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股份(02145)

搜索文档
上美股份(02145) - 於2025年9月25日举行的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投票表决结果;派付...
2025-09-25 14:15
股东与股份 - 出席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股东持有336,936,927股有表决权股份,占比84.64%[4] - 截至股东会当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为398,071,879股[5] 决议事项 - 批准派发现金中期股息每股0.5元,赞成票占比100%[5] - 批准修订其他相关治理制度,赞成票占比100%[5] - 批准委任执行董事,赞成票占比99.76%[5] - 批准取消监事会及修订公司章程,赞成票占比100%[5] - 批准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赞成票占比99.99%[5] - 批准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赞成票占比100%[5] 股息派发 - 中期股息2025年10月28日前后派发给10月6日在册股东,每股H股股息0.546932港元(含税)[6] 人事变动 - 孙昊2025年9月25日起任职工代表董事,辞任非执行董事,持有15,000股本公司H股[8][11] - 周蔚2025年9月25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持有30,000股本公司H股[13][15]
上海抛出全国最大力度美妆新政 资源资金已备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5 13:39
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 上海发布全国支持力度最大的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 明确鼓励技术创新并升级服务体系 [1] - 对成功纳入国家目录的注册和备案新原料分别给予每项最高200万元和最高50万元资金扶持 支持力度达其他省市两倍 [1] - 启动"上海制造红起来"培育计划 每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达3000万元 [3]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支持原料创新和应用 通过资金扶持打破化妆品核心原料长期进口依赖 [1] - 加快研制范式转型 推动人工智能与多组学深度融合促进类器官及3D皮肤模型革新 [2] - 提供算力券 模型券 语料券等AI资源支持 发挥上海独特创新优势 [2] 监管优化与产业协同 - 以监管促创新加速 药监部门提供跨前专业指导降低企业申报难度 [3] - 为研发生产医疗器械的化妆品企业争取提前支持政策 优时颜已启动医美敷料产品二类械申报 [3] - 突破土地混合利用与容积率限制 建设12层垂直工厂并打通7至9层作沉降测试场 [3] 产业载体与产能建设 - 2023年至2025年新增3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 推动工业上楼模式 [3] - 上海澄穆建设垂直工厂 橘宜集团收购松江工厂实现产能自主可控 [3] - 鼓励电商平台为上海美妆品牌造势 加强产业载体建设 [3] 市场地位与企业动态 - 上海以17个品牌位居2025中国彩妆品牌TOP50城市首位 广州杭州分列第二第三 [4] - 拥有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两家上市公司 林清轩等企业拟赴港IPO [4] - 国民品牌上海家化早于1990年自研六神原液 推出花露水等爆款产品 [1] 技术应用与国产替代 - 利用AI解决方案解决精油提取均一性难题 荣秀盛生依托上海创新资源实现原料深加工集中化 [2] - 中美贸易摩擦后两天内进入国内美妆上市公司采购名录 助力国产替代 [2] - 企业在江西等多地设原料基地 就地加工形成成本优势 [2]
力度全国最大 上海以真金白银、服务体系、AI优势全力支持——打响“上海制造”化妆品领域品牌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政策支持措施 - 上海发布全国支持力度最大的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 明确鼓励技术创新并升级服务体系 [1] - 对成功纳入国家目录的注册和备案新原料分别给予每项最高200万元和最高50万元资金扶持 [1] - 支持力度几乎是其他地区的两倍 将激发企业深度创新动力 [1] - 加快研发范式转型 通过人工智能和多组学深度融合推动类器官及3D皮肤模型革新 [2] - 提供算力券 模型券 语料券等AI资源支持 [2] - 对研发生产医疗器械的化妆品企业提供监管部门提前支持和政策指导 [3] - 加强产业载体建设 2023年至2025年新增3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 [3] - 鼓励电商平台为上海美妆品牌造势 每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达3000万元 [3] 技术创新突破 - 化妆品新原料备案需要一年半至三年时间 企业需付出极大研发和时间成本 [1] - 利用AI解决方案解决精油提取中的均一性难题 [2] - 荣秀盛生借助上海AI创新优势 两天内进入国内美妆上市公司采购商名录 实现国产替代 [2] - 优时颜启动医美围手术期敷料产品二类械申报 监管部门跨前指导确保企业少走弯路 [3] 产业载体升级 - 化妆品企业成为工业上楼积极分子 突破土地混合利用和容积率限制 [3] - 上海澄穆在宝山建设12层垂直工厂 其中7至9层打通成为化妆品包裹技术沉降测试场 [3] - 上海橘宜集团从委托加工转为收购松江工厂 实现产能自主可控 [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上海化妆品产业在全国占据高端身位 凭借制度开放性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4] - 胡润2025中国彩妆品牌TOP50中上海以17个品牌位居第一 广州杭州位列第二第三 [4] - 行业拥有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等上市公司 林清轩等拟赴港IPO [4]
从IFSCC到EADV唯一国货,上美惊艳亮相欧洲“双会”
FBeauty未来迹· 2025-09-24 13:1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中国美妆科研的转折年 上美股份在国际顶级平台IFSCC和EADV展示科研成果 标志中国美妆科研进入国际核心话语圈 [3][14][16] - 上美股份成为EADV年会唯一中国国货美妆品牌 发布多篇科研论文及《2025韩束肽类研究与功效护肤品应用年鉴》 系统输出中国多肽技术研究成果 [3][16][19] - 公司通过临床研究验证环六肽-9对银发女性皮肤改善功效 数据显示护肤产品28天使皮肤弹性R2值显著提升 皱纹深度显著降低 [5][7][10] 国际科研平台亮相 - IFSCC是全球权威化妆品科研组织 中国企业本届提交224篇海报论文和15份学术演讲 创历史新高 并获2032年大会上海主办权 [14][15] - EADV是皮肤病学顶级盛会 上美在此发表敏感肌护理与抗衰老科研论文 与全球专家同台讨论 [14][16] - 上美是EADV唯一中国国货品牌 承担为中国品牌发声角色 以东方视角共建全球皮肤学对话空间 [16] 科研成果与临床数据 - 针对中国银发女性皮肤变化研究显示:绝经1-5年后皮肤弹性R2值从0.64降至0.56 绝经5年后皱纹深度从55.45μm增至82.00μm [8][9] - 43名47-60岁受试者使用含环六肽-9产品28天后 皮肤弹性R2/R7值显著提升 皱纹深度和表面积显著降低 [6][10] - 青蒿油AN+研究证实其对敏感肌舒缓减红及屏障修复有卓越功效 通过神经免疫学机制分析及临床数据支撑 [25] 多肽技术突破 - 发布《韩束多肽红宝书》 系统梳理全球多肽技术50年发展脉络与三次技术跃迁 重点展示环六肽-9从结构设计到临床验证完整链路 [19][21] - 环六肽-9及"仿生光电"X肽组合经体外实验和百人临床验证 显示显著改善皱纹和提升皮肤紧致度 [22][23] - 实现"基础科研-配方落地-临床验证"全链条闭环 为行业提供东方实践范本 [27] 企业战略与行业意义 - 上美成立于2003年 早在20年前布局科研创新 持续投入成分研发与专利技术 以摆脱被动跟随局面 [29][31] - 科研出海是品牌战略选择 以国际平台为跳板 推动中国美妆从本土走向全球核心舞台 [16][31] - 中国美妆科研集体崛起 C-beauty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14][29]
重用“明星”,狠抓“渠道”:美妆品牌“不强则死”?
虎嗅· 2025-09-23 06:13
行业整体格局 - 国产美妆护肤企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格局相对稳定 珀莱雅和上美股份占据行业第一和第二位置 巨子生物利润保持领先[1] - 华熙生物 福瑞达 贝泰妮等老牌企业业绩承压 尚未从动荡中脱身[1] - 细微业绩变动反映行业变化和势力角逐信号 包括单品牌天花板显现和高端化趋势[2] 公司营收表现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3]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0%[3] -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 同比增长4.75%[3] -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0%[3]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0%[3] - 水羊股份营收25.00亿元 同比增长9.02%[4]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 同比下降15.43%[4]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4] - 逸仙电商营收19.20亿元 同比增长22.40%[4] - 福瑞达营收17.90亿元 同比下降7.05%[4]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 同比增长30.83%[4] - 敷尔佳营收8.63亿元 同比下降8.15%[4] 公司利润表现 - 巨子生物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0%[5] - 珀莱雅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0%[5] - 毛戈平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0%[5] - 上美股份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34.70%[5] - 上海家化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11.66%[5] - 贝泰妮利润2.47亿元 同比下降49.01%[5] - 敷尔佳利润2.30亿元 同比下降32.54%[5] - 华熙生物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5] - 丸美生物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5.21%[6] - 福瑞达利润1.53亿元 同比下降17.31%[6] - 水羊股份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16.54%[6] - 逸仙电商亏损0.25亿元 亏损收窄[6] 头部企业战略调整 - 珀莱雅主品牌营收39.79亿元 同比下降0.08% 显示单品牌在国内市场接近百亿天花板[10][12] - 珀莱雅推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10年进入全球化妆品行业前10 引入国际护肤行业背景高管 独家投资花知晓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12] - 上美股份围绕6大品类进行高端 中高端 大众三个市场定位的多品牌布阵 推出聚光白和NAN beauty 筹备彩妆品牌单彩[14][15][16] - 上美股份子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146.50% 但主品牌韩束仍占81.40%营收[18] 高端化与多品类拓展 - 毛戈平核心彩妆业务营收14.22亿元 同比增长31.1% 奢华鱼子气垫和光感柔纱凝颜粉饼零售额均超2亿元[20] - 毛戈平拓展高端护肤和香氛香水业务 护肤营收10.87亿元 香氛营收0.11亿元[24] - 毛戈平寻求投资收购机会 瞄准高端定位品牌[22] 老牌企业内部调整 - 华熙生物总裁赵燕回归一线 重点梳理品牌定位和革新组织体系 润百颜聚焦修护 夸迪聚焦细胞级抗衰 米蓓尔专注细胞级修护 BM肌活专注细胞级免疫[25]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营收6.26亿元 同比下降0.58% 医疗终端业务营收6.73亿元 同比下降9.44%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2亿元 同比下降33.90%[27] - 上海家化完成定方向 明治理 提士气 清包袱四大核心任务 六神发力户外 玉泽升级皮肤屏障修护系列[28][29] 成分研发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 同比增长15.25% 贝泰妮研发费用1.19亿元 同比下降8.69%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03亿元 同比增长31.70%[37] - 麦角硫因因超强抗氧化能力受到行业关注 应用于护肤品和口服美容产品 雅诗兰黛 修丽可 倩碧等品牌已添加该成分[39] - 巨子生物将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延伸至增发护发和美白领域 华熙生物取得4项国产特殊化妆品许可证 包括润熙泉雪韵美白祛斑面霜[42] - 丸美生物凭借眼部抗衰领域口碑 丸美品牌营收同比增长34.36%[44] - 巨子生物推出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液2.0 添加重组IV型胶原蛋白 可丽金升级胶原大膜王至3.0版本[46][47]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品牌力重回企业关注重点 明星营销成为重点动作 珀莱雅官宣刘亦菲 易烊千玺 宋佳为代言人 引入果小作为CMO[51] - 薇诺娜官宣魏大勋 杨天真 蒋欣 张康乐为代言人 丸美官宣杨紫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六神签约肖战[52][53] - 品牌从依靠头部达人转向KOC种草带货 采用"厦门帮"和"郑州帮"打法[57] - 企业着力搭建线上+线下 公域+私域 国内+海外渠道网络 水羊股份构建"水羊潮妆"和"水羊直供"私域平台 贝泰妮采用OMO深度私域运营模式[58][59] - 毛戈平全国专柜配备超3100名美妆顾问 注重线下体验感[60]
上美股份20250922
2025-09-23 02:34
公司概况 * 上美股份通过渠道结构调整和品牌战略优化 实现业绩增长和利润率恢复[2] * 公司经营管理层面进行调整 从老板单一管理转变为品牌负责人独立管理 多品牌矩阵得以持续扩充[3][11] 核心品牌表现 * 主品牌韩束通过全力投入抖音平台 实现连续23个月在抖音上的销售第一名 并保持超过10%的净利润率[4] * 韩束2025年上半年利润率恢复至12%左右 并实现正增长 七八月份增长率分别超过50%和80% 预计全年增速超40%[2][5][6] * 预计到2026年 韩束将保持超过20%的增长 单一品牌市占率有望达到120亿至150亿元[2][8] 新品牌发展 * 高端母婴品牌NewPage一页由章子怡和崔玉涛代言 去年收入不到4亿元 今年预计翻倍至8亿元左右[2][7] * 美白产品聚光白与九院合作 由大主播韦雪推荐 7月底推出后表现良好[2][7] * 聚光白品牌推出首月即盈利 8月份抖音渠道GMV突破5000万元 年化收入预计6亿元[2][9] * 聚光白目前主推面膜产品 未来将推广次抛产品 预计2026年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2][9][10] * 吉芳品牌定位于洗护赛道 获得防脱特证 经过5月份整改后 抖音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2][10] * 公司推出母婴品牌面包超人和中高端国货彩妆品牌Nanobeauty Nanobeauty定位于中高端彩妆市场[3][10]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扩展品类和优化产品结构 扩大市场份额[2][8] * 多品牌战略持续推进 新兴品牌如聚光白 吉芳等展现强劲势头 预示未来几年多品牌矩阵将持续增长[3][11] * 公司期待聚光白在双十一期间能快速破圈[10]
开源晨会-20250922
开源证券· 2025-09-22 14:59
核心观点 - 宏观经济政策聚焦财政发力与产业转型 国内政策强调积极财政以支持稳增长 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3] 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25基点至4.00%-4.25%区间 预计年底再降50基点[6] - 债券市场增量由利率债主导 商业银行增持 债市杠杆率微升 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或趋势性上行[9][10][12][13][14] - 创新药企受益于集采优化与医保政策 头部企业业绩稳健 恒瑞医药2025H1收入157.6亿元(同比+15.88%) 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29.67%)[17][18] - 保险行业财险与权益投资拉动业绩 分红险转型驱动增配权益资产 上市险企2025H1净利润改善[21][26][28] - 禽肉价格受进口扰动与需求提振上行 白羽鸡8月均价7.17元/公斤(环比+0.64元/公斤) 蛋鸡产能偏高压制蛋价[30][32] - 机器人行业估值重塑 Figure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核心零部件公司或享受高估值溢价[37][38] - 消费服务领域十一假期预订量增价稳 潮玩线上销售额12.75亿元(同比+16%) 茶咖龙头店效持续增长[42][43] 宏观经济 - 国内财政政策强调"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及培育新动能[3] - 产业政策聚焦"十五五"规划 重点涉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及新能源领域[3] - 央行文章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指向多主权货币竞争格局及跨境支付技术演进[4] - 消费政策推出"服务消费季"及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4] - 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 对持居住证人才及满3年居民家庭给予首套房免税[4] - 中美领导人通话就双边关系交换意见 强调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5] - 美联储9月降息25基点至4.00%-4.25% 预计年底再降50基点 鲍威尔称降息为"风险缓释"举措[6] 固定收益 - 8月末债券托管总量174.54万亿元(环比+15060.06亿元) 增量环比下降[9][10] - 利率债贡献主要增量 月净增18048.34亿元 其中国债净增8260.58亿元[10][11] - 商业银行为增持主力 月净增12020.46亿元 广义基金及境外机构减持[12] - 债市整体杠杆率106.88%(环比+0.07pct) 非银机构杠杆率109.66%(环比+0.15pct)[13] - 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或趋势性上行 股债配置切换[14] 医药行业 - 头部药企2025H1业绩稳健 恒瑞医药收入157.6亿元(同比+15.88%) 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29.67%) 6款创新药获批[17] - 中国生物制药收入175.8亿元(同比+9.8%) 创新药收入增长27.2% 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增26%[17] - 医保目录调整进入谈判阶段 集采规则优化避免恶性竞争 第十一批集采以"入围均价50%"为价差控制锚点[18] 非银金融 - 上市险企2025H1净利润改善 主因财险利润拉动及权益投资受益[21] - 财险COR改善带动承保利润增加 寿险渠道转型中银保渠道新单高增[25] - 险企增配权益资产 投资端受分红险转型驱动[26] - 未来负债端有望高质量增长 分红险转型延续 看好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28] 农林牧渔 - 白羽鸡8月均价7.17元/公斤(环比+0.64元/公斤) 盈利0.86元/羽 因进口扰动及开学备货需求[30] - 黄羽鸡8月均价12.39元/公斤(环比+19.57%) 受升学宴需求提振[31] - 鸡蛋8月批发价6.22元/公斤(环比+2.30%) 但在产蛋鸡存栏13.17亿只(同比+8.93%) 产能偏高压制价格[32] - 益生股份8月鸡苗销量5791.85万只(环比+1.68%) 均价3.69元/羽(环比+1.93元/羽)[33] 机械行业 - Figure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390亿美元 特斯拉机器人目标交付100万台对应5000亿美元市值[37] -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溢价显著 假设单台机器人关节模组成本300美元 产业初期PE或达200倍[38] - 供应链聚焦灵巧手、关节总成等方向 需具备研发迭代、工程化及全球化制造能力[39][40] 社服行业 - 十一假期酒旅预订量增价稳 政策推出消费月活动补贴[42] - 8月潮玩线上销售额12.75亿元(同比+16%) 泡泡玛特店效同比+66%[42] - 茶饮行业8月店效同比+3.5% 蜜雪冰城店效增24.2% 古茗增22.2%[43] - Shopee与Facebook合作推出联盟营销 韩束新品首日京东销售额破4000万元[44] 公司研究 - 中海物业2024年在管面积4.31亿平(同比+7.4%) 新签第三方占比63.3% 关联方拿地规模行业第一[49] - 欧陆通为高功率服务器电源龙头 产品覆盖800W-5500W 应用于AI服务器 2025年预计净利润3.22亿元[51][52][53]
研判2025!中国爽身粉产业链、发展背景、销售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成分安全成为消费者的首要关切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2 01:24
行业概述 - 爽身粉是一种以吸收汗液、减少皮肤摩擦、保持皮肤干爽为核心功能的日用护理产品 主要用于缓解皮肤潮湿引发的黏腻感或预防皮肤褶皱处因摩擦和汗液积聚导致的发红、瘙痒甚至糜烂[1] - 爽身粉最初以婴儿护理为主要场景 后来逐渐扩展到成人日常护理领域如夏季止汗、运动后干爽护理等[2] - 按适用人群可分为婴儿爽身粉和成人爽身粉两大类 按核心成分可分为滑石粉、玉米粉、珍珠粉和其他天然成分爽身粉 按产品形态可分为粉状、固体和液体爽身粉[2] 市场规模 - 2022年我国爽身粉销售额达4.82亿元 同比增长1.69%[4] - 2023年销售额降至4.67亿元 同比减少3.01% 主要受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4] - 2024年销售额降至4.56亿元 同比减少2.40% 降幅有所放缓[4] 消费者结构 - 婴幼儿(0-3岁)仍然是核心消费群体 占50% 家长们是主要购买决策者 对产品安全性有极致要求[5] - 成年人(18-55岁)已成为主力军 占比约32% 主要关注运动后、日常办公等场景的舒爽体验 注重产品使用感和时尚感[5] - 老年人(55岁以上)占比约10% 更多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如抑菌、防褥疮等特殊护理功能[5] - 成分安全成为消费者首要关切点 占比超70% "无滑石粉"几乎成为选购产品的硬性标准[5] 政策环境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 行业监管日益严格 相关部门出台《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对成分、生产标准提出更高要求[5] - 政策倒逼企业进行质量升级 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 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5] 社会背景 - 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达954万人 同比增长5.8% 人口出生率增至6.77‰ 出口人口增加为行业发展带来增长空间[6] - 消费者对成分安全性的关注促使行业转向更安全的天然成分如玉米淀粉、竹炭粉等 无滑石、无香料的配方更受欢迎[6] - 添加保湿、舒缓等护肤成分的多功能爽身粉将提升产品价值 满足消费者更高需求[6] 竞争格局 - 行业内参与者众多 包括贝亲、强生婴儿、喜多等国际知名品牌和红色小象、松达、哈罗闪、启初、六神、戴可思、好孩子等国内知名品牌以及众多中小型品牌和区域性品牌[8] - 强生婴儿在中国爽身粉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在中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8] - 贝亲在中国婴儿爽身粉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产品线强调温和无刺激与精细化配方设计 定价策略偏向中高端[8] - 红色小象爽身粉以天然成分和温和配方为卖点 在电商平台和线下母婴店均有销售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8] 重点企业 - 上美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67.93亿元 毛利润51.09亿元 毛利率为75.22% 旗下红色小象婴儿玉米爽身粉精选优质玉米淀粉&改性玉米淀粉经多次研磨 粉质细柔和 不易结块[9] - 上海家化2024年营业总收入完成56.79亿元 毛利润32.71亿元 毛利率为57.60% 旗下六神爽身粉采用天然成分 融合薄荷脑、冰片等植物精粹 粉质细腻亲肤 能迅速吸收多余汗液[10] 发展趋势 - 消费者将更加青睐含有天然成分的爽身粉如玉米淀粉、燕麦粉等 这些成分无刺激、无添加剂 符合安全产品需求[10] - 爽身粉将融入更多功能性成分如抗炎、保湿、防晒等 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10] - 行业将朝着更加细分化方向发展 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肤质以及不同使用场景推出定制化产品如婴儿专用、运动型、敏感肌肤专用、香味系列等[10]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共有93只股票创52周新高[1]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以22.30%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0.170港元[1] - 新晨动力(01148)创高率20.00% 收盘价0.300港元[1] - 华商能源(00206)创高率17.65% 最高价达0.400港元[1] 前十大创高率个股 - 滉达富控股(01348)创高率16.89% 收盘价0.158港元[1] - 美捷汇控股(01389)创高率13.75% 最高价0.910港元[1] - 中国罕王(03788)创高率8.55% 收盘价3.630港元[1] - MOS HOUSE(01653)创高率8.33% 收盘价0.990港元[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创高率7.35% 收盘价61.600港元[1] - A三星亚太元宇宙(03172)创高率7.09% 收盘价23.840港元[1] 中高创高率个股 - 民银资本(01141)创高率6.93% 最高价1.080港元[1] - 中创智领(00564)创高率6.87% 收盘价23.520港元[1] - 中国秦发(00866)创高率5.81% 收盘价3.150港元[1] - 普天通信集团(01720)创高率5.10% 收盘价0.153港元[1] - 南方港美科技(03442)创高率4.81% 收盘价9.580港元[1] 科技与半导体类表现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2.98% 最高价62.300港元[1] - 商汤-W(00020)创高率2.95% 收盘价2.740港元[1] - 宁德时代(03750)创高率0.87% 最高价521.000港元[2] - 三星环球半导体(03132)创高率1.21% 收盘价31.480港元[2] 消费与医疗类个股 - 农夫山泉(09633)创高率0.46% 最高价54.900港元[2] - 药明合联(02268)创高率0.55% 最高价72.800港元[2] - 保诚(02378)创高率0.55% 收盘价108.800港元[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山高控股(00412)创低率-34.98% 最低价3.160港元[3] - 华营建筑(01582)创低率-21.47% 收盘价0.360港元[3] - 中国信息科技股权(08568)创低率-17.74% 最低价0.255港元[3] - 太兴置业(00277)创低率-11.90% 收盘价1.500港元[3] 新低率较高个股 - 中庆股份(01855)创低率-8.91% 最低价3.580港元[3] - 企展控股(01808)创低率-6.56% 收盘价3.000港元[3] - 完美医疗(01830)创低率-4.61% 收盘价1.470港元[3] - 禹洲集团(02943)创低率-3.57% 收盘价0.270港元[3]
上美股份(02145.HK):主品牌品类拓展顺利 多品牌逻辑逐步兑现
格隆汇· 2025-09-18 21:34
公司近况 - 主品牌韩束品类拓展顺利 持续拓宽人群覆盖 凭借自有供应链及线上运营能力在大众价格带以质价比取胜 1H25抖音红白蛮腰系列占比下降至60%+ 次抛占比提升至约15% 男士/彩妆/洗护/身体护理合计占比提升至近10% 8月次抛抖音月GMV超2亿元占比25% 洗护/身体护理/男士合计占比超10% [1] - 多个小品牌模式跑通且起量趋势亮眼 2H25起多品牌集团逻辑逐步兑现 一页7-8月线上GMV延续翻倍增长 安敏优8月抖音GMV提升至约2000万元 极方8月抖音GMV爬坡至近2000万元 聚光白8月首月抖音GMV超5000万元且实现盈利 NanBeauty和面包超人9月初新品已开售 [2] - 人才及组织架构提供底层支撑 组织架构绩效导向高效灵活 品牌事业部享高自主决策权 持续引进优秀人才且激励机制充分 建立可复制的品牌孵化体系 积极布局出海 东南亚地区供应链建设及团队搭建逐步推进 [2] 财务与估值 - 维持25-26年盈利预测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31/25倍市盈率 基于新品牌起量提振中长期空间 上调目标价5%至111元 对应25-26年36/29倍市盈率 有14%上行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