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02016)

搜索文档
贷20万装修,最高可减利息2000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23:16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 同步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聚焦8类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4] - 政策目标为通过"真金白银"撬动消费与供给端良性循环 1元贴息资金可带动100元贷款资金 [5]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7类) [4] - 贴息比例统一为1个百分点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利率的1/3 [4] - 操作流程:借款人授权贷款经办机构识别消费信息 贴息金额自动抵扣利息 无需额外操作 [6] - 贴息上限:同一机构小额消费叠加最高1000元 大额消费叠加最高3000元 [6] - 示例:20万元装修贷款年利率3% 贴息后利息支出减少2000元(降幅33%) [7]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规则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贴息金额上限1万元 [4] - 2025年3月16日至年底签订贷款合同且放款的主体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7] - 贷款用途需严格限定在消费服务领域 禁止挪用套现 [8] 金融机构执行安排 - 国有大行(农行、建行、工行、交行等)及股份行(招行、浦发等)均表态自2025年9月1日起落实政策 [9] - 银行将完善信贷管理系统 重点识别5万元以下消费及7类大额消费场景 [8] - 明确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提醒防范非官方渠道诈骗 [9] 政策实施周期与评估 - 两项政策初始实施期均为1年 到期后将评估效果并研究延长或扩大范围 [4] - 暑期及"十一"黄金周等消费旺季成为政策发力重点时点 [5]
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获险资青睐
证券日报· 2025-08-13 16:46
民生保险举牌浙商银行H股 - 民生保险以每股均价2.77港元买入浙商银行H股100万股 耗资约277万港元 持股比例达到5%触发举牌[1] - 举牌前民生保险持有浙商银行H股2.95亿股 占已发行H股的4.98%[1] - 浙商银行前十名股东中有3家险企 分别为信泰保险(3.63%)、太平人寿(3.36%)、民生保险(2.80%)[1] - 信泰保险于2024年4月增持浙商银行H股并触发举牌 太平人寿自2023年进入前十名股东后持股未变 民生保险2013年入股后2015年参与增资扩股[1] 浙商银行分红情况 - 2022-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44.66亿元、45.04亿元、42.84亿元[2] - 同期分红比例分别为37.79%、31.98%、30.12%[2] 险资举牌银行股趋势 - 年内险资已举牌7家上市银行 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浙商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杭州银行A股[2] - 被举牌银行以H股为主 涉及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2] - 弘康人寿6月举牌郑州银行H股后继续加仓[2] 险资配置银行股动因 - 低利率环境下 险资基于配置高股息资产、H股折价和税收优势、监管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银保联动业务协同需求等多重因素[2] - A股银行板块股息率约4% H股优势更显著 银行分红稳定、估值较低、业绩波动较小[3] - 中小险企自2026年起实施新会计准则 银行板块增量资金有望扩容[3] - 监管引导新增保费入市及提升存量资产权益配置比例 险资或持续为银行股带来增量资金[3]
多家银行迅速响应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13 16:43
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正式公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实施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3] 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已发布公告 表示将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2] - 银行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政策落地 不收取任何费用 [2] - 农业银行等银行将优化服务业贷款办理流程 简化手续并匹配优惠信贷额度 [3] 政策影响 - 预计两项政策叠加将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 [1] - 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对公贷款余额有望提升 带动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需求 [1] - 形成"消费需求扩张-企业营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的正向循环 [3] 银行业务机会 - 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将成为银行增长引擎 零售和普惠贷款占比有望上升 [4] -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性扩容 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或成新增长点 [4] - 深化与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合作 提升客户黏性 实现零售与对公业务协同联动 [4]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需强化系统支撑 实现贷款账户与消费场景动态绑定 严防套利风险 [5] -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贴息申请手续 同时针对区域差异灵活调整授信策略 [5] - 深化数字化风控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5][6]
又有银行,被举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5:26
民生保险增持浙商银行H股 - 民生保险于8月11日增持浙商银行H股100万股,买入均价2.77港元/股,耗资约277万港元 [2][4] - 增持后,民生保险持有浙商银行H股比例从4.98%升至5%,触发港股举牌规则 [4] - 民生保险为万向控股控制企业(持股37.32%),且为浙商银行A股第七大股东(持股2.79%,约7.68亿股) [4] 浙商银行财务与经营数据 - 截至一季度末,浙商银行总资产3.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贷款总额1.89万亿元,增长1.81% [7] - 一季度营业收入171.05亿元,同比减少7.07%;归母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 [7] - 不良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1.21% [7]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浙商银行为第13家"A+H"上市银行,成立于2004年8月 [6] - 截至8月13日收盘,浙商银行A股股价3.37元/股,总市值925.5亿元 [8] - 民生保险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60亿元,2024年末总资产超1400亿元 [4]
温州市人才增值服务发布会暨政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3 12:17
核心事件 - 温州市人才增值服务发布会暨市委人才办与浙商银行温州分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于8月13日上午举行 [1] - 活动由温州市委组织部、医疗保障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浙商银行温州分行联合主办 [1] - 参会方包括多地组织部、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部、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 [1] 金融服务内容 - 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发布人才增值服务产品 自2019年起与市委人才办合作推进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 [2] - 推出"人才一卡通"和"人才尊享贷"定制化产品 截至2023年6月末服务各类人才客户超1000户 [2] - 为人才企业提供综合授信超23亿元人民币 [2] - 服务范围扩大至E、F类人才 计划为各层级人才客户及企业提供不少于500亿元人民币授信融资 [2] 战略合作与机构设立 - 温州市委人才办与浙商银行温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 - 温州市人才服务金融顾问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2] - 强化金融对人才服务的支撑作用 [2] 配套支持措施 - 发布公积金支持人才留温安居十条举措 [2] - 推出医保人才增值服务 [2] - 为人才在安居、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多维度支持 [2] 项目意义 - 标志着温州人才服务领域政银合作进入新阶段 [7] - 通过整合金融、公积金、医保等多方资源 [7] - 为人才在温创新创业和安居乐业提供全面保障 [7] - 助力"温智回归"工程 提升"来温州·创未来"城市品牌影响力 [7]
银行分红高峰已至!超半数A股上市银行实施年度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5:51
上市银行分红总额 - 截至6月27日已有26家银行实施2024年度末期利润分配方案 叠加中期分红后年度分红总额达4273.83亿元 [1] - 2024年A股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预计达6319.56亿元 较2023年增加近200亿元 增幅3.03% [1] - 六大国有银行2024年分红总额超4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1097.73亿元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 农业银行846.61亿元 中国银行713.60亿元 [2] 分红实施进度 - 近半数A股上市银行集中于6月份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2] - 目前分红总额已完成近七成 剩余16家银行分红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1] - 23家银行已实施2024年中期分红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577.06亿元 [3] 银行分红力度变化 - 42家A股银行中有39家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超2023年 整体增加186亿元 [2] - 25家银行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较2023年提升 宁波银行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至21.91% 沪农商行从30.104%升至33.91% [4] - 14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 较2023年减少1家 因邮储银行分红比例维持在30% [4] 代表性银行分红情况 - 招商银行是唯一分红总额超500亿元的股份制银行 达504.40亿元 分红比例超33% [3] - 宁波银行连续第二年增加分红 2024年方案为每10股派现9元 [3] - 中信银行2024年拟现金分红194.55亿元 分红比例提升至30.5% 连续6年持续提升 [5] - 郑州银行推出1.82亿元现金分红方案 分红比例9.69% 每10股派现0.2元 [5] 分红政策趋势 - 上市银行为响应新"国九条"政策号召 纷纷增加现金分红频次 [3] - 多家银行已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 沪农商行率先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议案 [3] - 兴业银行2019-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持续提升 从24.59%逐年增至30.73% [4]
浙商银行: 董事长陆建强到龄卸任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核心人事变动 - 陆建强因年龄原因辞去浙商银行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职务 [1] - 执行董事兼行长陈海强暂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1] 管理层贡献评价 - 陆建强任职期间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并健全战略体系 [1] - 推动经营管理工作平稳有序且业务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1] - 提出"善本金融"理念并构建金融顾问制度等六大支柱体系 [2] 职业背景与业绩 - 陆建强早年从事市场监管工作 后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 [1] - 2018年掌舵财通证券期间完成38亿元可转债发行及80亿元配股项目 [1] - 推动财通证券资产规模从600亿元扩张至千亿元级别 [1] - 2022年1月调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 2023年8月正式获批董事长任职 [1] 金融理念创新 - 强调金融功能性第一性 推动金融向善转型实践 [2] - 提出"善本金融"理念主张以社会价值为本源出发点 [2]
浙商银行,突遭举牌
证券时报· 2025-08-13 00:02
险资举牌浙商银行 - 民生保险于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 耗资约277万港元 持股比例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 触发举牌 [1][3] - 民生保险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96亿股浙商银行H股 增持后合计持股数量将增至10.6亿股以上 占该行总股本的3.88% 晋升至第七大股东 [3] - 民生保险为国内首家民营资本投资主体的全国性人身保险公司 注册资本60亿元 总资产超过1400亿元 万向控股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43.84%股权 [3] 浙商银行基本情况 - 浙商银行为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 总部位于杭州 截至今年3月末资产规模约3.44万亿元 [4] - 该行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132.54亿元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高于30% [7] - 截至8月11日收盘 该行A股年内累计涨幅约21.8% H股涨幅约33% [7] 险资股东结构 - 除民生保险外 信泰人寿持有13.7亿股占总股本4.99% 太平人寿持有9.22亿股占3.36% 百年人寿持有3.5亿股H股占1.27% [6][7] - 信泰人寿向该行派驻监事 太平人寿派驻董事 四家险资以自有资金入股的情况在上市银行中较为罕见 [7] - 太平人寿2023年5月耗资近16亿元竞得7.09亿股 信泰人寿2024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并持续增持 [6] 行业举牌动态 - 今年已有7家银行被险资举牌 包括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杭州银行 中信银行 郑州银行 浙商银行 [1][9] - 招商银行是唯一被三度举牌的上市银行 邮储银行 农业银行 郑州银行H股均被二度举牌 [1][9] - 平安人寿举牌多家银行:持有邮储银行H股14%占总数2.44% 持有招商银行H股16%占总数2.93% 持有农业银行H股14%占总数1.21% [10] 险资配置逻辑 - 险资增配银行股源于高股息率 税收优势 流通盘规模 监管要求及抗周期属性等多重因素 [13] - 长端利率下行及高收益资产到期使险资面临再配置压力 银行股高股息及稳定分红吸引力提升 [14] - 新会计准则实施促使险资更倾向配置FVOCI高股息资产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降低利润波动 [14] 银行板块表现 - A股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7% 浦发银行以39%涨幅位列第一 农业银行 青岛银行涨幅超33% [15] - H股银行中青岛银行涨幅接近54% 徽商银行涨幅超50% 天津银行 中信银行 民生银行涨幅均超45% [15] - 除险资外 香港立业集团增持民生银行H股至4.945% 多家A股银行披露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计划 [14][15]
浙商银行,突遭举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23:51
险资举牌银行股 - 民生保险于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耗资约277万港元,持股比例突破5%触发举牌[1][2] -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7家银行被险资举牌,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郑州银行、浙商银行,其中招商银行被三度举牌[1][6] - 险资对权益资产尤其是红利资产的配置比例处于上升通道,银行股这类高股息股票是重要配置标的[1] 民生保险举牌浙商银行详情 - 民生保险增持后持有2.96亿股浙商银行H股,占H股股本5%,假设未减持A股则总持股将达10.6亿股以上,占该行总股本3.88%,晋升第七大股东[2] - 民生保险2003年成立,注册资本60亿元,总资产超1400亿元,万向控股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43.84%为第一大股东[2] - 民生保险2012年受让万向控股持有的4.91亿股浙商银行股份,2015年参与增资持股增至8.03亿股,2023年二季度减持至7.69亿股[2] 浙商银行基本情况 - 浙商银行是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总部杭州,截至2024年3月末资产规模约3.44万亿元[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132.54亿元,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高于30%,A股和H股年内涨幅分别约21.8%和33%[5] 其他险资增持浙商银行情况 - 百年人寿2020年底举牌浙商银行H股并参与配股,至今未减持,持股3.5亿股占比1.27%[4][5] - 太平人寿2023年5月参与股权拍卖耗资16亿元竞得7.09亿股并参与配股,持股9.22亿股占比3.36%[4][5] - 信泰人寿2024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持有A股超7.71亿股并在二季度继续增持H股,总持股13.7亿股占比4.99%[4][5] 其他银行被举牌情况 - 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H股持股30亿股占H股14%总股本2.44%,举牌招商银行H股持股7.4亿股占H股16%总股本2.93%,举牌农业银行H股持股42亿股占H股14%总股本1.21%[7] - 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H股但6月减持300万股持股回落至5%以内,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持股2.83亿股占H股14%总股本3.12%[7] - 新华保险收购杭州银行3.3亿股持股5.87%,平安人寿去年举牌工商银行H股持股占比突破17%[8][7] 险资增持银行股原因 - 资产荒环境下保险公司基于股息率、税收优势、流通盘规模、监管要求、抗周期属性等因素决策[9] - 长端利率下行+高收益资产到期,保险公司面临资产再配置压力,银行股高股息+稳定分红吸引力提升[10] - 新会计准则实施促使险资增配FVOCI高股息资产+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以降低利润波动[10]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17%,浦发银行涨39%领涨,农业银行、青岛银行涨超33%[11] - H股青岛银行涨54%领涨,徽商银行涨超50%,天津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涨超45%[11]
9月起,对这些贷款进行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58
政策支持范围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涵盖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涵盖中信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广发银行 平安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 渤海银行[1]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涵盖深圳前海微众银行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 招联消费金融 兴业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2] 重点支持领域 - 家用汽车领域包括汽车购置 车辆保险及维修[4]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 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服务 托育 辅助生育消费[4] - 教育培训领域包括资格证书培训考试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8] -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通过具备资质的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8] - 家居家装领域包括家庭装修 家用电器 厨卫用品 家具[8] - 电子产品领域包括购买手机 平板 个人电脑 智能穿戴设备[8] - 健康医疗领域包括牙齿矫治 视力矫正 健康管理[8] 政策执行细则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5]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5]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5]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6] - 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90% 省级财政承担10%[6]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6]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