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00291)

搜索文档
北纬49°的产业振兴答卷 | 8月11日,华润啤酒邀您共赴国麦之约
搜狐网· 2025-08-11 02:05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在呼伦贝尔举办"ESG中国·华润国麦(啤酒)行"活动 聚焦国麦振兴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业融合 科技展示和沉浸式体验展现国产大麦全链条价值 [1][3][9] 产业战略 - 公司自2021年启动"国麦振兴"项目 将ESG理念深植产业链发展脉络 从田间到车间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3] - 项目带动呼伦贝尔当地种植户增收 夯实啤酒产业链的"中国根基" 实现生态保护 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联动 [3][4] - 通过政企学研多方对话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 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4] 产品与技术 - 展示国麦系列产品与呼伦贝尔农产品 呈现从麦穗到啤酒的"田间到舌尖"全链条价值体系 [5] - 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国麦标准化种植技术与制麦工艺 展现大麦到啤酒灵魂核心的匠心打磨过程 [5] - 品鉴国麦振兴新品及明星产品 设置互动环节沉浸式体验啤酒酿造趣味 [7] 品牌体验 - 国际高端户外品牌Snow Peak明星产品"住箱-JYUBAKO"首次现身麦田场景 由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 融合自然与居住理念 [7] - 设置"神仙工位"体验割麦穗 搓麦粒活动 让参与者化身"麦田守望者"感受产业链岗位特殊性 [9] - 在金色麦海中结合品酒与自然体验 传递"HOME CAMP"自由生活美学 [7][9] 活动意义 - 作为华润集团2025可持续发展亮点实践推广首站 展现ESG种子在草原结出共富果实 [9] - 通过麦田体验对话 展现国产大麦撬动产业链韧性升级 共同展望"酿造美好生活"愿景 [9]
酒品篇:以数智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10 11:03
行业趋势 - 酒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加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1] - 酒类消费市场处于快速转型期,消费业态、结构、理念发生变化,数智化成为转型升级关键[2] - 白酒与啤酒占据酒类消费量93%,营收占比90.3%,利润占比98.7%,行业集中度高[4] 白酒行业 - 2024年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1.8%),销售收入7963.84亿元(+5.3%),利润2508.65亿元(+7.8%)[5] -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如贵州茅台(营收1708.99亿元/+15.71%)、五粮液(营收891.75亿元/+7.09%)占据大部分利润[5][7] - 年轻消费者偏好低度酒和个性化产品,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突破方向[6] 啤酒行业 - 2024年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0.6%),2018-2023年销售收入增长26.35%至1863亿元,利润增长113.38%至260亿元[9] - 高端化趋势明显,精酿啤酒预计2025年消费量23万千升(CAGR17%),无醇啤酒快速增长[10] - 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通过即时零售等渠道创新,销售额同比增长20%[10] 企业数智化实践 贵州茅台 - 打造5G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酿造参数精准控制[16] - "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整合供应链,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17] - 2025年规划建设中华技改等重大项目,投资数字化供应链和园区管理平台[18] 五粮液 - 2024年完成5个高质量倍增工程,2025年计划投资25.86亿元于10万吨生态酿酒等项目[19][20] - 引入物联网技术监控物流,推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系统[20] 华润啤酒 - 郑州工厂实现"一键智能化操作",年产30万千升项目开工[21][22][23] - 搭建食品安全智慧平台,蚌埠工厂配置智能立体库(效率1485托/时)[23] 青岛啤酒 - 2024年营收321.4亿元,净利润43.4亿元创新高,产品销往120国[24][25] - 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灯塔工厂",生产线可同时产出20种产品(6-8万罐/小时)[27] 典型项目 -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投资21.36亿元,灌装速度达18000瓶/小时,覆盖167项检测指标[29][31] - 华润啤酒与宝钢制罐共建JIT连廊项目,实现每小时40万罐输送,亚洲首例"零转运"供应链[32][33]
食品饮料周观点:统一中报超预期,关注零食高成长-20250810
国盛证券· 2025-08-10 08:2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报表渠道压力逐渐释放,行业蓄力未来发展,板块稳健筑底,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1] - 大众品中统一中报超市场预期,零食板块配置价值凸显,重点关注高景气或高成长逻辑的个股[1] - 啤酒饮料板块中惠泉啤酒业绩亮眼,统一企业中国25H1营业收入同比+10.6%,归母净利润同比+33.2%[3] - 零食板块伴随新消费阶段性调整、半年报业绩预期调整,当前估值已有所回落,展望H2成长性有望维持较高水平[6] 白酒行业 - 珍酒李渡2025H1预计收入为24.0~25.5亿元,同比下降38.3%~41.9%,股东应占净利润为5.7~5.8亿元,同比下降23%~24%[2] - 珍酒李渡2025H2战略举措包括推出新的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定位600元价位带,并巩固现有旗舰产品的竞争地位[2] - 茅台五星商标纪念酒零售价7000元/瓶,上线后迅速售罄,对应销售额为1.79亿元[2] -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下从规模增长走向高质发展,中长期看板块配置价值凸显[2] 啤酒饮料行业 - 惠泉啤酒25H1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25.52%[3] - 统一企业中国25H1实现营业收入170.87亿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12.87亿元,同比+33.2%[3] - 饮料板块旺季竞争激烈、新品频出,建议优选渠道网点领先且具备大单品增长潜力的企业[3] 食品行业 - 零食板块配置价值凸显,伴随新消费阶段性调整、半年报业绩预期调整,当前估值已有所回落[6] - 6月全国生鲜乳均价3.04元/kg,同比-7.7%,环比-0.8%,奶价延续下行趋势但降幅收窄[6] - 1-6月乳制品产量1433.0万吨,同比-0.3%,6月产量254.6万吨,同比+4.1%[6] - 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1月26日,预计进口量控制有望推动国内牛肉价格延续上行趋势[6]
华润啤酒(00291)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7 09:11
公司信息 - 华润啤酒股份代号为291(港币柜台)及80291(人民币柜台)[2]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8月19日将在香港华润大厦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通过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通过宣派中期股息[3] 公司人员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赵春武、赵伟[4]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Daniel Robinson、郭巍、王成伟[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大宁、李家祥、赖显荣、陈智思[4]


「雪糕刺客」走了,2元「汽水鼻祖」杀回市场,被年轻人买爆了
36氪· 2025-08-06 09:50
盐汽水品类发展现状 - 盐汽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本土的电解质饮料,最初作为钢铁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劳保产品 [4] - 目前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江浙沪消费者对其有较强的童年记忆关联 [5][12] - 2021年延中在上海地区年销量达1.5亿瓶,三大头部品牌为延中、雪菲力、正广和 [6][13] 产品特征与市场定位 - 产品具有"便宜大碗"特性,单瓶价格约2元,每百毫升热量低于50千焦(仅为可乐1/4) [25] - 传统包装以600ml大容量为主,延中已推出410ml小包装及乌梅、樱花等新口味 [22] - 线上渠道占比不足20%,延中淘系月销售额数百万元,线下仍依赖工厂/工地等场景 [13][19] 行业发展挑战 - 面临季节性局限(6-9月占全年70%-80%销量)和地域性限制(外区订单仅占线上40%) [15][18] - 面临可乐/气泡水/功能饮料等多品类竞争,消费者口味评价两极分化 [22][25] - 线上运营能力薄弱,延中线上销售额不足全渠道20% [19] 品牌转型举措 - 延中通过口味创新(乌梅/樱花)和渠道拓展(广东/河南)突破地域限制 [6][18] - 开发副品如无糖苏打水应对淡季,但盐汽水仍贡献70%-80%销售额 [15] - 参考区域品牌经验(润淇/咸伙计/盐典),强化运动场景和健身人群渗透 [24][25]
华润啤酒又抛厂,“刀刃向内”是否撬开了高端大门?
新浪财经· 2025-08-06 07:26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持续推进关厂行动以优化产能和推动高端化转型 目前正在处置3家工厂资产 包括驻马店工厂、汕头工厂和达州工厂[1] - 公司9年间累计关闭36家啤酒厂 工厂数量从2016年98家减少至2024年62家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6%[6][8] - 关厂行动是"3+3+3"九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通过产能优化支持高端化发展 2024年该战略进入收官之年[10][12] 工厂数量变化 - 2016-2024年工厂数量变化为98家、91家、78家、74家、70家、65家、63家、62家、62家[6] - 2017-2019年关厂数量达23家 安置冗员3万多人[8] - 2020年后平均每年关厂3家 长期目标是将工厂数量控制在60多家[8] - 2024年关停两间工厂 同时新建济南和厦门两间智慧化工厂[8] 财务表现 - 2017年改革当年实现营收297.32亿元 同比增长3.6% 市场份额增至26.9%[8] - 营业收入从2016年286.94亿元增长至2024年386.35亿元[17] - 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6.29亿元增至2024年47.39亿元 增幅近八倍[17] - 毛利率从2016年33.71%提升至2024年42.64%[17] - 2024年出现2017年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2] 产能与效率 - 2024年产能约1900万千升 较2023年1910万千升下降0.5%[8] - 通过关厂行动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8] - 新建厦门喜力工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喜力啤酒厂[17] 高端化进展 - 2024年高档及以上啤酒销售增长9%[19] - 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超过250万千升 较2020年146万千升增长超过100万千升[19] - 高端化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9] - 具体品牌表现:喜力保持接近20%增长 老雪和红爵基本实现翻倍增长 superX和雪花纯生通过产品焕新实现增长 高端产品"醴"同比增长35%[19] 行业背景 - 中国啤酒产量从2014年开始持续下滑 2023年产量较高峰期减少四分之一以上[16] - 行业从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评价标准从产量大小转向效率高低[16] - 多家啤酒企业同期进行关厂行动:重庆啤酒2015-2018年关闭近10家工厂 青岛啤酒2018-2019年关闭2家工厂 燕京啤酒2021年完成十余家工厂产销分离[13] - 关厂是行业普遍现象 国际上百威啤酒也曾进行多轮产能优化[13] 战略演变 - "3+3+3"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前3年关闭低效工厂和裁员 中3年聚焦质量发展 后3年决胜高端[10] - 战略由前董事会主席侯孝海提出 其于近期卸任[10] - 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的跑马圈地扩张转向现在的产能优化和高端化发展[15] - 高端化发展从1.0时期(提价、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转向2.0时期(基于消费需求的品质和生活方式高端化)[24] 近期动态 - 公司拓展新消费场景 通过啤酒嘉年华活动构建国际品牌矩阵[24] - 与山姆会员店、盒马、歪马送酒等新兴渠道合作[24] - 平均售价增幅逐年收窄:2021-2024年分别为6.6%、5.2%、4%、1.5%[22]
金沙酒业坑惨经销商,双品牌战略失效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全年营收20.67亿元 2024年营收21.49亿元 同比仅增长4% 远低于30%的年度增长目标 [2][6][9] - 2023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下滑51.2%和41% [6] - 收购估值123亿元 当前市盈率从巅峰期20倍跌至不足5倍 [2] 产品与库存状况 - 核心大单品摘要珍品出现大面积库存积压 渠道库存严重且普遍价格倒挂 [2] - 摘要珍品单瓶批价从3月初485元跌至392元 四个月内跌幅达20% [2][4] - 摘要系列有16款产品 回沙系列超20款 产品线过度扩张 [4] - 摘要贡献白酒业务70%营收 回沙系列占比不足30% 双品牌战略失衡 [9] 渠道与经销商动态 - 经销商面临严重亏损 山东经销商800万进货最终倒亏300万清仓 [3] - 批价持续下滑导致经销商抛货撤离 市场出现大量2022版摘要珍品抛售 [2] - 酱酒普遍无法顺价销售 金沙因贴牌产品过多且厂家管控不足导致价格快速下跌 [3] 管理层变动 - 原董事长张道红被连续削权后于2023年底彻底离职 原金沙体系多人随之离开 [5] - 2024年内频繁更换领导班子 2月侯孝海卸任董事长 10个月后魏强卸任 由范世凯接任董事长 [7] - 前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在离职前套现2600万港元 减持幅度达92% [2] 历史业绩与战略问题 - 2018-2021年销售额从5.76亿元飙升至60.66亿元 但业绩被指存在水分 包含次年预期销售及渠道压货 [5] - 过度执着高端化导致大众价格带缺位 陷入摘要上不去、大众产品下不来的困境 [9] - 华润啤酒曾提出"三年百亿"目标 但当前营收距目标相差甚远 [6][9]
002915,2分钟直线涨停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53%至3600点,深证成指上涨0.14%,创业板指下跌0.26%,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 半日成交额达1.02万亿元,较昨日放量860亿元 [1] - 银行股走强,农业银行创历史新高,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上涨 [1] 板块及个股异动 - PEEK材料概念股爆发,中欣氟材2分钟内直线涨停 [1] - 消费电子、光刻机、成飞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 军工、创新药、中药、智谱AI板块跌幅居前 [1] - 钢铁板块异动拉升,马钢股份涨停 [9][10] 上纬新材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8.65%至100.03元,突破百元关口,总市值达403.48亿元 [4][5] -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408.8%,自7月初启动强势上涨行情 [4] - 因股价异动于7月31日停牌,今日复牌后走强 [4]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 - 智元机器人通过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计划收购至少63.62%股份 [6] - 控制权变更事项尚需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50%),净利润同比下降32.91% [7] 智元机器人背景 - 成立于2023年,专注具身智能领域,成立两年完成9轮融资,估值达150亿元 [7] - 股东包括腾讯、京东、红杉中国、比亚迪等 [7]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轻量化成为迭代核心方向 [9] - PEEK材料因质量轻、比强度大、耐磨等优势,有望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齿轮轴、骨架等部位 [9] - 轻量化材料趋势包括镁铝合金、碳纤维和PEEK多材料协同应用 [9] 钢铁行业动态 - 超级水电工程开工刺激钢铁需求预期 [10] - 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达462.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增速为工业大类最高 [10] - 优特钢企业和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行业格局稳中趋好 [10]
002915,2分钟直线涨停!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4:51
上证指数及板块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53%站上3600点,深证成指上涨0.14%,创业板指下跌0.26%,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 半日成交额达1.02万亿元,较昨日放量860亿元 [1] - PEEK材料概念股爆发,中欣氟材2分钟内直线涨停,消费电子、光刻机、成飞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7] - 军工和创新药板块冲高回落,中药、智谱AI、创新药板块跌幅居前 [1] - 银行股走强,农业银行创历史新高,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上涨 [1] 上纬新材股价异动 - 上纬新材复牌后上涨8.65%,股价突破100元,总市值达403.48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408.8% [3][4] - 股价大涨因智元机器人拟通过持股平台取得公司控制权,计划收购至少63.62%股份 [5] - 公司上半年营收7.84亿元(同比+12.50%),净利润同比下降32.91%,主因海外应收账款汇兑损失 [6]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变,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及风电叶片材料,但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6] - 控制权变更需通过上交所合规确认及中登公司股份过户,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6] PEEK材料概念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产业轻量化趋势推动PEEK材料需求,特斯拉等厂商在产品迭代中加码轻量化 [9] - PEEK材料具备质量轻、比强度大、耐磨等优势,未来或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齿轮轴、骨架等部件 [9] - 轻量化材料将呈现镁合金、碳纤维、PEEK多材料协同应用趋势 [9] 钢铁板块异动原因 - 钢铁板块异动拉升,马钢股份涨停,包钢股份、华菱钢铁等跟涨 [9][10] - 超级水电工程开工刺激钢铁需求预期,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业利润达462.8亿元(同比+13.7倍) [10] - 行业格局稳中趋好,优特钢企业及成本管控强的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11]
华润啤酒转让资产8年关停36家酒厂 侯孝海卸任“啤+白”双轮驱动模式
长江商报· 2025-08-04 01:52
资产处置与产能调整 - 公司近期通过上海联交所推介处置雪花啤酒驻马店工厂、汕头工厂和达州工厂资产 其中驻马店工厂占地200亩 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设备保养到位可快速投产[2][3][4] - 工厂资产处置主要因公司在四川成都和河南已有基地工厂可覆盖需求 被处置工厂普遍产能较小且设备落后[4] - 公司工厂数量从2016年底98家减少至2024年底62家 8年间净减少36家工厂[2][4] 历史扩张与行业地位 - 公司曾通过收购泉州清源、浙江银燕、安徽淮北相王、乌兰浩特蒙原、山西月山啤酒、安徽圣力、蓝剑集团、天柱啤酒等实现产能快速扩张[5] - 通过收购战略稳居啤酒行业龙头地位[5] 管理层贡献与战略转型 - 侯孝海2001年加入公司 曾担任销售发展总监、市场总监、区域公司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CEO及董事会主席等职[6] - 2005年成功孵化"勇闯天涯"超级IP 当年销量158万千升 成为中国销量第一啤酒品牌[6] - 2016年担任CEO时公司收入规模达286.9亿元[7] - 推动公司进军高端市场 运作与喜力联姻成为中国啤酒史上最大并购案[8] - 执掌9年间公司营业额累计增长超100亿元 净利润增长近4倍 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增加超200万千升 净资产提升约162.65亿元[8] 白酒业务发展现状 - 2020年12月成立华润酒业入局白酒 2021年8月以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13] - 2022年耗资123亿元取得贵州金沙酒业55.19%股权 同时拿下金种子集团49%股权[14] - 2023年将白酒业务划归华润酒业 金沙酒业并表[14] - 金沙酒业营收从2021年36.41亿元缩水至2024年21.49亿元 利润从13.15亿元跌至不足2亿元[14] - 金种子酒连续四年亏损 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 景芝年销售额不足15亿元[14] - 2024年金沙窖酒EBITDA为8.07亿元 同比微增0.37%[15] - 公司对白酒企业进行人事调整和产品升级 仅孵化出"摘要"一个大单品[14] 2024年经营表现 - 啤酒销量1087.74万千升同比下降2.5% 营业额364.86亿元同比下降1%[15] - 白酒业务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4% 远低于30%增长目标[15] - 综合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 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减少8.03%[15] - 出现多年未见的营收与净利双降局面[16] 行业环境与战略挑战 - 中国啤酒市场向细分市场变化 传统工业啤酒逐渐失去竞争力[9] - 公司高端化战略效果被指不理想 产能利用率不高[10] - 关厂提效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措施之一[11] - "啤+白"双轮驱动战略面临严峻考验 啤酒工业化逻辑与白酒文化属性存在本质差异[12][16] - 侯孝海于2025年6月卸任董事会主席[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