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00763)

搜索文档
中兴通讯(00763.HK)遭摩根大通减持169.21万股
格隆汇· 2025-09-17 23:34
股东权益变动 - JPMorgan Chase & Co于2025年9月11日以每股均价34.3432港元减持中兴通讯H股169.21万股[1] - 本次减持涉及金额约5811.21万港元[1] - 减持后JPMorgan Chase & Co持好仓数量降至51,627,481股[1][3] 持股比例变化 - JPMorgan Chase & Co持好仓比例由7.05%下降至6.83%[1][3] - 该公司同时持有24,430,806股淡仓(S)占比3.23%[3] - 另持有12,573,475股质押股份(P)占比1.66%[3] 交易时间范围 - 权益披露资料覆盖时间为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9月18日[2] - 具体减持交易发生在2025年9月11日[1][3] - 股份代码为00763.HK[1][2]
通信行业2025中期业绩总结:盈利提速,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7 1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通信行业"增持"评级 [5][81] 报告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2025年H1整体营收稳健增长、盈利提速 以91家公司为样本 整体实现营收17850.03亿元(同比+10.07%) 归母净利润1604.32亿元(同比+11.26%)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90.23亿元(同比+13.04%)[2][8] - 2025年Q2通信行业盈利增速进一步提升 实现营收9424.83亿元(同比+10.91%) 归母净利润986.82亿元(同比+12.3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2.62亿元(同比+12.94%)[11] - 光模块、通信PCB、网络设备商、物联网模组板块综合表现突出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位列行业前五[14][15][16] - AI算力产业链继续加速发展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增 2025Q2合计实现950亿美元(同比+82.96% 环比+32.05%) 科技巨头持续上调投资指引[22] 分板块业绩总结 光模块及器件板块 - 2025H1营收479.88亿元(同比+64.88%) 归母净利润108.76亿元(同比+111.99%) 毛利率34.97%(同比+2.18pct)[31] - 2025Q2营收274.24亿元(同比+66.77%) 归母净利润65.36亿元(同比+114.10%) 毛利率35.26%(同比+0.61pct)[31] - 新易盛营收同比+282.64% 归母净利润同比+355.68%;中际旭创营收同比+36.95% 归母净利润同比+69.40%;天孚通信营收同比+57.84% 归母净利润同比+37.46%[31] 通信PCB&CLL板块 - 2025H1营收572.49亿元(同比+37.66%) 归母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80.79%) 毛利率24.47%(同比+2.74pct)[36] - 2025Q2营收309.29亿元(同比+39.44%) 归母净利润46.70亿元(同比+78.42%) 毛利率25.00%(同比+1.12pct)[36] - 沪电股份营收同比+56.59% 归母净利润同比+47.50%;深南电路营收同比+25.63% 归母净利润同比+37.75%[36] 网络设备商板块 - 2025H1营收5071.11亿元(同比+28.86%) 归母净利润191.84亿元(同比+19.57%) 毛利率21.95%(同比-2.90pct)[40] - 2025Q2营收2825.79亿元(同比+30.51%) 归母净利润109.37亿元(同比+26.95%) 毛利率20.75%(同比-3.03pct)[40] - 工业富联营收同比+35.58% 归母净利润同比+38.61%;锐捷网络营收同比+31.84% 归母净利润同比+194.00%[40] IDC板块 - 2025H1营收166.18亿元(同比-9.66%) 归母净利润21.26亿元(同比-27.61%) 毛利率31.18%(同比+0.24pct)[46] - 2025Q2营收89.03亿元(同比-11.78%) 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34.33%) 毛利率31.00%(同比-0.76pct)[46] - 奥飞数据已投入运营自建自营数据中心总机柜数超过57000个 储备约60MW数据中心项目[47][49] 基础电信运营商板块 - 2025H1营收10133.93亿元(同比+0.33%) 归母净利润1136.01亿元(同比+5.14%) 毛利率29.79%(同比+0.57pct)[54] - 2025Q2营收5117.71亿元(同比-0.12%) 归母净利润715.00亿元(同比+6.08%) 毛利率32.36%(同比+5.19pct)[54] - 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6.6%);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AIDC收入同比+7.4%;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454亿元 占比提升至26%[55][56][57] 其他重点板块 - 物联网模组及方案板块2025H1营收202.30亿元(同比+24.50%) 归母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25.52%)[66] - 光纤光缆板块2025H1营收655.27亿元(同比+14.53%) 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0.37%)[73] - 通信芯片板块2025H1营收30.58亿元(同比+7.34%) 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18.94%)[61] 海外AI产业链动态 - 甲骨文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同比+359%) 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达180亿美元(较2025财年增长77%)[25][26] - 博通FY25Q3 AI收入52亿美元(环比+19%) FY25Q4 AI收入指引62亿美元(环比+19%)[27] - Marvell将2028年数据中心TAM预期从750亿美元提升至940亿美元[27]
小摩减持中兴通讯约169.21万股 每股作价约34.3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2:07
交易概况 - 小摩于9月11日减持中兴通讯169.2099万股[1] - 每股作价34.3432港元[1] - 总交易金额达5811.21万港元[1] 持股变动 - 减持后最新持股数量为5162.75万股[1] - 持股比例从减持前水平降至6.83%[1] - 本次减持规模占原有持股比例的显著份额[1]


小摩减持中兴通讯(00763)约169.21万股 每股作价约34.3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1:28
公司股权变动 - 摩根大通于9月11日减持中兴通讯169.2099万股[1] - 每股作价34.3432港元 总金额约5811.21万港元[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5162.75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6.83%[1]


中兴通讯(000063):AI驱动营收增长,深化“连接+算力”取得成效,持续看好算力布局赋能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9-17 0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1] -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下滑11.7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 [1] - 单Q2营收385.9亿元,同比增长20.92% [2] - 单Q2归母净利润26.04亿元,同比下滑12.94% [2] 分业务营收表现 - 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350.6亿元,同比下降5.99% [2] - 政企业务营收19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9.93% [2] - 消费者业务营收172.3亿元,同比增长7.59% [2] 第二曲线业务发展 - 以算力、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曲线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3] - 第二曲线业务占比超35% [3] - 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3] - AI服务器营收占比达55% [3] - 新增中标中国移动AI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总份额第一 [3] 技术研发能力 - 具备交换芯片自研能力,已实现12.8T关键芯片转发能力 [4] - 持续推动关键芯片转发能力从12.8T向51.2T升级 [4] 战略布局与产品发展 - 通过自研芯片、智算服务器、超大规模集群等提供全栈国产化智算解决方案 [5] - 推出智算超节点系统,以自研AI大容量交换芯片为基石 [5] - 在终端领域提出"AI Together"理念,推动AI端侧应用 [5] - 推出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努比亚Flip 2等新品 [5] - 全球首发多形态AI创新终端,二合一云PAD取得良好销售表现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5/93/102亿元(前值92/105/118亿元) [6]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25/23/21倍 [6]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422.18亿元,同比增长17.25% [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77元 [10] 行业前景 - AI技术演进将促进智算中心建设和消费端业务增长 [5] - AI应用深入将带动网络建设增长 [5] - AI有望成为驱动未来3-5年ICT行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 [5] - 云厂商持续投入算力布局 [5]
从“创新100”到AI再造:中兴通讯的战略跃迁
凤凰网· 2025-09-17 08:39
公司创新力排名 - 中兴通讯以86.74分位列《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二名 仅次于华为的94.70分 [1] - 榜单依据研发强度 发明专利数 营业收入利润率等核心指标评价 [1]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从传统通信设备供应商转向"连接+算力"双引擎战略 提出"All in AI AI for All"愿景 [3] - 战略重心延伸至计算 数据 交换三个核心环节 以应对AI大模型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715.53亿元 同比增长14.5% [4][9] - 政企业务收入192.54亿元 同比增长109.9% 占总营收26.91% [9][10] - 海外收入209.36亿元 同比增长7.8% [11] - 第二曲线业务(算力和终端)同比增长近一倍 占营收比重超三分之一 [4] 技术突破 - 推出自研AI交换芯片的超节点方案 GPU通信带宽达400GB/s至1.6TB/s 支持上千张算力卡互联 [5] - 形成覆盖计算处理器 网络处理器和AI交换芯片的自研芯片体系 [5][8] - 51.2T盒式交换机和230.4T框式交换机已在多行业智算集群规模商用 [6] - 累计专利申请约9.4万件 授权超5万件 其中AI专利近5500件 芯片专利约5700件 [13] 产品与市场进展 - AI服务器在政企业务中占比达55% 在运营商和互联网头部客户实现规模突破 [9] - 二合一云PAD上半年销量突破100万台 [11] - 在中国移动AI推理设备集采中以中标份额第一胜出 [9] - Wi-Fi7路由器进入欧洲 拉美 日本市场 [1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6.6亿元 占营收比例约18% [13] - 联合方案获2025WAIC最高奖SAIL奖 [13] 行业前景 - 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8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超32% [14] - 公司具备从计算到网络的全栈自研能力 有望受益于国产算力需求提速 [6][8][14]
中国大企业创新百强“榜眼”背后:AI如何再造一个中兴?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7:5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战略从"全连接"升级为"连接+算力" 旨在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4] - 战略升级涵盖硬件端到端算力基础设施和软件生态 包括自研芯片、智算服务器、集群系统及资源管理平台、大模型等全栈布局[4][5] - 采用"1+N+X"大模型战略 以星云基础大模型为底座 面向多领域训练领域大模型并赋能千行百业应用场景[5]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40.3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0% 2019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170.7亿元[6] - 公司AI专利申请近5500件 近50%已获授权 5G标准必要专利和有效专利族数量稳居全球前五[6] - 自研核心技术包括凌云AI交换芯片、新支点服务器操作系统、GoldenDB分布式数据库等全栈AI技术底座[4][6][7]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服务器及存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其中AI服务器营收占比达55%[8] - 第二增长曲线业务(含服务器、存储及终端)营收同比增近100% 占总营收比重超35%[8] - 政企业务收入同比增109.93% 消费者业务增7.59% 成功实现由AI驱动的多元化业务转型[8] 行业认可与市场成就 - 公司荣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 及2025中国算力大会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9] - 在中国移动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采购项目中以第一大份额中标[9] - 入选《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 以86.74分位列第二 仅次于华为[1]
研判2025!中国波分复用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速、大容量通信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波分复用器市场规模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1:11
行业概述 - 波分复用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光学组件 基于波分复用技术 允许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提高传输容量并降低通信成本 [3]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粗波分复用和密波分复用 两者都通过光复用器将不同波长光信号汇聚至单根光纤传输 在接收端通过光解复用器分解信号 [4]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波分复用器行业市场规模达48.5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66亿美元 [1][8] - 2024年中国波分复用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6.70亿元 同比增长7.8% [9] - 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入从2019年1855亿元增长至2024年2763亿元 [6]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2773亿元 同比增长15.2%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光学材料 光学元件 光纤器件等原材料和核心组件供应 [6] - 中游为波分复用器生产制造环节 通过精密制造工艺生产产品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信网络 数据中心和城域网等场景 [6] 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主要由华为 中兴通讯等国内企业主导 国际巨头Ciena和Cisco在高端市场仍具影响力 [9] - 中兴通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5.5亿元 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同比下降11.77% [10] - 太辰光2024年光器件产品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长59.06%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8.12亿元 同比增长63.94% [11] 驱动因素 - 互联网普及 云计算发展和流媒体服务盛行导致全球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 [1][8] - 5G 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推动电信网络对带宽和容量需求持续增长 [6] - 国家政策支持新基建建设 包括《"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东数西算"工程 [9] 技术发展趋势 - 波分复用技术朝着更高密度和更大容量方向发展 以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更多波长通道 [13] - 通过先进制程工艺 低功耗芯片和智能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成本 [14] - 应用场景从电信领域拓展至工业自动化 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 [15]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兴通讯 长芯博创 长飞光纤光缆 太辰光 光库科技 烽火通信 盛科通信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1] - 非上市企业包括深圳纤亿通科技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 深圳科菲光技术等公司 [2]
中兴通讯"霸榜"中国创新企业100强 AI注入强劲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9-16 13:39
公司创新实力与行业地位 - 中兴通讯以86.74分位列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第二 仅次于华为的94.7分 [2] - 榜单评选标准包括发明专利数100件以上 研发强度0.6%以上 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 [2] - 公司是全球稀缺的能提供从微电子 数据库 操作系统到底层技术 再到电信 数通 算力 存储 模组 终端等端到端全系列解决方案的ICT科技巨头 [4]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5.5亿元 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41亿元 [3] - 第二曲线业务(算力 终端)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占比超35% 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营收占比55% [3] - 政企和消费者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超50% 表明AI战略进入业绩兑现期 [3] 技术研发与专利储备 - 2024年研发费用240.3亿元 占营收比例约20% 2019至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达1170.7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6.6亿元 占营收比例约18% [5] - 拥有约9.4万件全球专利申请 累计超5万件授权专利 其中AI领域近5500件专利申请(近半已授权) 芯片领域约5700件专利申请(超3700件授权) [5] 产品生态与战略布局 - 公司打造全栈AI产品生态 涵盖服务器 自研计算芯片 交换机 交换芯片 数据中心 训推平台及智算解决方案 [4] - 聚焦三大方向:构建AI原生ICT基础设施 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 推动AI端侧应用(AI手机和AI家庭) [4] - 通过巩固国内运营商基本盘 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 深化头部互联网+运营商算力布局 推动端侧AI升级 [5] 行业认可与市场机遇 - 联合开发的"分布式OCS全光互连芯片及超节点应用创新方案"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 [6] - 在中国移动2025-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项目中中标份额第一 [6] - 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突破86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2.19% 国内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2025年保持20%以上增长 互联网头部企业未来三年AI投资超5000亿元 [6] 机构观点与增长预期 - 招商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2亿元 86.37亿元 94.7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8.1/26.3/23.9倍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 - 浙商证券指出通信设备巨头的AI计算+网络业务进展被明显低估 AI有望再造中兴 [7]
中兴通讯创新力上榜 展现战略布局AI决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2:46
公司排名与创新实力 - 中兴通讯以86.74分位列《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第二位 仅次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94.7分 [1] - 榜单筛选标准包括发明专利数100件以上 研发强度0.6%以上 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 并综合研发费用 专利数量 收入利润率等指标加权评分 [1] AI战略布局与业务转型 - 公司实施"All in AI AI for All"战略 从全连接向"连接+算力"转型 目标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 [1] - 上半年AI驱动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政企和消费者两大板块营收占比超过50% [2] - 推出全栈全域智算解决方案 包括超节点服务器 智算服务器 通算服务器 高性能存储及智算一体机 [2] 技术认可与市场成就 - 联合开发的"分布式OCS全光互连芯片及超节点应用创新方案"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 [2] - 在中国移动2025-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项目中中标份额高居第一 [2] - 同时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