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研究社
icon
搜索文档
难度爆表!美联储被夹在通胀和衰退之间,鲍威尔如何“走钢丝”?
美股研究社· 2025-05-06 11:59
美联储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权衡关税引发的粘性通胀与经济放缓之间的拉锯战,同时需应对总统要求更宽松货币政策的压力[4][5] - 2025年初美国GDP出现三年来的首次萎缩,主要因进口商在关税生效前抢购导致,但国内需求仍显强劲[6][8] - 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显示3月物价年化增长率放缓至2.6%,但该季度仍高于预期的3.5%,两者均高于2%的目标[6] 经济数据与预测 - 第一季度潜在需求被夸大,因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囤积库存,预计第二季度将陷入温和短暂的衰退[8] - Wilmingto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Luke Tilley预计美联储从6月到年底每次会议都会降息,总计降息125个基点,但不会在经济增长实际下降前行动[8] - 若失业率每月上升十分之一个百分点被视为可控,但若每月上升二到三个十分之一个百分点则表明裁员加速[10] 通胀观点分歧 - 部分美联储官员强调需控制通胀预期,宁愿犯过度紧缩错误也要防止一次性物价上涨演变为持续通胀[9] - 美联储理事沃勒认为关税对通胀和就业影响同步,宁愿在失业率上升时犯需降息的错误[10] - 前堪萨斯城联储主席George认为美联储可维持利率高于正常水平以控制通胀预期,即使失业率上升[10] 滞胀风险评估 - Tilley淡化上世纪70年代滞胀重演的可能性,认为美国经济走弱时通胀会随之下降而非持续上涨[10][11] - George指出关税和不确定性增加衰退风险,供应链转移可能使经济走弱,若失业率超过4.5%将触发降息信号[11]
巴菲特的股东大会都说了什么?
美股研究社· 2025-05-04 04:08
一年一度的投资盛典终于落幕,巴菲特今年是美国前20大富豪里面,唯一年内取得正收益的 超级富豪。每当熊市来临,巴菲特都会被捧上神坛。 我们先来回顾下,巴菲特在今年一季度的财报,这对我们判断接下来到底是熊市还是牛市, 应该有相当大的帮助: 今年一季度,伯克希尔未进行股票回购。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伯克希尔就暂停了股票回购 操作。 除了继续购买美国短期国债外,伯克希尔在一季度也在继续抛股票。 财报显示,伯克 希尔在今年一季度总共出售价值47亿美元的证券,实现投资利润3.71亿美元。 伯克希尔核心持仓覆盖金融(美国运通、美国银行)、科技(苹果)、能源(雪佛龙)、消 费品(可口可乐)等领域,多元化布局有效分散宏观波动风险。尽管短期业绩受市场波动及 投资损益影响,但其长期价值投资策略仍为市场所认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伯克希尔今年前三个月依然处于囤积现金的模式,截至2025年一季度 末,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国债总额进一步升至3477亿美元 ,去年末的 数字为3342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财报中,该公司也一再表达了对当前市场不确定 的担忧。 通过配置行业头部企业,伯克希尔在巩固防御属性的同时,亦 ...
失望才刚刚开始,建议卖出超微电脑
美股研究社· 2025-05-02 10:26
公司业绩表现 - 超微电脑公司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跌17%,收盘下跌11%,主要由于初步业绩不及预期 [1]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29美元至0.32美元,远低于预期的0.54美元,营收为45亿美元至46亿美元,比预期的55亿美元低了约10亿美元 [1] -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原因为客户平台决策延迟导致销售转移到第四季度,以及老一代产品库存较高 [1] 市场需求与库存 - H100及Hopper系列产品需求下降,库存水平较高,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220个基点 [1] - 公司预计液体冷却业务在未来12个月内表现良好,2026财年销售额目标为400亿美元,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91.8亿美元 [4] - 公司在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销售额预期,2025财年销售额预期从26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下调至235亿美元至250亿美元 [4] 财务目标与实现难度 - 要达到2025财年235亿美元至250亿美元的低端目标,公司需在第四季度实现73.5亿美元的营收,但目前未见实现迹象 [8] - 公司最初对第三季度的预期为营收50亿美元至60亿美元,每股收益0.46美元至0.62美元,但初步业绩显示可能再次下调预期 [8] 行业竞争与外部风险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ODM厂商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戴尔的定价策略可能对毛利率构成威胁 [11] - 英伟达7月季度业绩若不及预期,可能进一步拖累超微电脑公司股价 [9] - 亚洲市场是公司第二大市场,监管变化可能对业务产生影响 [9]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下跌近63%,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1% [11] - 公司计划于5月6日公布官方财报,届时将提供更清晰的需求环境解读 [12] - Meta Platforms和微软财报显示人工智能支出需求依然健康,可能为投资者提供退出时机 [12]
今晚非农!盯紧这一警戒线,黄金多头反击在此一举
美股研究社· 2025-05-02 10:26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十数据 ,作者金十数据 金十数据 . 金十数据官方服务号。汇聚金融投资行业的各类数据和资讯,数据资讯快、准、全。 美国经济究竟只是暂时因关税陷入低迷,还是正走向更具破坏性的长期下行趋势? 美国劳工部北京时 间周五20:30发布4月就业报告时,或许能给出一些线索。 根据共识预测,经济学家预计非农就业人数将增加13万,与3月的22.8万相比大幅下滑。不过,这一数 字仅略低于今年前三个月15.2万的平均水平,而且可能足以让失业率维持在4.2%左右,低于美联储对 2025年失业率的中位数预测(4.4%)。 不过,赞迪和其他经济学家表示,金融市场或许要做好失望的准备。 他特别关注非农就业人数增长低 于10万的情况,他预计这种情况会让市场弥漫悲观情绪。 他说:"如果这个数字是10万或者更低,那我觉得就得小心了。届时,其他所有数据也将变得更为重 要,人们会下调预期。今天可能会是艰难的一天。" 数据喜忧参半 本周,投资者不得不消化一系列经济数据: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年化收缩0.3%,美国 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发布的私营部门就业数据疲弱,劳工部报告显示职位空缺大幅减少、失业申 请增加,此外通 ...
Palantir被过分高估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5-02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业务虽有好转,但鉴于美国公司资本支出可能下降、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业务增长或难达预期以及估值倍数过高等因素,不建议在2025年5月5日收益公布前买入PLTR股票,维持“持有”评级 [3][6][9][14] 公司业务现状 - 新收入来源和人工智能需求带来协同效应,业务好转 [1] - 旗下产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指标,2024财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6%(2024财年同比增长29%),美国业务同比增长52%,美国商业收入大幅增长64% [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率(非公认会计准则)达创纪录的45%,调整后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达63%(5.17亿美元),“40法则”得分在第四季度飙升至81分 [5] 市场预期与风险 - 多数看涨人士预计美国商业部门强劲增长将持续一个季度,未来1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接近30%,10年内每股收益超10倍,到2030年净利润率或提升至30%以上 [6] - 今年4月初后美国港口集装箱船或大规模停运,导致卡车运输需求停滞、企业销售额下降,今年夏天美国经济衰退或显现 [6] - 消费者需求恶化和企业资本支出下降将打击公司,美国商业收入扩张面临严重放缓风险,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发生,当前每股收益增长率预期未计入该因素 [9] - 公司曾在2022年和2023年未实现目标,受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逆风影响,美国业务增长势头可能无法达预期 [9] 估值情况 - 与其他标准同业公司相比,该股预期市盈率为7.3倍,高出同业数倍,关键估值倍数高且不断攀升 [9] - 给出PLTR与CRM、SAP、INTU、ADBE、MSTR等公司在P/E Non - GAAP、P/E GAAP、PEG、Price/Sales等多项估值指标及营收、EBITDA、EPS等增长指标的对比数据 [10][11][12] 投资建议 - 不建议在2025年5月5日收益公布前买入PLTR股票,维持“持有”评级,担心市场公布财报后的负面反应,管理层或承认美国业务部分恶化致股价重新定价 [13][14]
做空英伟达的时机到了么?
美股研究社· 2025-05-02 10:26
行业与公司分析 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 - DeepSeek R1模型发布颠覆市场认知,证明使用老旧GPU也能开发先进模型,通过优化策略实现性能突破[2][3] - R1的成功促使市场重新评估中国AI技术实力,此前普遍认为中国落后美国2-3年[2] - 传言DeepSeek拥有5万块Nvidia H800 GPU,但实际来源可能通过新加坡等中转渠道流入中国大陆[3][7] 英伟达的销售结构与地缘风险 - 英伟达上一财年对美销售额仅占47%,新加坡作为结算中心贡献不足2%的实际出货量,凸显其财务枢纽角色[6][7] - 专为中国设计的H20芯片遭禁售,中国客户可能依赖存量A100芯片(如DeepSeek持有的1万块)[9] - 中国自研芯片进程加速,若实现自给自足,英伟达或损失约20%的全球收入(含新加坡中转部分)[10] 中国AI供应链的自主化趋势 - DeepSeek R2可能采用华为Ascend 910B芯片(中芯国际7nm工艺),减少对英伟达依赖[12][15] - 华为芯片性能达Nvidia H100的60%,结合优化训练策略可接近H100水平[15] - 中国明确推动芯片全产业链自给自足,中芯国际成为台积电直接竞争对手[15] 市场预期与潜在波动 - 若R2发布确认使用华为芯片,英伟达股价或重现R1发布时的下跌[16][17] - 反之若继续使用英伟达GPU,股价可能维持现状,因市场已消化此预期[17] -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肯定华为技术实力,称"中国并不落后",反映行业竞争格局变化[15]
Spotify:小瑕疵不改大趋势,高估值遭遇情绪杀
美股研究社· 2025-05-01 09:30
财报核心要点 - Q1收入42亿欧元不及市场预期的43.8亿欧元,Q2收入指引增速仅13%,远低于管理层此前20%的增长展望[3][4] - 经营利润5.1亿欧元同比增长203%,利润率提升至12%,但低于市场预期1.53%[6][22] - 自由现金流5.34亿欧元同比翻倍,占收入比重达13%,现金储备积累至80亿欧元[8][9]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订阅用户净增500万超预期,但ARPPU同比仅增3.9%低于预期的5%,主要因拉美等新兴市场低价策略[5]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6.1%,广告支持用户数增长带动毛利率提升[6] - 播客内容扩充短期压制利润率,版权成本占比环比提高0.5个百分点[6] 区域用户结构 - 欧洲MAU占比从32%降至31%,北美从22%降至21%,拉美从21%升至22%[15] - 拉美地区净增用户占比最高达7.3,北美仅0.3[14] - 付费率从43.4%降至39.5%,主要因新兴市场用户转化[18] 成本与效率 - 研发和销售费用同比持续下降,AI技术提升内部效率[6] - 总成本占比从68.9%优化至67.8%,主要来自经营杠杆[23] - 订阅业务毛利率33.5%创历史新高,广告业务毛利率15.1%[21] 估值与展望 - 当前估值对应2026年EV/EBITDA约40倍,高于奈飞的30倍[12][13] - 中性估值区间1000-1200亿欧元,对应35倍2026年EV/EBITDA[13] - 长期竞争优势未变,版权成本优化和市占率提升仍是核心逻辑[12]
PayPal:盈利情况好坏参半,股价仍然非常便宜
美股研究社· 2025-05-01 09:30
核心观点 - PayPal当前股价被低估,其盈利、收入和自由现金流增长远超股价涨幅,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 - 公司财务表现强劲,除营收外所有关键指标均实现增长,包括交易量、营业利润率和每股收益 [3] - 市场对PayPal存在认知偏差,将其视为"老科技公司",但实际数据反映其持续增长能力 [5] - 金融科技行业受贸易战影响较小,支出结构变化可能利好PayPal的BNPL等业务 [6] - 公司战略聚焦品牌支付和BNPL领域,技术优化提升用户体验,BNPL模式有望持续渗透 [7] - 资产负债表稳健,现金储备充足,债务水平低(EBITDA仅1.46倍),流通股持续减少 [13] - 估值显著低于同行,Forward P/E 13.4倍,现金流倍数仅8.52倍 [14] - 数字支付转型和年轻用户习惯改变将成为长期增长催化剂 [17] 财务表现 2025年第一季度 - 净收入78亿美元(+1% FXN+2%)[3] - 交易保证金37亿美元(+7%),扣除利息后34亿美元(+7%)[3] - GAAP营业利润15亿美元(+31%),非GAAP 16亿美元(+16%)[3] - GAAP营业利润率19.6%(+447bps),非GAAP 20.7%(+257bps)[3] - GAAP EPS 1.293美元(+56%),非GAAP EPS 1.33美元(+23%)[3] 未来指引 - 2025年非GAAP EPS指引4.95-5.10美元,高于分析师共识5.00美元 [5] - Q2非GAAP EPS指引1.29-1.31美元,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1.21美元 [5] 业务发展 - 结账流程优化:生物识别登录+页面加载延迟减少40%以上 [7] - BNPL业务扩张:推出4期免息分期,覆盖线上线下场景 [7] - 目标客群支出转向:从旅行支出转向家居用品/必需品,利好Venmo和BNPL [6] - 支付场景抗周期性:即使交易量下降,单笔金额上升可抵消影响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股价涨幅(77.049%)远低于自由现金流(291.69%)和营收(296.29%)涨幅 [9] - 当前估值:2026年P/E仅11.3倍,接近市净率1倍 [17] - 横向对比:Forward P/E 13.4倍,显著低于Fiserv/Block/FIS等同行 [14] 行业趋势 - 年轻用户跳过信用卡阶段,直接采用数字支付(参考中国支付宝/微信模式) [17] - P2P借贷可能增长,尤其当传统信贷收紧时 [17] - BNPL模式在消费降级环境中吸引力提升 [7]
微软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股价大涨,但仍有上涨空间
美股研究社· 2025-05-01 09:30
业绩概况 - 微软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7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超出市场预期16.2亿美元 [4] - 摊薄后每股收益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9%至3.46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22美元 [4] - 营业收入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9% [4] - Azure部门收入增长33%(按固定汇率计算35%),Microsoft Cloud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2% [4] - 管理层预计Azure第四季度增长34-35% [4][15] 部门收入表现 - 智能云收入达267.51亿美元,增速超过个人计算和生产力与业务流程收入 [6] - 预计第四季度智能云收入为287.5-29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22% [15] - 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收入预计320.5-323.5亿美元,增长12-13% [15] - 总收入预计731.5-742.5亿美元,中间增长率为13.9% [15] 自由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 自由现金流同比略降,从209.65亿美元降至202.99亿美元,主要因基础设施投资推高资本支出 [10] - 营运现金流从319.17亿美元增至370.44亿美元,显示长期投资开始扩大规模 [10] - 本季度资本支出167.45亿美元(含融资租赁为214亿美元),约一半用于支持未来15年货币化的长期资产 [12] - 管理层预计2026财年资本支出增速将低于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将回升 [11][12] 估值与目标价 - 当前股价424美元对应TTM市盈率32.8倍(调整后每股收益12.94美元) [14] - 基于2026财年每股收益15.04美元和32.8倍市盈率,目标价约493美元,隐含16.3%上涨空间 [19] - 此前2026财年目标价500美元基于33.4倍市盈率假设,当前预期仍具合理性 [19][20] 长期投资逻辑 - 公司在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领域持续领先,Azure保持30%以上季度增长 [4][21] - 当前资本支出为长期增长铺垫,2025财年后自由现金流有望加速 [2][11] - 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位水平,被视为AI领域最安全的投资标的之一 [14][16]
Uber 似乎被严重低估,但我仍然无法说服自己购买它
美股研究社· 2025-05-01 09:30
核心观点 - 尽管多数分析师给予优步"强力买入"评级,但作者认为该公司不值得投资 [2] - 优步的增长潜力被市场过度乐观地预测,实际增速可能远低于预期 [8][12] - 自动驾驶领域存在Waymo等强大竞争对手,优步的护城河相对薄弱 [15] - 折现现金流模型显示优步公允价值为每股115.48美元,当前股价被低估45% [19][20] 比尔·阿克曼效应 - 2025年2月比尔·阿克曼增持20亿美元优步股票,短期推高股价 [4] - 但该投资者历史表现显示其在长期持股方面记录不佳: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持仓两年无增长,Netflix投资亏损46.7% [4][6] 管理层预测可靠性 - 优步预测自动驾驶在美国市场潜力超1万亿美元 [9] - 但迪士尼和PayPal案例显示管理层预测常过度乐观:Disney+实际订阅量1.536亿 vs 预测2.3-2.6亿,PayPal 2024年营收318亿 vs 2025年预测500亿 [11] 市场份额与增长 - 优步当前占美国城市车辆行驶里程5%,2019年数据为1-3% [12] - 网约车市场份额76%对应约2%城市行驶里程,增长呈现非线性特征 [12] - 2024年第四季度出行/配送部门同比增速分别为24%和18%,EBITDA同比增长44% [16] Waymo竞争分析 - Waymo每占据美国1%行驶里程可产生1080亿美元年收入 [15] - Alphabet提供58.2%毛利率和28.6%利润率的财务支持,技术护城河明显 [15] - 与优步的合作对Waymo重要性低于对优步 [15] 财务模型与估值 - 折现收益模型假设未来十年每股收益年增10.2%,终值市盈率15倍 [17][19][22] - 模型显示公允价值115.48美元/股,当前股价被低估45% [19][20] - 采用10%折现率反映行业动态性和监管风险 [20][22] 行业竞争格局 - 网约车/自动驾驶属于高度动态领域,面临特斯拉等强大对手 [20] - 大众汽车计划部署数千辆自动驾驶电动车,合作覆盖2026世界杯和2028奥运会 [16] - 监管环境变化可能成为重大不确定因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