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药
icon
搜索文档
电视台上的神药广告,早该管管了
虎嗅· 2025-09-26 06:30
骗子们搞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私域直播。说白了,就是把以前线下忽悠老人的那套"销售"手段搬到了 网上,变得更隐蔽。 他们先是用免费送鸡蛋、发红包、邀请参加专家义诊之类的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加群。 尤其强调,55岁以上的用户才能加入。 然后,在群聊里发送需要密码才能进入的直播链接,还特意嘱咐大家不要转出。 这些直播间里,普通产品会被包装得耳目一新。产品功效被无限夸大,动不动就是"疏通神经,缓解疼 痛,从根本上解决疾病"。 话里话外暗示这东西"包治百病"。 比如在这个"国科优选"直播间,主播会拍着胸膛告诉老人们,你在别处治不好的胃疼,三瓶益生菌下 肚,就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央视最近曝光了一群骗子。 他们的羊奶也被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完全不需要那么多药,一杯羊奶就解决了。" 另一个直播间,自称某航天馆主任的男子正在推销一款"航天鞋"。 据说"鞋里植入了钛核磁芯片,每天能释放几亿的钛核磁能量波,来保护我们的脚。" 实际上呢? 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描述中那么厉害,而且成本非常非常低,可能才几毛钱。 一 所谓实惠,只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等老人们意识到被骗,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这些直播都在私域里进行,链接失效快、没回放,记录也 ...
【守护“钱袋子”专栏】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 联合警方识破高价保健品骗局,守护群众养老钱
北京商报· 2025-08-11 09:34
银行风险识别与客户保护 - 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专业风险识别能力成功拦截针对老年客户的高价保健品诈骗 避免7万元经济损失 [1] - 异常情况识别包括客户刚存入15天的7万元定期存单急于提前支取 大额资金用途为购买保健品 对药品来源表述不清 [1] - 工作人员通过网络查询发现推销"郭中医"涉嫌多起保健品诈骗案件 其推销产品无质保无合法来源证明 [1] 客户背景与诈骗手段 - 受骗客户为90岁老年客户且无子女 该笔资金对其养老保障至关重要 [1] - 诈骗手段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授课推销 利用老人治病心切心理进行精准诈骗 [1] - 诈骗产品被揭露为可治愈顽疾且价格高昂的"神药" 实际为无保障产品 [1] 风险处置与后续措施 - 银行工作人员迅速联系公安机关 同时耐心向客户讲解同类型骗局套路 [1] - 在民警协助下通过展示诈骗案例和剖析骗局特征 客户最终意识到风险并主动撤销取款申请 [2] - 公司将持续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加强风险防范与客户服务 深化警银联动构建金融防线 [2]
中消协半年投诉热点聚焦私域直播等
北京商报· 2025-08-06 16:05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同比增长27 23% [1] - 解决投诉50965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 52亿元 [1] - 投诉热点集中在老年消费陷阱、私域引流营销、情绪消费、农产品网购、玉石类直播间、演唱会等领域 [1] 老年消费陷阱 - 互联网诱导陷阱:商家通过"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诱导老年人点击后自动扣取会员费 [2] - 线下会销欺诈:以促销/健康讲座名义向老年人高价销售三无产品,典型案例中净水器售价3980元,京东同品牌产品仅三四百元 [2][3] - 直播虚假宣传:将普通工艺品包装为古董、普通食品宣传为"包治百病"神药 [2] 私域引流营销乱象 - 商家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内容,引流至微信等私域交易规避监管 [4][5] - 支付路径分散导致维权困难,商品存在售假、以次充好问题,售后缺失现象普遍 [5] - 翡翠玉石、减肥产品等领域通过短视频引流售假问题突出 [5] 情绪消费问题 - 商品粗制滥造现象严重,部分产品缺乏基本信息且有害物质超标 [7] - 商家利用暧昧话术诱导打赏,导致消费者长期高额消费 [7] - 退费机制不合理,服务未达宣传效果时商家常拒绝退款 [7] 行业监管建议 - 建议短视频平台对私域交易设置统一风险提示页面 [6] - 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对高风险交易弹窗警示 [6] - 情绪消费领域需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准入资质和服务流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