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航空(01055)
icon
搜索文档
航空机场行业董秘薪酬榜:南方航空连续5年亏损 董秘陈威华年薪未被披露
新浪证券· 2025-08-08 06:23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航空机场行业12家公司董秘薪酬总额922.44万元 平均年薪76.87万元 [1] - 全行业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过21% [1] 航空机场行业薪酬明细 - 吉祥航空董秘徐骏民年薪112.85万元 同比增加16.98万元 增幅17.71% [2] - 春秋航空董秘陈可年薪112.16万元 同比增加10.71万元 增幅10.56% [2] - 中信海直董秘欧阳铭志年薪108万元 同比增加11万元 增幅11.34% [2] - 深圳机场董秘孙郑岭年薪98.01万元 同比增加1.29万元 增幅1.33% [2] - 上海机场董秘黄晔年薪85.56万元 同比减少0.58万元 降幅0.67% [2] - 华夏航空董秘俸杰年薪66.89万元 同比增加3.77万元 增幅5.97% [2] - 厦门空港董秘傅颖南年薪45.02万元 同比增加4.64万元 增幅11.49% [2] - 南方航空董秘陈威华年薪0元 同比减少9.3万元 降幅100% [2] 特殊情况说明 - 南方航空连续5年亏损 公司未披露董秘具体年薪 [1][2] - 航空机场行业董秘学历以硕士为主 7人中6人为硕士学历 [2]
南方航空股价微跌0.17% 消费者投诉升舱服务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6 18:56
公司股价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6日15时,南方航空股价报5.7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327797手,成交金额达1.87亿元 [1] - 总市值维持在1036.52亿元水平 [1] - 8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10.9万元,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3189.47万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南方航空是国内三大航空集团之一,主要经营航空客运、货运及邮运业务 [1] - 公司运营包括波音787、空客A380等在内的现代化机队 [1] - 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外主要城市,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的航空公司 [1] - 业务范围涵盖客运、货运、机务维修、航空配餐等完整产业链 [1] 近期事件与市场关注 - 消费者反映购买明珠经济舱升舱服务后因航班机型临时调整导致被迫降舱 [1] - 升舱产品说明中未明确提示"机型变更"可能带来的降舱风险 [1] - 公司已按规则退还升舱费用,但相关服务条款的明确性引发讨论 [1] - 南方航空持股55%的厦门航空近期回应上市传闻称"目前无明确计划" [1]
降舱或退票二选一?旅客不该为机型调整买单
北京商报· 2025-08-06 16:05
航司服务与消费者权益 - 消费者因航司临时更换机型导致明珠经济舱降舱至经济舱,且三人座位被打散至不相邻的中间位置 [1][2] - 航司客服回应称机型由A359变更为A350,但仍有明珠经济舱,部分旅客可能因系统调整被降舱 [2] - 消费者升舱花费657元,原计划选择前排连座及正后方座位,但因机型变更需求未满足 [3][4] 航司处理方案争议 - 航司仅提供降舱退款或退票两种选择,未满足消费者调整至其他有明珠经济舱航班或经济舱前排连座的诉求 [5] - 退票重买成本高昂,临出行前票价上涨50%,且需调整后续行程 [6] - 消费者通过机场值机柜台协调后获经济舱靠前三连座,最终退回升舱费用 [6] 规则透明度问题 - 航司《优惠升舱须知》未明确"机型变更"可能导致降舱,仅提及"公共安全、航班特殊保障等原因" [7][8] - 航司《旅客、行李运输总条件》规定航班时刻或机型可能变动,不构成合同部分,但未在升舱产品中充分告知 [8] - 法律专家指出航司应履行充分告知义务,明确"机型变更"等可能影响服务的具体情形 [9][10] 行业实践与改进建议 - 航司回应称优惠升舱产品非自愿降舱可退费,但正常高舱客票因机型变更可提供多种补救方案 [7] - 消费者认为规则存在易混淆之处,未预知机型变更风险,影响消费决策 [8] - 专家建议将"机型变更"明确列为升舱服务风险,并在产品详情页补充说明 [10]
飞机机型临时调整 付费升舱变强制降舱 消费者权益保障标准不清
北京商报· 2025-08-06 14:30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因航司临时更换机型导致明珠经济舱降舱及座位分散 被迫接受降舱或承担高额退票成本[1][2][9] 航司服务与规则 - 南航客服回应称机型由A359变更为A350 更换后飞机仍有明珠经济舱 但可能因座位不足导致部分旅客降舱[2] - 南航规定优惠升舱产品若发生非自愿降舱 将退还全部升舱费用 客票变更或退票按原舱位规则执行[11] - 南航《旅客、行李运输总条件》声明航班时刻或机型可能变动 且不构成运输合同组成部分[15] - 升舱产品说明仅提及"公共安全、航班特殊保障等原因"可能导致座位调整 未明确包含"机型变更"情形[12][15] 消费者权益与沟通 - 消费者升舱核心诉求为获得更宽敞座位、更靠前位置及上下机便利性 以满足老人与儿童同行需求[5] - 消费者提出调整至其他有明珠经济舱航班或经济舱前排连座方案 均被客服以无可用座位为由拒绝[9] - 退票重买方案导致机票总成本上涨至少50% 且需额外调整行程安排[10] - 经5次沟通未果后 消费者通过机场值机柜台协助最终获得经济舱前排三个连座[10] 行业规范与法律观点 - 法律意见认为航司需明确告知可能影响明珠经济舱服务的所有信息 包括机型变更风险[16] - 当前升舱规则中"公共安全、航班特殊保障等原因"表述过于笼统 未能充分提示机型变更风险[16] - 建议航司在升舱产品详情中明确列明"机型变更"为可能导致降舱的具体情形[16]
飞机机型临时调整,付费升舱变强制降舱,消费者权益保障标准不清
北京商报· 2025-08-06 14:13
航司服务争议 - 消费者刘娜因航司临时更换机型导致明珠经济舱降舱至经济舱,且三人座位被打散至不相邻的中间位置[1][2] - 南航客服最初解释为机型变更后无明珠经济舱,但后续又表示更换后的A350机型仍有该舱位,可能因系统调整导致部分旅客降舱[2] - 消费者曾花费657元为三人升舱至明珠经济舱,并特意选择前排连座及后方座位以满足家庭出行需求[5] 消费者处理方案 - 航司仅提供降舱退款或退票两种选择,拒绝消费者提出的改签至其他有明珠经济舱航班或调整经济舱连座的要求[9] - 退票重买方案因临近出行机票价格上涨50%且需调整后续行程,被消费者认为代价过高[10] - 最终通过机场值机柜台协调获得经济舱靠前三连座,并成功退回升舱费用[10] 航司规则透明度问题 - 南航《优惠升舱须知》仅提及因公共安全、航班特殊保障可能导致降舱,未明确包含"机型变更"情形[11][12] - 公司《旅客、行李运输总条件》声明不保证航班时刻或机型,但未在升舱产品页面同步该风险提示[14] - 法律专家指出航司对影响核心服务的信息应履行充分告知义务,现有条款表述过于笼统易误导消费决策[15] 行业服务标准 - 南航回应称优惠升舱产品适用非自愿降舱规则时可退费,但正常高舱客票用户可获改签、补偿等更多补救方案[11] - 行业专家建议航司需在升舱页面明确列明"机型变更"等具体风险情形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15]
“两老一小”升舱后遭强制降舱!南航:不接受就只能退票重买
北京商报· 2025-08-06 13:52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因航司临时更换机型导致被迫从明珠经济舱降舱至经济舱 座位被打散至三个不相邻的中间位置 [1][2][5] - 航司仅提供降舱退款或退票重买两种方案 但退票会导致票价上涨50%且行程被打乱 消费者最终被迫接受降舱 [1][7][8] 航司服务与规则缺陷 - 航司升舱产品规则未明确告知"机型变更"可能导致降舱风险 仅模糊提及"公共安全、航班特殊保障等原因" [9][10][13] - 航司《运输总条件》声明不保证航班时刻或机型 但未在升舱产品页面补充相关说明 [13][14] - 法律专家认为航司未履行充分告知义务 笼统表述可能误导消费者决策 [13] 消费者权益与解决方案 - 消费者提出调整至其他有明珠经济舱航班或经济舱前排连座均被航司拒绝 [7] - 最终通过机场值机柜台协调获得经济舱前排三个连座 并成功退回升舱费用657元 [8] - 航司回应称优惠升舱产品适用非自愿降舱规则 可退回升舱费但客票变更需按原舱位规定执行 [9]
暑运过半民航客流持续走高,北京航线量价领跑
北京商报· 2025-08-05 13:36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国内航线民航旅客量超603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 - 7月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达71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16.3% 同比增长3% [2] - 出入境航线旅客量超776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10% [2] - 7月民航执飞客运航班总量达52.4万班次 日均1.69万班次 同比增长3.5% [3] - 国际航班量同比增长14.1% 境内及地区航班增长2.2% [3] 区域市场表现 - 新疆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持续升温 前往乌鲁木齐旅客量同比增长超8% 喀什和阿勒泰均增长超20% [2] - 青海和新疆运力增幅最高 同比分别增长16%和12% [3] - 云南运力同比增长9% 宁夏同比增长7% [3] - 境外航线中东南亚与东亚出港航班占总量的75.3% [3] - 日韩领衔出境需求增长 海岛城市在签证政策加持下同比增幅亮眼 [3] 北京市场表现 - 北京成为7月境内最热门目的地 Top10目的地为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西安/重庆/杭州/乌鲁木齐 [4] - 南航在北京大兴枢纽暑运前半月保障进出港航班5075班次 运送旅客83.9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6.15%和6.39% [4] - 南航国际及地区航班量434班次 运输旅客8.6万人次 同比增幅分别达13.61%和11.63% [5] - 首都机场暑运期间日均客流量近20万人次 同比增长7% 国际及地区日均客流量达5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5] - 在航班量Top20航线中北京航线占7条 其中6条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超千元 [5] 服务创新举措 - 南航在广州-北京大兴航线推出"一刻登机"服务 旅客只需在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 [6] - 海航取消海口-北京航班值机截载时间限制 并将广州-北京快线值机截载时间由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6] - 东航在京沪快线推出"易登机"服务 免费改签窗口延长至原航班当日计划起飞前 可选航班范围扩大至前后4小时 [6] - 南航新增10个"爱宠进客舱"服务场站 每航班运输数量由2只提高至4只 取消短鼻类犬猫运输限制 [7] - 海航新增长春服务站点 推出"一人两宠"服务并扩大占座宠物箱尺寸 [7] - 厦门机场联合25家航空公司和50家机场推出"跨航司"行李直挂中转联程服务 [7]
南方航空(600029)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79.2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3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5.73元,单日上涨0.7% [1] - 换手率0.25%,成交量31.48万手,成交金额1.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79.2万元,占成交额7.66%,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80.4万元(占比2.67%)、大单净流出898.8万元(占比4.99%)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83.95万元,占成交额1.02%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195.25万元,占成交额6.6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34.07亿元,同比减少2.68% [1] - 归属净利润7470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198.81% [1] -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骤减312.45%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257,速动比率0.241 [1] - 资产负债率84.19% [1]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广州市,主营航空运输业 [1] - 注册资本181.21亿人民币,实缴资本181.21亿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马须伦 [1] 投资与知识产权布局 - 对外投资企业70家,参与招投标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08条,专利信息321条 [2] - 取得行政许可160个 [2]
南方航空: 南方航空H股公告-月报表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23
股份变动概况 -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4日提交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证券变动月报表[1] - 公司H股(证券代号01055)法定/注册股本及已发行股份数均无变动,维持4,643,997,308股,面值1元人民币[1] - 公司A股(证券代号600029)法定/注册股本增加486元人民币,主要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导致已发行股份增加486股[1] 具体股份变动明细 - A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由上月底13,476,919,867股增加至本月底13,476,920,353股,对应股本总额由13,476,919,867元增至13,476,920,353元[1] - H股及A股均未持有库存股份,已发行股份变动全部反映在流通股中[1] - 本月股份增加源于2020年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转股价格为6.17元/股(2022年11月28日由6.20元/股调整)[1] 可转换债券情况 - 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新增486股A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比例约0.0000036%[1] - 转股债券发行货币为人民币,股东批准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1] - 未出现库存股份转让、股份期权行权或其他权证相关股份变动[1] 监管合规确认 - 公司确认本月所有证券发行均经董事会正式授权,符合上市规则及监管要求[2][3] - 证券发行已履行全部上市先决条件,包括款项收取、法律文件存档及所有权文件发送等合规程序[5] - 新增股份与现有股份在面值、股息权利及投票权等方面具有同质性[5]
南方航空(600029) - 南方航空H股公告-月报表
2025-08-04 09:3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4,643,997,308股,本月无变动[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增至13,476,920,353股,增加486股[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4,643,997,308股,库存股份为0,本月无变动[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A股已发行股份增至13,476,920,353股,增加486股,库存股份为0[2] 可换股票据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A股可换股票据已发行总额降至5,896,247,000元,减少3,000元[4] - 本月因可换股票据发行新股486股,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955,631,604股[4] - A股可换股票据认购价/转换价为6.17元,自2022年11月28日调整[4] 其他 - 报告呈交日期为2025年8月4日,呈交者为陈威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