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兴通讯(00763)
icon
搜索文档
中兴通讯A股涨幅扩大至5%,成交额超1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5:53
股价表现 - 中兴通讯A股涨幅扩大至5% [1] - 成交额超100亿元 [1]
中兴通讯亮相2025云栖大会 携手阿里云共建云生态
投中网· 2025-09-25 02:53
与阿里云合作 - 中兴通讯与阿里云合作13年 在基础设施层面提供算力和通信产品作为硬件基座 依托芯片+整机+定制能力为混合云与公有云提供算力保障[4][5] - 双方联合推出专有云方案 融合中兴服务器与阿里云操作系统 覆盖政府、金融、能源等10余个行业 已服务30多个省份的200多家客户[5] - 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协同合作 已在印尼、阿尔及利亚、迪拜等6个地区共建云能力 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样板[7] 全栈智算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全栈开放智算解决方案 全面兼容主流GPU/CPU 包含自研交换芯片、超节点服务器及AiCube智算一体机[9] - 通过Co-Sight智能体工厂支持分钟级构建个性化AI应用 加速AI普惠落地[9] - 单机支持64张GPU的超节点服务器具备业界领先集成度与扩展能力 支持打造万卡、十万卡超大规模智算集群[11] 智算中心解决方案 - 采用模块化预制化架构使整体交付周期缩短40% 支持液冷、宽电机柜和高密度部署 大幅提升能效表现[14] - 方案满足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为各行业客户提供灵活可持续的智算选择[14] - 智算服务器已进入国内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核心业务场景 并在国际市场实现规模商用[11]
中兴通讯涨2.07%,成交额8.4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50.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44.88元/股 成交额8.46亿元 换手率0.47% 总市值2146.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350.7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2.57% 大单买入占比22.91% [1] - 年内累计上涨12.81% 近5日涨1.42% 近20日跌5.36% 近60日大幅上涨37.2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44.68万户 较上期增加3.59% 人均流通股9019股减少3.47%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8821.99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214.46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合计增持1433.24万股 华泰柏瑞ETF持股5726.71万股(第四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5.53亿元 同比增长14.51% [2] - 归母净利润50.58亿元 同比下滑11.77%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运营商网络业务占比49.00% 政企业务26.91% 消费者业务24.09% [1] - 属于通信设备行业 涉及6G概念 卫星互联网 操作系统等概念板块 [1] 分红历史与市场活动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3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1.14亿元 [3]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22日 [1]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2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1:03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160.93亿元)、中芯国际(62.37亿元)、山高控股(47.93亿元)[1] - 沪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25.68亿元)、腾讯控股(+12.57亿元)、山高控股(+6.32亿元)[2] - 沪港通南向出现净流出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团(-4.33亿元)、中兴通讯(-3.54亿元)、华虹半导体(-2622.09万元)[2] 深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90.75亿元)、中芯国际(36.83亿元)、腾讯控股(25.47亿元)[1] - 深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27.71亿元)、腾讯控股(+13.94亿元)、中芯国际(+4.68亿元)[2] - 深港通南向仅美团-W出现净流出(-8960.51万元),其余上榜公司均为净买入状态[2] 重点公司跨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251.68亿元,合计净买入53.39亿元[1][2] - 中芯国际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额99.20亿元,合计净买入6.88亿元[1][2] - 腾讯控股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额62.00亿元,合计净买入26.51亿元[2] - 山高控股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额64.74亿元,合计净买入8.80亿元[1][2]
21个一等奖!长沙“数据战队”领跑“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
长沙晚报· 2025-09-24 08:54
赛事成果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决赛评选出137个获奖项目 其中28个一等奖项目将代表湖南晋级全国总决赛 [1] - 长沙表现突出 斩获64个奖项和21个一等奖 覆盖全部14个赛道 [1] 长沙支持体系 - 全市数据系统联合产业园区构建"挖掘—培育—提升—展示"全周期服务体系 [1] - 通过广泛征集项目 举办市级初赛筛选 专家一对一辅导 模拟路演场景等方式提供全方位支持 [1] 赛道应用案例 - 生物医药赛道都正生物项目将临床研究项目平均耗时缩短31.14% [2] - 智能制造赛道中兴通讯项目使标准成本降低13.1% 智能质检年节省人力成本超1000万元 [2] - 文化旅游赛道湖南快乐阳光项目数据流通板块预计年收入1000-1700万元 智能服务板块预计年收入1000-5500万元 生态赋能板块预计三年内收入从3500万元增长至1.5亿元 [3] - 现代农业赛道惠农科技项目已服务超5200万用户 落地全国100多个县域 助农撮合交易额达540亿元 社会经济效益超千亿元 [3] 平台建设与未来规划 - 赛事搭建场景需求方 数据供给方 技术服务方三方联动交流平台 [4] - 长沙计划开放高价值数据集 激发多元数据融合创新应用 [4] - 依托音视频 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等特色产业打造行业级高质量数据集 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 [5]
聚焦沉浸式通信与网媒融合,中兴通讯、深大、清华联合论坛在深成功举办
环球网· 2025-09-24 03:48
论坛背景与参与方 - 沉浸式通信技术论坛暨第三届网媒融合论坛于2025年9月20日在深圳大学举办 由中兴通讯、深圳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 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 [1] - 论坛汇聚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深圳大学教授丁文华等来自6所高校及中国移动、腾讯科技、中兴通讯等企业的200余位专家与领导 [1][3][5] 产学研合作与生态建设 - 深圳大学与中兴通讯通过实验室深度合作 在网媒融合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未来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突破沉浸式通信核心关键技术 [3] - 中兴通讯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对科研创新的重要性 承诺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沉浸式通信技术服务于产业与社会 [5] -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成立行业及生态联盟 集聚产学研力量推进网媒融合产业发展 [11] 技术研究与创新方向 - 深圳大学丁文华教授提出数字创意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需布局共性关键技术 涵盖数字对象生产体系、智能设备新形态及产业应用三方面 [7] - 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提出ComAI统一理论框架 解析语义信息与经典信息的关系 并构建AI+通信新范式 [8] - 实验室主任谢大雄提出通过网媒融合实现沉浸式通信 聚焦人、场、物三大要素及四种典型场景 [9] - 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展示AR眼镜在自由曲面高清、波导超薄超轻、真三维呈现等光学系统的最新进展 [10] 前沿技术专题报告 - 下午论坛涵盖具身智能、智能人机交互、媒体体验质量评价、计算全息显示、6G赋能沉浸式通信、网媒融合多模态智算等8个前沿技术领域 由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移动、腾讯科技及中兴通讯的专家分别报告 [13] 企业战略与产业实践 - 中兴通讯展示基于人、场、物全要素的沉浸式通信原型系统 获得与会专家对阶段性成果的肯定 [11] - 公司明确未来将加强沉浸式通信与网媒融合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实践 与产学研专家共同探索技术落地路径 [15]
中兴南京滨江工厂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环球网· 2025-09-24 03:48
公司荣誉与认证 - 中兴滨江工厂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 标志着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1] - 工厂于2024年8月成为国内首个五星5G工厂 同年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 [4] - 此次认证是对工厂数字化 5G化 智能化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工厂采用柔性数智化设计理念 使用5G云化AGV 机器人 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 建成高度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6] - 基于ALL in AI发展理念 广泛应用机器视觉 AI大模型 运筹优化 具身智能等技术于生产全流程 [4] - 实现智能排产/维修/调度/运营 工艺文件智能生成 智能仓储物流等功能 构建智造大脑 [4] - 融合5G专网 算力集群和AI大模型三大技术底座 实现百余种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和创新应用 [6] 运营效率提升 - 自动化率达到82% 实现一台一换型不停产换线 具备多机型混线制造能力 [6] - 生产效率提升42%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66%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58% 不良品率降低47% [6] - 通过智造大脑统一协同调度 驱动线体设备有序执行任务 [6] 战略发展与行业影响 - 实施数字滨江→5G滨江→智能滨江三阶段发展计划 历时五年完成转型 [6] - 在电子制造 矿山 钢铁 电力等行业赋能超千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形成广泛辐射带动效应 [6] - 形成可扩展的智能工厂标准架构 助力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升级 [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信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 [3] - 分为基础级 先进级 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 旨在加速制造业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发展 [3] - 目标包括提质降本增效 价值创造重塑 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3]
通信行业2025年二季度行业研究:技术和政策驱动行业变革升级,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大公国际· 2025-09-23 06:0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信用评级将增强 行业整体信用评级将增强[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收入 利润增长 现金流回款有望在三季度提速[1][38] - 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头部企业"技术+资本"的双壁垒将进一步凸显[1][36] - 技术突破与新基建驱动资本开支扩张 政策侧重于新基建以提振内需[1][39] - AI算力需求爆发 5G-A商用加速 6G技术突破及"低空经济"崛起共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1] 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 光模块出货量呈指数级增长 2023年全球400Gbps及以上光收发模块出货量640万个 2024年增长至2040万个 预计2025年达3190万个 年增长率56 5%[3] - 800G光模块已成为主流产品 1 6T光模块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预计2026年实现更大规模部署[3]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 同比增长9 9% 光纤接入端口达11 93亿个 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6 6% 千兆光纤网络渗透率接近饱和[4][5] - 中国光缆出口量达37 91万吨 光纤出口量同比增长20%以上 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超10%[5] - 通信设备集成商产能利用率回升 2025年6月30日产能利用率77 30% 较一季度74 70%有所回升[6]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4 9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29 8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5 7%[7] -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合计降至2800亿元以下 占收比首次集体跌破20% 中国移动算力投资373亿元占比约25% 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 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8] 行业需求匹配能力分析 - 全球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主要得益于800G以太网光模块销售贡献 1 6T产品开始产生积极影响[10] - 中际旭创 新易盛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告同比增长均超50% 中际旭创1 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超50% 单季度出货量约36万只[10] - 中国通信设备市场规模营收同比增速18 9% 净利润同比增速16 7%[11] - 华为中标中国移动39 75万站5G无线主设备集采 在两大标包中均位列第一候选人 在中国移动高端路由器 交换机新建集采中标包2和标包4均以70%份额中标 中兴通讯在700MHz和2 6GHz标包中位列第二候选人 获30%份额[11] - 中国移动2025年5G资本开支降至582亿元 同比降15 7% 无线主设备集采量连续三年下滑[11]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 3%[13] - 2024年电信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 新兴业务收入达4348亿元 同比增长10 6%[15]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15] - 截至2025年6月底5G用户规模达8 92亿 占移动用户总数48%左右 个人用户月均流量需求预计达50-100G[18] - 2025年千兆宽带普及率预计达80%[18] - 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达150亿台[19] - 2024年中国通信设备出口额突破关键门槛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9] 行业产业链地位分析 - 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头部企业如中际旭创 新易盛 天孚通信等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增长显著[23] - 中兴通讯推出"5G-A通感算一体化方案" 将路侧设备部署成本降低30%[23] - 2023年度TOP10光模块厂商排名中 中际旭创全球第一 华为第三 光迅科技第五 海信宽带第六 新易盛第七 华工正源第八[24] - 数通市场CR5超过60%[25] - 光纤光缆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主要企业包括长飞光纤 亨通光电 中天科技 烽火通信等[26] - 通信设备集成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为 中兴 爱立信 诺基亚等头部企业[27] - 截至2025年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 1亿户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 18亿户[28] - 2024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同比增长9 9%占通信服务收入31 3%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89亿元同比增长195 7%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3 2%联通云收入同比增幅114% 中国广电政企项目总金额165亿元[30] 行业创新能力分析 -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 标识和规则体系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31] - 工信部加快6G技术研发进程 推动5G-A向6G演进[31]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计划2027年前完成全球覆盖低轨卫星星座部署[32] - 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超70%资金用于AI数据中心 自研芯片及液冷技术[34] - 中国移动2025年研发经费预算391亿元 重点投向6G技术攻关 已牵头4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并部署全球首个6G试验网[34] - 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2000万 中国电信研发人员规模突破3 2万人 计划"十四五"末达6万人[35] 行业信用评级情况分析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发债规模合计173 5亿元 共计9只 债券类型集中在中期票据且均为科创票据[36][37] - 发债主体为华为投资控股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中兴通讯和中兴新通讯 主体级别均为AAA[36] 周期发展展望 - 2025年二季度电信业务单个季度收入4586 00亿元 环比增长2 62% 业务总量4663 90环比增长3 25%[38] - 已披露业绩预告样本二季度净利润中枢环比增长较高[38] - 通信行业已迈入康波复苏后期 接近繁荣前期 未来有望进入康波回升期[39] - 资本开支处于投资回升阶段 2025年三季度将正式进入扩张期[39] - 光通信构建"四超"全光算力网络 实现从信息通道向AI算力关键支撑底座升级[40] - 5G-A技术2025年迎来全面商用 6G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41] - 低空经济步入发展"黄金期"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42]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0:38
港股通持股变动概况 - 亿华通(02402)在最新日、5日和20日增持榜均位列首位,持股比例分别增加14.82%、14.99%和14.87%,最新持股达24.14% [1][2][3] - 山东墨龙(00568)在最新日、5日和20日减持榜均上榜,持股比例分别减少1.44%、3.89%和4.60%,最新持股为53.78% [1][2][3][4] - 香港宽频(01310)最新日增持4.71%但20日减持5.04%,呈现短期资金流入与长期流出分化 [1][2][4] 重点公司持股变动详情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获持续增持,5日增7.41%至69.80%,20日累计增13.73% [1][2][3] - 同源康医药-B(02410)5日增持7.60%至24.20%,20日累计增9.52% [1][2][3] - 百果园集团(02411)遭连续减持,5日减3.55%至9.28%,20日累计减5.59% [1][2][4]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5日减持3.14%至59.53% [1][2] 行业分布特征 - 新能源板块表现分化:亿华通获大幅增持而龙蟠科技(02465)单日减持3.69% [1][2] - 通信设备中长飞光纤光缆持股比例达69.80%居高位,中兴通讯(00763)反遭减持0.49% [2][3] - 医药板块内部分化明显:昭衍新药(06127)5日增3.76%至47.46%,欧康维视生物-B(01477)20日减持4.55% [2][4] 持股比例高位个股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持股比例69.80%居首,20日增13.73% [2][3] - 中远海能(01138)持股比例68.92%,20日增12.27% [3][4] - 弘业期货(03678)持股63.95%,单日增0.94% [2]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持股62.04%,单日增1.22% [2]
中兴通讯解析AI家庭布局:为何布局机器人,目标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48
AI家庭市场战略 - 公司针对AI家庭市场推出一系列产品 覆盖网 算 屏 体四个层面 市场空间从网络扩展到AI家庭四大件[2] - 产品设计逻辑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基于现有基础架构演进 从单一网络接入升级到融合计算 目标实现家庭场景服务千人千面[2] - 在机器人赛道选择陪伴型细分市场 基于对家庭场景用户需求的理解 探索家庭机器人形态演进[2][3] 机器人业务发展路径 - 家庭机器人发展分三步走:工具-管家-家庭成员 以此打造差异化发展路径[3] - 陪伴机器人Mochi探索培养情绪能力 实现本地实时用户交互与反馈 目标成为专属家庭成员[4] - 国内家庭机器人分为陪伴型 功能型 具身机器人等多赛道 均有公司布局[2] 技术架构与产品策略 - 通过网络侧实现无感切换和应用 算力侧与开发商协同内置本地端侧算力 体验远胜单纯云端依赖[4] - 针对家庭多屏幕场景 推出集纳统筹多屏幕信息交互的中屏 作为连接家庭成员的重要入口[4] - 通过网 算 屏 体四个层面载体形成信息交互 聚合家庭场景中的各类应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