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02611)

搜索文档
13日菜粕上涨8.04%,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8-13 09:08
主力合约表现 - 菜粕主力合约2601在8月13日收盘时上涨8.04% [1] - 主力合约成交量为32.77万手 [1] - 前20席位持仓呈现净多状态,净多头寸为47,329手 [1] 全合约成交持仓 - 菜粕全合约总成交量为137.17万手,较上一日减少9,355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58.20万手,较上一日增加4.09万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空头持仓54.31万手,较上一日增加3.70万手 [1] 主力合约持仓变化 - 多头增仓前三:海通期货增仓12,074手至14,780手、东证期货增仓4,887手至21,351手、华泰期货增仓2,624手至11,484手 [1] - 多头减仓前三:摩根大通减仓8,918手至58,939手、乾坤期货减仓3,404手至52,702手、中信期货减仓2,343手至42,411手 [1] - 空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仓5,076手至32,129手、国泰君安增仓3,915手至32,554手、华泰期货增仓3,739手至10,975手 [1] - 空头减仓前三:中粮期货减仓7,827手至18,501手、中财期货减仓2,605手至11,280手、广发期货减仓2,140手至16,312手 [1] 全合约机构持仓 - 全合约多头前三席位:乾坤期货持仓70,201手、中信期货持仓64,644手、摩根大通持仓61,838手 [1] - 全合约空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持仓61,794手、东证期货持仓58,934手、中信期货持仓42,334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总持仓485,527手,较上一日增加27,748手 [4] - 全合约前20席位空头总持仓475,995手,较上一日增加18,439手 [4] 成交量排名 - 主力合约成交量前三席位:广发期货100,315手、渤海期货46,382手、国联期货35,018手 [3] - 全合约成交量前三席位:东证期货292,115手、中信期货225,633手、广发期货213,392手 [4]
13日焦炭下跌2.83%,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8-13 08:27
焦炭期货价格表现 - 主力合约2601收盘下跌2.83%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4.88万手 较前日减少3181手 [1] 持仓结构分析 - 主力合约前20席位净空头寸6516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2.25万手 较前日增加1031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空头持仓2.90万手 较前日增加956手 [1] 机构持仓排名 - 多头前三:中信期货5054手 国泰君安2533手 东证期货1449手 [1] - 空头前三:中信期货4246手 物产中大3266手 华泰期货2402手 [1] 主力合约仓位变化 - 多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357手 中财期货增149手 国投期货增111手 [1] - 多头减仓前三:海通期货减91手 浙商期货减68手 宝城期货减33手 [1] - 空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322手 东证期货增292手 国投期货增114手 [1] - 空头减仓前三:方正中期减132手 华泰期货减107手 国贸期货减28手 [1] 成交量数据 - 主力合约成交量3.57万手 [1] - 全合约成交量前二:国泰君安6581手 中信期货6371手 [3][4]
13日豆二上涨2.74%,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8-13 08:27
豆二期货价格表现 - 主力合约豆二2509收盘上涨2.74% [1] - 主力合约成交量为13.84万手 [1] 全合约成交持仓变动 - 全合约总成交量达24.11万手 较前一日增加5.92万手 [1] - 前20席位多头持仓17.71万手 较前日增加3,880手 [1] - 前20席位空头持仓19.18万手 较前日增加8,426手 [1] - 全合约净空头差额头寸为13,423手 [1] 主力合约机构持仓排名 - 多头前三:中信期货(21,560手)、国泰君安(20,642手)、东证期货(17,176手) [1] - 空头前三:国泰君安(31,374手)、海通期货(16,615手)、东证期货(15,241手) [1] - 多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869手)、摩根大通(+538手)、国联期货(+367手) [1] - 多头减仓前三:华泰期货(-1,627手)、东证期货(-1,013手)、乾坤期货(-990手) [1] - 空头增仓前三:国投期货(+820手)、东证期货(+552手)、中信建投(+534手) [1] - 空头减仓前三:摩根大通(-855手)、国泰君安(-603手)、永安期货(-221手) [1] 全合约成交量排名 - 东证期货双边成交量68,900手居首 较前日增加10,211手 [4] - 华泰期货成交量49,075手排名第二 增加14,914手 [4] - 国泰君安成交量46,693手位列第三 增加19,266手 [4]
索辰科技跌2.32%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08:25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102.89元人民币 较发行价245.56元人民币下跌58.1% 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3年4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1033.34万股 发行价格245.56元/股 [1] -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程韬与陈佳一 [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5.37亿元人民币 募集资金净额23.16亿元人民币 [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9.69亿元人民币超额13.47亿元人民币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工业仿真云项目、年产260台DEMX水下噪声测试仪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2.22亿元人民币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92亿元人民币 [1] 股东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4133.34万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0.15元 合计派现620万元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8股 合计转增1984万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6117.34万股 [2] - 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3.80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60股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18日 [2]
A股,三大重磅驱动!牛市旗手,全线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6:55
券商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早盘发力 国盛金控连续两日涨停 长城证券直线封板 中银证券涨超8% 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等权重股短线拉升 [1] - 港股中资券商集体飙升 国联民生 中州证券和申万宏源等表现优异 [1] - 板块在10:20后迎来大手笔买单 激活人气并带动上证指数回暖 [2] 市场交易活跃度 - 8月份市场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 多个交易日达1.7万亿元以上水平 [2] - 市场维持健康轮动 超过2500只个股呈多头排列 显示市场渐入佳境但未过热 [2] - 融资余额持续增长 截至昨日已超过2.02万亿元 [2] 行业驱动因素 - T0客户数量增加且规模加大 部分券商算力明显不足 [1][2] - 客户保证金规模稳步增长 [1][2] - 存量客户加杠杆明显 融资余额增长体现杠杆提升 [1][2] 资金面与政策环境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 结构调整面临拐点 [1][4] - 低利率及资产荒环境下 险资 理财和公募的权益类占比有望触底回升 [1][4] - 美元降息周期开启强化牛市预期 增量资金入市预期增强 [4] 业务增长空间 - 增量资金接力入市打开券商经纪 两融 资管和投行等业务增长空间 [1][4] - 权益市场吸引力增强 权益配置空间打开有望提升券商业绩弹性 [4] - 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1][4] 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率 - 地方债务风险缓释和房地产政策成效凸显 城投和地产风险降低 [5] - 券商表内减值规模及占比下降 反映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5] - 2024年起营收恢复增长 管理费用趋稳 员工人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人力成本得到控制 [5]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越过成本高企拐点 通过数字化转型和集约化管控谋求降本增效与长期竞争力平衡 [5] - 券商行业有望步入ROE持续上行周期 [5] - 市场被多家券商定义为牛市 券商成为最大受益者 [3][4]
国泰海通:贴息政策协同发力 提振零售信贷修复斜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6:45
核心观点 - 财政贴息政策通过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提振零售和小微信贷需求 缓释信用风险 中期推动经济正向循环 [1] - 国有行和股份行直接受益于政策 零售产品竞争力增强 城农商行虽不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但已有地方性支持且地方可制定辖内政策 [1] - 经营贷贴息对银行息差无影响 消费贷贴息银行需短期垫资 政策实施前4个月息差或有微扰 [1] - 板块中期资金增加配置趋势不变 但短期预计以震荡为主 [1] 政策内容与范围 - 服务业经营贷贴息政策针对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21家全国性银行向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 年贴息比例1%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贴息补助上限1万元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2] -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针对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国有行 股份行及5家消金公司发放的可识别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 年贴息率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50% [3] - 个人消费贷贴息单人单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贷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单笔5万元及以上需用于指定重点领域且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3] 财政分担与实施流程 - 服务业经营贷贴息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银行先正常收息 2026年经办行申请财政拨款后向经营主体返还贴息资金 [2] - 个人消费贷贴息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90%和10%分担 银行收息时直接扣减贴息资金 再按季申领资金拨付 [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2025年财政支持消费安排包括组织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新增个人消费贷和部分民生服务领域经营贷贴息政策 [1] - 个人消费贷贴息旨在通过减轻当期支出压力激发消费动力 服务业经营贷贴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优质服务供给增加 [1]
国泰海通:融资端新一轮改革举措加速落地 头部券商有望继续维持领先地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6:25
A股股权融资 - 6月A股首发上市9家环比增加3家募资总额232亿元其中华电新能募资182亿元为近两年最大IPO [1] - 6月再融资规模294亿元年初至今A股IPO规模同比+75%再融资规模同比+575%(剔除大行定增后同比+71%)[1] - 年初以来已披露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件111起其中7月为10起并购需求保持旺盛 [1] - 7月核心债券(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发行规模4138亿元年初累计同比增速+13% [1] 港股股权融资 - 年初至今港股IPO规模1279亿港元同比提升612%再融资规模2039亿港元同比提升211% [2] - 证监会提出优化境外上市监管环境预计港股融资便利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 融资端改革 -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拓宽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通道试点引入专业投资者优化审核机制 [3] - 服务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并购重组服务能力或成投行业务重要方向 [3]
澄天伟业接受国泰海通等机构调研 上半年业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智能卡、专用芯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卡、专用芯片、半导体封装材料、AIOT产品和数字与能源热管理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制定"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发展战略,致力打造业务闭环,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产品在通信技术、AI技术、数字与能源热管理等新应用场景 [1] - 公司主要涵盖智能卡业务、半导体智造业务(智能卡专用芯片业务与半导体封装材料业务)、数字与能源热管理业务,以及智慧安全综合业务四大方面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6.78% [3][4] - 增长原因包括持续加大智能卡产品销售力度,多维度拓展国内外市场,以及半导体封装材料订单量增加 [4] - 半导体封装材料已实现自主设计与量产落地,产品可覆盖MOSFET、IGBT、SiC及功率模块的封装需求 [4] 2025年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展望 - 公司上半年业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 [3][5] - 半导体封装材料业务延续增长,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智能卡一站式服务订单同比增长 [3][5] 员工持股计划业绩目标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为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16% [3][6] - 业绩考核目标基于公司历史财务表现及业务发展规划综合设定 [6] - 公司将通过深化国内运营商合作拓展超级SIM卡应用场景、加大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拓展力度、推进液冷与封装材料产品量产来实现目标 [3][6] 智能卡业务 -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智能卡领域的企业,率先构建了从芯片应用研发到终端应用开发的端到端全流程体系,实现行业内智能卡一站式交付能力的率先突破 [2][12] - 公司积极向超级SIM卡领域延伸,依托功能集成、数据安全、增值服务等优势寻求突破传统智能卡业务瓶颈,超级SIM卡有望提升单卡附加值和市场空间 [2][11] - 产品外销占比超过60%,在印度新德里和印尼雅加达设有本地化研发生产基地,与国际头部企业如THALES、IDEMIA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2] - 公司获得了Visa、MasterCard、AMEX、GSMASAS-UP、IAFT16949、ISCCCEAL5+、SOGISCCEAL5+集成电路等多项国内外行业资质认证 [13] 半导体封装材料业务 - 客户群显著增多,主要客户为国内知名的功率半导体封装企业,正逐步向海外大型封装集团拓展 [3][7] - 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由国际巨头主导,中国企业加速追赶,在第三代半导体、车规级功率模块、先进封装等领域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提速 [8] - 技术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材料性能、表面处理质量、模具与工艺精度、批量交付稳定性及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 [8] - 产品主要应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的封装环节,覆盖MOSFET、IGBT、SiC等IGBT功率模块的封装材料供应,并积极向头部功率模块及工装企业推广铜针式散热底板产品 [10] 液冷技术业务 - 液冷业务聚焦于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液冷系统中的核心热交换部件,包括液冷板主体、分水器、快接组件及辅助密封件等 [14] - 产品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等对散热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并正向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拓展 [14] - 采用自研的高性能制造工艺,在结构一体化、导热效率与耐压性能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生产效率更高、制造成本更低 [14] - 相关产品已完成多轮技术验证,通过部分客户样品测试认证,正加速首批样品交付并推进量产准备,当前产能可满足样品及初期订单需求 [3][15] - 液冷模块单体价值不断攀升,系统级液冷解决方案预计将成为未来服务器整机制造商竞争的关键因素 [15] 智慧安全业务 - 安全防护栏项目主要应用于高铁站台场景,通过智能化物理隔离方案提升旅客安全防护水平 [18] - 商业模式采用按站台长度计价方式,并根据防护等级需求提供差异化浮动方案 [18] - 产品经过多轮技术迭代,在安全性与防夹伤性能上实现显著提升 [18] 业务协同性 - 公司四大业务表现出较好协同性,以材料与结构设计能力为纽带,实现从智能卡向半导体封装材料、液冷技术的跨领域延展,形成"工艺-材料-系统"的技术闭环 [2][19] - 业务发展始于智能卡芯片封装的核心工艺能力,逐步向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延伸,并衍生出液冷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安全业务独立聚焦交通场景创新 [19]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坚持稳健经营策略,密切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优质标的,对行业内并购机会保持持续关注,将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谨慎决策 [20]
A股三大重磅驱动,牛市旗手全线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13 04:59
券商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早盘突然发力,国盛金控连续两日涨停,长城证券直线封板,中银证券涨超8%,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权重股短线拉升 [1] - 港股中资券商集体飙升,国联民生、中州证券、申万宏源等表现突出 [1] - 券商股在10:20后迎来大手笔买单,板块人气激活,带动上证指数回暖 [3] 市场活跃度 - 8月份市场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多个交易日达1.7万亿元以上 [3] - 截至昨日收盘,维持多头排列的个股数量超过2500只,显示市场渐入佳境但未过热 [3] - 融资余额持续增长,截至昨日已超过2.02万亿元 [3] 行业驱动因素 - T0客户数量增加、规模加大,部分券商算力明显不足 [1][3] - 客户保证金规模稳步增长,申购基金的投资者增多 [1][3] - 存量客户加杠杆明显,融资余额增长印证此趋势 [1][3] 增量资金与政策影响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结构调整面临拐点,险资、理财、公募权益类占比有望触底回升 [1][6] - 历史上五次存款搬家现象中,当前由利率下行和政策引导推动,资金流向以金融产品为主 [6] - 增量资金接力入市,券商经纪、两融、资管、投行等业务增长空间打开 [1][6] 市场预期与行业前景 - 多家券商将A股市场定义为"牛市",美元降息周期开启强化此预期 [6] - 低利率时代权益市场吸引力增强,权益配置空间打开,券商业绩弹性有望放大 [6]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表内减值规模及占比下降,城投、地产风险缓释降低非标风险 [7] 行业经营优化 - 2024年起营收恢复增长,管理费用趋稳,行业员工人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7] - 降本增效与结构优化并举,人力成本有效控制,行业越过成本高企拐点 [7] - 数字化转型、集约化管控推动券商行业步入ROE持续上行周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