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粉末冶金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粉末冶金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竞争梯队、市场集中度、研发能力对比)
前瞻网· 2025-09-15 10: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企业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安泰科技 相关业务收入超过28亿元 第二梯队为东睦股份 2023年业务收入接近20亿元 第三梯队包括天宜上佳、海昌新材等企业 业务收入在1-5亿元区间[1] - 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适中 2023年CR3为34.6% CR5为37.8% CR10为43.1% 头部企业安泰科技和东睦股份市场份额分别为18.2%和13.8% 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均小于4%[5][7] 企业基本情况 - 大多数粉末冶金企业成立于2005年以前 华金科技最早成立于1993年 东睦股份和博云新材均成立于1994年 安泰科技注册资本最高达10.26亿元人民币[2] - 行业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河北省 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也有较多布局粉末冶金业务的企业[11] 全球化发展 - 企业通过两种路径实现全球化发展 一是建立国际贸易平台与国外企业建立客户关系 二是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及子公司[9] - 安泰科技2022年收购北京钢研大慧科技 建立国际贸易平台 形成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 东睦股份在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 服务全球跨国公司 杭齿前进在50余个国家设有70余家代理商 山东威达在越南、墨西哥、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2023年越南公司已实现投产[10] 行业竞争分析 - 行业吸引力较大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汽车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 但面临进入壁垒较高限制[13] - 高端市场中MIM、高温合金成型等技术壁垒较高 需通过ISO/TS16949认证 且需与下游车企长期合作 新进入者难以突破[13] - 下游客户中大型车企如特斯拉、比亚迪议价能力强 但高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定制化产品技术壁垒降低了购买者议价能力[13] - 上游供应商中铁基、铜基等普通金属粉末供应充足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 但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高端粉末仍依赖进口 国际巨头议价能力较强[14] - 行业现有企业数量较多 市场集中度适中 有1-2家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较大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14]
天工国际(00826.HK):高端化战略有望进入收获期 内生成长可期
格隆汇· 2025-09-04 03:25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23.43亿元同比下降7.3%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6.8% [1] - 高速钢销量0.7万吨同比下降10.4% 模具钢销量6.8万吨同比下降5.2% 切削工具销量0.95亿件同比下降20.4% 钛合金销量0.5万吨同比增长65.2% [1] - 高速钢吨价格54090元同比上升0.9% 毛利率15.6%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模具钢吨价格17039元同比上升3.0% 毛利率13.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 产品盈利结构 - 切削工具毛利率28.5%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主因原料成本高企及市场竞争激烈 [1] - 钛合金吨价格76716元同比下降45.1% 毛利率24.2%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 受3C订单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2] - 1H25汇兑收益1.3亿元 主要来自欧元兑人民币升值产生的贸易应收款项汇兑收益 [2] 战略发展 - 钛合金EB炉投产后已具备TA1/TA10等多牌号生产能力 竞争力持续升级 [2] - 拥有8000-10000吨合金粉末制造能力 产品应用于行星滚柱丝杠高氮合金材料、飞机轴承用粉末钢、核电用RAFM钢等新场景 [2] - 与品德新材合资成立天工钛晶 加速粉末材料领域布局 [2] 盈利展望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4.3%至3.66亿元 主因出口业务不确定性 [3] - 引入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38亿元 对应25/26年市盈率17.0倍/11.4倍 [3] - 目标价上调20%至3.01元 对应2026年13.8倍市盈率 [3]
中金:维持天工国际(00826)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3.0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5:59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天工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20%至3.01港元 对应2026年13.8倍市盈率 隐含20.8%上行空间 [1] - 公司合金材料业务预计于2026年放量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8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为17.0倍/11.4倍 [1] - 公司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钛合金与粉末冶金业务将成为重要盈利增长引擎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43亿元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增长6.8% [2] - 高速钢吨价格同比上升0.9%至54090元 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15.6% [2] - 模具钢吨价格同比上升3.0%至17039元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13.8% [2] - 切削工具毛利率为28.5% 钛合金吨价格76716元 毛利率24.2% [2] - 汇兑收益1.3亿元 主因欧元兑人民币升值带动 [2] 产品销量与盈利结构 - 高速钢销量0.7万吨 模具钢销量6.8万吨 切削工具销量0.95亿件 钛合金销量0.5万吨 [2] - 高速钢与模具钢盈利提升受国内产业景气回升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支撑 [2] - 切削工具原料成本维持高位 钛合金业务因3C订单产品结构调整影响盈利表现 [2] 高端化战略进展 - 钛合金EB炉于2024年投产 已具备TA1/TA10等多牌号生产能力 [3] - 受益消费电子需求回升 2026年钛合金业务利润贡献有望显著增长 [3] - 粉末冶金产能达8000-10000吨 应用领域拓展至行星滚柱丝杠高氮合金 飞机轴承粉末钢及核电RAFM钢 [3] - 合资成立天工钛晶 整合产业链资源与技术沉淀 推动粉末产品放量 [3]
中金:维持天工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3.0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5:58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天工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20%至3.01港元 对应2026年13.8倍市盈率 隐含20.8%上行空间 [1] - 公司合金材料业务预计2026年放量 引入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38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7.0倍和11.4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43亿元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增长6.8% 业绩符合预期 [2] - 汇兑损益上升至1.3亿元 主要因欧元兑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以欧元计值的贸易应收款项产生汇兑收益 [2] 产品销量 - 高速钢销量0.7万吨 模具钢销量6.8万吨 切削工具销量0.95亿件 钛合金销量0.5万吨 [2] 产品盈利能力 - 高速钢吨价格54090元 同比上升0.9% 毛利率15.6%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2] - 模具钢吨价格17039元 同比上升3.0% 毛利率13.8%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 - 切削工具毛利率28.5% 受原料成本高位影响 [2] - 钛合金吨价格76716元 毛利率24.2% 因3C订单产品结构调整 [2] 业务发展前景 - 钛合金业务利润贡献预计2026年显著增长 EB炉投产后已具备生产TA1/TA10等多种钛合金牌号能力 [3] - 粉末冶金产品持续放量 具备8000-10000吨合金粉末制造能力 正开拓行星滚柱丝杠高氮合金材料、飞机轴承用粉末钢、核电用RAFM钢等新应用场景 [3] - 与品德新材合资成立天工钛晶 标志粉末材料领域发展进入新阶段 [3]
业绩筑底回升态势明朗,粉末冶金加速商业化撬动天工国际价值跃升
智通财经· 2025-08-27 00:5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42亿元,股东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0.87% [1] - 工模具钢内销收入显著增长,其中模具钢内销收入增长4.7%至5.66亿元,高速钢内销收入增长14.1%至2.6亿元 [3] - 粉末冶金工模具钢销量自2020年83吨预计增长至2025年1500吨,年复合增速79.2%,平均售价约15万元/吨,平均毛利率高于40% [9] 区域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收入13.3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56.87%,同比小幅增长 [2] - 亚洲地区(中国除外)收入增长26.22%至3.61亿元 [2] - 北美收入2.58亿元,欧洲收入3.80亿元,其他地区收入0.11亿元 [3] 产品线动态 - 切削工具内销收入小幅下滑,因销售网络优化调整,预计下半年企稳向好 [3] - 钛合金业务收入下滑因消费电子领域销售减少,但已拓展新订单提高产能利用率 [4] - 粉末冶金技术推动产品升级,模具钢2020年以来平均售价复合增速7.3%,高速钢同期超10% [8]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粉末冶金研发项目总数144项,新品开发583项,申请发明专利111项 [8] - 与恒而达签署合作协议,2026年起五年内每年采购不少于100吨锯切工具专用材料 [9] - 设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布局钛合金3D粉末冶金产能,当前产能200吨/年,预计2028年扩至3000吨/年 [11] 新兴应用领域 - 高氮合金材料全球需求约2-3万吨/年,平均售价超30万元/吨,市场规模超百亿元/年 [12] - 高氮钢产品已交付江苏润孚动力用于行星滚柱丝杠量产,并与恒而达联合开发丝杠制造应用 [13] - 突破核聚变材料技术,低活化钢需求4000-7000吨/聚变堆,高硼钢需求400-4000吨/聚变堆 [13]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2024年27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150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3% [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9月降息25基点概率87%),有望提振海外需求及原材料价格 [5] - 国内GDP增长率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特钢需求回暖 [2]
上市公司韧性评价 | 鲁银投资总分55.13分,居行业第3位,净利率创6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16
韧性评价总分 - 公司韧性评价总分为55.13分 在A股5405家可比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547位 [1] 各维度得分情况 - 回报维度得分44.2分 折合分数7.07分 [4] - 创新维度得分70.21分 折合分数9.83分 该维度以研发费用及占比为核心指标 同时结合研发人员数量、专利数量及销售费用占比等辅助指标 [4] - 盈利维度得分70.04分 折合分数14.01分 [5] - 抗风险维度得分56.36分 折合分数9.02分 [6] - 机构维度得分31.15分 折合分数5.61分 [7] - 市值维度得分60.01分 折合分数9.6分 [8] 行业排名 - 在申万一级综合行业的19家上市公司中位列行业第3位 行业平均分为42.03分 [9] 财务表现 - 2025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 同比减少2.62% [9] - 2025中报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减少27.35% [9] - 净利率为8.30% [9] 市值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股价为6.82元 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0.01元 跌幅0.15% [9] - 总市值46.08亿元 市盈率为17.83 [9]
东睦股份(600114):MIM业务高速增长 粉冶机器人零部件空间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8-06 06: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24.51%,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7.61% [1][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7.5%,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7.6% [2] - 扣非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40.61%,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P&S业务营收12.61亿元,同比增长13.59%,其中汽车中高端客户收入占比75.14%达9.48亿元(+12.71%),家电领域收入2.66亿元(+18.3%) [1][3] - MIM业务营收12.07亿元,同比增长57.26%,消费电子占比82.16%(含折叠屏铰链),医疗领域占比3.89%(含手术机器人零件),汽车类占比8.33% [1][5] - SMC业务营收4.44亿元,同比下降2.68%,光伏领域销售占比35.06%,新能源车领域占比17.42%,芯片电感及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销售收入1.05亿元(占比23.73%) [1][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折叠屏铰链实现1到N跨越式发展,液态金属谐波减速器柔轮、轴向磁通电机、手术机器人已实现突破或批量供货 [1] - MIM工艺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零部件制造具备优势,可生产高精度、高强度、复杂形状金属零件 [5] - SMC材料已实现组合式芯片电感批量生产及铜铁共烧一体式芯片电感小批量生产 [4] - 轴向磁通电机价格从万元降至2000-3000元,推动软磁电机在人形机器人中放量 [4] 行业地位与成长空间 - P&S业务位居国内领先,受益于进口替代和全球市占率提升,与汽车行业中高端客户保持长期战略合作 [3] - MIM技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在高速连接器外罩、芯片散热器等场景具备潜在市场需求 [5] - SMC材料是逆变器关键材料,在光伏、新能源车/桩、芯片电感领域应用广泛,伴随算力发展需求增长 [4] - 折叠屏手机目前仅占中国市场3%,但设备持续演进带来更多应用场景 [5]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500万股(占总股本2.43%),授予价格11.90元/股,覆盖304名激励对象 [7]
2024年全球粉末冶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概况 全球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1亿美元【组图】
前瞻网· 2025-08-06 05:13
全球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约为251亿美元 [8][9] - 预计2030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将达到329.6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5% [10] 全球粉末冶金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 汽车行业是粉末冶金市场的主要驱动力,2023年应用占比约为40% [6] -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占比36%,商业机械和电气电子领域分别占比10%和7% [6] 全球粉末冶金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 全球粉末冶金市场头部企业为GKN集团,住友电工、博迈立铖、Sandvik等海外厂商位列第一梯队 [3] - 东睦股份、安泰科技等国内上市企业位于全球市场第二梯队,主要作为挑战者进军全球市场 [3] 全球粉末冶金行业发展历程 - 粉末冶金技术经历了萌芽期、技术成形期以及产业爆发期三大阶段 [1]
东睦股份: 东睦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24.5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7.6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2.25% [2] - 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股,同比增长35.48%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8%,较上年同期增加1.76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分板块表现 - P&S业务收入12.61亿元,同比增长13.59%,其中汽车零件销售占比75.14%达9.48亿元 [3][9] - SMC业务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2.68%,主要受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降价影响 [5][9] - MIM业务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57.26%,其中消费电子占比82.16% [7][9] - 折叠机铰链成为重要增长极 [9]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5年1-6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 [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 [5] - 机器人产业发展为P&S制造减速器齿轮和MIM制造灵巧手精密小齿轮提供机遇 [5] - AI快速发展推动芯片电感需求,公司已实现铜铁共烧一体式芯片电感小批量生产 [6]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54% [11] - 截至报告期末获得授权专利922项,其中发明专利231项 [11] - 拥有教授级高级职称人员3名,高级职称人员29名,博士5名 [11] - 三大技术平台(P&S、SMC、MIM)在行业内具有突出研发优势 [10] 生产管理与运营效率 - 自2007年开始导入精益生产,形成以BIQ为特色的全员参与精益现场管理模式 [12] -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MES、PLM、QMS、IMS、ERP等信息系统 [12] - 多基地布局实现"专业化生产,就近配套"和"特色定位,资源协同" [13] 投资与并购活动 - 以675万元收购上海富驰0.50%股权,持股比例从63.75%增加至64.25% [15] - 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海富驰34.75%股权,交易尚需履行多项审批程序 [15][16] 公司治理与激励措施 - 根据新规取消监事会,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9] - 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304名激励对象授予1500万股限制性股票 [22] - 完成第九届董事会选举,由9名董事组成 [22] 关联交易情况 - 2025年1-6月日常关联交易采购金额2235.30万元,销售金额183.92万元 [21] - 应收关联方款项337.67万元,应付关联方款项3773.04万元 [21] - 向联营公司东睦广泰和东睦嘉恒提供资金9036.93万元 [21]
九菱科技(87330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2:0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7日 [3] - 活动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3] - 参会人员为参与2024年年度报告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徐洪林、董事兼总经理许文怀、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张青、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陈明、保荐代表人殷博成 [3] 研发与产品相关 - 2024年研发投入8,477,019.56元,研发稀土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粉末冶金产品10多项,部分已量产,部分中试,今年均可批量生产 [4] - 随着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量产,未来几年对公司收入贡献比例将提升 [4] 业绩相关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93%、4.62%,各季度波动受市场周期影响 [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65%,募投项目生产的铁氧体永磁、稀土永磁等产品将成未来收入增长点 [5] 业务规划相关 - 目前没有产品出口,未来视市场情况考虑是否开展出口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