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00291)

搜索文档
发挥专业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与华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陈吉宁龚正会见华润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一行
解放日报· 2025-08-19 01:58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会见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总经理王崔军 [1] -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与王崔军代表双方签约 [1] 合作领域 - 重点推动集成电路、医药医疗、能源服务、城市建设运营、产业金融、科技与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 [1] - 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 [1] 合作优势 - 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产业集聚、营商环境等综合优势 [1] - 发挥华润集团多元产业优势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优势 [1] - 实现央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 发展目标 - 推动央地融合高质量发展 [1] - 助推华润集团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 - 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
上海市政府与华润集团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吉宁龚正会见王祥明王崔军
第一财经· 2025-08-18 11:51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于8月1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高层领导共同出席并见证签约 [1][2] 合作领域与方向 - 重点推动集成电路 医药医疗 能源服务 城市建设运营 产业金融 科技与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 [2] - 建立多领域 多层次 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 实现央地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 [2] 合作基础与目标 - 依托上海科技创新 产业集聚 营商环境综合优势 [2] - 发挥华润集团多元产业优势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优势 [2] - 推动央地融合高质量发展 助力华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 - 支持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
华润啤酒从原料供应端赋能“国麦振兴”
证券日报· 2025-08-18 11:4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啤酒产业核心原材料大麦价格波动频繁 给啤酒企业带来高昂成本压力 对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2] - 国内大麦种植呈现散而小格局 缺乏规模优势 国产大麦均一性欠佳 [2] - 大麦种植品种选择及酿造适应性成为产学研亟待共同攻克的课题 [2] 国麦振兴项目概述 - 华润啤酒发起国麦振兴项目 为国产大麦产业难题解决提供关键路径 [2] - 项目推动形成覆盖种子培育 田间灌溉 农药施肥 麦芽烘焙 啤酒酿造的全链条标准化种植及加工流程 [2] - 项目在呼伦贝尔先行实施 经过四年发展成效显著 [2] 项目经济效益与产业影响 - 实现大麦种植规模效应 创造可观经济价值 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2] - 成功推出采用100%国产大麦酿造的大麦品种命名啤酒"垦十四" 成为当地文旅消费新载体 [2] - 华润啤酒优质优价订单模式结合标准化种植 使合作麦芽企业优级品率逐年提升 [3] - 呼伦贝尔麦芽公司通过设备更新改造提档升级 增强市场竞争力 [3]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 - 采用当地种植 当地加工 当地生产 当地销售模式 实现制麦过程标准化优化 [4] - 通过本土化生产模式减少水耗能耗 生产更高品质规范麦芽 [4] - 节省物流成本 降低全产业链碳排放量 [4][5] - 以科技创新与本土化实践推动全链路产业升级 [5] 战略意义与社会价值 - 项目是突破产业卡脖子困境的关键举措 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 [3] - 项目意义远超单一产业范畴 全方位深层次融入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3] - 啤酒行业原料供应链安全水平得到改善与提升 [3] - 呼伦贝尔计划将国麦啤酒品鉴融入旅游餐饮消费 年接待游客量达3400万人 [3]
“一麦觉醒”背后的产业突围:华润啤酒加仓国麦,供应链韧性再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8-18 08:32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通过"国麦振兴"项目推动国产啤酒大麦产业升级 实现从近90%依赖进口到国产大麦成功进入高端市场的转型 构建了从育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 [2][3][11] 国产大麦产业现状 - 国产啤酒大麦占比从2007年前40%下降至近五年不足10% 对外依存度从2001年43%提升至2020年93% [4][5] - 华润啤酒当前国产大麦采购比例稳定在10%左右 未来将随品质提升逐步增加采购 [8] - 国产大麦相比进口澳麦具有本地环境适应性优势 但受人均耕地限制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5] 产业技术突破 - 实现发芽率达95%-97%以上 并满足蛋白质含量 糖化率等特定品质指标 [4] - 通过与农垦系统协作建立标准化栽培技术指标体系 改变粗放产量模式 [4] - 完善原料分级体系 采用本地生产加工模式酿造特色差异化啤酒 [4][7] 供应链战略转型 - 2021年启动"国麦振兴"战略 旨在应对国际供应链不稳定带来的原料供应风险 [6] - 建立1.6万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 形成覆盖种植 收购 加工的全链条合作模式 [9][10] - 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战略签约 深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合作 [9] 产品与市场应用 - 推出100%国产麦芽酿造的高端产品"垦十四" 打破国产大麦品质偏见 [7] - 国产大麦从过去因蛋白质含量高 均一性差导致工艺控制难 转变为差异化风味的重要选择 [7] 行业协同发展 - 订单农业模式推动国产大麦种植规模明显增长 多家同行企业共同推进发展 [3] - 项目实现四赢成果:弥补产业链短板 引领消费趋势 促进农民增收 提升社会责任形象 [7]
侯孝海告别华润啤酒,“啤白战略”留悬念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11
管理层变动 -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原因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等职务,自6月27日董事会会议结束时生效,其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 [1] - 侯孝海辞任后董事会主席职位暂时悬空,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代行职责 [3] - 侯孝海为华润啤酒灵魂人物,2001年加入后主导并购、高端化、产能优化等战略,2016年掌舵至2024年 [3][4] 侯孝海掌舵期业绩表现 - 2016-2021年营业收入从297.32亿港元增至333.87亿港元,净利润从10.98亿港元增至45.87亿港元(增长超3倍) [4] - 2024年营业收入413.32亿港元(同比+1.3%),净利润37.58亿港元(同比-18.1%),啤酒业务收入388.63亿港元(同比-1.4%),销量1134.1万千升(同比-3.6%),次高端及以上销量226.4万千升(同比+0.4%) [5] - 2024年为2017年以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主因市场竞争、成本上升及需求疲软 [5]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推动高端化:打造"4+4"品牌矩阵(4个中国品牌+4个国际品牌),关停36间工厂,员工从2016年5.82万人减至2024年2.6万人(降幅超50%) [4] - 跨界白酒:2021年收购景芝白酒和金种子酒股权,2023年以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 [6] - 白酒业务表现不佳:金沙酒业2023年营收从57.66亿元降至20.07亿元,净利润从11.76亿元降至1.06亿元,2024年营收进一步降至15.74亿元 [8] 侯孝海离职相关动向 - 2024年5月两次减持83.8万股套现2611.85万港元,剩余持股8万股,2024年12月曾减持20万股套现600万港元 [9][10] - 公司称辞任不影响正常运营,提名委员会将物色继任者,赵春武暂代职责 [10]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0:27
沽空比率排行 - 华润啤酒-R(80291)以100%沽空比率位居榜首,偏离值达51.62% [1][2] - 中银香港-R(82388)沽空比率88.69%,偏离值39.84% [1][2] - 快手-WR(81024)沽空比率80.08%,偏离值43.86% [1][2] - 新鸿基地产-R(80016)沽空比率74.45%,偏离值13.16% [2] - 阿里巴巴-SWR(89988)沽空比率72.96%,偏离值35.14% [2][3]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最高达29.49亿元,沽空比率22.52% [1][3] - 腾讯控股(00700)沽空金额27.11亿元,沽空比率20.66% [1][3] - 美团-W(03690)沽空金额23.33亿元,沽空比率30.88% [1][3]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11.27亿元,沽空比率19.52% [3] - 建设银行(00939)沽空金额10.61亿元,沽空比率35.63% [3] 沽空偏离值排行 - 华润啤酒-R(80291)偏离值51.62%,沽空比率100% [1][3] - 快手-WR(81024)偏离值43.86%,沽空比率80.08% [1][3] - 中银香港-R(82388)偏离值39.84%,沽空比率88.69% [1][3] - 阿里巴巴-SWR(89988)偏离值35.14%,沽空比率72.96% [2][3] - 创科实业(00669)偏离值27.65%,沽空金额1.66亿元 [3]
打造“国麦粮仓”,华润啤酒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达1.6万余亩
搜狐财经· 2025-08-17 07:19
华润啤酒国麦振兴战略 - 公司发起"国麦振兴"战略行动,深度契合国务院国资委"增强产业链控制力"部署要求,打通啤酒产业链从田间到餐桌全链路升级,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华啤样本" [2] - 公司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达1.6万余亩,实现从种植到酿造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 - 公司推出100%国产麦芽酿造的新产品"垦十四",采用精心培育的垦啤麦14品种,麦粒饱满品质优良 [4] 行业现状与意义 - 中国是全球最大啤酒市场之一,近90%啤麦依赖进口,制约行业发展,"国麦振兴"具有特别意义 [2] -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已成为大国经济重要特征,ESG成为央企迈向世界一流的标尺 [2] - "垦十四"问世是四赢成果:提振国麦信心、适应多元化产品结构、响应乡村振兴、提升产业社会责任形象 [8] 合作与活动成果 - 公司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举行战略签约,将深化合作激发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潜力,打造"国麦粮仓" [10] - "ESG中国·国麦实践基地"授牌成为ESG实践与农业产业化融合示范平台 [10] - 活动中展示国麦产品及呼伦贝尔农垦系列特色农产品,包括垦十四啤酒、醴啤酒、三河牛纯牛奶等 [3] 未来发展路径 - 强化政策引领激活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动能,深化科技赋能锻造核心引擎,凝聚协同合力共筑ESG价值生态圈 [8] - 继续深化多方合作,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探索全产业链升级路径,延伸绿色价值 [8]
白酒、食品品牌企业扎堆切入精酿啤酒赛道 高端啤酒竞争更激烈
证券日报· 2025-08-16 01:32
跨界企业布局精酿啤酒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精酿啤酒"风火轮",主打中式五粮精酿,覆膜铝罐包装,售价19.5元/罐,目标消费者为25-49岁人群 [1][2] - 珍酒李渡推出高端精酿啤酒"牛市News",零售价88元/瓶,董事长吴向东通过直播推广 [2] - 泸州老窖曾推出百调精酿啤酒,定价88元/瓶和198元/瓶 [3] - 好想你、三只松鼠等食品企业也宣布加码精酿啤酒业务 [1][4] 行业背景与战略考量 - 白酒行业面临"量缩利减"态势,规模以上企业产量持续下滑,企业寻求新增长曲线 [4] - 精酿啤酒毛利率普遍在55%-65%,较工业啤酒高出15%-20% [6] - 白酒企业可利用成熟经销商网络和高端品牌形象为精酿产品提供溢价支撑 [4] - 消费代际迁移和消费观念转变为精酿啤酒提供发展空间 [4][6] 啤酒市场格局 - 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重庆啤酒五大头部企业占据超90%市场份额 [5] - 国内啤酒产量从2013年5062万千升降至2024年3521.3万千升 [5] - 高端啤酒自2020年呈现繁荣状态,头部企业净利润显著增长 [5][6] 精酿啤酒市场前景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从2022年428亿元增长至2024年6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7%,预计2025年突破1040亿元 [6] - 精酿啤酒市场呈现向头部品牌集中趋势,品牌影响力或渠道优势是关键支撑要素 [7] - 啤酒高端化进程进入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阶段,需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7]
“ESG中国・国麦(华润啤酒)行”走进呼伦贝尔农垦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9:28
活动概况 - 华润啤酒于8月11日在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举办"ESG中国・国麦(华润啤酒)行"活动 主题为"一麦相承、共酿美好" [1] 参与方与合作 - 活动汇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国家大麦青稞技术体系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 华润集团 自治区国资委服务局 呼伦贝尔农垦等机构代表 [3] - 现场举行国麦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与战略签约仪式 为国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8] ESG实践与行业影响 - 论坛环节聚焦ESG理念实践 嘉宾围绕生态 自然 草原等主题建言献策 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5] - 活动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动ESG产业绿色转型 提升产业链完整性与韧性 [10] - "ESG中国"平台致力于ESG理念传播与推广 本次活动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12] 品牌展示形式 - 现场创新采用麦田走秀形式 模特手持国麦及农优产品在大麦田间展示特色服饰与饮品 [8]
港股异动丨啤酒股普涨 华润啤酒涨2.34% 啤酒行业消费量有望保持平稳
格隆汇· 2025-08-12 03:38
啤酒股市场表现 - 华润啤酒股价上涨2.34%至27.060港元 [1] - 青岛啤酒股份股价上涨1.40%至50.800港元 [1] - 百威亚太股价上涨0.59%至8.470港元 [1] 行业趋势分析 - 啤酒行业消费量未来5年有望保持平稳 [1] - 高端化仍是中长期主要趋势及竞争胜负手 [1] - 现饮渠道占比较高带来更高提价自主性和升级潜力 [1] - 区域间升级节奏差异提供充足市场纵深 [1] - 第二曲线外延探索有望打开长期想象空间 [1] 核心消费群体支撑 - 核心消费人群数量在未来5年仍有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