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瞻网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材料发展现状 保温材料、Low-E玻璃、遮阳材料等的应用有利提升节能效率【组图】
前瞻网· 2025-07-22 04:25
中国建筑节能材料概况 - 建筑节能材料指具有保温、隔热和遮阳效果并能降低能耗的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建筑墙体和建筑物表面 [1] - 代表性材料包括岩棉、聚氨酯、玻璃棉(保温)、Low-E玻璃(隔热)、布艺窗帘(遮阳)等 [2]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产量 - 绝热节能材料通过阻隔热量传递降低建筑能耗,2021年产量达850万吨(同比+10.4%),2022年增至865万吨,2023年短暂下降后2024年恢复至2022年水平 [3] 中国保温材料阻燃等级分类 - 按阻燃等级分为A级(不燃,如岩棉/玻璃棉)、B1级(难燃,如EPS/XPS)、B2级(可燃,如PUR/PIR)、B3级(易燃) [4][6] Low-E玻璃技术特性 - Low-E玻璃表面镀有多层金属化合物膜,具有高透光性和红外线高反射特性,隔热性能优于传统玻璃 [8] 中国遮阳材料应用场景 - 遮阳设施按安装位置分为外遮阳(散热性好但维护难)、内遮阳(易安装维护)、中置遮阳(双层玻璃中间,整体性强) [1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包括中材节能(603126)、北新建材(000786)、启迪设计(300500)、南网能源(003035)、亚士创能(603378)、南玻A(000012)、中铁装配(300374)等 [1]
终结28年“无冠”纪录!中国战队包揽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亚军【附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22 03:48
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事突破 - 清华火神队夺得RoboCup人形组冠军 成为28年来首个在该领域夺冠的中国战队 [1] - 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获得亚军 两支中国队伍包揽冠亚军 [1] - 冠亚军均使用加速进化T1机器人 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 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2015-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量波动上升 2023年公开专利达2903项 [3] - 伺服电机国产化率突破70% 减速器与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替代率持续提升 [3] - 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 中游本体制造 下游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 [3] 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 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最完备 产能规模大 产业链条完整 [3] - 珠三角地区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重要集聚区 控制伺服系统技术领先 [5] - 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超50家 数量全国第一 产业链最完善 [7]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工信部规划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新引擎 [9] -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佳载体 未来将在医疗养老服务和制造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10] - 行业展现出自主学习智能决策智能交互等能力提升趋势 [10]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最严电动自行车国标即将实施
前瞻网· 2025-07-21 12:41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 工信部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并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2] - 深圳优必选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可实现连续作业并减少人力维护成本 [6] - 小鹏汽车预计未来十年低空飞行将改变城市出行方式,其第一款飞行汽车有望2026年量产 [7] 服务消费领域政策 - 商务部将在"十五五"期间继续减少服务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推动健康、养老、家政等领域服务供给 [3]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 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 [4] 能源与资源勘探 - 我国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发现全球最深砂岩型工业铀矿化,标志深地铀资源勘查领先世界 [4] 汽车智能化发展 - 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泊车辅助驾驶技术在中高端车型渗透率超20% [5] 企业动态与战略合作 - 小米深圳总部正式开园,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 [9] - 星巴克中国与远景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三年内覆盖100%直采供应商的全链碳足迹管理 [10] - Uber计划投资数亿美元与Lucid、Nuro合作,目标2026年在美国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 [14] 生物医药与收购 - 赛诺菲完成对Blueprint Medicines的超90亿美元收购,包括罕见免疫疾病药物Ayvakit/Ayvakyt [15] 融资与IPO - 凯米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总规模近1.7亿元 [16] - Anthropic或进行新一轮融资,估值可能超千亿美元 [16] - 双林股份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7] - Heartflow申请美股IPO,拟筹资1亿美元 [17] 半导体技术进展 - 日本Rapidus启动2纳米GAA晶体管结构原型试制,计划2027年量产 [14] AI技术发展 - 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具备自主思考和工具选择能力 [13] - Meta从苹果挖来两名AI研究人员加入其超级智能实验室团队 [12]
2025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细分市场分析之研学旅游 2024年自然生态、红色文化项目热度较高【组图】
前瞻网· 2025-07-21 08:45
研学旅行行业界定 - 研学旅行概念首次出现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作为素质教育改革和旅游转型发展的新方式 [1] 研学企业发展阶段 - 截至2024年底,多数研学企业处于成长期,发展潜力巨大,调研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的239家研学类企业 [2] 研学企业主营业务 - 研学企业主营业务以学校研学团队组织或接待为主,占比52.72%,其次为研学基地(营地)运营,占比20.08% [4] 研学市场热度情况 - 市场热度最高的研学产品主题为自然生态和红色文化,占比均为53.14%,其次为劳动实践(50.63%)、传统文化(45.61%)、科技创新(30.96%) [6] 研学市场消费群体 - 2024年研学产品主要消费群体来自北京市(28.45%)、广东省(18.83%)和上海市(13.39%) [1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包括华侨城(000069.SZ)、张家界(000430.SZ)、三湘印象(000863.SZ)、曲江文旅(600706.SH)、复星旅游文化(01992.HK)、宋城演艺(300144.SZ)等 [1]
【干货】2025年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21 08:4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全景梳理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金属材料如钛及钛合金、陶瓷材料如氧化锆、生物降解材料等)、设备制造商(如美亚光电、爱迪特)以及软件开发商(如阳普医疗)[1][4] - 产业链中游包括种植体生产商(如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康拓医疗)和器械经销商(如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旗下平台)[1][4] - 产业链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如瑞尔集团、牙博士口腔、美奥口腔)和终端患者[1][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 山东省产业链布局较密集,代表企业包括国瓷材料、正海生物、威高洁丽康[5] - 广东省上游企业集中,代表企业包括爱尔创、东方锆业、迈普医学[5] - 陕西、浙江等地区布局完善,代表企业如通策医疗(浙江)、康拓医疗(陕西)[5] 代表性企业口腔种植业务布局对比 - 通策医疗、牙博士、瑞尔集团在种植业务上营收较高,通策医疗医疗服务收入达27.32亿元(占比95.07%),牙博士种植服务收入8.16亿元(占比51.75%)[9][10] - 区域性特征明显:可恩口腔89.96%业务在山东,蓝天口腔100%在广西,华美牙科100%在四川,通策医疗89.86%在浙江[9][10] - 家鸿口腔是唯一境外业务为主的企业(51.43%),种植类产品收入0.78亿元(占比15.15%)[10] 代表性企业最新业务动态 - **牙博士**:2024年12月新三板挂牌,2025年4月获苏州市口腔医疗机构A级评价[12] - **可恩口腔**:2025年3月推出AI辅助诊疗系统,整合动态知识图谱技术优化临床决策[12] - **蓝天口腔**:2025年1月股权冻结846.225万元,4月拟收购安徽贝杰医疗55%股权以拓展全国布局[12] - **通策医疗**:2024年9月收购杭州海胤科创80%股权(5541.36万元),用于医疗产品研发中心建设[12] - **奥精医疗**:2025年4月参展德国科隆牙科展,展示HT RatioPlant®先锋种植系统;1-2月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多家医院采购项目中中标[12] - **四川福睿医疗器械**:2025年4月发布模块化智能牙椅,整合智慧医疗生态平台[12]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等)
前瞻网· 2025-07-21 05:47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 山东省医美注射材料产业链企业数量较多 原材料生产企业包括华熙生物、福瑞达、阜丰集团等 器械制造企业包括威高股份等 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包括华熙生物等 [1]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企业竞争格局 - 玻尿酸产品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华熙生物、爱美客及昊海生科 胶原蛋白产品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及斐缦 再生材料产品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长春圣博玛、爱美客及华东医药 肉毒素产品国内仅兰州生物一家企业获批 [2]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医美注射材料细分市场中 玻尿酸占比约36% 肉毒素占比约29% 两者使用广泛且市场规模较大 [5]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国产替代现状 - 玻尿酸国产与进口批准数量相当 再生材料国产批准数量高于进口 肉毒素和胶原蛋白国产批准数量低于进口 [6]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现有企业竞争激烈 玻尿酸和肉毒素占据主导地位 外资企业在高端市场占优 国内企业主导中低端市场 再生材料增速最快 本土企业在聚乳酸类产品形成先发优势 [8] - 上游议价能力强 透明质酸原料市场集中度高 重组胶原蛋白等新材料上游企业定价权强 下游议价能力弱 中小医美机构分散 大型连锁机构议价权有限 [8] - 替代品威胁显著 光电类项目及外用护肤品分流需求 潜在竞争威胁较高 新材料研发降低准入门槛 行业面临市场份额重新洗牌 [8]
2025年中国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最具潜力企业:新石器、白犀牛、行深智能、九识智能、行深智能、小马智行
前瞻网· 2025-07-21 01:5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电商订单量以年均20%增速狂飙、人力成本年均上涨8%的当下,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效率焦虑 与成本阵痛。无人驾驶物流车正悄然崛起,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劳动力短缺危机在物流领域尤为凸显。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快递行业日均业务量突破5亿件,但一 线从业人员数量较三年前下降12%。无人驾驶物流车以7×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在末端配送环节展现出惊人 效能。京东物流在雄安新区的试点中,无人配送车日均处理订单量达传统模式的3倍,单票配送成本下降 45%。 政策东风为技术落地按下加速键。2024年末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明确 将自动驾驶纳入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北京亦庄、上海嘉定等20余个城市相继开放全无人测试道路,为技 术迭代提供了丰富的场景数据。 | 2020年3月 | 2023年3月 | 2023年11月 | 2024年11月 | 2024年12月 | | --- | --- | --- | --- | --- | | 0- | OL | C | OL | 0 | | · 《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 | | | | | | 动器驶技术发展和应用 | ...
【最全】2025年食用油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7-20 07:15
食用油产业链概述 - 产业链分为上游农业、中游食用油加工厂商和下游销售渠道三大环节,上游涉及油料作物种植,中游包括压榨、精炼和包装,下游为渠道销售和客户 [1] - 上游农业环节代表公司包括敦煌种业、农发种业、登海种业等,关联度评级在★★★至★★★★之间 [2] - 中游食用油加工厂商代表公司包括金龙鱼、中粮科技、京粮控股等,关联度评级普遍在★★★★至★★★★★ [7] - 下游销售渠道代表公司包括华联控股、中央商场、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和餐饮集团,关联度评级均为★★★ [5] 行业经营业绩 - 2024年行业营收普遍下滑,金龙鱼以2388.66亿元营收居首,但同比下滑,苏垦农发、京粮控股营收超百亿元 [8] - 2025年Q1仅深粮控股和金龙鱼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2.97%和11.24%,其他公司延续下滑趋势 [9] - 金龙鱼2024年净利润25.02亿元领先行业,道道全、品渥食品净利润增速较快(38.63%、231.40%),西王食品亏损85.22% [8][10] - 截至2025年5月27日,金龙鱼总市值1651.96亿元断层领先,苏垦农发市值134.36亿元,京粮控股市值44.24亿元与其营收规模不匹配 [9][10] 业务表现与产能 - 金龙鱼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产量25460千吨绝对领先,精炼产能5785千吨,道道全、苏垦农发等第二梯队企业产量在160-260千吨 [13][15] - 2024年食用油业务营收中,金龙鱼916.39亿元(占比38.36%)居首但同比下滑10.37%,深粮控股、道道全业务占比超70% [15][16] - 嘉华股份、金健米业业务营收逆势增长24.01%和9.22%,京粮控股业务占比高达91.97% [16] 盈利能力与海外布局 - 毛利率分化显著:西王食品22.86%、苏垦农发20.57%为第一梯队,嘉华股份等15%-18%,金龙鱼、京粮控股不足3% [18] - 海外业务依赖度差异大:西王食品、嘉华股份、索宝蛋白海外营收占比超35%,金龙鱼海外营收66.13亿元(+24.49%)规模最大但占比仅2.77% [20][21] 企业战略规划 - 金龙鱼聚焦大健康产业,研发功能性食品,加强油脂科技领域创新,深化供应链和营销端改革 [22][24] - 京粮控股推进油脂产销分设改革,构建高质量贸易新格局,深耕华北市场 [24] - 苏垦农发推进油脂板块协同发展,严抓固定资产投资 [24] - 金健米业构建全产业链成本优势,强化品牌经营战略 [24] - 西王食品重点强化品牌建设、创新研究和成本控制 [24]
北斗导航产业招商清单:北斗星通、华测导航、四维图新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7-19 03:40
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历程 -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卫星组网稳步推进,信号精度和覆盖范围持续提升 [1] - 2012年12月北斗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2020年底具备全球覆盖能力,2024年9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 [1] - 北斗系统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亚太地区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3] 北斗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北斗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终端成本下降90%以上,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3] - 华大北斗、北斗星通等企业突破高精度芯片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从上游芯片研发到下游消费市场全面发展 [3] - 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规模突破2700万台/套,同比增长17.4%,综合应用渗透率超50% [4] 北斗应用场景与市场普及 - 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超98%支持北斗定位,可穿戴设备、共享单车、无人机等终端深度集成北斗功能 [4] - 北斗赋能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灾害预警等新兴场景,如新疆棉田北斗导航拖拉机实现自动驾驶播种效率提升50%以上 [4] - 截至2023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4亿台/套(含智能手机) [19]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国家将北斗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与行业应用推广 [5] - 全国20余个省市将北斗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目标涵盖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8] - 北斗产业发展集中在京津冀、珠三角等五大区域,其中京津冀和广东省最为突出 [20] 行业龙头企业与市场表现 - 北斗星通是北斗导航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注册资本54,353.254万人民币,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市占率超40% [14][18] - 珠三角培育了海格通信等代表性企业,2023年海格通信营收达64.5亿元,区域产值占全国超20% [23][24] - 预计到2029年中国北斗导航产品核心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 [26] 技术专家观点 - 北斗系统是目前全球精度最高、功能最多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5G+北斗"将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基础设施 [27] - 通过地基增强系统等技术手段,北斗定位精度可提升至厘米级,满足智能交通、精密农业等领域需求 [27]
【干货】奶酪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19 03:11
奶酪产业链全景梳理 - 奶酪产业链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上游涉及奶源供给(奶牛养殖、原料奶采集)和添加成分(凝乳酶、乳酸发酵产品、乳化盐等),中游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生产(中国以再制奶酪为主),下游包括餐饮端(西式餐厅、新式茶饮、烘焙)和零售端(电商、商超、便利店)[1] - 上游奶源供应商包括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越秀辉山等,添加成分供应商有潍坊英轩、柠檬生化等;中游生产商国内以蒙牛、伊利、妙可蓝多为代表,国外有安佳、卡夫亨氏等;下游零售端线上平台包括淘宝、京东,线下有沃尔玛、全家便利店等,餐饮端涵盖肯德基、喜茶等[2] - 产业链区域分布呈现北方供给(内蒙古、黑龙江等牧业区)、南方及沿海消费特点,中游企业多聚集于沿海地区,下游新式茶饮/烘焙集中在广东、上海等地[6] 奶酪行业成本与价格机制 - 再制奶酪(如奶酪棒)成本结构中,若奶酪含量>50%则原料成本占比超50%,包装和加工费用分别占17%、28%;若奶酪含量30%,原料成本降至47%,包装及加工成本占比超50%[9] - 价格传导机制由供应端(养殖/原料奶/人力成本)、制造端(生产成本+供需溢价)、经销渠道(品牌溢价+渠道成本)逐级传导,消费需求弹性反作用于全链条形成闭环[12] 奶酪行业价值链分析 - 上游奶源供给毛利率较高,成为乳企争夺重点,多家企业向上游延伸以稳定奶源供应;中游代表企业妙可蓝多毛利率达45%-50%,下游经销商毛利率为29%-33%[13] 行业主要参与者 - 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业(600597)、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蓝多(600882)、天润乳业(600419)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