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亏损也要买!又一塑料龙头布局LCP
DT新材料· 2025-07-02 15:18
收购交易概述 - 朗迪集团拟以不超过1.21亿元现金收购聚嘉科技不超过20.17%股权 [2] - 朗迪集团现持有聚嘉科技1.3721%股权 [4] - 此次收购是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旨在推动新材料板块补链强链 [5] 收购方朗迪集团业务情况 - 公司是国内空调风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家用空调风叶(58.83%)、机械风机(28.85%)、复合材料(10.14%) [4] - 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形成PP、PC、ABS、PA、AS等增强、增韧、耐候、阻燃高性能材料 [4] -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建材等领域 [4] - 已布局机器人核心运动部件,研发集成永磁同步电机、减速器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关节模组解决方案 [6] - 机械风机产品在低空飞行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6] 标的公司聚嘉科技业务情况 - 创立于2017年,核心布局LCP纤维、薄膜及树脂三大系列产品 [3] - 行业内唯一具备从LCP纤维级基体树脂、改性树脂到高性能LCP纤维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3] - 2024年亏损4630.96万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609.29万元 [3] LCP行业概况 LCP树脂 - 具有低介电损耗和良好加工特性,主要用于电子连接器、高频电路板及汽车零部件 [8] - 全球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宝理塑料、住友化学、塞拉尼斯、东丽等 [8] -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金发科技(0.6万吨,1.5万吨在建)、沃特股份(2.5万吨)、聚嘉科技等 [8] LCP纤维 - 具有高强度和耐高温特性,应用于航空航天部件、防割手套及特种绳缆 [9] - 全球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可乐丽、东丽和KB SEIREN等 [9] - 国内聚嘉科技(2000吨/年)、普利特(1000吨/年)是该领域领先企业 [9] LCP薄膜 - 因低介电损耗特性成为柔性电路板和高频信号传输介质的理想材料 [10] - 全球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可乐丽、村田制作所、千代田等日本企业 [10] - 国内生产企业有普利特、友维聚合、聚嘉科技等 [10] LCP改性工程塑料 - 全球主要布局企业有塞拉尼斯、宝理塑料、住友化学、可乐丽、世洋树脂等 [11] - 国内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沃特股份、聚嘉科技等 [11] 行业动态 - 住友化学已成功建立利用生物质材料单体生产LCP的量产技术 [11] - 金发科技Vicryst® LCP CER-B材料成功通过ISCC PLUS认证,成为全球第二家、国内第一家获此认证的LCP供应商 [11]
50个免费名额!海上风电、海上光伏、P2X项目方看过来
DT新材料· 2025-07-02 15:18
论坛概况 -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由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 [2] - 同期活动包括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产业需求对接、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项目地图发布等 [2][12][15][24] - 组织机构涵盖20余家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包括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宁波大学等联合支持单位 [27][28] 技术议题与核心内容 深远海开发与降本矛盾 - 院士报告聚焦深远海开发中施工装备、发电设备、支撑结构、系泊、输变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路径 [9] - 大功率海上漂浮式垂直轴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哈尔滨工程大学张建华)及国际首台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经验分享(南方电网王红星) [10][11] - 浮式平台降本方案涉及设计优化(明阳智能张虎)、抗疲劳制造技术(广东工业大学张永康)、新型环保材料应用(维希艾环保谭卫锋) [15][42] 海上风电专题 - 全流程降本增效方案:从项目开发(龙源振华冯小星)、设备选型(明阳智能风渔融合实践)、施工装备关键环节到运维创新 [12][13][15] - 漂浮式风电基础技术挑战(中国海洋大学王俊荣)、风浪联合发电装备进展(宁波大学万岭)及蓝色金融支持路径(北京大成律所周华) [16] 海上光伏专题 - 浮式光伏技术创新:锚固系统(交通运输部耿宝磊)、水动力模拟(浙江大学赵西增)、多体动力学实验(天津理工大学姚烨) [17][19][22] - 华能集团海上光伏融合开发实践、超大型换流站平台安装技术(海洋石油工程武海波) [18][15] - 石墨烯增强防腐涂层材料在海上能源防护中的应用 [20] Power to X与海洋能专题 - 海洋氢能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邝允、厦门大学范捷)、深远海原位供电技术(国家电投汲水) [24][23] - 阵列式叶轮波浪能捕获性能(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宋瑞银)、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东南大学黄磊) [24] 参与机构与专家 - 高校与研究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等12所院校参与技术报告 [28][36][38][40][42] - 企业代表:明阳智能、南方电网、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海洋石油工程等企业分享工程实践 [11][13][18][24] - 院士领衔: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Torgeir Moan担任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参与主旨报告 [27][9]
30+固体电池产业企业最新进展
DT新材料· 2025-07-02 15:18
主机厂布局 - 上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装车,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4年底在MG4上量产应用[2] - 长安汽车宣布2025年推出全固态电池功能样车,2027年逐步量产,其金钟罩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超1500km[3] 电池厂进展 - 宁德时代锂金属电池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提出创新电解液设计原则以实现高能量密度与长循环寿命[4] -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G垣准固态电池已送样测试,尚未商业化[5] - 珠海冠宇建成全固态锂电池实验线,消费类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850-900Wh/L并通过客户端验证[6] - 赣锋锂业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400Wh/kg电池循环突破800次,500Wh/kg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8] - 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获低空经济客户定点,能量密度330Wh/kg,计划2025年量产[9] - 台塑新智能全固态电池试验线启用,目标2027年量产[10] 材料商动态 - 格林美已实现固态电池前驱体材料吨级以上出货[15] - 星源材质参股公司新源邦拥有氧化物电解质百吨级产能[16] - 天奈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为美国Q客户独家供应商[19] - 瑞固新材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百吨级产线投产,与星源材质签署战略合作[22] 设备与技术 - 先导智能向全球领先电池企业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与高速叠片设备[31] - 曼恩斯特完成"湿法+干法"工艺装备双线布局,在干法前段设备等领域有技术沉淀[33]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将于7月3-5日在宁波举行,聚焦产业链升级与商业化加速[35][40] - 大会设置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双论坛,涵盖材料、装备、应用等全产业链议题[48][49][50][51] - 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等头部电池厂商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2][53][54][55][56][57][58][59]
上汽,入局尼龙!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中维化纤B轮融资及公司概况 - 中维化纤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尚颀资本、上汽集团战略直投基金、中建材及容亿资本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二大股东为华峰集团 [2] - 国内首家生产尼龙66汽车安全气囊丝的民族企业,世界第七家具备该技术的企业 [2] - 2016年首台设备投产,2017年通过下游企业验证,2021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2] 产品矩阵及产能布局 - 主要产品包括尼龙66高强FDY长丝(汽车安全气囊原料)、尼龙66工业短纤(工业造纸毛毯等应用)、尼龙工程塑料(高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3] - 现有年产3万吨尼龙66工业长丝产能,2023年新增2万吨尼龙66特种功能性纤维项目,2024年新增2万吨尼龙66安全气囊丝项目 [3] - 未来规划建设年产8万吨尼龙66工业品项目 [3] 汽车安全气囊丝行业分析 - 尼龙66气囊丝需求增长驱动因素:全球汽车安全标准提升、单车安全气囊数量增加 [4] - 上汽集团与中维化纤合作体现产业链协同 [4]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东丽、因多拉玛、英威达等,国内企业有神马股份、华峰集团等 [5] 国内尼龙66产业挑战 - 高端阻燃纤维材料研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难以实现低成本高稳定性生产 [5] - 连续缩聚直接纺丝工艺与国外存在差距,高端纺丝设备依赖进口 [5] - 安全气囊丝需通过国际认证(如ISO 26262),国内企业测试验证经验不足 [5] 全球安全气囊行业格局 - 国际头部企业包括瑞典奥托立夫、日本高田、美国天合等 [6] - 国内主要企业有锦州锦恒、东方久乐等,其中东方久乐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6] 高分子产业年会信息 - 2025年9月10-12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议题 [8][9] - 设置七大论坛,包括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主题 [10] - 特色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场、终端对接等 [10]
5000吨/年COC项目正式投产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阿科力产能扩张与技术进展 - 公司年产2万吨脂肪胺扩建项目及年产5000吨高透光材料新建项目(二期)已通过评审并进入生产阶段,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2] - 千吨级高透光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生产线于2024年9月完成主体建设及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3] 环烯烃共聚物(COC)行业分析 - COC材料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能、低吸水性及高阻隔性,主要应用于光学器件、医疗包装及AR/VR设备等领域 [4] - 全球COC/COP产能集中在日本企业(瑞翁、宝理塑料等),2024年底总产能约9-10万吨 [5] - 中国企业在COC国产化方面加速布局,阿科力、拓烯科技等已实现工业化量产,金发科技80吨/年中试装置于2023年投产 [6] 阿科力公司技术布局与认证进展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线涵盖特种环氧树脂、光学级聚合物材料等,2024年新增4个自研项目包括生物医药包装专用COC开发 [7] - COC产品下游认证进展顺利,正进行批量稳定性测试,主要对标镜片生产指标 [7] 行业活动与论坛信息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AI赋能等议题,并设立"新塑奖"评选 [10][11] - 多场专题论坛涉及光学高分子、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包括科技成果路演及终端对接活动 [11] - 同期举办"EP10年: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行业交流活动 [12]
明日签到! 东风汽车/ 国轩高科/ 中科固能/ 孚能科技/ 天能集团/ 金羽新能/ 万向一二三/ 远东电池/碳一/索理德....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会议概况 -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7月3-5日在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举办,主题为“聚产业链升级,助商业化加速” [1][3][5] - 主办方未明确提及,但支持单位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 [1] 会议日程 - **7月3日**:签到注册(13:00-20:00)、车企参观(吉利极氪梅山工厂,15:00-18:00)[12] - **7月4日**:开幕式/大会报告/圆桌讨论(08:50-12:10)、分论坛(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并行)、欢迎晚宴(18:00-20:00)[12] - **7月5日**:分论坛继续(09:00-12:10),聚焦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技术进展 [12] 技术议题 - **固态电池**:涵盖高性能电化学二次电池开发(周豪慎)、全固态电池界面研究(邹如强)、硫化物电解质工艺(侯跃)等 [15] - **硅基负极**:包括硅碳材料结构设计(贾亚龙)、单壁碳纳米管量产(张鹏)、MXene规模化制备(杨树斌)等 [17] - **交叉应用**:天能探索两轮车产业化(张海源)、机器人产业应用(王左诚)等 [15][17] 参会企业 - **电池厂商**: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鹏辉能源、万向一二三等 [18][19] - **材料供应商**:贝特瑞、杉杉股份、碳一新能源、奥科希艾尔(单壁碳纳米管)等 [18][24] - **车企及研究院**:长安汽车、小鹏汽车、广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下属机构等 [19][23] 配套活动 - 展区参观与茶歇穿插于各技术报告环节 [15][17] - 车企参观(吉利极氪工厂)需提前报名且已截止 [12] 其他信息 - 协议酒店:宁波东港喜来登(400元/间含早)、波特曼大酒店(320元/间含早)[11] - 天气提示:会议期间宁波高温(36°C),需注意防晒 [8]
【会议通知】第四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大会背景 - 凝胶作为一种多功能胶体聚合物材料,可形成水凝胶、有机凝胶、离子凝胶、油凝胶或气凝胶等先进材料,在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和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 [2] - 在国家对新材料高度重视和碳中和战略驱动下,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对凝胶材料需求增长,行业前景广阔 [2] - 论坛以"创新驱动,产业融合"为主题,搭建政产学研用资交流平台,聚焦凝胶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瓶颈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 [2] 大会信息 -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1-23日,地点:江苏省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3]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省先进凝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 [3] - 承办单位: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名誉主席:李清文研究员 [3] 执行团队与日程 - 执行主席:张学同研究员和严锋教授 [4] - 合作媒体包括高分子科学前沿、探索未来科学等 [4] - 主要日程:10月21日签到和纳博会主开幕式,22日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23日平行论坛 [4] 大会议题 - 主要议题包括水凝胶&有机凝胶、离子凝胶、油凝胶、气凝胶&多孔材料等 [7] 参会信息 - 参会代表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设备厂商、终端企业、投资人等 [8] - 注册费用:正式代表2600元/位,学生代表1400元/位 [8] - 墙报展示需提前报备,尺寸115cm×85cm,会后颁发参与证书 [8]
新和成,上半年净利润增至70%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新和成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亿元-37.5亿元,同比增长50%-70%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14.2亿元-18.7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325,000万元-370,000万元,同比增长51%-71% [5] - 基本每股收益1.07元/股-1.22元/股,上年同期为0.71元/股 [5]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营养品板块销售数量及价格同比提升是主要增长动力 [3] 主营业务及产品布局 营养品板块 - 产品涵盖维生素类(VE、VA、VC等)、氨基酸类(蛋氨酸、色氨酸等)、色素类(类胡萝卜素等),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营养保健领域 [7] - 30万吨/年产能达产,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基本完工,4000吨/年胱氨酸稳定运行 [8] 香精香料板块 - 主要产品包括芳樟醇、柠檬醛、薄荷醇等,应用于个人护理、化妆品及食品领域 [9] - 系列醛项目、香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持续推进 [10] 高分子材料板块 - 重点产品包括PPS、PPA、HDI、IPDA等,下游覆盖汽车、电子电器、环保领域 [11] - PPS全产业链成型,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启动,IPDI项目一期已投产(产能2.1万吨) [12] 原料药板块 - 产品包括维生素A/D3、盐酸莫西沙星等,作为药物活性成分使用 [13]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市场、供应链及AI赋能等议题 [17] - "新塑奖"评选聚焦工程塑料创新,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如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 [18][19] - 特色活动包括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及终端对接专场 [19]
告别水煮时代,揭秘尼龙加湿韧化技术如何重塑行业标准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传统水煮工艺痛点 - 尼龙制品需经历沸水蒸煮数小时的水煮加湿工艺,工人需费力捞出擦拭表面水渍和白斑[3] - 工艺导致产品含水率波动大、品质不稳定,表面常残留水垢结晶,小零件难以彻底清理干净[4] - 秋冬季节处理后产品仍可能发脆易断[4] 传统水煮法四大痛点 - **表面瑕疵**:水煮后尼龙制品出现白斑、水渍和结晶残留,结构复杂零件角落难以清洁,需大量人力擦拭[5] - **含水率不可控**:传统水煮法难以精确控制含水率,尼龙分子亲水性导致力学性能波动,客户使用中可能断裂[6] - **高能耗与环境成本**:持续加热水体能耗高,废水含溶出添加剂污染环境,处理设施增加企业负担[7] - **密集人工依赖**:中型工厂50-100台注塑机需配置大量人力进行后处理,人工成本攀升制约竞争力[8] 尼龙加湿韧化箱技术革新 - **温湿度精准控制**:设备在40℃~100℃精确调节温度,湿度50~95%RH,波动±0.5℃,确保水分子最佳速率渗透尼龙基体[9][11] - **智能韧化系统**:7-10英寸触摸屏存储100个程序,每程序最大100步999段,一键启动自动完成加湿、保温、干燥[12] - **闭环节水设计**:净水装置处理自来水产生洁净蒸汽,蒸汽利用率95%以上,节水率70%以上且无废水排放[13]
欣旺达,拟赴港上市!
DT新材料· 2025-07-01 14:39
欣旺达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1] - 此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2] 欣旺达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3] - 2024年全年营收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扣非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99%,年度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57.28%[4]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电动汽车类电池营收151.39亿元(同比+40.24%),消费类电池营收304.05亿元(同比+6.52%),其他业务营收85.88亿元(同比+15.83%)[5]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7年,从锂电池模组代工起家,现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6] - 2024年位列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37位,年营收突破500亿元[6] - 业务覆盖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等六大产业群[6] - 在中国、印度、越南、匈牙利等地布局15个生产基地[6] 行业技术动态 固态电池技术 - 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究进展[9] - 人工智能辅助电池自动化设计[9] - 高性能固态电化学二次电池开发[9] - 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优势[9] - 硅碳负极材料开发及应用进展[9] - 全固态电池结构与界面的多尺度研究[9] - 固态电池在低容经济领域应用研究[10] - 卤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和技术[10] - 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研究进展[10]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湿法研磨制备工艺[10] 硅基负极技术 - 硅基负极材料痛点及解决思路[12] - 硅碳负极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12] - 硅基负极技术及产业链发展[12] - 碳纳米管与硅碳负极的导电粘结强化与快充性能提升机制[12] - 纯硅固态电池开发与应用[12] - 硅基负极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13] - 硅碳负极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开发[13] - MXene规模化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应用[13] - 单壁碳纳米管量产制备技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