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又一家面值退市!多次“自救”无果,5年亏超32亿
IPO日报· 2025-04-25 10:22
面值退市触发 - 公司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发深交所终止上市规则[1] - 股票将于4月24日起停牌且不进入退市整理期[2] - 2025年以来已有至少4家上市公司触及面值退市条件[13] 财务恶化状况 - 2019-2023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超32亿元[3][4] - 2024年前三季度再亏2.31亿元[4] - 2024年末净资产预计为-11.8亿至-8.3亿元[5] - 负债率攀升至161.77%,流动比率仅0.16[5] 激进并购后遗症 - 2014年通过收购金宝药业转型医药领域形成双主业模式[8] - 2017年后三年内收购十余家企业覆盖八大业务板块[8] - 2019-2024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超15亿元[9] - 2019年资产减值金额达12.63亿元占净利润亏损总额70%[9] 资本运作失败记录 - 2019年控股权转让吉林省国资委因条款未达成终止[11] - 2019年策划收购修正药业因规模悬殊半月终止[11] - 2020年控制权转让本草汇医药因分歧失败[12] - 2023年预重整因时间不足及资不抵债终止[12] 业务转型历史 - 前身为通化双龙化工主营国防化工用白炭黑生产[8] - 2014年转型医药领域后开启激进并购模式[8] - 多次资本运作失败导致最终重整程序终止[11][12]
华峰化学60亿买控股股东资产背后:标的公司刚分红20亿……
IPO日报· 2025-04-24 06:39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总对价60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华峰集团及关联方持有的华峰合成树脂100%股权(作价40.4亿元)和华峰热塑100%股权(作价19.6亿元)[1] -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进一步巩固其在聚氨酯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优势[2] 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4亿元、24.78亿元和22.20亿元同比分别下滑64.17%、12.85%和10.43%[5] - 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8.84亿元、262.98亿元和269.31亿元呈现先下滑后增长态势[5] - 2021年毛利率达顶峰38.70%后2022年—2024年分别为17.93%、15.35%以及13.83%呈下降趋势[8] 行业与产能布局 - 2024年国内氨纶40D均价为26417.21元/吨同比降幅达17.11%[10] - 公司规划2025年起分阶段投产15万吨差别化氨纶产能届时总产能将突破47.5万吨成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商[10] - 追加投资8亿元将原12万吨/年PTMEG项目扩能至24万吨/年并推进江苏启东总投资100亿元的生物基PTMEG项目(总规划50万吨/年产能)[10] 标的公司财务与交易细节 - 华峰合成树脂评估价值40.45亿元增值率506.96%华峰热塑评估价值19.63亿元增值率478.49%[13] - 2024年华峰合成树脂总负债20.8亿元资产负债率75.75%华峰热塑总负债19.5亿元资产负债率85.21%[14] - 2024年两家标的公司合计分红20亿元(华峰合成树脂15.56亿元华峰热塑4.6亿元)且华峰热塑在分红同时短期借款增加3亿元[16][17] - 分红资金最终全部流入实控人尤小平家族口袋[18]
一颗青梅的IPO路
IPO日报· 2025-04-24 06:39
公司发展历程 - 1999年杨帆在安徽创立溜溜果园前身安徽溜溜果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 - 2001年首款溜溜梅产品凭借独特风味在区域市场走红 [5] - 2006年停掉所有非梅类生产线聚焦青梅深加工奠定品类垄断基础 [6] - 2009年正式成立"溜溜果园"品牌并在核心产区建设工厂构建产业链 [7] - 2013年邀请杨幂代言投放魔性广告带动销量同比激增200%营收突破10亿元 [7][8] 产品与营收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43.2万元、9923.1万元、1.48亿元 [12][13] - 梅干零食贡献60.3%收入但占比逐年下降梅冻品类占比从19.6%提升至25.4%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13][14][17] - 梅冻品类通过降价策略(千克均价从27.2元降至18.6元)推动销量从8.5千吨增至22千吨 [13][14] - 三大品类(梅干、梅冻、西梅)合计贡献99.3%收入但梅干零食毛利率从39.6%降至32.1% [15][16][17]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布局100万亩种植基地带动5万农户增收 [10] - 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占收入比例从41.7%增至47.7%对利润形成挤压 [18] - 梅干零食三年单价累计下调10.7%至35.2元/kg但销量增长34.6%至27.6千吨 [16] 营销与研发投入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员工523人占比24.5%研发团队仅26人占比1.2% [20][21][22] - 广告开支从6666万元增至7902万元政府补贴从1471万元增至3380万元 [2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4年梅产品行业规模499亿元公司以7%市占率排名第一但前五大公司合计仅占14.6% [25] - 明星产品在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21条投诉涉及异物混入、产品变质等品控问题 [27] - 2016-2021年多次因环保问题被处罚累计罚款超70万元 [29][30][33]
沧州明珠股权转让告吹,国资入主计划落空
IPO日报· 2025-04-24 06:39
交易终止 - 沧州明珠与沧州市国资委下属企业交控集团因未能就交易方案达成共识,终止控制权交易事项 [2][5] - 原计划东塑集团拟转让11%股份并委托7.77%表决权,交易完成后交控集团将成为新控股股东,沧州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5] - 交易从2023年12月首次披露至终止历时一年多,期间未披露实质性进展引发市场质疑 [6][8][9]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况 - 东塑集团股权质押比例从2023年的67%升至2025年2月的77.09%,质押股份达2.42亿股 [10] - 未来一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04亿股,占所持股份31.89%,对应融资余额2.11亿元 [10] - 公司强调控股股东资信良好,还款资金为自有或自筹,质押风险可控 [10] 公司业务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PE管道、BOPA薄膜及锂离子电池隔膜,锂电池隔膜为核心发展方向 [12][14] - 2022-2023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28.35亿元(-1.89%)和26.19亿元(-7.60%),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23.22%)和2.73亿元(-2.99%) [1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62亿元(-1.54%),归母净利润1.38亿元(-43.02%),利润下滑主因产品毛利减少 [18]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公司2009年研发锂电池隔膜,2016年实现湿法隔膜产业化,拥有干法、湿法、涂覆隔膜核心技术 [14] - 在沧州、德州、芜湖、荣昌等地建生产基地,多个大规模隔膜项目在建 [14] - 国资收购意图与其新能源产业链布局相关,交易若成将助力地方国资战略拓展 [13]
绿康生化筹划控制权变更,未来走向何方?
IPO日报· 2025-04-24 06:3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4月22日午间,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康生化",SZ002868)披露公告称,因筹划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自4月22日开市起停牌,预计 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公告显示,绿康生化于4月21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赖潭平的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 公司控制权变更。本次交易对手方主要从事跨境物流业务。 绿康生化表示,上述事项正在洽谈当中,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待上述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 4月21日,绿康生化股价涨停,当日公司股价收于涨停价15.25元。 "兽药+光伏胶膜" 据悉,绿康生化起初是一家专注于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2017年5月,绿康生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绿康生化的跨界光伏之路始于2022年。 由于近几年国内畜牧养殖市场低迷等原因,绿康生化业务经营持续承压。为扭转这一局面,绿康生化自2022年7月宣布,通过6倍溢价收购 江西纬 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西纬科") 切入光伏胶膜行业,交易总对价9500万元。同时,绿康生化宣布全资子公司拟在海宁市黄湾镇投资建 ...
股价提前涨?控股股东筹划股份转让,亚振家居控制权或变
IPO日报· 2025-04-23 08:1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这家公司宣布控股股东筹划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事项并停牌,但是股价却提前涨停。 4月22日,亚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振家居",603389.SH)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亚振投资有限公司的通知,控股股东 正在筹划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因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其于4月22日继续停牌,并未标明停牌终 止日。 需要指出的是,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亚振家居股价涨停,收盘价为6.94元。 制图:佘诗婕 控制权变更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交易公布之前,亚振家居的股价就出现了明显的异动,4月8日—4月17日,亚振家居股价累计上涨48.61%。对于此次股价 的异动,市场纷纷质疑股份协议转让事宜的消息被提前泄露,或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况。 对此,亚振家居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并不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况。 回到公告本身,本次交易可能导致亚振家居的控制权变更。这并不是亚振家居第一次谋划控制权变更。 2024年11月18日,亚振家居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1月17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的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事宜,该事项 可能导致公 ...
刷新记录!华润新能源欲募245亿!母公司砸重金“护航”
IPO日报· 2025-04-23 08:19
华润新能源IPO核心亮点 - 公司以245亿元募资额刷新深交所注册制以来IPO募资最高纪录,成为深市新"募资王"[1][6] - 本次IPO构成"H拆A"分拆上市,是深交所注册制下首家香港注册红筹企业[2][12][15] - 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2820.69万千瓦(风电2156.64万千瓦+光伏664.05万千瓦),为国内最大新能源运营商之一[7] 募资与估值分析 - 募资245亿元将用于404亿元风光项目建设,具体投向:新能源基地155亿元/多能互补152亿元/生态项目59亿元/融合项目38亿元[7][8] - 发行股数19.23-46.71亿股(占发行后15%-30%),对应估值区间816-1633亿元,可比千亿级上市企业仅华能水电/中国核电/三峡能源等[8][9] 特殊公司架构 - 母公司华润电力持有100%股权,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13] - 采用红筹架构符合2021年扩大的14个试点行业政策,但公司治理遵循香港《公司条例》与境内存在差异[15][16][18]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1亿/62.96亿/82.8亿,占母公司净利润比例达439%/97%/82%,突破分拆规则50%上限但参考丘钛微案例存在操作空间[20][22][23] 财务与运营特征 - 2021-2023年营收171.34亿/181.98亿/205.12亿,毛利率稳定在50%左右[20] - 负债率从2021年79.55%降至2022年49.55%,关键通过375亿港元债转股+90亿港元现金增资实现[27][30][33] - 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占比从36.79%降至28.63%,但应收补贴款达204.75亿占流动资产64.28%[36] 行业政策影响 - 2021年起新备案光伏/风电项目取消中央财政补贴,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38][39] - 补贴核查导致同行华电新能冲减收入5.87亿+计提减值3.48亿,募资额从300亿调减至180亿[37][41] - 海上风电项目资金需求更大,行业存在显著资金壁垒[25]
这家公司新三板挂牌三个月,要奔赴北交所上市!
IPO日报· 2025-04-23 08:19
公司概况 - 东睿新材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功能性高分子热熔粘接材料领域,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先进高分子绿色环保热熔胶制造企业,国内共聚酰胺、共聚酯热熔胶专业供应商之一 [5]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纺织服饰、鞋材及纤维、汽车内饰、风电叶片等领域 [5] - 实控人金敬东、关璐夫妇合计控制公司72.6902%的股份,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7][8] 上市计划与对赌协议 - 公司计划在北交所上市,已在新三板挂牌满三个月,挂牌目的是为北交所上市铺路 [1][9] - 实控人与投资方上海延衡签订对赌协议,约定若公司未在2026年12月31日前申报合格IPO并获得受理,或2027年12月31日前未实现合格IPO,将触发股权回购条款 [10] - 对赌协议还约定若公司核心人员离职、年度亏损或连续12个月累计新增亏损达净资产30%、2023-2026年任一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超30%,也将触发回购条件 [10] 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9亿元、2.55亿元、6285.7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873.65万元、3821.5万元、694.51万元,2023年增收不增利 [10] - 2024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2.32亿元,净利润2325.42万元,若要避免触发对赌条款,2024年全年净利润需达到2675.05万元以上(较2023年降幅不超30%),目前尚有349.63万元缺口 [11][12]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分别为27.69%、29.49%、24.63% [12] -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报告期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83.53%、81.63%、81.01%),主要原材料为石油化工产品,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等因素影响显著 [12] 行业竞争格局 - 热熔胶行业为充分竞争市场,国内企业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较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