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搜索文档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90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9-02 11:05
港股市场回购总体情况 - 本周港股市场总回购金额为42.5亿港元,较上周的47.1亿港元有所下降[10] - 本周进行回购的公司数量为42家,较上周的25家明显上升[10] - 众多公司结束半年报业绩静默期,回购市场热度继续升温[10] 重点公司回购数据 - 腾讯控股(0700.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27.5亿港元(275,300.87万港元),回购数量454.9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5%[9][10] - 汇丰控股(0005.HK)回购金额6.0亿港元(60,044.23万港元),回购数量595.3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3%[9][10] - 中国宏桥(1378.HK)回购金额5.4亿港元(54,314.53万港元),回购数量2,153.2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22%[9][10] 行业回购分布 - 从回购金额看,信息技术行业回购金额最高,主要由腾讯控股等公司推动[13] - 从回购公司数量看,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行业各有10家公司进行回购,数量最多[13] - 金融、日常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各有5家公司进行回购,工业行业有4家[13] 回购的意义与市场影响 - 公司回购指上市公司利用流动现金从二级市场购回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可能用于注销或股权激励[21] - 大规模回购潮通常发生在熊市,表明公司认为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旨在稳定投资者信心和股价[21] - 港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经历五轮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并伴随后续上涨行情[21]
中债策略周报-2025090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9-02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最后一周债市维持震荡,主要期限品种多数小幅修复,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5bp至1.35% [3][12] - 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方面,8月制造业PMI回升但低于季节性,经济数据或继续走弱,债市面临调整压力;9月市场通常表现最弱,但10Y国债利率突破1.8%时配置盘具性价比;若9月央行未推增量工具,资金面压力或影响市场情绪,目前哑铃策略或是最佳策略 [6] - 展望下半年,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或将维持宽松;考虑三季度可能是“债牛”起点,可适当放宽对组合久期的限制,30年品种或具较高性价比 [34][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市场表现回顾 利率债市场 - 8月最后一周市场增量消息有限,多空拉锯下债市震荡,央行呵护流动性,跨月资金相对平稳,主要期限品种多数小幅修复,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5bp至1.35% [3][12] - 1年期限收益率持稳于1.37%,3年及以上收益率上行幅度多在3 - 5bp区间,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bp、3bp至1.78%、2.08%;国开债各期限收益率下行幅度在2 - 3bp左右 [15] 信用债市场 - 中长久期品种承压,隐含AA + 城投债曲线上,1年、3年、5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3bp、8bp、9bp,3年及以上收益率普遍回到2.0%之上;AAA - 二级资本债曲线上,1年、3年、5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4bp、6bp、7bp,3年、5年期收益率调整幅度大于国开债同期限品种 [15] 债市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地方债发行3692亿元,净发行2013亿元,含新增一般债95亿元、新增专项债2393亿元(特殊专项债680亿元)、普通再融资债958亿元、特殊再融资债245亿元;国债发行3927亿元,净发行3526亿元,特别国债发行831亿元;政金债发行1640亿元,净发行1620亿元 [20] - 部分利率债发行情况展示了不同类型利率债的交易代码、债券简称、发行规模、发行期限和票面利率 [19] 资金市场情况 资金利率 - 央行流动性投放下,税期资金面维持平稳,跨月资金利率相对平稳,R001、DR001周均值较上周明显回落,分别下行13、14bp,DR007下行1bp,R007周均值小幅上行1bp;本周隔夜和一周Shibor利率收于1.32%、1.45%,较上周分别变动 - 5、+3.8bps;隔夜及一周CNH Hibor利率收于1.1%、1.28%,较上周变动 - 43.1、 - 36.2个bps [26] 同业存单 - 受税期资金面收敛影响,存单收益率多数上行,3个月、6个月、1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3bp、2bp、3bp至1.55%、1.61%、1.67%;加权发行期拉伸至8.1个月;银行间质押式成交规模回落,平均成交量由前一周的8.15万亿元降至7.13万亿元 [29] 中国债券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 - 美元指数过去一周持续低于100,离岸人民币持续升值,周五收于7.18下方;本周央行净回笼495亿元,其中逆回购净回笼0.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0.3万亿元,国库定存净回笼0.1万亿元;展望下半年,央行或将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34] 基本面展望 - 7月CPI同比0增长,高于预期 - 0.1%,商品零售分项回暖;PPI同比 - 3.6%,维持低迷;物价回升仍面临较大压力;7月社融数据或不容乐观;8月中下旬双降预期或升温 [35] 货币政策展望 - 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宽货币政策仍将持续;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内相对可控,外部冲击短期内不掣肘货币宽松力度;下半年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发债,流动性易松难紧 [35] 债券市场展望 - 利空出尽,债市8 - 9月或将迎来一波强势下行;三季度可能是“债牛”起点,可适当放宽对组合久期的限制,30年品种或具较高性价比 [35]
债券策略月报:2025年9月美债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090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9-02 09:42
核心观点 - 美债利率或已迎来拐点 预计10Y/2Y美债利率年内低点将分别触及3.6%和3.2% 推荐TLT TMF及10年期及以上美债期货品种 [3][7] -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于通胀上行动力 就业市场走弱且通胀上行斜率温和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显著提升 [3][5][71] - 美债市场去杠杆结束叠加去美元化进程暂缓 叠加财政部发行结构优化 对长端利率形成压制 [7][22][112] 8月美国资本市场回顾 - 美股三大指数创历史新高 道琼斯指数收44130.98点(月涨0.09%) 标普500收6339.4点(月涨2.17%) 纳斯达克收21122.45点(月涨3.7%) [13] - 美债收益率普遍回落 30年期升3bps 20年期降14bps 10年期降35bps 2年期降27bps 10Y-2Y利差超60bps(较7月升21bps) 30Y-10Y利差达66.8bps [4][14] - 利率掉期市场1年期USD隔夜指数收4.02% 较7月回落超20bps 期货市场预计2026年7月终端利率降至3%-3.25%区间(较7月回落超50bps) [14] 美债一级发行和供需情况 - 8月美债总发行规模2.26万亿美元(前值2.51万亿美元) T-Bill发行占比超90% 规模2.06万亿美元(前值2.37万亿美元) 中长期债发行规模1690亿美元(前值1084.8亿美元) [22][23] - 长端美债拍卖改善 10年期投标倍数2.52倍(前值2.6倍) 30年期2.43倍(前值2.31倍) 尾部利差10年期-0.014%(前值-0.012%) 30年期-0.007%(前值0.007%) [24] - 财政部Q3净融资规模预10070亿美元 Q4预5900亿美元 TGA账户目标8500亿美元(当前近6000亿美元) [23] 美债市场流动性状况 - 货币市场利率低位波动 SOFR利率8月中枢4.32% 接近政策利率下限(4.25%) EFFR-IORB利差无显著上行 [53][54] - 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维持3.3万亿美元 ON RRP用量中枢2000亿美元 TGA余额近6000亿美元 [54] - 美债流动性压力指数回落 隐含波动率延续下行 SLR规则提案提升做市商能力 [55][64][68] 经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 - 7月非农新增7.3万人(低于预期10.4万人) 前两月数据下修25.8万人 失业率4.12% 劳动参与率62.3% [5][77][83] - 7月CPI同比2.7% 核心CPI同比3.1% 环比0.3% 能源项环比-1.1% 核心服务环比0.25% 关税敏感商品涨价幅度边际放缓 [77][79][80] - 鲍威尔杰克森霍尔会议释放明确9月降息信号 强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 FOMC票委中3位明显偏鸽 [5][71] 地产与PMI数据 - 7月成屋销售年化393万套(环比-0.7%) 新屋销售62.7万套(环比+1%) 成交价格中位数同比增约3% [97][101][103] - 8月Markit综合PMI升至55.4 制造业PMI53.3 服务业PMI55.4 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但补库力度偏弱 [105][108] 下半年美债配置策略 - 推荐品种:TLT TMF 10年期及以上美债期货(CME代码TY/US/UL CBOT代码ZN2509/2510/2512) [3][7][114] - 10年期美债期限溢价0.51% 较疫情中枢(0.07%)偏高 若财政部"影子QE"重现 利率距4月高点有超40bps下行空间 [25][26] - 稳定币发展可能带来万亿级美债需求 短债发行比例若从21%提至30% 将压制长端期限溢价 [112]
债券策略月报:2025年9月中债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090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9-02 08:59
核心观点 - 8月经济数据多数走弱,但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推动权益市场走强,上证综指突破近10年高点,债市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出现回调 [3][4][11] - 9月债市利空因素占主导,建议采取哑铃策略平衡流动性与收益,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8%可逐步进场配置 [3][6][86] -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央行流动性投放积极,但需关注9月资金面压力及潜在政策调整 [5][24][85] 2025年8月中国资本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表现强劲,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创近10年新高,主要受反内卷叙事和财政贴息等宽信用政策推动 [3][4][11] - 债市整体回调,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75BP至1.35%,10年期上行7.45BP至1.78%,30年期上行10.4BP至2.0180% [3][4][11] - 短端债券表现优于长端,1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1BP至1.37%,而3年、5年、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3.5BP、6.1BP、13.4BP、19.3BP [12] - 政府债发行压力加大,8月地方债净发行9776亿元,国债净发行5933亿元,政金债净发行7710亿元 [19] 中债市场宏观环境解读 - 经济数据普遍走弱,六大口径中仅出口加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地产销售单月同比均低于前值 [5][29]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5.7%(前值6.8%),社零同比降至3.7%(前值4.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1.6%(前值2.8%) [29][32][33] - 出口表现亮眼,以美元计价7月出口同比7.2%(前值5.8%),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对东盟和非洲出口增速分别达16.6%和42.4% [33][51] - CPI同比持平于0%,PPI同比-3.6%,生产资料价格延续跌势,生活资料价格整体稳定 [52][57] - 社融增加1.16万亿元,同比多增3893亿元,但低于市场预期,M1同比升至5.6%,M2同比升至8.8% [58][59] - 制造业PMI边际回升至49.4%,但仍处荣枯线下方,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虽回升但仍低于50% [66][68] 海外经济环境 -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连续3个月回升,6月末达4.39万亿元 [73][76] - 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暗示9月可能降息,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77][79] -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14.7万人,失业率降至4.12%,但关税冲击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79][82] - 美国地产销售低迷,成屋销售年化值393万套,新屋销售年化值62.7万套,高利率环境抑制复苏 [83] 2025年9月中债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9月债市调整压力较大,历史数据显示收益率下行概率仅17%,调整幅度中位数2.59BP [86] - 建议配置盘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8%时逐步进场,30-10年期利差在30BP区间上沿可配置 [86] - 资金面面临跨季和缴税压力,需关注央行对冲操作,政府债供给规模预计环比下降1896亿元至1.3万亿元 [19][24] - 外部环境改善,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央行货币政策重心转向经济增长和就业 [71][84]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26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26 03:14
港股市场回购活动总体情况 - 本周港股市场回购公司数量为25家,较上周的17家明显上升[11] - 本周总回购金额为47.1亿港元,较上周的7.9亿港元大幅上升[11] - 市场回购热度大幅升温,主要因众多公司结束半年报业绩静默期[11] 重点公司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0700.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27.53亿港元[10][11] - 中国宏桥(1378.HK)回购金额排名第二,为7.56亿港元[10][11] - 汇丰控股(0005.HK)回购金额排名第三,为6.86亿港元[10][11] 行业回购分布特征 - 信息技术行业回购金额最集中,腾讯控股单家贡献27.53亿港元[14][15] - 可选消费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共有8家公司发起回购[14] - 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并列第二,各有4家公司进行了回购[14] 回购行为的意义与市场影响 - 大规模回购潮通常发生在熊市,公司认为股价低于内在价值[21] - 回购行为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旨在稳定投资者信心[21] - 港股历史数据显示,回购潮后往往伴随市场上涨行情[21]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26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26 01:26
净买入与净卖出公司 - 中国人寿为本周净买入榜首,净买入金额达43.27亿元,持股变动1.746亿股[8] - 盈富基金净买入金额31.43亿元,持股变动1.216亿股[8] - 腾讯控股净买入金额25.38亿元,持股变动422.99万股[8] - 快手-W为本周净卖出榜首,净卖出金额17.34亿元,持股减少2315.6万股[9] - 安踏体育净卖出金额10.45亿元,持股减少1019.73万股[9] - 汇丰控股净卖出金额7.95亿元,持股减少785.24万股[9] 行业资金流向 - 金融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两席,中国人寿和友邦保险合计净买入57.6亿元[8] - 可选消费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四席,包括阿里巴巴、理想汽车、美团和泡泡玛特[8] - 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在净卖出前十中分别有两家和三家公司上榜[9] 活跃个股交易动态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中合计买卖额最高,8月22日达135.57亿元[18] - 腾讯控股在多个交易日表现活跃,8月19日沪市净买入9.79亿元[21] - 盈富基金在8月20日出现大幅净卖出,沪市和深市合计净卖出103.22亿元[20] - 东方甄选在8月19日交易活跃,沪市和深市合计买卖额达103.37亿元[21] 港股通机制与资金流向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和深港通,内地投资者通过SPV买卖联交所股票[28]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重要依据[29][30] - 港股市场吸引内地资金投资新经济龙头,对两地市场影响较大[31]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19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19 02:53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公司 - 小米集团-W以33.85亿元净买入位居榜首,持股变动数达64050171股[9] - 盈富基金以61.88亿元净卖出位列第一,持股变动数为-239840000股[10] - 信息技术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5席,合计金额达69.93亿元[9] 行业资金流向 - 信息技术行业净买入金额最高,达69.93亿元[9] - 金融行业出现分化,中国人寿净买入9.21亿元而招商银行净卖出5.85亿元[9][10] - 医疗保健行业净买入金额合计15.67亿元(再鼎医药8.65亿+百济神州7.02亿)[9] 活跃个股交易 - 盈富基金在沪市港股通单日成交额达81.20亿元(8月15日)[19] - 腾讯控股在8月14日沪市港股通成交60.03亿元但净卖出6.78亿元[20] - 中芯国际连续五日出现在活跃个股榜单,最高单日成交额35.61亿元[22] 港股通机制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和深港通两个通道,分别通过上交所和深交所在港设立的SPV进行交易[29]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其流向反映内地投资者偏好[30] - 港股通机制使内地投资者能够投资香港市场的新经济龙头企业[32]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1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12 01:30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 本周港股市场回购公司数量为15家,较上周的23家继续下降[10] - 本周总回购金额为7.8亿港元,较上周的2.2亿港元明显回暖,主要由于汇丰控股恢复回购[10] - 汇丰控股(0005.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5.5亿港元,占其总股本的0.03%[9][10] - 恒生银行(0011.HK)回购1.1亿港元,占总股本的0.05%,排名第二[9][10] - 信义玻璃(0868.HK)回购0.5亿港元,占总股本的0.14%,排名第三[9][10] 行业分布与市场趋势 - 金融行业回购金额最高,汇丰控股和恒生银行合计贡献6.6亿港元[13][14] - 可选消费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达7家,占总数47%[13][14] - 工业、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各有2家公司回购,日常消费和信息技术行业各有1家[13][14] 上市公司回购意义 - 公司回购行为通常发生在熊市,表明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19] - 港股历史上五轮回购潮后均伴随上涨行情,对市场走势有指导意义[19]
中债策略周报-20250805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05 1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制造业PMI不及预期,内需走弱,商品市场定价修正利好债市,不同期限收益率下行,长端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分别下行3.3、3.4个bps至1.71%、1.92%,1年期国债下行1个bps至1.37% [3][12] - 7月PMI和票据市场数据显示需求端偏弱,短期政策刺激预期回撤,商品市场和股市降温,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利多债市,中上旬机会大,下旬需再观察 [6] - 尽管利率下界受限,以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年内低点为参考,二者仍有10 - 12bp下行空间,叠加久期考量,潜在收益可观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债券市场表现回顾 - 7月制造业PMI不及预期,内需走弱,商品市场定价修正利好债市,不同期限收益率下行,长端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分别下行3.3、3.4个bps至1.71%、1.92%,1年期国债下行1个bps至1.37% [3][12] - 利率债收益率曲线走平,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37%,3年及以上收益率下行幅度更明显;信用债利差普遍走扩,隐含AA + 城投债曲线1年、3年、5年期收益率均上行10bp,5年期收益率达2.04%;AAA - 二级资本债曲线1年、3年、5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7bp、14bp、14bp [15] 债市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利率债发行情况:展示了部分利率债发行信息,包括交易代码、债券简称、发行规模、发行期限、票面利率等 [19] - 地方债本周发行3372亿元,净发行2360亿元,含新增一般债209亿元、新增专项债1832亿元、普通再融资债877亿元、特殊再融资债454亿元;国债本周发行4061亿元,净发行107亿元,特别国债发行830亿元;政金债本周发行1580亿元,净发行 - 56亿元 [20] 资金市场情况 - 跨月前夕,央行逆回购连续大额净投放,资金面逆势转松,周一至周三单日逆回购净投放均超千亿,资金价格下降,隔夜利率回落至OMO利率以下,R001较周初下行19bp至1.36%;跨月当日,央行缩量续作,资金面维持均衡,隔夜资金价格抬升幅度弱于季节性 [26] - 本周隔夜和一周Shibor利率收于1.32%、1.45%,较上周分别变动 - 5、 + 3.8bps;隔夜及一周CNH Hibor利率收于1.1%、1.28%,较上周变动 - 43.1、 - 36.2个bps [26] - 存单收益率多数下行,1个月AAA同业存单下行6.9bp至1.49%,其余期限降幅在3.6 - 5.1bp;同业存单加权发行期限从7.3个月压缩至5.9个月;银行间质押式成交规模从7.70万亿元降至6.72万亿元 [29] 中国债券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 美元指数低于100,离岸人民币升值,周五收于7.19下方;下半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本周央行基本等量续作,净投放69亿元,逆回购余额较7月25日小幅抬升 [34] - 上半年经济数据平稳,实现5%目标难度不大,政策层面线索重要,“反内卷”升温,政府主导投资;后续政策线索主导宏观经济走势 [35] - 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宽货币政策持续,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外部冲击不掣肘货币宽松,下半年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债,流动性易松难紧 [35] - 7月利空因素有限,基本面数据喜忧参半,长端利率回撤幅度可控,跨季之后长端利率或有向下行情,可优先选择高性价比品种 [35]
债券策略月报:2025年8月中债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0805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05 07:01
核心观点 - 7月经济数据表现平稳,政策刺激预期主导市场走势,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投资体量达万亿水平)带动权益和商品市场显著上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3.74%和5.32% [3][4] - 债市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和资金面收敛影响表现不佳,但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仍有10-12bp下行空间,潜在收益可观 [3][6] - 8月资金面预计维持宽松,政策定调"流动性充裕",叠加商品和股市降温,债市或迎来利多 [6][104] 2025年7月中国资本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 - 权益市场: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3.74%和5.32%,月末收于3553.2和10991.3,基建扩张逻辑(雅鲁藏布江项目)和"反内卷"政策推动风险偏好改善 [4][11] - 债券市场:利率债短端表现优于长端,1年、3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bp、5bp至1.38%、1.44%,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达到1.70%、1.95% [12] - 信用债:隐含AA+城投债1年期收益率下行2bp,3年、5年期上行3bp、9bp;AAA-二级资本债1年期下行5bp,3年、5年期上行2bp、5bp [12] 一级发行 - 7月政府债净发行1.33万亿元(地方债8124亿元+国债5133亿元),8月预计净发行1.47万亿元,9月收敛至1.14万亿元 [20] - 国债发行规模上调,8-9月净发行预计为8000亿、540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预期6700亿、6000亿元 [20] 资金面 - 7月DR001和R001中枢分别下行至1.45%、1.39%,较6月下行5bp、1bp,央行累计净投放0.3万亿元 [26] - 8月资金缺口预计有限,历史数据显示资金利率最大上行幅度仅3bp,缴税压力较轻(过去五年均值1.02万亿元) [27] 中债市场宏观环境解读 经济基本面 - 二季度实际GDP同比5.2%,名义增长同比3.9%,工业增加值同比6.8%,但社零同比回落至4.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至0.5% [35][36] - 出口同比5.8%,对东盟、印度、非洲增速分别为16.8%、9.4%、34.8%,汽车(23.1%)、船舶(23.6%)出口保持高增长 [37] - 6月CPI同比0.1%,PPI同比-3.6%,平减指数-1.38%为16个月最低 [58][60] 货币政策 - 6月社融增量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M1同比2.3%,M2同比8.3%,信贷总量扩张但结构偏弱 [66][69] - 7月PMI超预期回落至49.3%,新订单和出口订单分别下滑0.4个百分点至47.1% [77][78] - 政治局会议定调"流动性充裕",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81][83] 2025年8月中债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需求端偏弱叠加政策刺激预期回撤,商品和股市降温或通过"股债跷跷板"效应利多债市 [6][105] - 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参考年内低点仍有10-12bp下行空间,久期策略潜在收益可观 [3][105] -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连续3个月回升至4.39万亿元,美元指数回落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8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