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02016)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亿元罚单 涉及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等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1:43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5日公布行政处罚信息 多张罚单总体金额超过一亿元 涉及银行、金融资管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 包括罚款和禁业等措施 [1][2] 银行机构处罚详情 - 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陈成天和刘建新被警告 钱建华、何羽、吕玉梅和涂超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 [2] - 浙商银行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合计1130.80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谭飞达被警告 [2]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超和易重彬因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及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李超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易重彬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2][4] 金融资管机构处罚详情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和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徐文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2][4]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 [4]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15万元 多人被警告和处罚 [5]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00万元 多人被警告并罚款 其中个人最高罚款达到10万元 [5] 公司回应与背景 - 华夏银行公告称高度重视监管处罚问题 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3] -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收到超过10张罚单 其中多张指向信贷业务 例如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和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 廊坊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和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30万元 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 [3][4] - 浙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8亿元 下降5.76%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 降4.15% 为上市以来首次双降 但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2个基点 [4]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亿元罚单,涉及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等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1:38
金融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9月5日公布行政处罚 总体金额超过一亿元 另有三名从业人员被禁止从事银行业[2] - 处罚涉及银行 金融资管机构及多名金融从业人员[2] 华夏银行处罚及整改情况 - 因相关贷款 票据 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3] - 对陈成天 刘建新警告 对钱建华 何羽 吕玉梅 涂超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3] - 华夏银行公告称高度重视监管处罚 已落实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4] -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收到超过10张罚单 多张指向信贷业务[4] - 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及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4] - 华夏银行廊坊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及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30万元[4] - 华夏银行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4] 浙商银行处罚及业绩表现 - 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合计1130.80万元[3] - 对谭飞达警告[3]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8亿元 同比下降5.76%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 同比下降4.15% 为上市以来首次双降[4] -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2个基点[4] 工商银行员工处罚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超 易重彬因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及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3] - 对李超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对易重彬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3] 金融投资及资管机构处罚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5] - 对徐文博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5]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5]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 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15万元[5]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00万元[5] - 多人被警告并罚款 其中个人最高罚款达到10万元[5]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近亿元罚单!涉多家机构,三人被禁业
北京商报· 2025-09-05 10:15
处罚金额及机构 - 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合计被罚没9940.8万元 [1]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 [1] - 浙商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1130.80万元 [1]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1] 责任人员处罚 - 华夏银行相关责任人员陈成天、刘建新被警告 钱建华、何羽、吕玉梅、涂超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 [1] - 浙商银行相关责任人员谭飞达被警告 [1]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徐文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1] - 工商银行原员工李超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易重彬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1]
7家上市银行私行管理资产余额均超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18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零售金融中最具价值挖掘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也是银行财富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 [1] -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主导,呈现头部集中、竞争深化的发展格局 [4] - 截至2024年6月末,私行客户AUM达到万亿元级别的银行有7家 [1] 私行客户数量分析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私行客户数位居前三,均超20万户,分别为27.9万户、26.55万户、21.69万户 [2] - 建设银行私行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4.69%,增幅位居国有大行首位 [2] - 招商银行以18.27万户的私行客户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保持绝对领先,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以9.99万户和9.21万户位列其后 [2] - 浙商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达15.52%,至1.68万户 [2] 私行客户AUM分析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私行客户AUM均超3万亿元,分别为3.5万亿元、3.4万亿元、3.18万亿元 [3] - 交通银行私行客户AUM为1.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20% [3] - 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分别为1.97万亿元、1.28万亿元、1.05万亿元 [3] - 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较2024年末增长9.59%,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增速分别达11.79%和13.26%,AUM分别为9680.44亿元和2321.8亿元 [3] 业务价值与发展方向 - 私行业务具有低资本消耗、业务协同效应强等特点,成为银行零售金融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抓手 [4] - 私行业务能够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负债结构,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并通过高净值客户群体带动投行、信贷、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 [4] - 服务模式从单一理财向综合化服务生态转变,产品扩展至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跨境资产配置等领域 [4] - 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深度数字化、服务生态化、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三大方向加速演进 [6] 服务能力建设举措 - 工商银行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5] - 交通银行以投研为引领,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加大普惠低波稳健产品供应 [5] - 兴业银行加速推广直营中心建设,强化私人银行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以研产销一体化机制赋能业务发展 [6] - 主要商业银行从优化产品体系、多元化资产配置、整合资源优势等多维度强化私行服务能力 [4]
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这一行业受青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4 12:17
险资重仓持股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达619.19亿股,持股市值为6289.85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均较一季度末上升 [1][3]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最受青睐,持股数量280.30亿股,持股市值3018.83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均位居首位 [3][5] - 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持股数量位居前列 [1][6] - 前十大重仓股中六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3][4] 重点持仓个股 - 民生银行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数量73.52亿股,持股市值349.2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20.73% [4] - 浦发银行持股数量58.13亿股,持股市值806.86亿元,为持股市值最高的银行股 [4] - 中国联通持股数量31.90亿股,持股市值170.3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0.37% [4] - 京沪高铁持股数量31.54亿股,持股市值181.3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6.45% [4] 增持动向 - 二季度险资对中信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2亿股 [6] - 对苏州银行、中国建筑、华菱钢铁、洛阳钼业、四川路桥等个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亿股 [6] - 新进成为超14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对杭州银行、苏农银行、盈峰环境、江苏金租等个股加仓数量居前 [6] - 保险系私募鸿鹄基金二期新进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流通股东 [7] 投资策略取向 - 重仓持股行业的高股息特征较为明显,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 [5][7] - 多家险企通过举牌加仓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 [5] - 三季度将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结构,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2][8]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板块,契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诉求 [7][8]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力推“商转公”贷款 为职工“钱袋子”减负增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11:55
业务发展举措 -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持续推进商转公贷款业务以扩大住房公积金政策惠及面并守护职工钱袋子[1] - 开展政策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进园区活动并现场发放商转公办理指南[1] - 通过面对面讲解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商转公申请条件、流程及材料清单并解答高频问题[1] 运营优化措施 - 制定商转公贷款业务窗口考核办法以调动窗口人员工作积极性[1] - 与公积金中心及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加强业务风险防控、操作流程和抵押权转移等协作沟通[1] - 针对非原贷银行的商转公贷款提供预受理服务使所有商业银行贷款都可申请商转公[1] 未来规划方向 - 将继续用更有力的政策执行、更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和更温暖的办事体验解决群众关切[1] - 致力于让公积金政策更易懂、服务更便捷、保障更有力[1]
工行稳居上半年投资收益冠军 中行、交行、兴业等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9:27
投资收益规模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4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均超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以328.85亿元居首 [2] - 13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超过100亿元 包括邮储银行197.50亿元、兴业银行182.97亿元、中国银行159.83亿元等 [2][4] 投资收益增速 - 建设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达217.29% 实现279.12亿元 增速领跑上市银行 [2][3][4] - 多家城商行实现翻倍增长 长沙银行增速118.82% 郑州银行111.10% 紫金银行95.41% 青岛银行93.93% [3] - 部分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兴业银行降16.93% 中国银行降14.72% 交通银行降13.83% [5] 投资收益营收贡献度 - 国有大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较低 工商银行7.70% 建设银行7.08% 农业银行6.26% 中国银行仅4.86% [6] - 城农商行投资收益营收占比显著更高 上海银行达39.14% 江阴银行36.72% 苏农银行36.50% 张家港行33.28% [6] 投资收益来源分析 - 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源于债券投资已实现收益增加 工行其他非利息收益464.96亿元中投资收益增加73.52亿元 [4] - 多家银行通过债券止盈操作锁定收益 青岛银行实现15.10亿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债券止盈操作 [8] - 建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6.18亿元 主要因权益类投资和债券投资重估收益减少 [8][9] 债券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债市呈现宽幅震荡特征 十年期国债震荡区间达30个BP 增加投资难度 [10] - 招商银行保持30%债券投资占比 采取逢高配置和波段操作策略 [10] - 浙商银行认为债券仍具性价比 计划加强灵活交易并优化持仓结构 [11] 银行资产配置动向 - 建行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认购力度 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1.09万亿元 增幅10.17% [5] - 城商行和农商行可直接参与美债投资 部分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考虑美债市场转型 [2] 投资收益可持续性 - 去年债券收益率下行积累的浮盈已通过集中卖出实现账面兑现 老券浮盈恐已兑现完毕 [7] - 长沙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50.18% 主要因债券投资账面浮盈减少 [8] -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适配稳健资产有限 高收益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7]
银行研究框架及25H1业绩综述: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国盛证券· 2025-09-04 06: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营收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 较25Q1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4] - 净息差降幅收窄 25H1净息差为1.42% 较24A下降10bp 负债端成本改善力度加大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1% 较25Q1提升3.8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保险"报行合一"政策影响消化及港股市场活跃 [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 较25Q1大幅提升13.9个百分点 主要源于二季度债市利率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5Q2不良率1.23% 与上季度持平 拨备覆盖率239% 较上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 [5] 资产端分析 - 2025Q2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5% 同比增速9.60% [21][22] - 贷款及垫款总额179.4万亿元 占总资产55.84% 较年初增长5.92% 同比增速8.07% [22] - 贷款增长主要依靠对公业务支撑 新增对公贷款9.05万亿元 占新增资产50% 其中基建贷款新增3.65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新增2.09万亿元 [18][20] - 个人贷款需求较弱 同比增速仅3.6% 按揭贷款重回正增长 但消费类贷款增量转负 [18][20] - 投资类资产余额97.5万亿元 占总资产30.34% 较年初增长6.65% [22][24] - 同业资产规模18.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0.92% 占总资产5.60% [22][24] 银行类型差异 - 国有大行贷款占比超55% 投资性资产占比25%-34% 邮储银行贷款占比51.2% 为国有行中最低 [25][26] - 股份行资产结构分化明显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达51.7%和50.6% 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对公贷款占比超65% [25][27][39] - 城商行投资类资产占比较高 平均达39.5% 贷款占比48.0% 贵阳银行和成都银行对公贷款占比分别达82.9%和80.1% [25][28][40] - 农商行贷款占比52.0% 高于城商行 常熟银行零售占比54.2% 为农商行中最高 [25][29][42] 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同比增长1.9% PPOP同比增长2.0% 股份行营收同比增长0.3% PPOP同比下降2.3% [4] - 城商行营收同比增长6.7% PPOP同比增长5.2% 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长4.4% PPOP同比增长0.9% [4] - 南京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2.1% 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表现突出 [4]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21% 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374% 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4]
商业银行“降成本”举措显效
金融时报· 2025-09-04 03:03
行业业绩概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 [1] - 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 [1] - 四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千亿元 [1] 成本管控成效 - 建设银行上半年经营费用同比增长1.18%,成本收入比23.72%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1] - 邮储银行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5.15个百分点,数字人辅助业务办理时长缩短40%,消费信贷集中上收节约人工成本30% [1] - 中国银行成本收入比25.11%,通过集约运营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2] - 浦发银行通过租金压降节约年化成本9444万元(压降率17.8%),盘活闲置房产实现年租金收入495万元,处置房产获收入4300余万元 [3] - 浦发银行上半年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房屋租金相关成本压降超1.4亿元 [3][4] 负债成本优化 - 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6个基点,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下降34个基点 [4] - 建设银行存款付息率下降32个基点,整体负债端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 [4] - 邮储银行自营存款付息率降至1.1%左右,较年初下降20个基点 [4] - 浙商银行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1个基点至1.88%,存款总额20658亿元同比增长7.47% [4] - 光大银行存款付息率1.92%,较上年下降26个基点 [5][6]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定期存款重新定价将延续负债成本下降趋势,对冲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6]
浙商银行济宁分行“房抵贷”,助力金乡水产龙头扩容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01:2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浙商银行济宁分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房抵贷"产品 抵押率最高达70% 允许住宅作为经营场所抵押 授信逻辑针对个体工商户优化[3] - "房抵贷"产品实现超1.13亿元投放 平均审批时效缩短至48小时[4] - 运用"数智贷"系统实现房产估值自动化 资料电子化传输 客户仅需提供身份证 房产证 经营流水三项基础材料[3] 运营效率与创新 - 数字化审批系统实现实时数据校验 风控模型自动生成评估报告 创造本地房产抵押经营贷最快纪录[3] - 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 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绿色通道" 抵押登记流程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天内完成[3] - 采用"线上评估+线下服务"双轮驱动模式 深化政银企三方协作机制[4] 客户案例与业务影响 - 金乡县小雨点水产商行获得160万元"房抵贷"资金支持 两天内完成放款[1][2] - 客户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扩建后经营场地达1000平米 新增400平米空间设置精品海鲜展示区和-18℃冷链仓储[1][2][4] - 扩建项目预计带动年销售额增长30% 国庆期间日均客流量将增长40% 并带动周边十余家养殖户订单量提升[2][4] 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 - 产品精准匹配小微企业"轻资产 重周转"特性 专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3] - 通过市场专项调研主动捕捉客户需求 提供优惠利率支持[2] - 未来计划支持客户搭建线上销售平台 推动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市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