模型规模膨胀,算力需求暴涨,背后的芯片像一台台发动机在高温下狂奔。 风冷、液冷、冷板,这些过去还能顶住的散热方式,如今都快被逼到极限。 微软在最近公布的一项实验里,直接把冷却液送进了芯片体内,在硅片背面蚀刻出比头发丝还细的沟槽,让液体像血管一样流过,把热量从源头带走。 这种听起来像科幻的「微流体冷却」,实验结果相当惊人。 在微软披露的数据里,它的散热效率最高比冷板强三倍,GPU内部的温升能下降65%。 对工程师来说,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硬件上,可以撑住更大的负载, ...
欧盟问询苹果、谷歌、微软等企业,重点关注网络金融欺诈防范
环球网· 2025-09-24 05:07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4日消息,据MacRumors报道,欧盟委员会计划对苹果、谷歌、微软和 Booking.com等大型科技公司展开问询,关注这些公司在防范网络金融欺诈方面采取的措施。 欧盟委员会科技事务负责人 Henna Virkkunen 表示,金融诈骗已成为欧盟委员会的新工作重点,委员会 希望确认科技公司"竭尽全力发现并预防"欺诈活动。 Virkkunen 计划调查苹果和谷歌如何处理其应用商店中的虚假应用,例如虚假银行应用。谷歌和微软将 被问及谷歌搜索和必应中的虚假搜索结果,而 Booking.com 将被问及虚假房源列表。 外媒称,欧盟委员会目前只是要求提供信息,但可能会展开调查并处以罚款。《数字服务法》允许对公 司处以最高相当于其全球年营业额6%的罚款。(思瀚) ...
Figure融资超10亿美元,微软300亿美元投资英国AI基建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1:53
点评1:人形机器人仍处于从0到1的早期阶段,核心重点跟踪产业的技术进展及变化, 除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特斯拉进展稳步推进外,领先企业Figure同样进展快速,融资重点推 进制造的规模化扩张、家庭与商业场景应用的落地以及大规模数据收集。我们持续看好人形 机器人的长期投资机会,建议从价值量和卡位上把握空间&确定性,从股票弹性上寻找增量 环节。1)确定性: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或者实力强、卡位好的公司,重点关注【飞荣 达】【龙溪股份】【唯万密封】【恒立液压】【汇川技术】【绿的谐波】【蓝思科技】; 2)弹性:重视基本结构研究逐步拓展至完整功能结构的增量环节或现有环节挖掘的高确定 性新标的,重点关注【唯万密封】【龙溪股份】【飞荣达】【唯科科技】【金帝股份】【汉 威科技】等。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机械设备行业制造成长周报(第29期):据华尔街见闻2025年9月17 日消息,未来美国科技巨头将在英国为人工智能系统、量子计算计划和其他科技项目投入超 过310亿英镑(423亿美元)。OpenAI也将其"星际之门"项目引入英国。9月16日,微软总裁 BradSmith宣布在未来四年内投资超过300亿美元(约220亿英镑),以扩建其在英 ...
欧盟将对苹果(AAPL.O)、谷歌(GOOG.O)和微软(MSFT.O)是否未能...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37
欧盟将对苹果(AAPL.O)、谷歌(GOOG.O)和微软(MSFT.O)是否未能充分监管在线金融欺诈展开调查。 来源:滚动播报 ...
OpenAI转向甲骨文获取巨额算力,或与微软“渐行渐远”
第一财经· 2025-09-23 06:04
网上流传的一张"三角关系图"将OpenAI、甲骨文和英伟达的合作模式简易地呈现出来:OpenAI向甲骨文购买云服务,甲骨文向英伟达购买GPU,英伟达再 继续投资OpenAI。 当地时间9月22日,英伟达与OpenAI 达成协议,将注资千亿美元帮助OpenAI构建和部署至少10吉瓦(gigawatt)的AI数据中心,包括购买数百万块英伟达 GPU,为OpenAI的下一代AI基础设施提供支持。首个吉瓦的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英伟达的Vera Rubin平台上部署。 OpenAI毫不掩饰"算力雄心"。该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计算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石,借助多方共建的算力资源,将实现人 工智能新突破,同时赋能千家万户和企业发展。" 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第二天就在白宫宣布了一项算力投资计划——"星际之门"。该计划中的参与者有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 森(Larry Ellison)、OpenAI创始人奥尔特曼。三方承诺未来四年共同出资5000亿美元建设算力基础设施。 按照OpenAI的计划,2030年"星际之门"将支持OpenAI大约75%的算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