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蔚来大涨,逼近理想?
虎嗅· 2025-09-30 09:03
本期视频,从短中长期三个方面,聊聊销量、财报和品牌,分别体现蔚来的产品力、组织力和护城河。 ...
烽火戏“牛马”:10万美元签证费引发的中国打工人荒诞剧
虎嗅· 2025-09-30 08:50
H-1B签证政策突变事件 - 9月19日美国大公司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所有持有H-1B签证的外籍员工立刻返美 引发大规模慌乱 [1] - 24小时后美国官方澄清 新规只针对首次申请H-1B签证者 已持有者无需返美 [4] - 该事件被社交媒体上的H-1B持有者称为"烽火戏牛马" 被视为一次"服从测试" [5][11] H-1B签证制度与持有人处境 - H-1B签证是美国引进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 每年设置8.5万个名额 中签率不足20% [3][13] - 签证最长可持有六年 必须有雇主担保才能生效 一旦失业持有人通常只有两三个月宽限期 否则必须离境 [13] - H-1B持有人自嘲为"H-1B奴隶" 不敢随意辞职或得罪上司 因身份与雇主紧密绑定 [3][13] - 特朗普上任后H-1B拒签率从不足10%一度飙升至20%以上 政策多变性加剧不安全感 [13] 返美潮中的个人案例 - 郭宁原计划从西雅图经台北回上海休假 接到通知后被迫返美 在政策生效前一小时落地西雅图 [5][7] - 李洁在国内休假时接到通知 犹豫一小时后订购高价返美机票 担心10万美元成本由谁承担 [7] - 李航为参加昆明婚礼辗转回国 发现政策后经历24小时极限返美 机票价格从2万跳涨至2.4万又发现1万左右航班 [8][9][10] H-1B持有人的职业困境与选择 - 刘颖投递200份简历后获佛罗里达州房地产公司工作 但感受到同岗位美国同事薪资和头衔更高 [15][17] - 张珊在纽约金融公司工作五年 年薪从6万美元升至30万美元 公司环境相对友好 [29] - 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裁员导致郭宁被"优化" 她投递800多份简历 四个月后才找到新工作 但新公司又暂停绿卡办理 [24][26] - 美国国土安全部拟引入"加权抽签机制" 优先高技能高薪资申请人 移民制度加速"精英化" [27] 留美与回国的权衡 - 刘颖考虑回杭州 但担忧国内建筑行业就业前景 朋友回国后每天加班至12点税前工资仅7500元 [18][28] - 张珊在香港休假时接到返美通知 但心态转变认为"大不了就不回去了" 感受到国内生活便利与安全 [30][31] - 郭宁在美国13年 缴纳大量税金但仍感觉是"外人" 绿卡对许多持有人象征着"想象中无法触及的自由" [32][34]
35 岁后,我终于敢说“我想要”
虎嗅· 2025-09-30 08:38
深夜12点,关掉刷到麻木的短视频,突然问自己:我今天干了啥? 跟了5年的领导说 "公司要裁员,你多担待",我笑着点头 "没问题";晚上刷到朋友 Fire 后旅居大理的朋 友圈,手指划走的瞬间,心里空了一下。前者是我的真实经历,后者是我的日常。 我想这种所谓的"提不起劲",可能不是真的没欲望,而是大家太久没学过怎么和自己的欲望好好相处。 我们这代人好像总被教育"欲望是可耻的":想赚钱怕被说功利,渴望被爱怕被拒绝。想捡起年轻时的爱 好,购物车的装备放了半年没下单 —— 怕家人说 "都这年纪了还瞎折腾",更怕自己三分钟热度被笑 话。 年初从北京搬到成都后,我开始参加一些社群活动,发现30+的伙伴们大多和我有过一样的状态:大家 好像都对生活少了点"劲儿"。 财务上的压力、亲密关系的摩擦、年龄带来的力不从心,这些中年绕不开的课题,似乎让很多人提前进 入了"低消耗"的人生阶段。 当被问起"你真正想要什么",得到的往往是一句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有'想要'的东西?这样活着也很好 啊!" 中年选择"收着活",或许是经历摔打后的自洽,或许是对内卷的主动祛魅。这本身无关对错。 但你要说这些"无欲无求" 的背后,完全没有一丝不敢直面 ...
月饼卖不动了吗?
虎嗅· 2025-09-30 08:25
市场创新趋势 - 地域特色“黑暗料理”月饼成为市场热点,例如山东豆橛子月饼日产量高达30万粒,安徽臭鳜鱼、长沙臭豆腐、西安油泼辣子等口味也相继出现 [1][5] - 创新品类月饼占比达35.7%,其高颜值、高口感、高互动性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键 [6] - 年轻消费者兴起DIY“邪修月饼”风潮,将汉堡、蛋黄派等食物压模制成月饼,使“万物皆可月饼”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 [2][9][10] 消费者偏好与市场结构 - 超过四分之三(77.6%)的消费者最终选择传统口味的月饼,如广式莲蓉蛋黄、苏式鲜肉、五仁等 [3][14][16] - 超过半数消费者已将月饼视为“日常零食”而非节令礼品,导致中秋节点销量被稀释,节前销售额同比下降超45% [3][18] - 主流月饼价格区间收缩至120~180元,500元以上礼盒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7.2%猛降至1.8%,基本退出市场 [3][22][24] 行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面临增长压力,广州酒家月饼产品维持超过50%的高毛利率但销量增长显著放缓,五芳斋毛利率在三年间从24.1%降至16.92%,桃李面包销量在2024年大幅下滑14.91% [19][21] - 行业从“高溢价”全面转向“高性价比”,月饼回归大众消费属性,厂商利润率降低 [19][29] - 国家政策持续发力遏制“天价月饼”,对500元以上盒装月饼实施重点监管,并出台标准限制过度包装 [26][27] 替代品竞争与市场演变 - 中秋送礼选择多元化,水果、生鲜、坚果零食以及白酒、茶叶、牛奶等饮品成为月饼的替代品 [30][31] - 营养滋补品如阿胶、冬虫夏草以及饰品摆件、个护小家电等“消费升级”类礼品逐步走进中秋礼品清单 [32] - 月饼市场从“生产两月,躺平一年”的暴利生意,转变为考验品牌产品力、创新力和文化力的长期竞赛 [38]
今年最离谱的男神选秀出结果,我麻了
虎嗅· 2025-09-30 07:5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腾宇,编辑:桃子酱,题图来自:AI生成 24万票对26万票,胡歌在决赛惜败。 2025年9月29日,在虎扑第二届男神大赛决赛中,国民男神胡歌输给一位身高164厘米、体重400斤的吃播博主,夺得亚军。 这位博主,就是以"胃袋大"作为标签的良子。良子应该知道胡歌是谁,但胡歌不一定知道良子的来历,两个人大概都不会在意这 场由网友发起的比赛的结果。但网络蕴藏的复杂能量、抽象新闻的传播速度,还是把良子拱上台前,让这名曾自封"任丘杰伦"、 后来因为吃播体重涨到近400斤的男子,成为网络抽象文化和玩梗的新宠。 这结果荒诞得让人一下子忘记了分析和批判,你很难在这样的结果面前保持全然的理智:从古天乐、李佳航到良子,从遥远的男 神、有亲近感的明星到网友戏称的"电子小猪",三届虎扑男神大赛走过的路,比中国男性审美30年走过的弯路还多。 | 9 他这样哪个医院敢给他上麻醉 | | --- | | 08-01 四川 回复 2 114 [7 | | 查看 24 条回复 > | 图/虎扑"大胃袋良子"网友跟贴留言 我不胖,只是胃袋有点大 良子,本名李占良,生于1993年,河 ...
00后辍学生打造“作弊神器”,被停学却获千万投资
虎嗅· 2025-09-30 07:47
"AI 原生 100" 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AI 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 23 」篇文章。 一家宣称"欺骗一切"的公司,在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获得了硅谷最负盛名的VC之一a16z的A轮融资。他们的年经常性收入在一周内从350万美元上升到 700万美元。 2025年3月,一个年仅21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Roy Lee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一条帖子,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一场席卷硅谷的巨大波澜。 他在社交网络上直言不讳地宣布,自己因开发了一款帮助学生在技术面试中"作弊"的AI工具而被学校停学。这条帖子病毒式地传播开来,非但没有让他声名 扫地,反而引来了风险投资家们的蜂拥而至。这本应是一个学业生涯的污点,却成了他职业生涯的起点。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Lee为他那款被公然宣传为"帮你搞定一切作弊"的工具Cluely,成功筹集了53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仅仅两个月后,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领投了1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使这家初创公司的总融资额超过2000万美元, 估值达到约1.2亿美元 。 在认真拆解了这家企业之后,我们发现Clue ...
我们能用上便宜的国产内存,到底有多不容易?
虎嗅· 2025-09-30 07:40
为什么DRAM这个看似简单的半导体赛道,在长鑫存储出现之前,我们却很少听到过其他国产厂商的名 字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家成立还不到10年的国产DRAM厂商是如何逆袭内存行业老大哥的。 ...
再夺棋圣名号,但柯洁不再是那个柯洁
虎嗅· 2025-09-30 07:34
"远离赛场很久了,这次夺冠,会让大家更多地见到你吗?" "会……" 9月28日下午,2025洛阳·栾川"老君山杯"中国围棋"棋圣"战总决赛三番棋决胜局,柯洁执黑261手战胜挑战者屠晓宇,以总比分2比1成功卫冕,再次夺 得"棋圣"冠军。 "包括全运会的时候,那三天下完三盘比赛,我就会觉得我好像因为围棋带给我了很多,也因为围棋失去很多,也被围棋伤害过,那个时候就 很不想去面对围棋,因为一下围棋就会想到很多我不想去面对的事情。所以全运会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网吧里通宵过的,所以说棋的 质量也非常糟糕,整个大半年我都是完全放弃自我的一个状态。" "但这个棋圣战临近的时候,我又特别想赢,可能是我骨子里,就是想去争夺胜利,所以说,前两天就戒了游戏,稍微去摆了摆棋,可能训练 最长的时间就是在老君山的自己的房间里,因为在这个老君山风景区,外面环境非常优美,一到晚上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可以让我去看一看 AI,所以说我就从前两天才开始好好训练,因为真的,我真的很爱围棋,但围棋带给我的痛苦也太多了。所以这次,能赢下来确实是很不容 易的一件事情,所以说,我只想说我做到了,但我希望我也能够就此重振旗鼓……" 柯洁上次这么哭,还是20 ...
影响10亿人的偏头痛,终于有救了?
虎嗅· 2025-09-30 07:15
Andrea West还记得,她在2021年第一次听说,有一种新药可能会终结折磨她数十年的偏头痛。那时她在广播里听到科学家讨论CGRP受体拮抗剂 (gepant)的前景。这种药当时首次显现出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潜力。West于是开始密切关注这些药物的新闻。去年她听说阿托吉泮(atogepant)在英国获 批,立刻去找了医生。 West患有偏头痛70年了。自从用了这种药,她再也没有发作过。"这药太神奇了。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她说。 插图:Aleksandra Czudżak 长期以来,人们对偏头痛的印象都是难以缓解的痛苦。在古埃及,医生会把泥做的鳄鱼绑在患者头上,并祈祷奇迹发生。直到17世纪,外科医生会在患者 头骨上钻孔,有人说这样能把偏头痛"释放出来"。20世纪有了更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它们对全球10亿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人依然不起作用。 如今,这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新的进展,这来自多个方向的突破。过去几十年的医学进步——包括gepant和相关疗法的获批——已经将偏头痛变成了"可治 疗和可管理的疾病",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药理学家Diana Krause说。 同时,研究正逐步加深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理解,并指明未来的努力 ...
“预制课”上行期:课堂的“锅气”去哪了?
虎嗅· 2025-09-30 07:15
"预制菜"的话题,公众反应激烈。人们担心的,不只是味道和营养,而是日常会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被 简化、被替代。 教育里,也有类似的"预制"。同样的课件、同样的解法、同样的成果。孩子们在一条条隐形的流水线 上,被要求交付一个又一个"完美作品"。探索、失败和偶然,逐渐被排除。 这并不是新鲜现象。只是,当它被命名为"预制课"时,人们才意识到,它正在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 实。 于是我们想问:谁在定义"预制课"?课堂的真实气息去了哪里?教师的角色变成了什么?围绕这些问 题,我和一位00后教育创业者翟建勋(科创教育博主、00后创业者),展开了一次长谈。 谁来定义?边界之争 左希:到底什么算"预制课"?是录播课、是微课,还是那些被提前打包好的教学资源? 翟建勋:不止这些。在我看来,更关键的是逻辑。如果一门课,把学习的路径和结果都固定下来,不允 许孩子有自己的探索和失败,那就是"预制"。 左希:常听到有人说"菜有菜味,锅有锅气"。在我们熟悉的课堂上,那个"锅气"去哪了? 左希:比如你常说的机器人课程。老师先搭一个样板,学生照着复刻,最后赛场上清一色的同款机型。 翟建勋:对。其实像流水线。所有原材料,不管高矮胖瘦、酸甜苦辣通通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