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地产(00207)

搜索文档
*ST星光(002076.SZ):拟对星光发展控股增资5000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7-31 09:18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增资议案 [1] - 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广东星光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5000万元 [1] - 增资完成后子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00万元增至人民币6000万元 增幅达500% [1]
*ST星光(002076.SZ):全资子公司签署租赁合同

格隆汇APP· 2025-07-31 09:18
公司运营动态 - 全资子公司广东中能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与佛山晶锐签署宿舍租赁合同 租赁期限8年 租金总额184.32万元[1] - 广东金源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佛山晶锐签署厂房租赁合同 租赁面积10,804平方米 租赁期限8年 租金总额1,828.04万元[1] - 租赁行为旨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及业务开展需求 涉及宿舍24间及工业厂房资源[1]
*ST星光(002076)7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44.7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43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盘,*ST星光报收于2.02元,上涨5.21% [1] - 换手率5.32%,成交量54.73万手,成交金额1.0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44.76万元,占比成交额15.16% [1] - 超大单净流出4.47万元、大单净流入1649.23万元、中单净流出1056.11万元、小单净流出588.66万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65.97万元,同比增长53.40% [1] - 归属净利润121.13万元,同比减少313.61% [1] - 扣非净利润116.80万元,同比增长61.28% [1] - 流动比率1.253、速动比率0.789、资产负债率66.3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于佛山市,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10912.449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5641.347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李振江 [1] 公司业务拓展 - 对外投资2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61条,专利信息264条,行政许可41个 [2]
*ST星光(002076)6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79.8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20 11:19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0日收盘,*ST星光报收于1.83元,下跌4.19%,换手率5.72%,成交量58.86万手,成交金额1.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79.83万元,占比成交额23.51%,其中超大单净流出677.81万元(6.18%),大单净流出1902.02万元(17.33%) [1] - 中单净流出1104.86万元(10.07%),小单净流入1474.97万元(13.44%)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665.97万元,同比增长53.40% [1] - 归属净利润121.13万元,同比减少313.61%,扣非净利润116.80万元,同比增长61.28% [1] - 流动比率1.253,速动比率0.789,资产负债率66.3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广东星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于佛山市,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110912.449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5641.3472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振江 [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共对外投资2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61条,专利信息255条,行政许可41个 [2]
*ST星光(002076)5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61.6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07 08: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5月7日收盘价1.67元 单日上涨5.03% [1] - 换手率21.85% 成交量224.85万手 成交金额3.5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861.64万元 占成交额10.82% 其中大单净流入4016.17万元占比11.2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65.97万元 同比增长53.40% [1] - 归属净利润121.13万元 同比减少313.61% [1] - 扣非净利润116.80万元 同比增长61.28% [1] - 流动比率1.253 速动比率0.789 资产负债率66.31% [1] 企业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位于佛山市 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10912.4491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38944.6329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李振江 [1] 企业运营与资产结构 - 对外投资2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2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61条 专利信息250条 行政许可41个 [2]
大悦城地产(0020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08: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收入为19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3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98.31亿元,较2023年的132.721亿元增长49.4%[100] - 销售待售物业收入为14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8%[35] - 物业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8.8%至人民币145.45亿元,交付面积增长42%至604,119平方米[109] - 公司2024年年度溢利约为7.832亿元,同比下降44.8%[10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为8.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约为8.462亿元[100][1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28.4%,较上年的42.5%下降14.1个百分点[100] - 物业开发结算单价同比上涨38%至人民币23,723元/平方米,但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至14%[109]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减少人民币7.27亿元至人民币1.41亿元,主要因上年处置附属公司收益减少[114]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减少人民币5.12亿元至人民币4.62亿元[115] - 应占联合营公司溢利同比减少人民币6.88亿元至人民币2.32亿元[116] - 所得税开支减少人民币4.83亿元至人民币17.61亿元[1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债务和融资 - 净负债占总权益比率为45.1%,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35] - 净负债占总权益比率为45.1%,较2023年44.0%增长1.1个百分点[118][119] -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10%,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35] - 平均融资成本为4.10%,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119] - 有息借款总额为441.72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0.3%[119] - 银行借款达298.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20] - 浮动利率银行借款占比91%[120] - 固定利率借贷占有息借贷比例38%,较2023年43%下降[119] - 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借款约44.653亿元人民币[121] - 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为222.52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成功籌組總計4億美元三年期俱樂部貸款[26] 业务线表现:物业开发 - 物业开发业务拥有北京宸悦国际等32个重点项目[12] - 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3.6%至人民币205.48亿元,销售面积下降2.7%至705,416.8平方米[109] - 华东大区合约销售金额增长显著,达人民币120.69亿元,同比翻倍[110] - 杭州鷺悅朗雲府項目收官加推實現銷售額91億元人民幣[22] - 公司年內在杭州、西安、三亚获取土地储备总计约41.38万平方米[98] 业务线表现:投资物业 - 投资物业组合包括北京西单大悦城等21个主要项目[13] - 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为4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35] - 公司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总额约为41.762亿元,同比下降4.2%[102] - 公司投资物业租金总收入为人民币33.83亿元,出租率表现稳健,多个项目超95%[106][107] - 购物中心平均出租率约为94%[124] - 租金收缴率达到99.6%[124] - 成都大悦城REIT期末出租率达98.10%,较招募说明书预测提升2.6%,期末租金收缴率达99.97%[52] 业务线表现:购物中心运营 - 公司购物中心业务实现销售额约人民币384亿元,同比增长16.4%[102] - 公司2024年总销售额达人民币384亿元,同比增长16.4%[87][93] - 公司2024年总客流量达3.5亿人次,同比增长20.7%[87][93] - 公司购物中心租金收入录得30.23亿元,较上年的29.977亿元增长1%[102] - 廈門大悅城開業招商率達100%整體開業率達98%[28] - 三亚大悦城以100%招商率和开业率开业[34] - 北京海淀大悦城开业两日客流量突破36万人次[34] - 厦门大悦城开业八日销售额超人民币6200万元,开业三个月销售额达人民币3.5亿元,总客流破650万人次[57] - 三亚大悦城月均销售额破亿,开业首日客流突破14万人次,开业三个月每月客流突破百万[61] - 北京海淀大悦城开业首日客流超21.6万人次,销售额超人民币1777万元[66] 业务线表现:酒店运营 - 酒店運營板塊包含北京華爾道夫酒店等4家高端酒店[12] - 公司酒店业务年內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7亿元[96] - 酒店经营业务收入下降10.4%至人民币8.69亿元,平均入住率为80.6%[111] 业务线表现:管理输出 - 管理輸出業務涵蓋北京京西大悅城等17個項目[14] 业务线表现:写字楼业务 - 公司写字楼业务年內实现租金收入约人民币3.6亿元[102] - 北京西单大悦中心写字楼年末出租率达94%,超过市场水平[94] - 北京中粮广场项目平均出租率达91%[94] 业务线表现:REITs业务 - 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180603)[20] - 成都大悦城REIT四季度基金层面收入人民币8606万元,可供分配金额人民币4529万元,年化现金流分派率达5%[52] - 成都大悦城REIT首次分红金额达人民币4363万元[52] 业务线表现:IP及营销活动 - 公司2024年二次元业态总销售额约人民币11.1亿元,吸引近1亿人次客流[73] - 全国大悦城二次元门店总数超300个,总销售额约人民币8.6亿元[73] - 上海静安大悦城二次元店铺销售额超人民币1.8亿元[73] - 公司全年引进IP快闪超240场,总销售额约人民币2.5亿元,其中chiikawa x MINISO主题快闪实现销售额人民币2610万元[73] - 大悦疯抢节期间全国总销售额约人民币7.34亿元,同比增长14.3%[80] - 大悦疯抢节期间总客流约461.7万人次,同比增长21.4%[80] - 大悦中国开门红活动全国总销售额约人民币22.21亿元,同比增长11.8%[84] - 大悦中国开门红活动全国总客流约198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84] - 大悦疯抢节期间全国会员消费占比约44.3%[80] - 大悦中国开门红活动全国会员消费占比约39%,单日最高达50%[84]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公司聚焦"卓越的城市运营与美好生活服务商"战略定位[130] - 公司坚持双轮双核发展模式致力于成为最具持续发展能力的品牌地产引领者[153] - 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中粮集团连续三十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8] - 公司商业地产布局覆盖中国内地24个城市及香港拥有或管理32个商业项目[8] - 公司自2024年6月28日起由同一人士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52]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适用守则条文及若干建议最佳常规[152]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董事长兼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董事会强调当前结构包含8名非执行董事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提供多元化专业知识[163] - 审核委员会仅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3] - 风险管控体系基于COSO框架和中国国资委指引建立[196] - 采用三道防线模式划分风险管理职责[199] - 董事会全面负责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体系[197] 董事会及委员会活动 - 2024年董事会举行了4次会议[168][171] - 审核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171] - 董事长姚长林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薪酬委员会会议3/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1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汉铨、林建明、陈帆城出席所有会议(董事会4/4、审核委员会3/3、薪酬委员会3/3、提名委员会3/3)[171] - 2024年有4名新董事委任(张鸿飞、董保芸、张明睿、吴立鹏)和4名董事辞任(马德伟、刘云、朱来宾及前董事长陈朗)[171] - 审计委员会2024年举行3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率100%[177] - 审计委员会审阅了2023年度业绩及2024年中期业绩,并批准相关财务报告[177] - 审计委员会2025年3月会议审阅2024年度业绩及年报草案,并建议续聘信永中和为2025年审计师[178] - 薪酬委员会2024年举行3次会议且全部委员均有出席[180] - 薪酬委员会批准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按表现厘定的花红[180] - 提名委员会2024年举行3次会议且全部委员均有出席[184] - 提名委员会2024年6月建议委任张鸿飞、张明睿及吴立鹏为董事会成员[184] - 提名委员会2024年12月建议委任董保芸女士为董事会成员[184] 董事及高管信息 - 公司董事长姚长林自2024年6月28日起担任董事长职务[131] - 姚长林持有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长江商学院EMBA学位[132] - 陈朗先生自2022年9月30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133] - 陈朗曾于2022年9月30日至2024年6月28日期间担任公司董事长[133] - 陈朗持有安徽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美国旧金山大学MBA学位[135] - 张鸿飞自2024年6月28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并自2024年6月起担任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36] - 董保芸自2024年12月20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并自2021年8月起担任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副主席[138] - 张明睿自2024年6月28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并自2024年6月起担任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0] - 吴立鹏自2024年6月28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并自2021年7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42] - 吴立鹏自2024年6月起担任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并自2021年8月起担任总会计师[142] - 刘汉铨自1995年8月2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与提名委员会成员[143] - 林建明自2004年9月2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7] - 陈帆城自2020年2月10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9] 企业社会责任 - 2024年悦城跑公益活动累计捐赠步数达2.7亿步,兑换梭梭树1万棵[33] - 公司本年度未发生任何违反童工及强制劳工准则的情况[129] - 公司为内地附属公司雇员按薪金一定百分比向中央退休金计划供款[128] - 公司为香港雇员按薪金一定百分比向强制性公积金供款[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3,524名[127] - 员工性别比例女性与男性约为1:1.29[192]
大悦城地产(002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0: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百慕达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普通股于港交所主板上市,最终控股股东为中粮集团[12][13] - 公司为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207[102] - 大悦城控股集团A股股份代号为000031.SZ[102] - 可转换优先股每股面值0.10港元[102] - 股份每股面值0.10港元[103] - 中粮集团于1952年9月在中国注册成立[102]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2024年公司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5] 营业收入相关 - 2024年营业收入总额198.31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物业开发业务收入145.449亿元,同比增长88.8%,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41.762亿元,同比下降4.2%,酒店经营业务收入8.688亿元,同比下降10.4%[5] - 2024年总收益为198.31亿人民币,2023年为132.7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42%[17]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63.34亿人民币,2023年为95.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1.24%[17] - 2024年租赁收益为34.97亿人民币,2023年为37.3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33%[17] - 2024年物业投资及开发收益为189.62亿人民币,2023年为123.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13%[17] - 2024年酒店经营收益为8.69亿人民币,2023年为9.7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34%[17]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中,中国内地为162.67亿人民币,香港为6692.2万人民币[18]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中,于某一时点确认的为147.64亿人民币,于一段时间内确认的为15.70亿人民币[18] - 2024年外部客户来自各业务的合约收益分别为物业投资4176186千元、土地开发14544851千元、酒店经营868805千元、管理输出项目175579千元、其他服务65584千元,合计19831005千元[29] - 2023年外部客户来自各业务的合约收益分别为物业投资4359321千元、土地开发7705374千元、酒店经营969750千元、管理输出项目169489千元、其他服务68160千元,合计13272094千元[30] - 公司营业收入为198.31亿元,同比增长49.4%,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41.92亿元,同比增长86.0%,整体毛利率为28.4%,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58] 合约销售相关 - 2024年合约销售金额205.482亿元,同比增长13.6%,合约销售面积70.541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平均销售单价2912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5] - 公司年内合同销售金额约205.482亿元,同比增长13.6%;合约销售面积705,416.8平方米,同比下降2.7%;平均销售单价29,12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67] 融资成本相关 - 2024年平均融资成本4.10%,较2023年下降0.39个百分点[5] - 2024年公司平均融资成本4.10%,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84] 溢利与亏损相关 - 2024年年度溢利7.83204亿元,2023年为14.19626亿元[6][8] - 2024年年度全面收入总额5.10964亿元,2023年为12.74189亿元[8]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9分,2023年盈利2.2分[6] - 2024年综合损益表所呈列的除税前溢利为2543969千元[29] - 2023年综合损益表所呈列的除税前溢利为3663014千元[30] - 公司年内溢利约7.832亿元,同比下降44.8%;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938亿元,2023年为溢利3.4亿元[73] - 剔除相关项目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约8.462亿元,2023年为9.913亿元[73] 资产与负债相关 - 2024年资产总值1352.24523亿元,2023年为1436.19078亿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376.87814亿元,2023年为441.19249亿元[1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421.39433亿元,2023年为430.62501亿元[11] - 2024年资产净值553.97276亿元,2023年为564.37328亿元[11]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分配至物业销售余下履约责任一年內的交易价格分别为13408819千元和14816236千元,一年以上分别为1055853千元和5679695千元[25] - 2024年和2023年来自经营租赁固定或与承租人表现挂钩的租赁付款分别为3497013千元和3733427千元[26] - 202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19,702,768千元和128,237千元,2023年分别为13,150,501千元和121,593千元[34] - 202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8,114,602千元和2,420,025千元,2023年分别为67,035,941千元和2,515,380千元[35]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额分别为34722000元人民币和29005000元人民币[50]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分别为4309380千元人民币和5437282千元人民币[51]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值约1352.245亿元,总权益约553.973亿元,较2023年下降1.8%;净负债占总权益的比率约为45.1%,较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83] 各业务线综合收益相关 - 2024年各业务综合收益分别为物业投资4439593千元、土地开发14544851千元、酒店经营868832千元、管理输出项目299093千元、其他服务136475千元,合计20288844千元[29] - 2023年各业务综合收益分别为物业投资4539957千元、土地开发7705374千元、酒店经营969767千元、管理输出项目364361千元、其他服务194925千元,合计13774384千元[30] 各业务线分部业绩相关 - 2024年各业务分部业绩分别为物业投资3098227千元、土地开发690570千元、酒店经营40805千元、管理输出项目221551千元、其他服务51031千元,合计4102184千元[29] - 2023年各业务分部业绩分别为物业投资2698218千元、土地开发339314千元、酒店经营58187千元、管理输出项目284454千元、其他服务38171千元,合计3418344千元[30] 减值亏损相关 - 2024年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式已确认╱(拨回)的减值亏损净额为8,961千元,2023年为15,652千元[36] - 2024年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为4.623亿元,同比减少5.12亿元[78] - 待售在建物业减值6.86亿元,主要因房地产市场下行,部分项目出现减值迹象[66] 利息与收益相关 - 2024年利息收入总额为366,566千元,2023年为454,529千元[38]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40,557千元,2023年为867,086千元[3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与亏损净额约为收益1.406亿元,同比减少7.265亿元[77] 利息支出相关 - 2024年利息支出总额为1,787,344千元,2023年为2,039,434千元,资本化利息后2024年为1,382,330千元,2023年为1,558,090千元[40] - 借贷成本资本化比率2024年为2.5% - 6.05%,2023年为2.35% - 6.91%[42] 成本与费用相关 - 2024年除税前溢利计算中董事酬金为4,976千元,2023年为3,647千元[4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278,131千元,2023年为270,185千元[43] - 2024年销售及提供服务的成本为14,191,649千元,2023年为7,630,603千元[43] 税项相关 - 2024年和2023年总税项分别为1760765千元人民币和2243388千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即期税项1284281千元人民币、过往年度拨备不足(超额拨备)-141506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617990千元人民币[44] - 2024年和2023年中国境内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103490千元人民币和1613207千元人民币,税率均为25%[44][45] - 2024年和2023年中国境内股息预扣税分别为6853千元人民币和60635千元人民币,税率均为10%[44][45] - 2024年和2023年土地增值税分别为152954千元人民币和182893千元人民币,按30% - 60%累进税率征收[44][45] - 2024年和2023年香港利得税分别为20984千元人民币和30267千元人民币,按16.5%税率计算[44][45] - 公司税项支出为17.608亿元,同比减少4.826亿元[80] 股息相关 - 2023年股息中普通股股东及可转换优先股持有人获分派金额分别约为205百万港元(或183百万元人民币)以及16百万港元(或14百万元人民币),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46][4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90] 股本相关 - 公司法定普通股股本在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为2890470千港元(2293502千元人民币),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本均为1423112千港元(1122414千元人民币)[53] 商业项目相关 - 2024年全国新开业商业项目数量约430余个,总体量约340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7.58%和12.52%[57] 投资物业租金相关 - 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为41.76亿元,较上年下降4.2%,业务毛利率7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59] - 购物中心业务销售额为384亿元,同比增长10.4%,租金收入为30.23亿元,较上年增长1%[59] - 写字楼业务租金收入为3.6亿元[60] - 2024年主要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合计33.83亿元,2023年为36.35亿元[61][65] 物业开发业务相关 - 物业开发业务营业收入为145.45亿元,较上年增长88.8%[66] - 交付物业建筑结算面积为60.41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约42%,结算单价为23723元/平方米,较上年增长约38%[66] - 物业开发业务结算毛利率为14%,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66] 酒店经营业务相关 - 2024年酒店经营业务营业收入约8.688亿元,同比下降10.4%,酒店平均入住率80.6%[69] 管理输出项目相关 - 年内管理输出项目收入总额约1.756亿元,同比增长3.6%[72] 公司应占联合营公司溢利相关 - 2024年公司应占联合营公司溢利合计2.321亿元,同比减少6.88亿元[79] 债券发行相关 - 2024年1月中粮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发行7亿元无抵押公司债券,期限3+2年,票面利率3.13%[84] 银行授信额度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获613.88亿元银行授信额度,未动用222.52亿元[85] 员工数量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员工3524名[88]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5日举行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91] - 2025年5月30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2]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5日上午十一时正举行[102] 证券交易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93] 公司管理层相关 - 2024年6月28日后姚先生兼任董事长及总经理[94] -
大悦城地产(0020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7 06:3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及运营商,最终控股股东是中粮集团[5][6] - 公司有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管理输出及其他服务四大业务板块[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布局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及周边,进驻中国内地24个城市及香港[7][8] - 公司拥有或管理33个大悦城、大悦汇和其他商业项目[7][8] - 公司持有北京中粮广场、香港中粮大厦等一线城市黄金地段优质投资物业[7][8] - 公司拥有西安悦著•央璟、三亚大悦中心等热门销售物业[7][8] - 公司运营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三亚美高梅度假酒店等国际顶级品牌奢华酒店[7][8] - 中粮集团连续30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是获国资委批准主营房地产的16家央企之一[5][6] - “大悦城”是中粮集团商业地产领域的旗舰品牌[5][6] - 公司物业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有良好投资价值与增值空间[7][8] 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收入86.2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8.12亿元增长126.2%[2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待售物业收入59.7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0.05亿元增长494.7%[20]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收入4.6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36亿元下降12.8%[2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27.1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1.27亿元增长27.7%[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4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60亿元下降85.2%[2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1430.1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36.19亿元下降0.4%[2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301.4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9.16亿元增长0.8%[20]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占总权益比率为46.6%,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0%增长2.6%[20] - 2024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39%,较2023年的4.49%下降0.1%[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6.221亿元,同比增长126.2%,整体毛利率3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80][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溢利约为7.587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426亿元,核心净利润约为1.952亿元[81][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约为20.907亿元,同比下降2.8%,业务毛利率7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购物中心业务销售额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15%,租金收入约为15.127亿元,同比增长1.9%,平均出租率96%,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写字楼业务租金收入约为1.887亿元[8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主要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合计17.014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7.938亿元[91][9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开发业务营业收入59.754亿元,同比增长494.7%,交付物业建筑结算面积约25.77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3%,平均结算单价约2303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8%,毛利率15%,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97][9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合约销售金额约147.561亿元,同比增长40.1%,合约销售面积44.71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4%,平均销售单价约32996.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5%[98] - 2024年上半年华东大区合约销售金额95.316亿元,合约销售面积21.6398万平方米[99] - 2024年上半年西北区域合约销售金额17.98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9.19171万平方米[99] - 2024年上半年南京区域合约销售金额14.52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7.23965万平方米[99] - 2024年上半年海南区域合约销售金额7.23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2.44699万平方米[99] - 2024年上半年西南大区合约销售金额5.72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2.34122万平方米[99] - 2024年上半年华南大区合约销售金额5.68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1.55785万平方米[99] - 2024年上半年北方大区合约销售金额1.099亿元,合约销售面积0.30268万平方米[99] - 公司酒店经营业务收入约4.675亿元,同比下降12.8%[101][102] - 2024年上半年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平均入住率68%,平均客房收益1414元,平均房费2088元[103] - 2024年上半年三亚美高梅度假酒店平均入住率91%,平均客房收益1300元,平均房费1428元[103] - 管理输出项目收入总额为7300万元[108][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息借款合计约460.54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0%[113][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占总权益的比率约为46.6%,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2.6个百分点[113][114] - 有息借贷中人民币约占76%,港币及美元约占24%[113][114] - 银行借款由2023年12月31日的25.5499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32.1933亿元,增长约26.0%[118][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偿还账面值合计321.9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5.50亿元有所增加,其中一年内应偿还82.65亿元,超过一年应偿还239.28亿元[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银行信贷额度约637.97亿元,已动用约295.70亿元,融资渠道畅通,授信额度充裕[121] - 公司约82.65亿元银行借款需于一年内偿还,列为流动负债,所有借款以人民币、港币及美元计值,借款需求无重大季节性影响[120][121] 业务动态 - 1月1日长沙北辰三角洲大悦城获2023年度相关荣誉,2月21日集团及超10个项目共获超20个奖项[28] - 子公司中粮置業1月18日成功发行2024年第一期公司债,规模7亿元,票面利率3.13%,降低公司整体债务融资成本[29] - 3月29日,chiikawa×miniso主题快闪全国首站登陆上海静安大悦城,首日10小时销售额达268万元[29] - 4月7日,公司获取西安市长安区约73亩优质地块,将以「悦系」产品打造理想人居[31] - 6月25日,杭州鹭悦朗云府项目收官加推,90天内四开四罄,超1万组客户参与摇号登记[32] - 公司投资物业上半年销售额约188亿元,同比增长15%,下半年厦门大悦城、三亚大悦城等新项目将开业[36]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半年合同销售额约147.6亿元[37] - 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7亿元[38] - 管理输出及其他服务运营17个项目[38] - 公司获取土地储备约35.18万平方米[38] - 物业开发合同销售金额约147.6亿元[38] - 成都大悦城近三年出租率保持在96%以上,上半年含税租金收入同比增加4.38%[43][44] - 北京朝阳大悦城B1“开新局”超16000平方米空间焕新[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达188亿元,同比增长15%,客流量1.7亿人次,同比增长24%[54] - 2024年4月20 - 21日“悦粉嗨新节”全国总销售近5.97亿元,同比提升20%,总客流近304.4万人次,同比提升24.3%,会员消费占比45.1%[50][5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IP快闪落地超60场,销售额超1亿元[52][53] - 今年2月北京朝阳大悦城B1“Fresh Start”开业,引入两大主力店及超10个网红品牌,打造16000平方米高品质生活空间[48] - 今年3月武汉大悦城打造“B1谷里食巷”美食街区,引入茉莉奶白等餐饮品牌[49] - 今年3月起日本“三小只”chiikawa在多地大悦城开展全国巡回联动,公司还引入航海王等顶流IP首展[52][53] - 下半年公司商业将秉持“城市美好生活创造者”愿景,挖掘消费内生动力,打造城市商业符号[54] - 公司购物中心业务销售额达188亿元,同比增长15%[64][66] - 公司写字楼业务租金收入约1.9亿元,项目出租率达9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65][66] - 公司物业开发合同销售金额约147.6亿元,杭州鹭悦朗云府四开四罄[68][70] - 公司酒店业务营业收入约4.7亿元,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平均房价比去年增长13%[69][71] - 公司管理输出的西安大悦城销售额达7.1亿元[74][75] - 公司年内通过公开市场和收并购在杭州、西安获取土地储备约35.18万平方米[76][77] 行业环境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3.6万亿元,同比增长3.7%[36] - 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销售额约4.71万亿元,同比下降25%[37] -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0.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8.3%[38] - 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销售额约4.71万亿元,同比下降25%[38]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约131个商业项目(商业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投入运营,同比增加约4.8%,新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054万平方米[60] 融资情况 - 2024年1月中粮置地发行3 + 2年期无抵押公司债券,规模7亿元,票面利率3.13%[117][118] - 公司平均融资成本4.39%,维持在业内较低水平[117][118] - 2018年1月18日,公司与中国银行(香港)订立贷款函,包括最高7亿港元定期贷款、最高3亿港元循环贷款及6000万港元财资信贷限额[181] - 2019年12月4日,公司将财资信贷限额由6000万港元增至1亿港元;2020年12月9日,进一步增至4亿港元[181] - 2018年1月18日公司与中国银行(香港)签订授信函,获最多7亿港元或等值美元定期贷款、3亿港元或等值美元循环贷款及6000万港元财务信用额度,定期贷款已到期[182] - 2019年10月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Bapton获8亿美元双段定期贷款,A段已到期[183][184] - 2019年12月4日,公司与银行签订授信函,获最高4亿港元或等值美元循环贷款[184] - 2019年12月4日,公司将财务信用额度由6000万港元提高至1亿港元,2020年12月9日进一步提高至4亿港元[182] - 2021年9月17日,公司获6亿美元或等值多段定期贷款,分A、B、C三段[187] - 2022年10月1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Bapton获4.23亿美元多段定期贷款[187] - 2023年3月21日,公司获1.27亿美元或等值港元三年期定期贷款,最多分四次提取[187] - 2023年6月2日,公司获最高5400万美元或等值港元非承诺性循环贷款,期限12个月[187] - 2023年11月28日,公司获最高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港元或美元循环贷款,期限12个月[187] - 2024年7月31日,公司获4亿美元或等值港元定期贷款,36个月后到期[187] 人力资源管理 - 回顾期内,公司共有员工3457名[134][135] - 2024年公司校园招聘“优悦生计划”共招聘26名毕业生,回顾期内引进74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136][137] - 公司建立了以“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为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选人用人、薪酬激励机制[134][135] - 公司建立了健全且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包括提供综合福利、完善激励机制、使高管薪酬与公司整体绩效挂钩[139] - 公司内地附属公司雇员参与中央退休金计划,香港雇员参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按薪金一定比例供款,回顾期无没收供款[140][141] - 公司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完善激励机制,高管薪酬与公司整体业绩挂钩[141] - 公司秉持“学以致用”理念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有多个核心培训项目,完善职业发展体系[144][146] 企业管治 - 公司致力于维持稳健企业管治框架,董事会定期监察、评估及改善管治常规[150][1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外,遵守其他适用条文及部分建议最佳常规[151] - 2024年6月28日陈朗辞任董事长,姚长林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会认为此举不影响权力平衡[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54] - 2024年6月28日陈朗辞任董事长,姚长林获委任为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154]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遵守证券交易守则必守标准[15
大悦城地产(0020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2:08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总额人民币 8,622.1 百万元,同比增长 126.2%[2] - 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 14,756.1 百万元,同比增长 40.1%[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人民幣 142.6 百萬元,同比下降 85.2%[2] - 本公司擁有人本期應佔核心淨利潤(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人民幣 195.2 百萬元,同比下降 68.7%[2] - 期內溢利人民幣 758.723 百萬元[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人民幣 142.585 百萬元[4] - 永久性資本工具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人民幣 96.01 百萬元[4] - 非控股權益應佔期內溢利人民幣 520.128 百萬元[4] - 本集团收益总额为86.22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26.1%[18] - 公司总收益为86.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6.2%[26] - 公司总体业绩为13.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6%[26] 分部业绩 - 物业投资及开发分部收益为81.55亿人民币,占总收益的94.6%[18] - 物业及土地开发分部收益为59.75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94.6%[18] - 酒店经营分部收益为4.68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12.8%[18] - 管理输出项目分部收益为7,296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12.2%[18] - 其他服务分部收益为1,558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59.1%[18]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22.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8%[26] - 物业及土地开发分部收益为59.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5.1%[26] - 酒店经营分部收益为4.6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2.8%[26] - 管理输出项目分部收益为1.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1%[26] - 其他服务分部收益为6.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3%[26] 成本费用 - 本集团融资成本为7.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8.13%[1] - 本集团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3.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4.66%[2] - 本集团销售及提供服务的成本为59.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50.65%[2] - 本集团就应收款项确认的减值损失为3,778万元人民币[7] - 公司待售在建物业计提减值损失1.92亿人民币[32] - 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亏损79万人民币[32] 财务状况 - 本集团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2.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1.39%[5][6] - 本集团应付账款及工程累计开支为49.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9.72%[8] - 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43,015.2百万元[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受限银行存款及抵押存款)约为人民币19,856.7百万元[61] - 有息借贷总额约为人民币46,054.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0%[61] - 总权益约为人民币56,163.4百万元,较上年末基本持平[63] - 流动比率为1.60[61] - 净负债占总权益的比率约为46.6%,较上年末增长2.6个百分点[61,62] - 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4.39%,维持在业内较低水平[61] - 获得银行授信额度人民币63,797百万元,尚未动用的额度为人民币29,570百万元[63] 其他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6,821万人民币[30] - 本集团部分应收账款用作抵押以获得银行融资[7] - 本集团并無就應收賬款結餘持有任何抵押品[10]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已由核數師審閱[71] - 自2024年6月30日後至本公告日期,概無其他對本集團有影響的重大事件或交易須由本公司向其股東披露[72] - 本公司正在進行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市場擴張和並購等新策略[72]
大悦城地产(0020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0:1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在中国开发、经营、销售、出租和管理商业地产项目[4] - 公司拥有或管理32个大悦城、大悦汇和其他商业项目,以及国际顶级品牌奢华酒店[5] - 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是开发、经营和管理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同时开发、销售、投资管理其他物业项目[6] - 公司已成功进驻中国内地24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汉、三亚、长沙、苏州、厦门、南昌等[6] 公司项目概况 - 公司物业开发包括北京宸悦国际、上海前滩海景壹号、成都天府大悦城等项目[8] - 公司投资物业包括北京西单大悦城、上海静安大悦城、天津大悦城等项目[8] - 公司管理输出及相关服务包括大悦城商业管理、北京京西大悦城、北京大兴大悦春风里等项目[8]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公司在2023年获得多项荣誉,如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全国先进典型案例”[12] - 公司子公司中粮置业成功发行2023年首期永续中票,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13] - 公司在2023年度获得多个奖项认可,包括RE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银奖和贏商网2023年度中国购物中心百强运营团队等[1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在2023年度下降至13,272,094千元,其中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增长至4,359,321千元[17]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2人民币分,资产总额达到143,619,078千元[17] - 持续性收入包括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酒店经营收入、管理输出收入和其他服务收入[18] 公司发展展望 - 公司在2023年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抓住消费提振年机遇,实现销售额约3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3%[21] - 公司在2023年继续优化写字楼经营策略,强化品牌形象,提高经营水平[21] - 公司在2023年持续探索节能低碳实践,获得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案例奖[1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年保持稳健的财务政策,淨负债率降至44.0%,平均融资成本约为4.49%[23] - 公司展望2024年,预计经济回升向好,商业零售和物业开发仍面临挑战,但长期趋势向好[24]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购物中心业务实现销售额约3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实现租金收入约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41] - 公司酒店业务營業收入约人民币9.7億元,超2022年75%,超2019年15%[45] 公司财务指标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末的年度溢利约为人民币1,419.6百万元,同比增长29.0%[48] - 本集团的主要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和出租率表现良好,如北京西单大悦城商场零售租金收入为607.0百万元,出租率为98%[50] 公司高管团队 - 姚先生自1993年3月起加入COFCO Group,拥有30年以上的丰富经验[71] - 刘先生自1993年8月加入中粮集团,担任多个职位,包括总裁办公室职员、公关新闻部副总经理等[72] - 朱先生自1993年8月加入中粮集团,现为中粮集团总审计师及审计部总监,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74]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致力于维持稳健的企业治理框架,强调透明度、问责性和独立性原则[93]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守则》,并定期监察、评估和改善企业治理常规[94] - 公司的使命是致力于奉献高品质的绿色生活空间,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持续发展能力的品牌地产引领者[95]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使用三道防线模式来管理风险和内部监控体系[158][159][160] - 第一道防线是负责管理直接风险的业务和职能单位,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和监控内部风险[159] - 第二道防线是战略/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审阅业务单位提交的风险评估结果,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160] - 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职能,负责评估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体系的有效性,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