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00763)

搜索文档
中兴南京滨江工厂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环球网· 2025-09-24 03:48
公司荣誉与认证 - 中兴滨江工厂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 标志着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1] - 工厂于2024年8月成为国内首个五星5G工厂 同年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 [4] - 此次认证是对工厂数字化 5G化 智能化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工厂采用柔性数智化设计理念 使用5G云化AGV 机器人 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 建成高度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6] - 基于ALL in AI发展理念 广泛应用机器视觉 AI大模型 运筹优化 具身智能等技术于生产全流程 [4] - 实现智能排产/维修/调度/运营 工艺文件智能生成 智能仓储物流等功能 构建智造大脑 [4] - 融合5G专网 算力集群和AI大模型三大技术底座 实现百余种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和创新应用 [6] 运营效率提升 - 自动化率达到82% 实现一台一换型不停产换线 具备多机型混线制造能力 [6] - 生产效率提升42%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66%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58% 不良品率降低47% [6] - 通过智造大脑统一协同调度 驱动线体设备有序执行任务 [6] 战略发展与行业影响 - 实施数字滨江→5G滨江→智能滨江三阶段发展计划 历时五年完成转型 [6] - 在电子制造 矿山 钢铁 电力等行业赋能超千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形成广泛辐射带动效应 [6] - 形成可扩展的智能工厂标准架构 助力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升级 [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信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 [3] - 分为基础级 先进级 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 旨在加速制造业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发展 [3] - 目标包括提质降本增效 价值创造重塑 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3]
通信行业2025年二季度行业研究:技术和政策驱动行业变革升级,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大公国际· 2025-09-23 06:0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信用评级将增强 行业整体信用评级将增强[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收入 利润增长 现金流回款有望在三季度提速[1][38] - 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头部企业"技术+资本"的双壁垒将进一步凸显[1][36] - 技术突破与新基建驱动资本开支扩张 政策侧重于新基建以提振内需[1][39] - AI算力需求爆发 5G-A商用加速 6G技术突破及"低空经济"崛起共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1] 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 光模块出货量呈指数级增长 2023年全球400Gbps及以上光收发模块出货量640万个 2024年增长至2040万个 预计2025年达3190万个 年增长率56 5%[3] - 800G光模块已成为主流产品 1 6T光模块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预计2026年实现更大规模部署[3]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 同比增长9 9% 光纤接入端口达11 93亿个 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6 6% 千兆光纤网络渗透率接近饱和[4][5] - 中国光缆出口量达37 91万吨 光纤出口量同比增长20%以上 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超10%[5] - 通信设备集成商产能利用率回升 2025年6月30日产能利用率77 30% 较一季度74 70%有所回升[6]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4 9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29 8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5 7%[7] -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合计降至2800亿元以下 占收比首次集体跌破20% 中国移动算力投资373亿元占比约25% 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 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8] 行业需求匹配能力分析 - 全球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主要得益于800G以太网光模块销售贡献 1 6T产品开始产生积极影响[10] - 中际旭创 新易盛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告同比增长均超50% 中际旭创1 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超50% 单季度出货量约36万只[10] - 中国通信设备市场规模营收同比增速18 9% 净利润同比增速16 7%[11] - 华为中标中国移动39 75万站5G无线主设备集采 在两大标包中均位列第一候选人 在中国移动高端路由器 交换机新建集采中标包2和标包4均以70%份额中标 中兴通讯在700MHz和2 6GHz标包中位列第二候选人 获30%份额[11] - 中国移动2025年5G资本开支降至582亿元 同比降15 7% 无线主设备集采量连续三年下滑[11]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 3%[13] - 2024年电信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 新兴业务收入达4348亿元 同比增长10 6%[15]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15] - 截至2025年6月底5G用户规模达8 92亿 占移动用户总数48%左右 个人用户月均流量需求预计达50-100G[18] - 2025年千兆宽带普及率预计达80%[18] - 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达150亿台[19] - 2024年中国通信设备出口额突破关键门槛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9] 行业产业链地位分析 - 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头部企业如中际旭创 新易盛 天孚通信等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增长显著[23] - 中兴通讯推出"5G-A通感算一体化方案" 将路侧设备部署成本降低30%[23] - 2023年度TOP10光模块厂商排名中 中际旭创全球第一 华为第三 光迅科技第五 海信宽带第六 新易盛第七 华工正源第八[24] - 数通市场CR5超过60%[25] - 光纤光缆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主要企业包括长飞光纤 亨通光电 中天科技 烽火通信等[26] - 通信设备集成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为 中兴 爱立信 诺基亚等头部企业[27] - 截至2025年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 1亿户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 18亿户[28] - 2024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同比增长9 9%占通信服务收入31 3%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89亿元同比增长195 7%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3 2%联通云收入同比增幅114% 中国广电政企项目总金额165亿元[30] 行业创新能力分析 -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 标识和规则体系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31] - 工信部加快6G技术研发进程 推动5G-A向6G演进[31]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计划2027年前完成全球覆盖低轨卫星星座部署[32] - 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超70%资金用于AI数据中心 自研芯片及液冷技术[34] - 中国移动2025年研发经费预算391亿元 重点投向6G技术攻关 已牵头4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并部署全球首个6G试验网[34] - 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2000万 中国电信研发人员规模突破3 2万人 计划"十四五"末达6万人[35] 行业信用评级情况分析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发债规模合计173 5亿元 共计9只 债券类型集中在中期票据且均为科创票据[36][37] - 发债主体为华为投资控股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中兴通讯和中兴新通讯 主体级别均为AAA[36] 周期发展展望 - 2025年二季度电信业务单个季度收入4586 00亿元 环比增长2 62% 业务总量4663 90环比增长3 25%[38] - 已披露业绩预告样本二季度净利润中枢环比增长较高[38] - 通信行业已迈入康波复苏后期 接近繁荣前期 未来有望进入康波回升期[39] - 资本开支处于投资回升阶段 2025年三季度将正式进入扩张期[39] - 光通信构建"四超"全光算力网络 实现从信息通道向AI算力关键支撑底座升级[40] - 5G-A技术2025年迎来全面商用 6G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41] - 低空经济步入发展"黄金期"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42]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0:38
港股通持股变动概况 - 亿华通(02402)在最新日、5日和20日增持榜均位列首位,持股比例分别增加14.82%、14.99%和14.87%,最新持股达24.14% [1][2][3] - 山东墨龙(00568)在最新日、5日和20日减持榜均上榜,持股比例分别减少1.44%、3.89%和4.60%,最新持股为53.78% [1][2][3][4] - 香港宽频(01310)最新日增持4.71%但20日减持5.04%,呈现短期资金流入与长期流出分化 [1][2][4] 重点公司持股变动详情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获持续增持,5日增7.41%至69.80%,20日累计增13.73% [1][2][3] - 同源康医药-B(02410)5日增持7.60%至24.20%,20日累计增9.52% [1][2][3] - 百果园集团(02411)遭连续减持,5日减3.55%至9.28%,20日累计减5.59% [1][2][4]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5日减持3.14%至59.53% [1][2] 行业分布特征 - 新能源板块表现分化:亿华通获大幅增持而龙蟠科技(02465)单日减持3.69% [1][2] - 通信设备中长飞光纤光缆持股比例达69.80%居高位,中兴通讯(00763)反遭减持0.49% [2][3] - 医药板块内部分化明显:昭衍新药(06127)5日增3.76%至47.46%,欧康维视生物-B(01477)20日减持4.55% [2][4] 持股比例高位个股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持股比例69.80%居首,20日增13.73% [2][3] - 中远海能(01138)持股比例68.92%,20日增12.27% [3][4] - 弘业期货(03678)持股63.95%,单日增0.94% [2]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持股62.04%,单日增1.22% [2]
中兴通讯解析AI家庭布局:为何布局机器人,目标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48
AI家庭市场战略 - 公司针对AI家庭市场推出一系列产品 覆盖网 算 屏 体四个层面 市场空间从网络扩展到AI家庭四大件[2] - 产品设计逻辑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基于现有基础架构演进 从单一网络接入升级到融合计算 目标实现家庭场景服务千人千面[2] - 在机器人赛道选择陪伴型细分市场 基于对家庭场景用户需求的理解 探索家庭机器人形态演进[2][3] 机器人业务发展路径 - 家庭机器人发展分三步走:工具-管家-家庭成员 以此打造差异化发展路径[3] - 陪伴机器人Mochi探索培养情绪能力 实现本地实时用户交互与反馈 目标成为专属家庭成员[4] - 国内家庭机器人分为陪伴型 功能型 具身机器人等多赛道 均有公司布局[2] 技术架构与产品策略 - 通过网络侧实现无感切换和应用 算力侧与开发商协同内置本地端侧算力 体验远胜单纯云端依赖[4] - 针对家庭多屏幕场景 推出集纳统筹多屏幕信息交互的中屏 作为连接家庭成员的重要入口[4] - 通过网 算 屏 体四个层面载体形成信息交互 聚合家庭场景中的各类应用[4]
深化城市合伙人战略 推动科技创新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西安日报· 2025-09-22 02:43
西安市政府与深圳企业产业合作活动 - 西安市长叶牛平带队在深圳与汇川技术 立讯精密 华润集团 中兴通讯 华为 比亚迪等6家企业高层会谈 就强化重点制造业企业对接合作 加快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达成广泛共识 [1] - 活动旨在深化城市合伙人战略 推动科技创新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汇川技术合作内容 - 汇川技术详细介绍通用自动化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工业数字化等业务布局 [1] - 公司正推进西咸新区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 西部总部及研发中心投资建设 [1] - 双方认为汇川技术与西安半导体及光子 输配电 能源(油气)等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1] - 汇川技术表示将持续加大产业布局和技术投入 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 [1] 立讯精密合作内容 - 立讯精密是电子精密制造领域全球标杆企业 业务涵盖消费电子 通信 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2] - 西安希望企业依托当地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 强化半导体 汽车零部件 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 [2] - 立讯精密表示将深挖合作潜力 提升合作能级 助力西安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 华润集团合作内容 - 双方就企业转型发展 业务创新进行深入交流 认为多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2] - 将深化半导体 智能家电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利用康佳整合重组机遇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平台 [2] - 华润集团表示将扩大投资规模 推进项目落地 打造央地合作新典范 [2] 中兴通讯合作内容 -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 与西安是战略合作伙伴 [3] - 双方将以市场应用为牵引 深化智慧城市 5G创新应用 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 [3] - 中兴通讯将加强适配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场景应用 为西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3] 华为公司合作内容 - 华为将拓展根技术在XR电影 数字能源等领域应用 将更多前沿技术 创新资源投向西安 [3] - 双方将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智慧城市建设 信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3] - 华为表示将巩固双方合作基础 深化数字能源 通讯终端等领域合作 [3] 比亚迪合作内容 - 双方就深化智能网联汽车 综合能源服务 提升产能利用率等进行深入交流 [4] - 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 加速在建项目投产达效 [4] - 比亚迪表示将抢抓汽车产业变革关键期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转型升级 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4]
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发布,23家深企上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07:49
榜单概况 -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核心入围标准[1] - 500强企业合计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 研发强度达2.45% 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2] 深圳企业表现 - 深圳共有23家企业上榜 占广东省47家上榜企业的近半数[1]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第4位排名上榜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6位 两家企业均进入榜单前十[1] - 华为营业收入达8621亿元 比亚迪营业收入达7771亿元[2] 研发投入特征 - 研发强度前十企业中深圳企业占据五席 华为以20.84%研发强度位列第一[3] - 中兴通讯研发强度达19.81% 荣耀终端研发强度为10.70%[3] 国际化程度 - 海外收入占比前十榜单中 深圳传音控股以99.73%占比位居榜首 鹏鼎控股占比85.46% 江波龙电子占比71.15%[3] - 传音控股智能手机在非洲市场占有率超40%[3] 产业分布 - 上榜深圳企业覆盖电子信息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终端等战略性产业领域[5] - 代表企业包括立讯精密 传音控股 欣旺达电子 鹏鼎控股 创维集团等龙头企业[5] 城市产业定位 - 深圳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 坚持工业立市和制造业当家战略[5] - 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5]
通信行业周报:重视华为AI链、OCS、国产算力等AI板块-20250921
开源证券· 2025-09-21 02:1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路线图,规划未来三年产品迭代,包括950系列、960系列和970系列,预计分别于2026Q1、2026Q4、2027Q4和2028Q4上市,算力提升显著,互联带宽最高达4TB/s [3][11] - 华为展望未来10年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 [4][14] - 微软投资33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Fairwater,部署数十万颗英伟达GB200芯片,性能为现有最快超算的10倍,超90%采用液冷系统 [5][16] - 推荐关注华为AI产业链、OCS和国产算力等细分板块,包括液冷、光模块、铜缆等领域 [6][11][17] 行业动态与数据 - 2025年7月底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9.8万站,比2024年末净增34.7万站 [25][31] - 2025年7月三大运营商及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37亿户,同比增长19.68% [25][27] - 2025年6月5G手机出货1843.6万部,占比81.6%,出货量同比减少16.7% [25][33] - 运营商云业务营收增长:2025年上半年移动云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11.3%)、天翼云营收573亿元(同比增长3.8%)、联通云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4.6%) [40][38][39][42] - 运营商ARPU值: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49.5元(同比略减2.9%)、中国电信46.0元(同比略减0.6%)、2023年中国联通44.0元(同比略减0.7%) [40][44][45][47] 投资建议与细分方向 - 网络设备:推荐光模块、OCS、交换机等领域标的,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紫光股份等 [18] - AIDC机房建设:推荐液冷温控标的英维克,AIDC机房标的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 [18] - IT设备:推荐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标的,包括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等 [19] - 算力租赁、云计算平台、AI应用和卫星互联网&6G为潜在受益方向 [20][21][22][23]
广东组团赴沪鲁高校开启“最强秋招”
新浪财经· 2025-09-20 13:10
招聘活动规模与参与主体 - 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活动覆盖全国超百所重点高校 计划吸纳超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3] - 上海山东站12场招聘吸引1464家次企事业单位报名 累计提供岗位8.23万个次 其中线下岗位5.87万个次[3] - 深圳联合汕尾河源组织名企优岗赴外招聘 涵盖世界500强企业及55家上市公司 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1][5] 岗位结构与薪酬分布 - 按学历划分岗位:本科生岗位5.27万个次 硕士岗位1.97万个次 博士岗位9889个次[3] - 年薪20-50万元岗位3.69万个次 50-100万元岗位8454个次 100万元以上岗位446个次[3] - 上海交通大学单场招聘提供岗位1.59万个 含博士岗1930个硕士岗3551个 其中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3008个[4] 产业聚焦与人才需求方向 - 招聘紧扣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聚焦半导体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8][9] - 岗位涵盖量子芯片设计大语言模型异构化多模态语音算法等高端技术岗 同时提供产品运营管理等职能岗位[5][6] - 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 人工智能升格为独立产业集群 工业母机激光增材制造精密仪器合并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9] 区域联动与高校覆盖 - 上海站覆盖复旦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 由深圳福田罗湖宝安龙岗四区承办9场专场招聘[3] - 山东站覆盖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3所高校 由深圳光明区会同河源汕尾市承办3场活动[3] - 上海财经大学专场聚焦金融审计财务岗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场侧重跨语种项目支持与国际合作拓展岗位[6] 参与企业类型与特色 - 汇聚73家事业单位包括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及鹏城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5] - 65家国有企业含中广核招商局鲲云信息等 55家上市公司包括奥比中光云天励飞影石科技等[5] - 宝安区专场汇聚欣旺达大族数控等先进制造企业 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6]
84家“独角兽—聪明公司—超级企业” 串起“深圳创新长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3:24
深圳创新企业集聚现象 - 深圳共有84家企业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GEI中国独角兽榜单及《财富》中国500强等权威榜单 [1][6] - 创新企业高度集中于南山、福田、宝安和前海等区域 形成"深圳创新长廊"空间格局 [1][6][9] - 南山区以30家上榜企业成为核心聚集地 其中粤海街道独占19家 [7][8] 创新企业梯队构成 - "聪明公司"榜单包含9家深圳企业 涵盖华为、比亚迪等超级链主企业及7家细分领域科技明星企业 [3] - 企业技术领域集中于AI与计算、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芯片及生命科学四大方向 [3] - 细分领域代表企业包括:雷鸟创新(AR光学显示)、拓竹科技(3D打印)、影石创新(运动相机)、韶音科技(骨传导声学设备) [4] 头部企业创新表现 - 华为2023年全球销售收入达8621亿元人民币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万亿元人民币 [3] - 比亚迪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品牌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3.3% 总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5] 区域创新生态特征 - 粤海街道以占深圳0.6%的土地贡献全市11%的GDP 集聚103家上市公司、1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209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 - 福田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490亿美元 荣耀和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估值贡献比达31% [8] - 宝安区布局14家上榜企业 包括顺丰、立讯精密等500强企业及云豹智能等独角兽公司 [8] 创新生态支撑体系 - 深圳形成"20+8"产业集群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零部件制造全覆盖 [11] - 全国首创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地方法规 实施"沙盒监管"模式释放创新潜能 [12] - 南山区布局三个省级AI产业园 构建从芯片、模型到场景的完整生态链 [11]
SFC Correspondents at China-ASEAN Expo 2025: AI in spotlight丨CBN x ASEAN Watch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3:25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立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题展馆[2] - 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吸引60个国家超3200家企业参与[3] - 人工智能展馆为博览会史上最大单主题展馆 汇聚近200家科技企业展示约1200项创新产品[4]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 - 广西数字技术企业InMyShow展示支持10个东盟国家语言的AI数字人技术[7] - 华为、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宇树科技、奇安信等科技巨头展示先进产品[7] - 科大讯飞推出专为东盟设计的AI模型 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在东盟销售1.5万台智能设备 产生约1300万元收入[8] 东盟国家参与动态 - 文莱创新实验室、印尼远程信息学会、马来西亚全球电信集团等机构展示智能农业技术及远程通信设备[12] - 印尼远程信息学会与中兴、华为合作 拥有31个成员单位积极应用AI技术建设数据中心和云服务[13] - 越南科技部组织企业在越南商品馆展示高科技项目[14] 区域合作与战略意义 - 博览会主题强调"数字智能与创新赋能发展" 突出技术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9] - 柬埔寨副首相指出数字技术与创新对建设繁荣和平区域的迫切需求[10] -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确认广西作为中国-东盟AI合作战略门户地位 强调文化相似性促进合作效率[16][17] 经贸关系背景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近五年持续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17] - 通过加强贸易框架和AI技术应用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呈现更动态发展态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