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那艺娜的巨星神话:“进可英国巡演,退可回家种地”
虎嗅· 2025-09-26 08:53
晚上7点,距离演出还有30分钟,那艺娜才吃上第一口饭。这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拍摄杂志封面、录音、演出,其间还穿插着数个采访。今年8月,她 一共有28场巡演,辗转了26个城市。 55岁之前,那艺娜还叫翟革英,是湖北钟祥的一名普通农妇,日常生活就是带外孙、干农活。3年前,她像许多退休老人一样玩起了抖音,经常发带有外 国人脸部特效的短视频,两个月收获200万粉丝。随后,她推出爆款单曲《爱如火》,被年轻人冠以"互联网时代抽象女王"的称号。如今的那艺娜,不仅 演唱会一票难求,还和林俊杰、蔡依林一起登上了顶级时尚杂志的封面。 大众读惯了怀才不遇的故事,但却还未习惯一个普通人被流量选中的魔幻剧本。有些人觉得那艺娜的走红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审丑"狂欢,而粉丝觉得 她有着打破常规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他认为,那艺娜靠的是"真实感"。"现在大家喜欢某一个网红,并不是'审丑',而是'审真', 他们真正渴望的,是一种'表演性真实'带来的情绪价值。" 在一个真假难辨的流量时代,58岁的那艺娜,如何将自己重塑为"真实"的象征,并被年轻人奉为"偶像"? 扮演 那艺娜在当"偶像"这件事上已经 ...
小米不能一直心安理得享受他人的破风
虎嗅· 2025-09-26 08:34
小米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雷军个人营销策略有效吸引关注 但仅约一半关注者为小米用户[1][4] - 发布会信息传播受信息茧房效应限制 负面不实内容传播度更高[1][3] - 竞争对手高度关注小米发布动态 反映其市场影响力已不可忽视[8] 产品对标战略分析 - 全面采用对标策略 涵盖保时捷/特斯拉/苹果的产品定义/造型/性能及命名[12][13] - 推出兼容iPhone 17系列的磁吸充电宝 延续车机兼容苹果的跨界策略[14] - 异型叠片电池技术仅小米与苹果应用 体现技术实力[16] 对标战略的利弊 - 优点:快速建立用户认知并提升营销效率[17] - 缺点:承受更严格的市场审视与批评[17] - 被对标企业可获得技术与品牌形象红利 但需承担破风者压力[17]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 - 实际月销远超车评人预测的3000台 达到1万台级别[28] - 采用特斯拉式媒体策略 减少传统车评人商单投入[22][30] - 通过装备设备和技术扶持赛道自媒体 形成内容生态反哺[30] 行业竞争格局 - 商业对手数量稳定 巨头间长期竞争但难以彻底消灭对手[20][21] - 黑小米内容存在持续市场需求 可能形成舆论均势[36][37] - 行业投放预算保持高位 竞争对手仍需依赖传统车评渠道[33][36] 企业领导人价值 - 雷军个人价值超过数百亿现金 直接影响产品推广效果[24] - 雷军可持续领导10-30年 成为竞争对手长期挑战[25] - 领导人直接互动具双重性 既增强亲和力也增加被质疑风险[23] 媒体关系管理 - 与传统车评人关系紧张 因拒绝支付高额商单费用[26][30] - 数码博主未获得充分收益 影响合作关系可持续性[31] - 面临少花钱多交朋友的难题 需优化宣发资源调配[39] 产品与技术表现 - 汽车软件开发落后竞争对手1-2个版本 泊车辅助功能较华为晚1年推出[17] - MIUI系统体验下降 微信分享操作较前版本及竞品更繁琐[17] - 人车家生态联动性不足 但产品定义与营销方法论趋于统一[17]
降价、亏本、刷榜……车企为什么非要冲销量?淡定一点会死吗?
虎嗅· 2025-09-26 08:01
一直以来,"新势力"们的销量都是车圈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已经精确到每周更新销量榜,比我们更视 频都勤。但在销量背后,"新势力"和传统合资品牌,很多都不得不放下利润,靠降价,甚至亏本维持销 量。为什么大家宁肯亏钱也要冲销量?对车企来讲,销量有多重要?淡定一点会死吗? ...
Lessie,会让猎头失业吗?
虎嗅· 2025-09-26 07:35
过去,找人是一门玄学:无论是要找投资人、找行业专家,还是要找一位契合的 KOL,传统方法都仰赖人脉引荐、行业微信群,或是在 LinkedIn 里大浪 淘沙。 找到人,再搭上话,这是敲开合作的大门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Lessie 的定位简单直接:People Search AI Agent。一句话描述它的能力:帮你从互联网与数据库里快速找到任何人,并自动化完成初步联络。 创始人、投资人、KOL、潜在客户、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只要你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Lessie 就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到合适的人选。 实际体验之后,我发现"人找人"的需求,AI 虽然可以显著提高效率,但短期还得靠人来介入校验,没那么容易被 AI 取代。 AI LinkedIn? 与传统的 SaaS 网站或单一数据库不同,Lessie 的目标并不是做一个更快的搜索引擎,而是把"找人"做成一条闭环的服务:识别需求(Identify)、汇总多 源数据(Source)、智能筛选(Review)、建立初步联络(Connect)。这四步,构成了 Lessie 的基本逻辑。 Lessie 的找人流程分了 4 步走|图片来源:Lessie 但 ...
2025年后,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经济与资产会怎么变?
虎嗅· 2025-09-26 07:35
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6%,但人均GDP只有日本同等老龄化时期的三成。人口老龄化 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老了钱还没赚到。 ...
酒店机器人遍地都是,为什么公司却在疯狂亏钱?
虎嗅· 2025-09-26 07:22
行业现状 - 酒店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送毛巾 带路 做清洁等功能 [1] - 行业呈现未来感十足的发展态势 [1] - 行业巨头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1]
波兰太短视了,我一个乌克兰人都看不下去
虎嗅· 2025-09-26 07:09
多方压力下,波兰总理图斯克于9月23日宣布,波兰将于当地时间9月25日凌晨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过去几年,由于俄乌冲突,波兰与白俄罗 斯的边境口岸运行已严重受阻。但此次全面关闭波白边境,从而阻滞中欧班列的运行,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波兰的行为对依赖波兰过境通道的中欧物流造成了直接冲击,也让中国认识到波兰在区域合作中的政治立场存在不确定性。为规避单一依赖波兰过境通道 可能带来的供应链风险,保障中欧物流通道的多元与稳定,中国已考虑加强对其他路线(如北极航线)的开发。 这次事件好像很小,但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波关系,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对欧战略。 不理性决策 2025年9月12日,波兰正式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全部边境。波兰当局声称这是出于"安全威胁"所做的决定。但实际上,这是矛盾长期积累并爆发的结 果。 事件的起因是9月9日发生的"俄罗斯无人机入侵"事件,以及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举行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然而,如果了解过去几年的波白边境状况, 就能发现,波兰其实早就开始对波白边境实施"严管"。在2021至2024年间,波兰已逐步关闭了大部分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检查站,并不断收紧通关手续。 波兰关闭边境 ...
8成基层医生不会用AI,AI时代医疗鸿沟被弥合还是拉大?
虎嗅· 2025-09-26 07:03
大城市三甲医院医生用AI看片写病历、提升效率,而乡村医生还用课本查单词、百度查病。那么在AI 时代,医疗鸿沟到底是被弥合还是被拉大? ...
电视台上的神药广告,早该管管了
虎嗅· 2025-09-26 06:30
骗子们搞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私域直播。说白了,就是把以前线下忽悠老人的那套"销售"手段搬到了 网上,变得更隐蔽。 他们先是用免费送鸡蛋、发红包、邀请参加专家义诊之类的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加群。 尤其强调,55岁以上的用户才能加入。 然后,在群聊里发送需要密码才能进入的直播链接,还特意嘱咐大家不要转出。 这些直播间里,普通产品会被包装得耳目一新。产品功效被无限夸大,动不动就是"疏通神经,缓解疼 痛,从根本上解决疾病"。 话里话外暗示这东西"包治百病"。 比如在这个"国科优选"直播间,主播会拍着胸膛告诉老人们,你在别处治不好的胃疼,三瓶益生菌下 肚,就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央视最近曝光了一群骗子。 他们的羊奶也被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完全不需要那么多药,一杯羊奶就解决了。" 另一个直播间,自称某航天馆主任的男子正在推销一款"航天鞋"。 据说"鞋里植入了钛核磁芯片,每天能释放几亿的钛核磁能量波,来保护我们的脚。" 实际上呢? 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描述中那么厉害,而且成本非常非常低,可能才几毛钱。 一 所谓实惠,只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等老人们意识到被骗,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这些直播都在私域里进行,链接失效快、没回放,记录也 ...
招生量远超本科生,名校研究生难逃学历通胀
虎嗅· 2025-09-26 06:05
日前有网友发现,南京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有4113人,研究生新生则有9222人,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的2 倍多。 这个问题并不是南京大学独有的,国内有太多的大学,早就开始本研倒挂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在不少名校中,博士生几乎和本科生一样多。这类似个倒金字塔,高等教育里的"初 级"——本科,反倒是人数最少的了。 不仅是大学,甚至大学扎堆的城市,研究生都比本科生更多。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3年北京高校全日制 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 这可能也是"情有可原"。一览这些本研倒挂的学校名单,就能发现这些学校其实还不错,都是所谓的"研 究型大学"。既然是研究型大学,那么多一些研究生,合情合理。 不过,以后可能又变了。2024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发布,此次授权 审核共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而据统计,本轮拟新增学位授权点大于10个的"双非"院校(非"985"、非"211"院校),硕士点的涨幅多数 都达到了300%,也就是所谓的"二本硕士点正呼啸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