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

搜索文档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 2025.9.15-2025.9.21-20250923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9-23 02:45
| 分析师: | 沈凡超 | | --- | --- | | 中央编号: | BTT231 | | 联系电话: | 852-4623 5564 | | 邮箱: | hector@cnzsqh.hk | 1 目录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 2025.9.15-2025.9.21 2 l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l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行业分布 l 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l 港股通与南下资金介绍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3 港股通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2025.9.15-2025.9.21) | 序号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行业 | 港股通持股变动数 | 净买入金额(亿元) | | --- | --- | --- | --- | --- | --- | | 1 | 9988.HK | 阿里巴巴-W | 可选消费 | 139830551 | 222.47 | | 2 | 6160.HK | 百济神州 | 医疗保健 | 10056137 | 20.19 | | 3 | 3690.HK | 美团-W | 可选消费 | 15577752 | 16.56 | | 4 | 2601.HK | 中国太保 | 金融 ...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916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9-16 05:24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公司 - 阿里巴巴-W为本周净买入金额最高公司达179.99亿元[8] - 泡泡玛特为本周净卖出金额最高公司达-25.29亿元[9] - 信息技术行业在净卖出前十中占据五席包括小米集团-W(-10.96亿元)和快手-W(-8.71亿元)[9] 行业资金流向 - 可选消费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四席包括比亚迪股份(24.57亿元)和理想汽车-W(9.16亿元)[8] - 金融行业有三家公司进入净买入前十包括中国平安(18.33亿元)和友邦保险(10.74亿元)[8] - 医疗保健行业出现分化映恩生物-B获净买入13.65亿元而康方生物遭净卖出13.28亿元[8][9] 个股活跃度分析 - 阿里巴巴-W连续五日位列沪市和深市港股通活跃度榜首9月10日合计买卖额达167.95亿元[18][19][20][21][22] - 美团-W在沪市港股通中表现活跃但净买入方向不稳定9月8日净卖出11.88亿元而9月9日深市净买入6.05亿元[21][22] - 中芯国际在多日活跃榜中出现9月11日深市港股通买卖额达31.32亿元[19]
南下资金,创纪录!最新研判:牛市行情仍在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11:10
南下资金流入规模与纪录 - 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002.21亿港元 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2] - 南下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46980.12亿港元 [2] - 单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的交易日有43天 其中11个交易日超200亿港元 [2] - 月度净买入额在1月、2月、3月、4月、7月、8月均超过1000亿港元 [2] 资金流入动因与市场吸引力 - 港股科技和消费类资产契合AI、新消费等新兴产业趋势 对资金吸引力强 [2] - 港股个股估值处于低位 投资性价比突出 [3] - 部分板块具有较高股息率 提供稳定现金流和回报率 [3] - 中国资产成为国际资本逃离美元资产的避风港 [3] - 香港IPO市场火热 今年50只新股募资超1280亿港元 同比暴增6倍 [3] 市场结构变化与资金主导力量 - 南向资金从散户主导变为公募、保险、私募等专业机构主导 [4] - 内资逐步成为香港股市的中流砥柱 改变外资主导格局 [4] - 科技和消费产业市值合计占据半壁江山 取代金融地产主导格局 [4] - 南向资金重塑港股估值框架 提升市场成长性 [4] 资金配置方向与板块轮动 - 南向资金投资偏好集中在高股息、低估值及高成长板块 [5] - 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共81只 集中在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工业、信息技术等领域 [5] - 资金展现明显板块轮动 从一季度信息技术转向二季度新消费 再转向近期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 [6] 港股市场表现与牛市基础 - 港股近期表现萎靡 恒生指数涨幅仅为沪指一半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不及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1/4 [7] - 业内认为低迷是阶段性盘整而非趋势逆转 牛市基础仍在 [7] - 市场结构分化显著 年初以来跑赢基准指数的个股占比仅35% [8] - 美联储降息可能缓解港币汇率压力 南向及外资资金持续流入 [8] - 港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相对低位 具配置价值 [8]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等制度 提升对科创资产吸引力 [8]
图解丨南下资金大幅加仓阿里、美团和地平线机器人
格隆汇APP· 2025-09-05 10:37
南下资金净买入情况 -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56.23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位为阿里巴巴-W(21.44亿港元)、美团-W(19.53亿港元)、地平线机器人-W(14.38亿港元) [1] - 净卖出前三位为三生制药(5.76亿港元)、快手-W(5.75亿港元)、晶泰控股(1.92亿港元) [1] 重点公司持续买入情况 - 连续11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达195.2289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买入小米集团累计达20.9448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买入美团累计达30.4999亿港元 [1] 个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地平线机器人-W股价涨幅达9.1%且获净买入14.38亿港元 [1][3] - 三生制药股价大涨18.2%但遭净卖出5.76亿港元 [1][3]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3.51亿港元且股价上涨4.2% [1][3] 科技板块资金配置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3.9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4.35亿港元且股价上涨2.2% [1][3] - 小米集团获净买入6.93亿港元且股价微涨0.4% [1][3] 新能源与硬件板块 - 比亚迪股份获净买入8.9亿港元且股价上涨1.1% [1][3]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价上涨6.5%但遭净卖出1.14亿港元 [1][3]
超1万亿港元!今年以来南下资金购买港股创纪录
深圳商报· 2025-09-03 23:07
南下资金流入规模 - 2025年1月1日至9月2日南下资金净买入额达10002.21亿港元 刷新历史纪录 [1] - 自开通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买入总额达46980.12亿港元 [1] - 2025年单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的交易日达43天 其中11个交易日超200亿港元 [1] - 8月5日单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1] 月度资金流向特征 - 2025年1月/2月/3月/4月/7月/8月净买入额均超千亿港元 分别为1256亿/1528亿/1603亿/1667亿/1357亿/1122亿港元 [1] 重点配置标的 - 近一个月净买入前三位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W 买入额均超50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十名公司包括中国人寿/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理想汽车-W/晶泰控股/中兴通讯/比亚迪 买入区间8.09亿至198.27亿港元 [1] 持股集中度分析 - 截至9月2日南下资金持股比例超10%个股410只 超30%个股145只 超50%个股39只 超60%个股10只 [2] - 持股比例前三为中国电信73.99%/绿色动力环保70.03%/中国神化67.69% [2] 历史流入趋势 - 2020-2024年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亿/4544亿/3863亿/3188亿/8078.69亿港元 [2] - 2024年起南下资金加速流入 2025年前7个月净买入额已超越2024年全年 [2]
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204亿创历史新高,大幅减仓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03
南下资金今日净卖出港股204.41亿港元,为有史以来单日最大净卖出额。其中:净买入中芯国际8.92 亿、康方生物5.11亿、华虹半导体4.63亿、中国人寿3.83亿、美团-W 3.33亿、阿里巴巴-W 3.29亿、中国 海洋石油2.53亿、地平线机器人-W 2.41亿晶泰控股2.24亿;净卖出盈富基金118.9亿、恒生中国企业 47.76亿、腾讯控股5.83亿、小米集团-W 2.99亿。 ...
解密南下:谁在买,还有多少空间;从Spotify看TME、网易云音乐的成长空间
2025-08-26 15:02
南下资金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南下资金净流入达6800亿元 预计三季度超万亿 全年或超1.2万亿元[1][5] * 南下资金在港股中占比从2024年初13.5%升至2025年7月20%左右[2] * 2025年一季度南下净流入创历史新高达4100亿元 其中散户资金占比约40% 机构资金占更大比重[2] * 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各贡献约1000亿元 私募基金和ETF合计700亿元 散户净流入1200亿元[2] * 机构投资者主导南向资金 公募和险资为主要增量来源 预计险资全年南下规模超3000亿元 公募增量达2000-3000亿元[1][5] * 机构比例增加增强港股市场稳定性 减少散户逆市操作现象[9]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表现 * 2025年Q2收入同比增长18%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37%[1][6] *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1.24亿 同比增长6.3% ARPU达11.7元 同比增长9.3%[7] * 付费渗透率22.5% SVIP用户超1550万 占付费用户比例12.1%[7] * 广告和演唱会周边业务收入25亿元 同比增速47%[7] * 预计全年经调整净利润96亿元左右 明年112亿元左右[7] * 市盈率从2024年末16-17倍提升至目前25-30倍 预计2026年为20-24倍[3][10] * 收购韩国SM娱乐部分股份 推出粉丝经济功能"泡泡"[7] 网易云音乐表现 * 2025年Q2收入同比下滑6% 主要受直播业务拖累[1][11] * 社交娱乐业务企稳 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提升[1][11] * 降本增效显著 上半年销售和市场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6%[11] * 净利润提升41% 经调整净利润大幅超预期[11] * 剔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免8.5亿元后经调整净利润仍超预期[11] * 估值水位与TME相当 对应今年新调整净利润约30倍PE 2026年约25倍PE[1][11] 行业竞争格局 * 汽水音乐MAU增速迅速达约1亿 但主要市场偏向下沉 对TME和网易云音乐威胁有限[3][12] * 在线音频流媒体赛道竞争壁垒高 基于版权规模优势 用户流量和技术平台形成粘性[3][14] * Spotify订阅付费率接近40% 欧美成熟地区达50%-60%[13] * Spotify今年经调整PE超过100倍 每季度付费用户数稳步增长[13] 市场前景展望 * 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及香港稀缺性资产吸引力将持续支持港股市场发展[1][9] * TME付费渗透率参考海外公司还有翻倍空间[10] * 在线音频流媒体赛道长期具有较强竞争壁垒 估值水平若能保持成交量与流动性将难以大幅下跌[3][15] * 全球流动性充裕及对内容平台的偏好有望抬升整体估值水平[3][10]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26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26 01:26
净买入与净卖出公司 - 中国人寿为本周净买入榜首,净买入金额达43.27亿元,持股变动1.746亿股[8] - 盈富基金净买入金额31.43亿元,持股变动1.216亿股[8] - 腾讯控股净买入金额25.38亿元,持股变动422.99万股[8] - 快手-W为本周净卖出榜首,净卖出金额17.34亿元,持股减少2315.6万股[9] - 安踏体育净卖出金额10.45亿元,持股减少1019.73万股[9] - 汇丰控股净卖出金额7.95亿元,持股减少785.24万股[9] 行业资金流向 - 金融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两席,中国人寿和友邦保险合计净买入57.6亿元[8] - 可选消费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四席,包括阿里巴巴、理想汽车、美团和泡泡玛特[8] - 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在净卖出前十中分别有两家和三家公司上榜[9] 活跃个股交易动态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中合计买卖额最高,8月22日达135.57亿元[18] - 腾讯控股在多个交易日表现活跃,8月19日沪市净买入9.79亿元[21] - 盈富基金在8月20日出现大幅净卖出,沪市和深市合计净卖出103.22亿元[20] - 东方甄选在8月19日交易活跃,沪市和深市合计买卖额达103.37亿元[21] 港股通机制与资金流向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和深港通,内地投资者通过SPV买卖联交所股票[28]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重要依据[29][30] - 港股市场吸引内地资金投资新经济龙头,对两地市场影响较大[31]
北水火力全开!单日净扫港股185.73亿,阿里巴巴连获4日加仓
金投网· 2025-08-20 01:15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盈富基金70.71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22.15亿港元、南方恒生科技14.12亿港元、腾讯控股10.26亿港元、小米集团-W 7.39亿港元、三生制药2.82亿港元、阿里巴巴-W 2.6亿港元、晶泰控股1.79亿港元、美团-W 1.35亿港元、健康之路1.18亿港元 [1] - 净卖出东方甄选5.12亿港元、中芯国际4.86亿港元、华虹半导体1.48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4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27.8719亿港元 连续3日净买入腾讯累计27.3253亿港元 [2] 个股交易表现 - 东方甄选股价下跌20.9% 净卖出0.49亿港元 成交额70.43亿港元 [5]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0.9% 净买入9.79亿港元 成交额32.21亿港元 [5]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0.3% 净卖出0.07亿港元 成交额25.47亿港元 [5]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2% 净买入3.30亿港元 成交额20.00亿港元 [5] - 健康之路股价下跌7.5% 净买入1.19亿港元 成交额17.41亿港元 [5] - 晶泰控股股价下跌2.9% 净买入1.79亿港元 成交额15.58亿港元 [5]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3.4% 净买入0.02亿港元 成交额20.84亿港元 [5]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3.1% 净卖出1.49亿港元 成交额14.25亿港元 [5] 公司动态与业绩 - 腾讯控股于8月19日以5.504亿港元回购93.2万股股份 [6]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5% 高于预估1149.4亿元 第二季度净利润119.0亿元高于预估88.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75.4% 公司预计2025年整体收入增长30%以上 [6] - 东方甄选辟谣称"周成刚涉关联交易被调查"为不实信息 "佣金率超30%"说法严重失实 实际平均佣金率不到20% 公司已启动司法程序 [6] - 麦格理上调阿里健康评级至"跑赢大市" 目标价从3.4港元上调至6.78港元 调高2026和2027财年经调整纯利预测6%和20% 认为在线医疗保健行业结构性转好 市场占有率加速提升 [7]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19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19 02:53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公司 - 小米集团-W以33.85亿元净买入位居榜首,持股变动数达64050171股[9] - 盈富基金以61.88亿元净卖出位列第一,持股变动数为-239840000股[10] - 信息技术行业在净买入前十中占据5席,合计金额达69.93亿元[9] 行业资金流向 - 信息技术行业净买入金额最高,达69.93亿元[9] - 金融行业出现分化,中国人寿净买入9.21亿元而招商银行净卖出5.85亿元[9][10] - 医疗保健行业净买入金额合计15.67亿元(再鼎医药8.65亿+百济神州7.02亿)[9] 活跃个股交易 - 盈富基金在沪市港股通单日成交额达81.20亿元(8月15日)[19] - 腾讯控股在8月14日沪市港股通成交60.03亿元但净卖出6.78亿元[20] - 中芯国际连续五日出现在活跃个股榜单,最高单日成交额35.61亿元[22] 港股通机制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和深港通两个通道,分别通过上交所和深交所在港设立的SPV进行交易[29]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其流向反映内地投资者偏好[30] - 港股通机制使内地投资者能够投资香港市场的新经济龙头企业[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