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赋能高分子智造升级!力迅螺杆邀您合肥峰会共探“芯”动力!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双螺杆挤出机核心零部件制造20年 提供高扭矩双螺杆挤出机标配的高承载芯轴冷滚压解决方案 [2][4][9] - 适配全球主流双螺杆主机品牌(德系、日系、意大利系)并支持一对一非标定制 [4] - 采用镍基碳化钨和激光熔覆技术 满足高温、高磨损、高腐蚀等多工况场景 [5] - 拥有1万平方米工厂规模和完善的检验品控体系 冷辊压芯轴加工技术全球领先 [5] 技术优势与产能 - 芯轴作为扭矩传递核心部件 为塑料改性加工和功能材料研发提供支撑 [2] - 一站式采购螺杆元件、芯轴、机筒 综合成本更优 [4] - 通过德系主机配套和欧美客户验证 与改性塑料头部企业合作超10年 [4] 客户覆盖领域 - 工程塑料改性/母粒生产企业、汽车/机器人/电磁屏蔽材料研发单位 [8] - 新能源及低空飞行器复材应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材料实验中心 [8] - 寻求降低维护成本的双螺杆设备用户 [8] 行业活动参与 - 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参加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展位A26)展示创新解决方案 [2][12][13] - 会议聚焦新树脂、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兴应用(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磁屏蔽) [14][20] 行业生态与合作伙伴 - 会议得到德国耐驰、浙江道默、丰汇新材料等产业链企业支持 [15][16] - 涵盖从材料研发(聚酰胺弹性体、液晶聚合物)到终端应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的全产业链议题 [23][25][28][29]
康达新材,收购和增资,加码半导体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康达新材收购及国际化布局 - 公司拟以2.75亿元现金收购成都中科华微电子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控股并合并报表 目标公司为高可靠集成电路研发企业 旨在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并获取特种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资产 [2] - 公司与关联方向泰国子公司增资1亿泰铢(约2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香港子公司出资占比99 99% 泰国基地定位为胶粘剂新材料生产 覆盖东盟及全球市场 利用东南亚区位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并辐射制造业活跃市场 [2] - 国际化布局可规避贸易壁垒和关税风险 贴近客户提升服务效率 泰国化工园区配套完善且外资政策友好 增资后泰国子公司资本金扩大近50倍 预示建设与产能爬坡加速 [3] 公司战略方向 - 通过收购与增资构建"国内研发+海外制造"双循环格局 近期国内布局电子级特种树脂和半导体封装材料等高端业务 结合海外制造基地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3]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年"新塑奖"评选涵盖创新材料、工程塑料、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专题 包括电池动力系统、5 5G/6G应用、航空航天材料等细分领域 活动含终端对接、AI开发专场及展览展示 [5] - 同期举办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闭门会及项目路演 聚焦终端需求与材料解决方案 活动将于9月11-12日在合肥举行 [5] 行业服务平台 - DT新材料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及投资孵化等服务 覆盖化工新材料、储能、生物基等领域 平台拥有20000位行业客户及朋友关注 [6][7][8]
博雅聚力: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 - 聚酰亚胺(PI)作为高性能特种工程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电机绝缘涂层领域凭借耐高温和阻燃性能成为理想材料 [2] - 博雅聚力开发的PI扁线绕组漆具有更高绝缘强度,解决扁线电机易击穿问题并提升能效,其PI涂覆隔膜通过优化配方提升热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 [2] - 舟山市5亿元投资项目将年产126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树脂及600吨电子级薄膜,预计年产值达6亿元,产能释放将推动国产PI在高压平台应用拓展 [2] 博雅聚力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聚焦高性能聚酰亚胺浆料及薄膜,产品覆盖无色透明PI封装盖板、耐高温透明衬底材料,以及电池热管理、电磁线绝缘等特种聚合物材料 [8] - 已成功开发多种新型PI配方体系,实现浆料和薄膜规模化生产,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及PACK系统 [16][2] -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材料体系为新能源企业提供PI解决方案,推动三电系统技术升级 [8][2] 行业会议技术分享 - 庄方东将在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分享"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报告,论坛聚焦电池动力系统、高压充电系统等创新材料 [3][19] - 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将探讨LCP材料、尼龙管路技术、PA12汇流排等解决方案,涵盖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等前沿应用 [24] - 年会设置工程塑料创新评选,涵盖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高分子等方向,同期举办科研成果对接与设备展览 [19][21]
第二批50+重磅报告公布!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看新兴产业机会在哪里?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核心内容 - 全球化工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未来十年发展[1] - 会议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八大新兴产业领域材料创新机遇[1] - 汇聚国际领先企业、产业化专家、政府及资本等全产业链参与者[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2]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5家机构[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6家学术机构[2] - 专家顾问团由12位院士/教授组成,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刘孝波等[2] - 特别鸣谢德国耐驰、浙江道默等9家行业领先企业[2][3] 会议议程亮点 工程塑料创新 - 涵盖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工程塑料抗老化等8个技术方向[8] - 重点讨论聚酰胺弹性体应用、生物基相容剂等前沿课题[8] - 参与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天津利安隆等上市公司[8] 电磁复合材料 - 聚焦高频PCB板材、热界面材料等5G/6G通信材料[9] - 涉及MXene复合屏蔽材料等尖端技术研发[9] - 吸引中兴通讯、3M等企业参与[9] 新能源汽车材料 - 展示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LCP材料应用等7大主题[10] - 探讨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的创新应用[10] - 参与方包括中石化研究院、道默工程等龙头企业[10] 航空航天材料 - 分析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现状[11] - 聚焦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前景[11] - 邀请航天材料研究所、赢创化学等专业机构[11] 特色活动 - 设置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14] - 举办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16] - 提供企业代表3500元/位、高校教师2800元/位的参会方案[17] 往届参会企业 - 包括巴斯夫、科思创等5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26] - 涵盖材料、设备、检测等全产业链代表[26]
人民日报专访宇树科技王兴兴,问了22个问题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宇树科技创始人访谈核心观点 - 春晚表演效果远超预期,成为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标志性事件[2] - 行业关注度提升带动上半年业绩增长,但压力也随之增加[3] - 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服务展示和简单工业场景,家庭应用尚需时日[4] - AI技术突破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瓶颈,预计3-5年会有明显进步[5] - 机器人表演和比赛创造情绪价值,是未来产业重要组成部分[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从机器狗转向人形机器人源于多模态通用型AI的技术演进[8] - 选择人形机器人因其更受市场欢迎[9] - 算力需求通过分布式算力中心解决,本地化部署降低延迟[10] - 中国在制造和成本方面具有全球竞争力,但AI人才相对短缺[9] 行业生态与人才培养 - 与高校合作密切,通过开源项目和书籍推动技术共享[10] - 行业急需各类人才,尤其是AI研发人才[10] - 研发投入关键在于方向选择,需保持技术敏锐度[11] - 终极愿景是通过通用机器人提升人类生产力水平[11] 市场环境与发展展望 - 浙江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11] - 行业需要社会对新技术保持开放包容态度[12] - 当前热度可能只是长期发展的初期阶段,类比互联网诞生[5] - 良性竞争有利于整个行业进步[9]
比亚迪电池,15GWh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8-14 01:02
比亚迪电池产能扩张 - 汕尾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计划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年产动力电池5088万只,总容量15GWh [2] - 今年以来弗迪电池已有7个项目取得新进展,包括芜湖、绍兴、长沙、烟台、台州、广西等地项目 [3] - 芜湖项目投资24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电池包18.48万件、钢托盘108万件、铝托盘48万件、液冷板36万件的生产能力 [3] - 绍兴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产15GWh锂电池 [3] - 长沙项目扩建后可年产19GWh电池包、5万件机加产品 [3] - 台州项目计划总投资100.2亿元,形成年产22GWh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3] - 广西项目总投资140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年产能约7GWh [4] 比亚迪电池产业布局 - 比亚迪已通过弗迪电池在国内布局12大电池基地,合计规划产能超500GWh [4] - 截至2025年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56.876GWh,同比增长76.12% [4] - 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89.9GWh,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58.4% [4] 行业动态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 [9] - 新材料行业涉及化工新材料、复合材料、储能与电池、先进封装、生物基与合成生物学、热管理、氢能、光伏等多个领域 [9]
恩必信:15年经验塑料加工辅助设备专业供应商
DT新材料· 2025-08-13 16:03
公司介绍 - 广东恩必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塑料加工辅助设备的专业供应商,拥有15年行业设计、制造经验 [4] - 公司在广东东莞和江苏南京设有工厂,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拥有近70名员工,包括40多名技术师傅和8名研发工程师 [4] - 公司为电子及汽车零部件、医用制品、塑料管材/板材等行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在改性塑料行业表现突出 [4] - 公司与日本久保田、德国科倍隆等知名品牌合作,设计制造了多套高端自动化生产线 [4][5][6] 产品介绍 - 公司将展示"真空称重产品",展位号为A10 [1] - 真空称重系统由投料站、真空加料机称重装置、PLC控制器等组成,可完成单物料定量加料或多物料配方配料 [4] - 系统精度控制优于5‰,500L容积配料速度优于5分钟,具有配方存储功能 [4] - 产品适用于混合机、搅拌机、密炼机等设备的配料使用 [4] 行业会议 - 公司将参加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会议将于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 [1][8] - 会议聚焦新树脂、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兴应用领域,包括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方向 [9] - 会议将探讨"十五五"高分子产业发展趋势、改性塑料高质量发展方向等议题 [9] - 会议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10] 行业趋势 - 会议将关注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新型项目路演展示 [25] - 高分子产业正跨越规模扩张,走向国际竞争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5] - 会议设置多个专题论坛,涵盖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等方向 [19][20][21]
“铁人”也怕热,人形机器人的热管理难题怎么解?
DT新材料· 2025-08-13 16:03
人形机器人热管理的重要性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元年",特斯拉Optimus、Figure 01、小米、优必选等厂商加速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和家庭[2] -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高功率电机、边缘计算芯片、电源系统)在狭小空间持续发热,热管理问题成为制约性能与安全的关键瓶颈[4] - 复杂应用场景(医疗、军用、空间探索)要求机器人电子系统在-30°C至50°C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湿度变化进一步增加温控难度[6] 热管理技术分类与性能对比 - 被动热管理中相变材料(PCMs)效能最优(0.64–0.98),能将核救援机器人元件温度控制在60°C以下;热管工作温域最宽(-268°C至3229.9°C),水基热管可使锂电池稳定在24–44°C[8] - 主动热管理中强制液冷系统传热系数最高(1300–2200 W/(m²K)),电机核心温度可从80°C速降至40°C;热电模块COP值较低(0.267–0.618)[9] - 混合系统(如PCMs+散热片)在恶劣环境中可靠性显著优于单一方案[9] 关键部件热管理方案 - 芯片/MCU采用TIMs+散热器+主动冷却(风冷/液冷)组合[16] - 电机系统优先使用PCMs或热管缓冲热量,高负载场景引入液冷板[16] - 电池系统需绝热包覆+TIMs,低温环境加装加热单元,大功率工况采用液冷循环[16] - 传感器与电路采用导热片/石墨膜+局部风冷组合[16] 材料性能数据 - 纯铜导热系数达400 W/m·K,银最高(432 W/m·K)[17] - 气凝胶绝热性能最佳(0.013–0.018 W/m·K),聚氨酯泡沫次之(0.02–0.04 W/m·K)[20] - 焊料接触导热系数最高(21×10⁴ W/m²·°C),硅胶最低(4×10⁴ W/m²·°C)[28][30] 液冷系统技术参数 - 间接液冷系统中集成冷板传热系数超6000 W/m²·K,微通道液冷达5000 W/m²·K[25] - 直接液冷中水基冷却剂性能最优(>8000 W/m²·K),水-乙二醇混合物兼顾防冻性能[26] 行业发展趋势 - 热管理技术向低成本、轻量化、宽温域突破,石墨烯复合TIMs与高导热SiC颗粒成为材料革新方向[9] - 人形机器人被列为2025年热管理产业大会核心主题,液冷技术、热管/VC均温板等技术受重点关注[38]
倒计时6天!名单发布!中石化/中石油/万华化学/赢创/恒逸石化/伊利/华润/酶赛/聚维元创......
DT新材料· 2025-08-13 16:03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2] - 大会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2] - 邀请行业领先企业、专家、政府、资本等各方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2]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3] -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3] - 大会顾问专家: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3] 大会日程 - 8月20日:会议签到、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生物制造青年论坛[6] - 8月21日: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蓝皮书研讨会[6][18] - 8月22日:专题论坛2(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6] - 同期活动: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6] 专题论坛内容 - 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生命科学基础大模型、代谢网络模型及深度学习技术应用[20]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聚酰胺材料单体生物制造、细胞工厂设计、绿色分离纯化技术[16] - 未来食品&农业专题:功能糖绿色制造、益生菌创新研究、HMO生物制造、甜味蛋白开发[21] 科技成果展示 - 功能糖及膳食纤维生物法制备技术:包括阿洛酮糖、塔格糖、母乳低聚糖HMO等23种产品[23] - 微藻基硒蛋白合成:已实现莱茵衣藻硒蛋白的小试生产[24] - 天然萜类化合物制造:完成圆柚酮中试工艺开发,实现公斤级生产,驱蚊效果达100%[25] 参会机构 - 企业代表:宁波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百图生科、伊利集团、万华化学等[28][29][30][31][32][33][34][35][36][37][38] - 学术机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所[28][29][30][31][32][33][34][35][36][37][38] - 政府部门:武汉市投资促进局、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等[35][38]
国内最大的己二腈项目启动
DT新材料· 2025-08-13 16:03
己二腈生产技术与项目进展 -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高端新材料项目中的2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生产装置,采用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工艺技术 [2] - 该工艺由浙江智英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发,具有产品收率高(未披露具体数据)、能耗低、工序稳定性强等优势,催化剂性能优且环保成本控制好 [2] - 当前己二腈工业生产三大方法中,丁二烯法占比达66.6%,因其反应温和、能耗低且产品质量好,是主流工艺路线 [2] 浙江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概况 - 项目包含18套生产装置,涵盖尼龙66产业链(己二腈25万吨/年、己二胺28万吨/年、尼龙66切片50万吨/年)和聚烯烃产业链(POE弹性体4×10万吨/年、LDPE/EVA70万吨/年) [3] - 配套建设关键原料装置包括氢氰酸15万吨/年、丙烯腈66万吨/年,以及硝酸40万吨/年、己二酸45万吨/年等基础化学品产能 [3] - 项目涉及新材料领域包括α-烯烃35万吨/年、合成氨60万吨/年等特种化学品 [3] 高分子产业年会活动 - 2025年9月将在合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设置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主题板块,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 [5][8][11] - 专题论坛覆盖新能源材料(电池系统、高压充电)、工程塑料、电磁复合材料(5.5G/6G应用)及航空航天材料(旋翼叶片、减震部件)等领域 [6][10]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人形机器人、光伏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配套设置科研成果展示与企业产品展区 [9][13] 行业发展趋势 - 高分子材料应用向新能源(光伏胶膜、聚合物电解质)、智能制造(AI服务器材料)、生物医疗(电子皮肤)等高端领域延伸 [10] - 特种材料研发聚焦轻量化结构件、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以及特种聚烯烃、弹性体等高性能材料 [10] - 行业平台整合产学研资源,形成从关键单体到终端应用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