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02269)

搜索文档
关税战下的医药政策:全球最大的创新药市场正在剧变
新财富· 2025-04-28 07:31
美国对进口药品的国家安全调查 -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进口药品的国家安全调查,覆盖成品仿制药、原研药及关键药用成分,属于特朗普政府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进行的关税调查的一部分 [3] - 调查预计270天内公布结果,可能赋予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药品和原料药征收关税的权力,对中国等主要药品出口国影响显著,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及成本上升 [3] - 分析师预计,若对中国API征收10%关税,仿制药企业利润将下跌2%-3%,创新药利润下跌更严重 [4] 特朗普政府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 特朗普政府核心目标是强化美国医药产业独立性,减少外部供应链依赖,推动产业链本土化 [6] - 4月8日起对进口药品实施对等关税,虽大部分药品被纳入豁免名单,但生物医药中概股4月9日集体下跌,再鼎医药、百济神州跌幅超9%,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跌幅达7.6% [7] - 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药品约60亿美元,主要为抗生素、抗病毒及心血管药物等基础药物,关税扩大将推高成本并冲击本土生产商 [7] 美国药企的本土化投资 - 诺华宣布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230亿美元,新建7家工厂并扩建3家既有工厂,覆盖原料药、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产能 [7] - 阿斯利康计划投资35亿美元,默沙东未来四年累计投资80亿美元,强生承诺新增投资550亿美元,礼来宣布至少投资270亿美元,推动制造回流 [7] - 特朗普政府推出研发税收优惠,鼓励药企加大本土研发投入,但限制特定国家使用关键基因数据库(如dbGaP和AnVIL)给中国创新药企带来研发障碍 [7] 特朗普两届任期的医疗政策对比 - 第一任期(2017-2021年)以削弱联邦干预为核心,取消《平价医疗法案》个人强制保险罚款条款,削减Medicaid资金,推出"最惠国定价"模式和药品再进口政策 [9] - 第二任期(2025年至今)深化市场驱动,收缩医保覆盖范围,取消拜登时期医保补贴政策,重启"最惠国定价"模式,简化FDA审批程序 [10] - 两届政策均强调降低政府干预和鼓励市场竞争,但伴随医保覆盖减少和低收入群体保障下降等负面效应 [10] 特朗普与拜登医疗政策差异 - 特朗普政府强调市场自由化,弱化《平价医疗法案》,拜登政府则强化ACA,扩大医保补贴和Medicaid覆盖面 [12] - 特朗普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如最惠国定价)降低药价,拜登政府通过《降低通胀法案》授权联邦政府直接谈判药价 [15] - 特朗普政府简化药械审批流程,拜登政府强化监管职能,增加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和少数族裔医疗公平性 [15]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4月22日 周二)
快讯· 2025-04-22 01:03
电信运营商业绩 - 中国联通第一季度营收103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 净利润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 [1] - 中国铁塔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7.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 归属股东利润30.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 [4] 企业并购交易 - 同程旅行以24.9亿人民币收购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2] - 呷哺呷哺拟以8900万人民币收购呷哺呷哺(中国)食品40%股权 [7] 矿业公司业绩 - 招金矿业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5% 归母净利润6.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7.76% [9] - 兖矿能源第一季度自产煤销量3060万吨同比减少1.71% [10] 物流业务表现 - 顺丰控股3月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业务合计收入236.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63% [8] 生物制药进展 - 药明生物杭州基地15000升原液生产线完成首个商业化项目PPQ生产 [5] 债务重组情况 - 融创中国与部分债权人就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一致 [6] 停牌状态更新 - 恒大汽车股票继续停牌并将持续发布季度发展更新 [3]
中证香港美国上市中美科技指数报4343.5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4-21 10:02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证香港美国上市中美科技指数的行情、编制规则、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 [1][2] 指数行情 - 4月21日中证香港美国上市中美科技指数报4343.56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4.62%,近三个月下跌3.85%,年至今下跌3.32% [1] 指数编制 - 从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证券中选取流动性好、市值高的中美科技行业公司证券为样本 [1] - 采用等权重加权计算,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股 - 中芯国际(3.61%)、比亚迪股份(3.23%)、小米集团 - W(2.93%)、康方生物(2.7%)、信达生物(2.61%)、阿里巴巴(2.55%)、BeiGene Ltd(2.4%)、中国生物制药(2.38%)、腾讯控股(2.36%)、药明生物(2.33%) [1] 市场板块 - 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证券交易所占比40.10%、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36.04%、纽约证券交易所占比22.41%、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占比1.44% [2]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38.88%、可选消费占比20.37%、医药卫生占比14.75%、通信服务占比14.19% [2]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新上市中美科技公司市值分别在中美样本公司中排名前五,将在其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4月16日电,港股医药股持续走弱,歌礼制药跌超10%,药明生物跌超5%。
快讯· 2025-04-16 03:16
港股医药股表现 - 港股医药股整体走势疲软 [1] - 歌礼制药股价跌幅超过10% [1] - 药明生物股价跌幅超过5% [1]
港股医药股持续走弱,歌礼制药(01672.HK)跌超12%,药明生物(02269.HK)跌超5%,再鼎医药(09688.HK)、昭衍新药(06127.HK)等跟跌。
快讯· 2025-04-16 03:13
港股医药股表现 - 港股医药股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1] - 歌礼制药(01672 HK)股价跌幅超过12% [1] - 药明生物(02269 HK)股价跌幅超过5% [1] - 再鼎医药(09688 HK)和昭衍新药(06127 HK)等医药股跟随下跌 [1]
香港交易所近一个月首次现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净买入2.3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4 15:31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成交情况及相关个股表现,香港交易所近一个月首次上榜且股价上涨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整体情况 - 4月14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482.42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42.81%,净买入金额16.32亿港元 [2]。 个股成交金额情况 - 小米集团 - W成交额142.81亿港元居首,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成交金额分别为92.00亿港元、75.51亿港元 [2]。 个股上榜次数情况 - 4月14日上榜个股中,近一个月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等上榜20次,最受港股通资金关注 [2]。 香港交易所情况 - 香港交易所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5.67亿港元,成交净买入2.39亿港元,收盘上涨6.91% [2]。 4月14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榜单详情 - 腾讯控股成交金额75.51亿港元,净买入 - 1.35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454.000港元,日涨跌幅2.39% [2]。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62.57亿港元,净买入 - 0.16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47.500港元,日涨跌幅1.71% [2]。 - 小米集团 - W成交金额142.81亿港元,净买入1.79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43.200港元,日涨跌幅 - 2.37% [2]。 - 阿里巴巴 - W成交金额92.00亿港元,净买入1.71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108.200港元,日涨跌幅5.05% [2]。 - 美团 - W成交金额22.94亿港元,净买入0.03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8次,收盘价145.900港元,日涨跌幅1.67% [2]。 - 快手 - W成交金额5.74亿港元,净买入 - 1.50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7次,收盘价50.350港元,日涨跌幅1.82% [2]。 - 泡泡玛特成交金额5.51亿港元,净买入2.42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1次,收盘价159.100港元,日涨跌幅6.42% [2]。 - 中国海洋石油成交金额16.96亿港元,净买入2.86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9次,收盘价16.640港元,日涨跌幅2.72% [2]。 - 药明生物成交金额11.16亿港元,净买入4.74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8次,收盘价21.200港元,日涨跌幅6.32% [2]。 - 康方生物成交金额10.71亿港元,净买入 - 0.21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6次,收盘价86.950港元,日涨跌幅5.78% [2]。 - 零跑汽车成交金额10.89亿港元,净买入1.69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次,收盘价47.350港元,日涨跌幅 - 5.96%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金额19.93亿港元,净买入1.91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次,收盘价35.950港元,日涨跌幅4.35% [3]。 - 香港交易所成交金额5.67亿港元,净买入2.39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次,收盘价334.000港元,日涨跌幅6.91% [3]。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7.80亿港元,药明生物净买入4.7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4 15:2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南向资金有净买入,介绍了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情况、成交活跃股及部分个股净买卖金额和连续净买入情况 [1][2] 恒生指数及南向资金整体情况 - 4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2.40%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126.99亿港元,净买入金额57.80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情况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430.30亿港元,净买入金额2.60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696.69亿港元,净买入金额55.20亿港元 [1] 成交活跃股情况 - 南向资金成交金额最多的是小米集团 - W,成交额142.81亿港元,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紧随其后,分别成交92.00亿港元、75.51亿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华虹半导体等7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2] 个股净买卖情况 - 净买入个股9只,药明生物净买入额4.74亿港元居首,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额2.86亿港元,泡泡玛特净买入额2.42亿港元 [1] - 净卖出最多的是快手 - W,净卖出1.50亿港元,腾讯控股、康方生物遭净卖出1.35亿港元、2116.49万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净卖出1604.74万港元 [2] 个股连续净买入情况 - 4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小米集团 - W、美团 - W、中国海洋石油连续净买入天数分别为8天、7天、7天 [2] - 以其间净买入金额统计,阿里巴巴 - W合计净买入113.48亿港元最多,其次是小米集团 - W合计净买入97.54亿港元,美团 - W合计净买入46.82亿港元 [2]
资金动向 | 北水豪掷4.73亿港元扫货药明生物,连续8日加仓小米
格隆汇APP· 2025-04-14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1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7.8亿港元,同时介绍多只个股资金流向、公司动态及行业情况 [1] 南下资金流向 - 4月11日净买入药明生物4.73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2.86亿港元、泡泡玛特2.42亿港元、香港交易所2.39亿港元、华虹半导体1.91亿港元、小米集团 - W 1.78亿港元、阿里巴巴 - W 1.71亿港元、零跑汽车1.68亿港元 [1] - 4月11日净卖出快手 - W 1.49亿港元、腾讯控股1.34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8日净买入小米,共计97.5411亿港元;连续7日净买入美团,共计46.822亿港元;连续7日净买入中海油,共计36.5746亿港元;连续5日净买入阿里,共计113.4719亿港元 [1] 北水关注个股动态 药明生物 - 中泰证券表示创新药预计不受关税影响,医药板块内需方向不受关税影响且在底部区间,部分血制品、医疗设备等板块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中国出口美国终端药品占比低对板块整体影响有限 [3] 中国海洋石油 - 公司实控人中国海油集团计划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和港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20亿元且不超过40亿元,资金来自自有资金 [3] 泡泡玛特 - 董事长兼CEO王宁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聚焦区域战略,在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设置区域总部,文德一兼任集团联席COO,与司德共同负责全球业务管理及运营,文德一负责亚太区和欧洲区,司德负责大中华区和美洲区 [3] 华虹半导体 - 里昂报告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澄清集成电路“原产地”指晶圆制造所在地,美国整合设备制造商将受影响,市场对模拟芯片国内替代需求或增加,模拟芯片制造商将受益,华虹半导体是主要受益者之一,予其H股目标价30.6港元,评级“跑赢大市” [4]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57.8亿 芯片股、科网股出现分化 内资加仓药明生物(02269)超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14 10:0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4月14日北水成交净买入57.8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5.2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药明生物、中海油、泡泡玛特 净卖出前两个股为腾讯、中芯国际 [1] 个股资金明细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10.63亿港元 买卖总额85.16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4.86亿港元 买卖总额55.39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3.42亿港元 买卖总额44.38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1.20亿港元 买卖总额37.82亿港元 [2]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1.99亿港元 买卖总额13.92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获净买入1.64亿港元 买卖总额13.31亿港元 [2] - 药明生物(02269)获净买入4.74亿港元 买卖总额11.16亿港元 [2] - 中海油(00883)获净买入2.29亿港元 买卖总额11.04亿港元 [2] - 快手-W(01024)遭净卖出1.50亿港元 买卖总额5.74亿港元 [4] - 香港交易所(00388)获净买入2.39亿港元 买卖总额5.67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09992)获净买入2.42亿港元 买卖总额5.51亿港元 [4] - 零跑汽车(09863)获净买入1.68亿港元 [9] 生物医药行业 - 药明生物获北水净买入4.73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公司今明两年增长将提升 预计5年内商业制造项目增至60个 研究服务赋能的50个项目将带来无成本里程碑付款 [6] 能源行业 - 中海油获北水净买入2.86亿港元 EIA月报显示2025年全球原油供需从过剩4万桶/日调整为过剩46万桶/日 民生证券指出60美元/桶为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 构成油价底部支撑 [6] 消费行业 - 泡泡玛特获北水净买入2.42亿港元 公司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升级 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区域总部以推进全球化战略 [7] 金融行业 - 港交所获北水净买入2.39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要求做好中概股回流准备 力争成为海外上市中概股首选上市地 [7] 半导体行业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91亿港元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604万港元 里昂证券认为美国整合设备制造商将受中国关税反制影响 国内模拟芯片替代需求可能提升 [7] 科技行业 - 阿里巴巴获净买入1.71亿港元 美团获净买入287万港元 腾讯遭净卖出1.34亿港元 中信证券指出关税政策造成短期流动性冲击 但带来中长期配置机遇 2025年行情将围绕AI进展、宏观流动性等因素演绎 [8]
南向资金净买入57.8亿港元 药明生物获净买入4.74亿港元
快讯· 2025-04-14 09:36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57.8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药明生物获净买入4.74亿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2.86亿港元 [1]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42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卖出情况 - 快手-W净卖出1.5亿港元 为当日净卖出额最高个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