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

搜索文档
“预制课”上行期:课堂的“锅气”去哪了?
虎嗅· 2025-09-30 07:15
"预制菜"的话题,公众反应激烈。人们担心的,不只是味道和营养,而是日常会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被 简化、被替代。 教育里,也有类似的"预制"。同样的课件、同样的解法、同样的成果。孩子们在一条条隐形的流水线 上,被要求交付一个又一个"完美作品"。探索、失败和偶然,逐渐被排除。 这并不是新鲜现象。只是,当它被命名为"预制课"时,人们才意识到,它正在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 实。 于是我们想问:谁在定义"预制课"?课堂的真实气息去了哪里?教师的角色变成了什么?围绕这些问 题,我和一位00后教育创业者翟建勋(科创教育博主、00后创业者),展开了一次长谈。 谁来定义?边界之争 左希:到底什么算"预制课"?是录播课、是微课,还是那些被提前打包好的教学资源? 翟建勋:不止这些。在我看来,更关键的是逻辑。如果一门课,把学习的路径和结果都固定下来,不允 许孩子有自己的探索和失败,那就是"预制"。 左希:常听到有人说"菜有菜味,锅有锅气"。在我们熟悉的课堂上,那个"锅气"去哪了? 左希:比如你常说的机器人课程。老师先搭一个样板,学生照着复刻,最后赛场上清一色的同款机型。 翟建勋:对。其实像流水线。所有原材料,不管高矮胖瘦、酸甜苦辣通通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