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经中文网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机器人战略、稀土和日本失败连锁
日经中文网· 2025-08-14 03:10
人形机器人的战略意义 - 中国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人力资源本身",而非单纯工具,目标是实现"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的通用性 [2][4][6] - 中国计划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第一,推动行业投资热潮 [2] - 人形机器人普及将加速中国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渗透,并直接增强其国势影响力 [6] 技术优势与稀土主导权 - 中国掌握全球80%的稀土磁铁市场份额,这是伺服电机(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的关键材料 [8] - 每台人形机器人需2-4公斤钕磁铁及0.6-1.3公斤钕镨合金,预计2050年全球需求量超10亿台 [8] - 钕镨合金预计2037年起供应短缺,2046年短缺量达47%,强化中国稀土定价权 [9] 国际竞争格局 - 日本优先发展"轮子加手臂"实用型机器人,但在人形机器人战略上缺乏国家中长期规划 [4][12] - 美日开发新矿山需15年以上周期,替代磁铁技术难以匹配高性能需求 [12] - 中国通过整合稀土资源管制(如2023年11月实施73项稀土出口申报)强化产业链控制 [6][8] 产业政策对比 - 日本在氢能等领域因缺乏资源保障战略而落后,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氢能制造体系 [12] - 日本需重构产业政策,将稀土风险纳入机器人战略,协调AI/能源/材料创新 [13] - 自由主义经济面临专制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挑战,需升级政策应对机制 [13]
英伟达反驳中国安全担忧,与华为攻守逆转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8:00
中国政府安全审查与英伟达回应 - 中国政府7月指出英伟达H20半导体存在安全隐患 要求企业避免使用 特别禁止在政府及国家安全相关业务中使用[2][5][8] - 中国政府约谈英伟达负责人 要求对是否存在远程追踪位置信息或终止操作功能进行说明并提交资料[5] - 英伟达5日发表声明否认质疑 称半导体不存在终止开关和后门 且绝对不应该存在[6]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变化 - 与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以安全理由排除华为相比 当前中美在半导体安全问题上形成攻守逆转态势[2][7] - 美国特朗普政府7月宣布AI国家战略 要求在高端半导体搭载位置追踪功能 防止产品经第三国非法流入中国[8] - 部分美国议员提出英伟达已销售AI半导体具备追踪功能 加剧中国政府对其产品可能便利美国入侵的担忧[7] 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展 - 英伟达表示中国国内已确保充足半导体供应 在政府工作中不依赖美国产品[4] - 华为正在推出自主AI半导体和服务器 面向国内企业提高存在感 推动中国AI半导体自产化进程[9] - 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向英伟达发放H20出口许可 但若中国政府持续排除 出口规模恢复可能遥遥无期[9] 后门安全机制背景 - 后门指通过互联网侵入系统的入口手法 常用于网络攻击 可能导致机密信息泄露和系统混乱[6] - 设备制造商可能以维护为目的设置后门 而外部攻击者需利用产品安全漏洞实现侵入[6]
石破茂放暑假了,他准备怎么过?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8:00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动态 - 日本首相石破茂从8月12日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暑假 13日 14日两天没有公务安排 [2] - 自民党内出现了要求首相下台的声音 此次休假将成为石破茂短暂休整的时间 [2] 石破茂的行程安排 - 石破茂12日访问千叶县胜浦市之后 顺便前往东京都内的国立国会图书馆借阅了几本书 [4] - 他可能会在首相官邸一边享受读书一边休息 [4] - 8月15日终战纪念日当天 石破茂将出席在日本武道馆举行的由日本政府主办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 [4]
日经平均股指连续创新高,13日再涨556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8:00
日经股指表现 - 日经平均股指连续6天上涨 收盘价达43274.67点 较前日上涨556.50点(1.30%)[2] -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700点 首次突破43000点大关 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3000点[2][4] - 半导体设备股爱德万/发那科/索尼集团等主力股被买入推高指数[4]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7月CPI环比上涨0.2%符合预期 同比上涨2.7%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8% 缓解通胀担忧[2][6] - 美股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创新高 带动东京市场高科技股走强[6] - 美国财长贝森特提及9月可能降息0.50% 强化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6]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海外投资者受全球股市上涨推动 买入日本股票规模扩大[4] - 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存在过热风险 需业绩改善支撑进一步上涨[6] - 长期利率上升至1.525% 较8日上涨0.040% 债券抛售压力增加[6] 市场流动性状况 - 日本相互证券时隔2年4个月未能达成企业间债券交易 反映市场流动性变化[6]
中国对日本和加拿大产合成橡胶采取反倾销措施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2:54
反倾销调查与措施 - 中国商务部认定日本和加拿大生产的卤化丁基橡胶存在违规低价进口行为 并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2][4] - 反倾销措施自2024年8月14日起实施 进口商需缴纳最高40.5%的保证金 [2][4] - 日本企业需缴纳进口额的13.8%~30.1%保证金 加拿大企业需缴纳26.2%~40.5% [4] 调查背景与范围 - 调查对象为乘用车轮胎等使用的卤化丁基橡胶 涵盖日本、加拿大、印度产品 [2][4] - 反倾销调查于2024年9月启动 初步裁定显示日本和加拿大产品对国内产业构成损害 [2][4]
从国际合著论文看中日美科研影响力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2:54
中国科技实力发展 - 2021~2023年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平均值显示,美国18.6万篇,中国14.3万篇,日本3.3万篇,中国逼近美国 [2][4][5] - 8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科研存在依赖,约为日本的5倍,依赖中国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在10年间增至2倍 [2][6]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马来西亚、南非)加强科研合作,战略性地扩大国际影响力 [6] 国际合著论文数据 - 国际合著比例:英国74.3%(96,221篇)、德国63.3%(77,012篇)、美国46.5%(185,600篇)、中国21.5%(143,176篇) [5] - 中国在81个国家和地区的合著论文排名前10,较2011~2013年的42个增长约2倍 [6][7] - 美国在98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合著前10,日本从22个减少至15个 [7] 受关注论文排名 - 中国在"受关注论文"(引用前10%)数量排名第1,美国第2,日本第13 [8] - 中国受关注论文的67%引用来自本国,美国23%,英国8%,日本9% [8] - 排除中国后,美国在G7和OECD国家的受关注论文仍居第1,中国第2 [9] 全球论文趋势 - 全球论文数量2022年达210万篇顶峰,2023年降至201万篇 [9] - 国际合著论文数量2021年约58万篇,2023年降至53万篇,受疫情和中美分断影响 [9]
日企试验用mRNA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2:54
mRNA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临床试验 - 日本生物企业PrimRNA最早将于9月在澳大利亚启动针对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mRNA治疗药物临床试验 向患者注射mRNA以提高软骨细胞功能 这是mRNA首次尝试作为治疗药物而非疫苗使用 [2] - 临床试验基于大阪大学位高启史教授的研究成果 位高教授将作为顾问参与试验 这是日本国内企业首次进行基于mRNA的治疗药物临床试验 [7] - 试验将向近20名计划进行人工关节手术的患者注射mRNA 通过分析手术后取出的膝关节样本来评估软骨再生效果 [10]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市场现状 - 日本国内具有自觉症状的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患者约1000万人 潜在患者约3000万人 该疾病主要由年龄增长引起 导致行走疼痛并可能缩短健康寿命 [4] - 目前治疗方法仅限于外科手术去除膝关节或更换人工关节等对症疗法 缺乏根本性治疗手段 [4] mRNA技术优势与挑战 - mRNA技术通过从DNA复制遗传信息来制造特定蛋白质 相比传统技术能更快开发药物 只要了解相关蛋白质序列即可设计药物 [7] - mRNA作为新冠疫苗首次应用于医疗领域 作为治疗药物具有治疗多种疾病潜力且安全性较高 但存在易分解和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的技术挑战 [7] - PrimRNA采用特殊颗粒包裹mRNA 该颗粒不含刺激免疫反应的成分 以解决mRNA稳定性问题 [10]
日经Gaming精选:二宫和也主演的电影版独立游戏《8号出口》大热的理由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2:54
游戏《8号出口》的市场表现 -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40万张,成为日本发行的独立游戏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4] - 2023年11月登陆Steam平台后迅速获得全球好评,2024年4月登陆Nintendo Switch并在下载排行榜名列前茅 [4] - 发行半年内成为游戏界现象级话题,被誉为游戏史上罕见的“灰姑娘式成功”案例 [4] 游戏内容与开发背景 - 游戏设定为无限延伸的地铁站地下通道,以寻找8号出口为目标,带有轻度恐怖元素 [4][6] - 由独立开发者KOTAKE CREATE单人完成开发 [4] - 画面风格具有高辨识度,即使未玩过游戏的用户也可能熟悉其视觉元素 [4] 跨媒体拓展与商业化进展 - 真人电影定档2025年8月29日上映,由二宫和也主演、知名制作人川村元气执导 [3][5][8] - 2025年3月推出手机版(iOS/Android)作为电影前期宣传 [5] - 电影改编源自游戏的高话题性,制作团队曾参与《你的名字》《怪物》等热门作品 [3][8] 行业影响与定位 - 日经BP旗下媒体将其作为商业案例关注,强调独立游戏破圈至主流娱乐的潜力 [1][3] - 游戏成功打破独立作品与商业大作的界限,类比“马路歌手半年内登上武道馆”的冲击力 [4]
福特依赖中国技术,美国EV逆风来袭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2:54
美国汽车产业转型与EV战略调整 - 美国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压力 中国企业如比亚迪及全球新兴企业成为EV市场主要参与者 福特CEO表达危机感 [2] - 福特调整EV战略 将采用中国电池技术开发3万美元低价EV 并探讨在欧洲等地区扩大生产 [2][4] - 福特EV业务连续亏损3年 计划投入50亿美元用于新车开发和电池工厂建设 [4] 福特电池技术合作与成本控制 - 福特投资30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 采用宁德时代技术支持的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 成本比三元类电池低30% [5] - 磷酸铁锂电池由中国企业在开发竞争中占据优势 福特此前与韩国企业合作的三元类电池成本高且品质不稳定 [5] - 福特电池工厂建设曾因政治压力中断 后以"美国制造"名义继续推进 [5] 美国EV政策变化与车企战略调整 - 拜登政府推动EV产业政策 目标2030年EV占比达50% 但美国EV供应链建设困难 2024年EV占比仅8% [6] - 特朗普政府废除EV税额减免政策 并计划撤回排放标准 导致车企调整战略 [6][8] - 车企动态:丰田推迟EV生产 本田停止开发大型EV 日产停止两款EV开发 通用采购中国电池 奔驰停止在美销售EV [7] 混合动力车市场增长与日本企业挑战 - 美国HV市场增长 2025年Q1占比14% 超过EV(8%) 对日本企业有利 [8] - 日本企业HV核心部件依赖从日本出口 受关税影响 本田考虑本地化生产以规避关税 [8]
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在“超进化”
日经中文网· 2025-08-12 08:00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优势 - 中国企业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了多样化人形机器人机型 包括表演拳击 装爆米花 调鸡尾酒 取货等场景应用 [2][4] - 截至2024年底全球220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中 中国企业占比达50% 远超美国的20% [5] - 中国利用EV领域培育的供应链优势 在传感器 驱动装置等核心部件上具备竞争力 可将机器人成本压低至三分之一 [5][6][8] 政府支持与产业生态 - 中国2021年提出2035年机器人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方针 地方政府如广东 江苏也设定发展目标鼓励投资 [5] - 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大众视野 如宇树科技产品登上春晚表演 并参与马拉松 足球等赛事引发社会关注 [5] - 摩根士丹利统计显示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家上市公司中 中国在硬件领域占21家 超过美国的18家 [5] 国际竞争格局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内部启用Optimus机器人 2026年对外销售 Figure AI已在宝马工厂试运行 [8] - 美国在软件和半导体等智能领域领先 摩根士丹利统计的22家智能领域企业中美国占13家 [8] - 日本成立AI机器人协会 计划2025年开发机器人专用基础模型 但产业化进度滞后于中美 [11] 市场规模预测 - 美国银行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1.8万台 2030年将达100万台 [11] - 到206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或达30亿台 与人口比例接近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