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报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绿证累计核发超60亿个!
中国电力报· 2025-07-23 00:29
绿证核发与交易进展 - 1-5月全国核发绿证10 93亿个 累计核发量突破60亿个 [1] - 绿证核发质效 交易规模与应用场景实现显著突破 配套政策机制持续健全 [1] - 中国绿证制度形成涵盖核发 交易 应用 核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2]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9 66亿千瓦 同比增长24% [1] -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总装机比重达57 3% 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超40%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关键推动者 逐步成为全球绿色发展新高地 [1] 绿证国际认可与制度建设 - 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2] - 中国绿证遵循"可追溯 可交易 不可重复使用"核心准则 获国际规则认可 [2] - 计划深化与欧盟等地区绿证互认 加强与国际组织协作突破绿色壁垒 [3] 绿证市场建设规划 - 完善核发交易机制 推进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 在浙江 河南 广州等省份先行试点 [2] - 拓展应用场景 推动绿证与能源消费责任权重 碳排放双控等机制衔接 [3] - 强化信息系统支撑 引导绿证价格合理运行 促进全国流通与优化配置 [2] 绿色消费与国际合作 - 推动绿证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并行 完善认证标准 强化社会绿色消费意识 [3] - 中国将深度融入国际绿色贸易体系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制度创新 [4] - 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绿证市场 提升绿色电力标准国际化水平 [2][3]
光伏领域,全球首个立项!
中国电力报· 2025-07-22 22:29
行业动态 - 三部门联合发布新增两大电力职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员L和电力聚合运营员L/S,以及风电场叶片维修工等4个新工种 [3] - 全球光伏领域首个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提案《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正式立项,为光伏组件碳足迹核算提供统一方法学 [3] - 中国渤海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进入生产阶段 [3] 企业动态 - 国家电网以5484亿美元营收位居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二、三位,中国海油等10家能源电力企业进入前100强 [5] - 南方电网完成台风"韦帕"抢修,粤桂琼复电率达97.1%,累计出动应急人员25950人次、车辆5953台次 [5] - 中国核电设立中核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山东省内能源项目 [7] - 华电新能拟用155.92亿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7] - 蔚来能源总部入驻武汉光谷,将以千座换电站年产能的制造中心为核心加速发展 [7] 地方进展 - 广东零碳智慧产业园预计2027年投产,将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 [8] - 海油工程珠海基地交付24套2000米级超深水吸力锚,应用于巴西Mero二期项目,安装水深超2000米 [8] 国际动向 - 中国能建承建的科特迪瓦必欧雅46兆瓦生物质电站电气倒送电成功,建成后年发电量3.4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 [10]
看,链博会上“硬核”亮相的“中国制造”
中国电力报· 2025-07-22 06:44
中国清洁能源供应链发展现状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1] - 全球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为中国制造 [1] 核心企业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 [1] - 中石化"西氢东送"管道年输氢10万吨,覆盖京津冀氢能走廊 [1] -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年产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突破100亿立方米 [1]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央企承担全国90%以上油气供应、60%以上电力供应、25%以上煤炭供应 [2] - 华润电力"疆电入渝"项目总容量610万千瓦,年输渝电超191亿千瓦时 [2] - 中石化易派客平台品牌价值连续5年超百亿元,服务全球供应商 [2] 关键技术进展 - 东方电气5兆瓦化学链燃烧系统降低碳捕集成本三分之二 [3] - 中石化碱性电解槽单槽规模提升至5000立方米,制造成本下降30%以上 [3] - 中天科技TOPCon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3.3%,液冷储能柜度电成本降20% [3] 国际业务拓展 - 东方电气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1亿千瓦发电设备,带动17000家供应商 [5] - 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年供绿色电力8.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8.66万吨 [5]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5]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氢能储运、长时储能等技术攻关,完善"风光氢储"一体化标准 [6] - 深化碳市场、绿电交易等机制,激发产业链绿色转型动力 [6] - 推动绿氢认证、跨境输电等国际规则对接,提升全球能源协同 [6]
广东绿电交易量比增超60% 新能源入市推动电力市场交易蓬勃发展
中国电力报· 2025-07-22 00:48
光伏发电应用 - 美的集团旗下威灵洗涤电机公司园区屋顶光伏年发电量870万千瓦时,占园区总用电量27%,年减碳8500吨,节省电费超390万元[1] - 光伏发电助力产品获得国际低碳认证,成为广东实现"双碳"目标的典型案例[1] 绿电交易发展 - 2023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1] - 绿电环境属性交易价格降至6.7厘/千瓦时,降低用户采购成本[1] - 2023年全年广东绿电需求预计超120亿千瓦时,十大行业交易量占比70%(含计算机通信、互联网服务、石油煤炭加工等)[6] 新能源装机与市场化改革 - 截至2023年6月广东新能源总装机7850万千瓦(占比33%),其中海上风电1251万千瓦全国第一[2] - 广东推动第二批110千伏新能源场站(77家/590万千瓦)参与现货市场结算,覆盖韶关、汕头等5市[2] - 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面市场化,电价通过现货交易、中长期合约形成,终结"保量保价"政策[3] 电力市场参与主体 - 截至2023年6月广东电力市场经营主体达8.5万家,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29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8%)[3] - 南方电网在汕头试点V2G充电桩,计划2026年建成15台,预计年调峰收益75万元,减碳180吨[4] 企业绿电转型案例 - 莞能能源公司与荷兰STX集团签约国际绿证,业务覆盖4国9省28市,累计交易电量60亿千瓦时,支撑出口价值300亿元[3] - 鹤山中富电路公司通过欧盟"零碳工厂"认证,采用"光伏+蓄冷+充电桩+绿电"微电网模式[5] - 南方电网为充电桩企业提供智能调度,利用负荷低谷集中充电降低成本[4]
贵州:全社会用电量比增9.03%
中国电力报· 2025-07-18 03:29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1~6月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00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3% [1] - 用电量数据成为经济活力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 [1] 工业用电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5%,占全社会用电量较大比重 [2] - 铝冶炼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33% [2] - 清镇市铝产业链用电量达3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 [2] - 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用电量激增47.63% [2] - 磷化工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9% [2] - 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日均用电量达3.3万千瓦时,1~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3] 大数据产业用电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51.68% [4] - 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用电量达12.57亿千瓦时 [5] - 数据中心用电负荷5年增长3倍 [4] - 供电可靠率达99.999% [4] 文旅产业用电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75% [6] - 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2亿元 [6] - 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区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5% [6] 充换电服务 - 1~6月贵州省充换电用电量达12.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92% [7] - 已建成2476个充电站和12782支充电枪,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7]
华电国际总经理调整!
中国电力报· 2025-07-18 03:15
高管变动 - 陈斌辞去华电国际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辞职原因为个人工作调动,副董事长等职务离任需待股东大会选举新任董事后生效,总经理职务离任立即生效[1][5] - 李泉城被聘任为华电国际总经理,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同时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需经股东大会批准[8][16][17] - 陈斌离任不影响董事会法定人数及公司正常运营,其确认与公司无意见分歧[5] 新任高管背景 - 李泉城生于1972年,正高级会计师及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拥有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士学位[9][22] - 李泉城曾任职于中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华电集团等机构,在财务风控、金融业务等领域有30年以上经验[9][22] 董事会决议 - 董事会全票通过设立募集资金账户、山东国惠参与配套资金关联交易(关联董事回避表决)、成立区域售电公司等议案[11][12][13][14][15] - 董事会全票通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授权董事会秘书发出会议通知[18][19] 其他信息 - 李泉城董事候选人资格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无监管处罚记录[17] - 公司公告强调陈斌任职期间贡献卓越,董事会对其表示感谢[5]
国网湖北电科院“鄂电慧图” 提升无人机巡视效率
中国电力报· 2025-07-17 07:23
行业技术发展 - 无人机在变电站巡视中因灵活、高效、低成本等优势得到较广泛应用 [1] - 三维建模及航线规划是变电站无人机巡视体系的前置环节和关键技术 [1] - 行业此前缺乏高效好用的三维建模及航线规划软件 [1] 公司创新成果 - 国网湖北电力于2023年组建首批省级机巡专家团队 [1] - 国网湖北电科院经过14个月攻关于2024年9月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变电运维人员的"鄂电慧图"软件 [1] - 该软件首创"点云+实景"融合建模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1] - 采用基于3D高斯算法的第二代建模技术提升模型精度和可视化效果 [1] 应用成效 - 截至2024年6月下旬湖北电力已授权激活309套"鄂电慧图"软件 [2] - 依托软件完成693座变电站建模和657座变电站航线规划 [2] - 通过核心业务自主实施实现大幅降本增效 [2] - 为电力行业变电无人机智能巡视建设提供成功范例 [2]
河南电网用电负荷达8976万千瓦
中国电力报· 2025-07-17 06:15
用电负荷创新高 - 河南全网用电负荷于7月15日12时43分达到8976万千瓦,创年内第四次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 [1] - 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等降温用电负荷持续增长,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 [1] 电力公司应对措施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严格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方案,强化多专业会商和天气跟踪,精准研判电力平衡及电网重满载情况 [1] - 公司聚焦外电入豫通道安全运行,加强重点设备检测巡视,建立主变压器负载率全流程闭环管控机制,严防主变过载 [1] - 公司做好特高压线路密集通道和重要联络线差异化运维,针对线路异物防控进行特巡特护 [1] - 公司畅通服务渠道,快速响应客户诉求,确保可靠用电 [1] 未来天气与电网保障 - 预计7月下旬河南省将出现高温和强对流天气交替现象 [2] - 河南电力将加强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特别是"三跨"区段和特高压站近区线路运维保障 [2] - 公司计划缩短可视化监控设备拍摄周期,实施无人机精细化巡检,及时发现并消除异常 [2]
江苏夜间重点时段用电量激增14.3%
中国电力报· 2025-07-17 01:15
苏超赛事对夜经济的带动效应 - 苏超赛事期间江苏省餐饮、综合零售、室内娱乐三大行业18时至22时用电量达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 [1] - 常州通过打造"足球+"多元夜间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 [1] - 扬州瘦西湖、个园等景区夜游项目单日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 [1] - 无锡江阴外滩设置漫澄光"双城"特产集市,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 [1] 餐饮行业表现 - 美团数据显示夜间消费和异地消费增长明显,烧烤成为顶流 [2] - 徐州市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3%,丰储街烧烤集中区用电负荷较平日增长89% [2] 文旅融合活动 - 南通举办"跟着苏超游南通"活动,结合体育赛事、江海文化与滨海风情 [1] - 常州、扬州、无锡等地推出夜间文旅活动,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1]
电力“跨省拼单” 破局能源“时空错配”
中国电力报· 2025-07-16 08:51
省间市场作用与必要性 - 我国能源资源逆向分布 90%煤炭 85%太阳能 80%风能和水能集中于三北和西南 70%能源需求在东部发达地区 需通过省间市场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3] - 新能源装机达16.5亿千瓦 但存在极热无风 极寒故障 晚峰无光等问题 对晚高峰负荷保障能力不足[3] - 空调负荷 采暖负荷快速攀升 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持续增长 电网峰谷差逐年加大 需通过省间互济平衡供需[3] 跨区电力交易现状与构成 - 今夏达成跨区电力交易1.65亿千瓦 其中1.22亿千瓦来自华北 东北 西北 西南大型煤电 风光新能源基地及大型水电站 占总量的3/4[4] - 0.43亿千瓦来自能源富集地区电厂通过省间市场化交易外送 占总量的1/4[4] - 华东区域夏季高峰负荷超4.4亿千瓦 跨区送华东最大电力约7900万千瓦 用电高峰时段每6千瓦负荷中至少有1千瓦来自外地能源基地[4] 中长期交易机制创新 - 按工作日连续运营机制优化交易流程 每月初发布交易日历 工作日收集需求次日完成交易 省间中长期交易成交1499笔同比增35.7% 电量1.4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5%[5] - 创新省间交易优先级机制 基于交易周期 交易品种等6方面规范输电通道秩序 解决通道堵车问题[5] - 开展多输电通道集中竞价 按月 周打包通道剩余空间集中撮合 截至6月底超7000家主体达成19.92亿千瓦时交易 度夏期间增加跨区最大电力184万千瓦[5] 市场体系结构与协同机制 - 省间市场建立中长期为基础 现货余缺互济 应急调度救急的市场化模式 2024年三者电量占比分别为94.84% 5.13% 0.03%[6] - 中长期市场覆盖年度 月度 月内交易 确保长期供需平稳 发挥保供压舱石作用[6][7] - 现货市场反映短期供需 发挥价格指南针作用 通过日前和日内交易实现短期互济[6][7] 未来发展规划 - 扩大交易范围 完善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 实现全国电力及绿电资源优化配置[8] - 延伸交易周期 推动多年期交易稳定供需 扩大多年期绿电交易 提高多通道滚动撮合交易规模和频次[8] - 服务沙戈荒大基地联营不联运模式 由风光火储组成联营体与消纳省协商交易 挖掘电源群内部调节潜力[8] - 提高多通道集中交易比例 开展年度集中竞价形成有效价格信号 创新抽水蓄能 需求侧等调节性资源共享机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