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发动机

搜索文档
我国装备先进性不断提高,商用发动机自主可控需求进一步加强
东方证券· 2025-09-29 0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我国装备先进性不断提高 商用发动机自主可控需求进一步加强[2] - 三型舰载机完成航母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我国海军实力再上一个里程碑 武器装备影响力不断扩大[9] - 美财长表示发动机可能成为中美谈判重要筹码 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自主可控迫切性进一步加强[9] - 最近几周军工整体已企稳 随着十五五临近 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即将启动 重点关注内需景气上行和军贸方向[9] - 我国武器装备影响力不断扩大 继续看好军贸市场[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福建舰上新 我国武器装备影响力不断扩大 - 歼-15T 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12] - 打击范围可覆盖第二岛链 大幅拓展远海作战半径[12] - 适配舰载机机型变多 凭借电磁弹射技术实现战斗机 预警机等多机型协同 大幅提升体系化作战能力[12] - 进一步增强对地区局势的影响力 多航母配置可形成叠加防空圈与错峰补给体系 提升编队生存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12] - 采用电磁弹射装置的福特号航母舰载机出动效率理论上比尼米兹级高出25%以上[14] 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自主可控需求加强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飞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是美国拥有的重要谈判筹码[15] - 商用航发是航空板块卡脖子环节 自主可控大势所趋[15] - 过去五年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进步显著 形成了完整产业体系并培育出众多优秀供应商[15] - 未来国产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进程将进一步深化[15]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国防军工(申万)下跌0.42% 收于1,701.34点[19] - 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1.49%[20] - 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31个行业涨跌幅排名中 国防军工本周排名第13[22] - 个股表现方面 兴图新科上涨14.10% 星网宇达上涨11.84% 航宇科技上涨10.03%[25]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重点关注军工电子 新质新域 航发链 军贸/主机装备四大方向[16] - 军工电子包括航天电器(买入) 鸿远电子(未评级) 振华科技(增持) 中航光电(买入)等[16] - 新质新域包括航天电子(未评级) 七一二(未评级) 中国海防(未评级) 海格通信(买入)等[16] - 航发链包括航发动力(未评级) 西部超导(买入) 图南股份(未评级) 中航高科(买入)等[16] - 军贸/主机装备包括中航沈飞(未评级) 国睿科技(未评级) 中航成飞(未评级) 中航西飞(未评级)等[16] 行业近期动态 -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 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有望提速[7]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 继续看好内需景气恢复及新质生产力方向[7] - 9月阅兵显示中国装备自信 看好内需景气恢复及新质生产力方向[7]
多国航司都来海南修飞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5:12
记者丨 张旭 编辑丨陈洁 海南地处中国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又恰逢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在这一背景下,9月 23日,记者来到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探寻 政策红利下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 密码。 在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总拆总装区域,一台台飞机发动机正在被精 密拆解、检测、维修。 作为国内唯一与GE公司签署GBSA最高等级授权的GEnx-1B发动机维修企业,海口吉耐斯 已被成功纳入GE航空全球维修网络,填补了国内高端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 截至目前,海口吉耐斯已取得中国民航局(CAAC)、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等权威机 构颁发的维修许可证。产能方面,2023年10月企业承接首台发动机维修业务,2024年2月完成 首台交付;截至目前,累计进场维修发动机26台、出场17台,2025年已交付9台发动机,产值 达约4.8亿元。按照规划,项目稳产后年维修产能将达60台,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将有效拉 动海南航空维修产业实现集群式增长。 (正在进行维修测试的飞机发动机,拍摄:张旭)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航空发动机维 修工程有限公司总 ...
7月经济数据出现短期波动,扩内需政策仍将接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2:37
7月经济数据总体表现 - 7月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出口增速回升但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均回落,主要受高温暴雨天气和"国补"资金拨付节奏等短期因素影响 [1]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1]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增速 [1][2] 进出口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0%(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较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 [2] - 对美出口下降但整体出口维持韧性,企业积极开拓非美市场 [2] - 进口大幅上行主要因美国解除部分对华出口管制,高技术产品(含飞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品类进口环比增速最大 [2] 消费领域表现 - 7月商品零售额增长4.0%,餐饮收入增长1.1%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等重点商品零售额维持两位数增长 [2] - 暑期消费带动旅游租赁、交通出行、文体休闲等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速 [2] - 部分地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暂停导致商品零售增速放缓 [3] 投资领域表现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6.2%(回落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回落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3] - 扣除价格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在4%-5%左右 [3] - 新兴行业投资增速快: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4] - 能源供给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1.9% [4] 政策动向与展望 - 7月下旬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预计推动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 [3]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6] - 8月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预计带动消费增速反弹,极端天气消退后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低位回升 [8]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将是拖累三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重要因素,稳楼市仍是重要政策目标 [8]
最新经济数据公布,主要指标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7:36
进出口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0%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 出口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回升 较6月提升0.8个百分点 进口增速较6月提升2.4个百分点 [1] - 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速较快 高技术产品及集成电路进口环比增速显著 [3] 消费市场情况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但环比下降0.14% [3] - 商品零售额增长4.0% 餐饮收入仅增长1.1% 反映居民消费谨慎态度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通讯器材类增14.9% [5]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4.8% 服务零售额增长5.2% 合并测算消费增长约5% [6] 投资领域数据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万亿元 同比增长1.6% 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6] - 制造业投资增长6.2%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 [6] - 扣除价格因素后投资实际增速达4%-5% 表明实物量投资保持扩张 [6] 政策与宏观环境 - 极端天气及外部复杂环境对经济造成短期冲击 但生产需求保持增长 新动能持续壮大 [7] - 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着力释放内需潜力 [7]
最新经济数据公布,主要指标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7:31
7月经济数据总体表现 - 7月出口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回升至8%,较6月提升0.8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回升至4.8%,较6月提升2.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但环比下降0.14%,其中商品零售增长4%而餐饮收入仅增1.1%,反映居民消费谨慎 [3] - 固定资产投资1-7月累计增长1.6%但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6.2%回落1.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长3.2%回落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至12% [5] 出口与进口结构分析 - 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但非美市场开拓成效显著,高技术产品(含飞机发动机)和集成电路进口环比增速最高 [3] - 中美关税暂停措施延长90天,缓解短期贸易压力 [3] 消费细分领域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音像器材(+28.7%)、文化办公用品(+13.8%)、家具(+20.6%)、通讯器材(+14.9%)等品类零售额增速显著高于商品零售整体水平 [5] -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商品与服务零售合并测算消费整体增速约5% [5] - 暑期出行活跃推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3] 投资影响因素 - 极端天气、外部环境复杂化及行业转型导致投资收益下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投资减弱而新兴行业尚未完全对冲 [6] - 扣除价格因素后1-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达4%-5%,表明实物量仍在扩张 [6] 政策导向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重点提振消费(含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和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7][8] - 推进"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以扩大有效投资 [8]
中国700℃自愈合金问世,打破西方50年垄断!西方放宽了出口限制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25
行业突破 - 自主研发的"星核-700"高温合金涡轮盘成功通过验收,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1] - 该产品虽与西方同类有差距,但具备独特优势,促使美国罕见恢复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3] - 涡轮盘需承受700℃高温和每分钟上万转的转速,边缘承受巨大拉力,是飞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4][6] 技术背景 - 高温合金涡轮盘是工业制造皇冠上的明珠,西方国家对此技术封锁长达半个世纪 [8] - 中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超500亿,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极低,面临高昂成本和断供风险 [12] - 2009年立项时,国产涡轮盘耐温仅650℃,与西方750℃差距显著 [14] 研发历程 - 通过添加稀土元素实现技术突破,稀土元素在微观结构中起到稳定作用 [16][18] - 团队调整187次配方,在八万吨级液压机旁连续测试,材料断裂19次仍坚持改进 [18][21] - 最终产品"星核-700"耐温达700℃,跨过航空界650℃的"魔咒" [23] 产品优势 - 内部结构精度达微米级,相当于在头发丝横截面建上千座"微型防震楼" [26] - 具备自愈功能,可自动修复微米级裂纹,寿命比进口产品长30% [28] - 全流程自主研发使成本比进口降低近一半 [30] - 耐久测试中连续运转1.8万小时(相当于绕地球300圈),表面磨损仅0.03毫米 [32] 产业影响 - 带动产业链升级,新一代镍基合金叶片耐温达1150℃ [32] - 中国钢研集团造出直径超2米的巨型涡轮盘,开始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34] - 从1956年仿制苏联合金到"星核-700"问世,中国工业完成从跟跑到准备领跑的转变 [34][36] 战略意义 - 打破高端制造材料枷锁,如同当年"两弹一星"打破核讹诈 [36] - 证明封锁压不垮自力更生的中国制造,每次"卡脖子"都成为技术飞跃的起点 [38]
通用电气(US)下跌5.03%,报265.575美元/股,总市值2816.2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16:44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下跌5.03%至265.57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0.05亿美元 [1] - 总市值为2816.2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收入总额209.5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2% [1] - 归母净利润40.0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2% [1] 公司概况 - 全球性数字工业公司,业务涵盖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石油天然气生产设备、医疗成像等领域 [1] - 产品和服务覆盖180多个国家 [1] - 全球员工约31.3万人 [1] - 成立于1892年,通过技术开发和服务拓展不断改变业务范围 [1]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0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值达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大湾区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超60% [2]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3]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3]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连续4年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单中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2] - 全国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3] - 智慧途中物流模式和新一代安全智能锁实现三个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衔接协同典型案例 [4]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和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和50% [3] - 2024年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4] - "机器+人"协同监管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 [3] "保税+"新业态发展 - 2024年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涵盖直升机、空客A320客机及发动机等 [5]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零部件保税维修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5]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5] 对港贸易合作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上半年对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6] - 对港贸易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6]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促进深港供应链产业互动 [6]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7亿元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深圳商报· 2025-08-05 17:2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区内自贸片区进出口值超六成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1] - 对香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4]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贸易便利化指数连续4年获得全国自贸片区第一 [1] -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 一次认证 一体通行"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1]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1]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 进口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 50% [2] - 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2] - 创新智慧途中物流模式 实现三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2] "保税+"新业态发展 - 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3]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3]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3] 深港合作成果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 带动双向进出口大幅增长 [4]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4]
振华股份(603067):深度报告:海外两机爆发,铬盐有望重估
国海证券· 2025-07-31 12:01
投资评级 - 维持振华股份"买入"评级 [2] - 目标价14.41元,总市值102.42亿元 [6]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3.4/10.2/7.7倍 [14] 核心观点 - 铬盐行业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预计2028年缺口达25万吨 [10] - 海外两机(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需求爆发将带动金属铬需求CAGR达18.1% [10] - 公司作为全球铬盐龙头(产能占比24%)将优先受益行业景气周期 [32] 行业供需分析 需求端 - 燃气轮机需求:预计2024-2028年交付量从40GW增至91.4GW,对应金属铬需求从2.3万吨增至4.97万吨 [10][56] - 航空发动机需求:2024-2028年商用航空金属铬需求从0.98万吨增至1.94万吨 [10][96] - 军工需求:北约承诺2035年前国防开支占比从2%提至5% [11] 供给端 - 全球铬盐产能扩张受限,2013年起中国原则上不再新增六价铬生产企业 [30] - 欧盟拟扩大六价铬限制范围,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加强监管 [30] - 2024-2028年全球铬盐产能CAGR仅2.5%,远低于需求增速9% [10] 公司竞争优势 - 实现"铬矿-铬盐-金属铬"全产业链布局,金属铬产能1.2万吨/年 [34] - 2024年金属铬产量7650吨,2025Q1交付超2500吨 [33] - 参与新疆沈宏破产重整,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3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5.7/53.88/61.81亿元,CAGR 15% [1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7.66/10.05/13.34亿元,CAGR 32% [14] - 合金添加剂业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42.8%提升至2027年的46.5% [15] 价格趋势 - 氧化铬绿价差从2018年的200元/吨扩大至2025年的4200元/吨 [18] - 金属铬价差从2018年的500元/吨增至2025年的3500元/吨 [22] - 重铬酸盐价格从2018年的7000元/吨上涨至2025年的32000元/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