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唐晓彬、王亚男:AI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全新活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23:26
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的应用现状 - 人工智能技术正全方位重塑文化产业生态 从文化产品创作到传播体验 从文化遗产修复到资源保护 从产业运营到产业升级[1] 生产方式变革 - 人工智能实现文化产业生产及创作领域核心技术革新 如景德镇引入AI纹样生成系统和3D打印生产线大幅提升陶瓷月产能[2] - AI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内容创作的个性化定制 如Amper Music和SunoAI平台快速生成音乐作品 LiblibAI根据描述生成视觉素材[2] 提质增效作用 - AI与VR、XR及大数据融合创新文化场景体验模式 如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提供沉浸式体验[3] - 运用AI提炼文化元素塑造IP产业链 提升文化产品运营效益 助力文化产业出海 如《华夏漫游之北京中轴线》海外巡展项目[3] 文化遗产保护 - AI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效率与修复精度 通过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博物馆展品"开口说话"[4] - 结合传感器进行地理气象环境综合分析 实现风险预警 如故宫监测温湿度、古建筑病害和木结构变形情况[4] 技术应用规范 - 需明确AI的工具属性及辅助角色 避免文化作品同质化和过度依赖导致文化多样性稀释[4] - 应建立全流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 规避样本数据偏误和解读偏差风险[5] 技术推广优化 - 开发轻量化AI插件降低使用门槛 鼓励文化企业协作避免技术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马太效应[5]
2025年服贸会“数智”风起!AI+金融,场景应用焕新颜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12:24
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 [1] - 金融服务专题以“数智驱动 开放共赢”为主题,旨在打造四大平台:全球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展示、重要政策和行业规则发布、合作伙伴洽谈、前沿金融体验 [1] 金融机构AI应用场景展示 - 金融机构在服贸会展示了AI在交互场景的应用成果,重点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场景创新 [5][7] - 瑞众保险展示了基于实时数字人与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理赔报案智能体,旨在提升客户意图识别、业务执行和协同协作能力 [6] - 中国人寿通过AI技术建设智能问答交互机器人,实现“千人千面”客户服务和“自助报案”等高频服务的智能化替代 [6] - 工商银行展示了多语种AI透明屏对话翻译数字人客服,北京银行则推出智能交互数字机器人“京小宝” [7] AI技术驱动金融业务模式变革 - 数字金融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与高效化演进 [6] - 金融机构的AI应用从简单问答、内部办公逐步延伸至研发运维提效,并迈向对客户的业务流程重构及核心业务改造 [7] - 奇富科技副总裁宋荣鑫指出,有公司利用大模型技术和AI-Native架构重建银行信贷平台,在人员投入减少90%的情况下实现了十倍效率提升,并服务了更多小微企业 [9] - 金融大模型的应用正从支持性工具转向业务核心流程 [9] 金融业AI发展的策略与焦点 - 与金融大模型相比,智能体在保险业务中展现出优势,被描述为拥有“大脑+手脚”的主动执行系统,能调用工具完成任务 [8] - 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出,国内外银行业大模型应用结构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前台服务和后台支持领域,如知识库建设、运营优化、客户服务和软件开发 [8] - 行业普遍在探索智能体,政策、资本和产业共同推动AI走向金融场景的深度应用 [9] - 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需兼顾场景应用的安全、合规和实际价值 [10]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亮相服贸会,淘宝天猫助力“品质消费”研究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9:07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发布 - 全球首个基于真实消费大数据的线上消费质量监测体系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商学院联合研发[2] - 基于淘宝天猫平台真实销售 价格 搜索 好评等维度对全网商品评分[3] - 填补宏观统计中对消费质量监测的空白 为观察中国消费结构与品质升级提供科学方法[2] 指数编制方法 - 采用12项指标得分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分[2] - 通过"一篮子"消费品牌的平均分刻画消费品质变化[3] - 提供全国总指数及地级市 行业细分指数 已发布两期分别体现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品牌消费情况[3] 指数表现趋势 - CBI指数从2023年一季度的59.42增至2025年的65.21 增长约5分 显示线上消费品质持续提升[5] - 3C和家电行业CBI指数最高 反映消费者对这些商品品牌关注度更高[5] - 宠物和珠宝行业CBI指数增长最快 显示品质消费需求快速提升[5] 区域消费特征 - 新一线和二线城市CBI指数较强 平均消费品质最高[5] - 一线城市在总购买力层面占据主导地位[5] - 流动人口比例较高地区消费包容性高 消费品质居中且总购买力较强[5]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2025年Q2前10名) - 耐克(NIKE)以89.06分位列第一[2] - 美的(Midea)94.13分 苹果(Apple)93.98分 海尔(Haier)93.61分位列前三甲[2] - 华为(HUAWEI)92.91分 联想(Lenovo)89.75分 源氏木语88.85分 李宁(LI-NING)86.20分 阿迪达斯(adidas)85.91分进入前十[2] 新锐品牌特征 - 上榜新品牌均具备较强原创能力[5] - 专注于新细分消费场景的产品创新[5] - 产品同时具备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5] 消费市场基础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 为消费提质奠定扎实基础[6] - 指数显示当前仍处于品牌发展壮大阶段 而非白牌时代[6]
2025外滩大会:从数据驱动走向“经验时代” AI竞争进入新阶段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8:39
AI发展范式转变 - 人工智能正从数据驱动向体验驱动范式转变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提出"经验时代"概念 标志着AI进入新阶段[2] - 规模定律仍主导AI发展轨迹 大模型"规模定律"持续有效 推理模型塑造"推理规模定律"新曲线[4] - 2025年美国主要科技公司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超3000亿美元 AI数据中心产业链经历大规模建设热潮[4] 智能体经济与开放生态 - 人类进入"智能体群"时代 数量庞大的智能体间交互执行任务 构成全新"智能体经济"[4] - 开放资源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从代码开放扩展到数据与计算资源开放 开源成为行业前进不可或缺环节[4][7]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强调 人工智能时代开源已不仅是代码开放 更是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开放[7] 能源需求与技术瓶颈 - AI当前用电量占全球1.5% 根据人脑能耗类比 最终可能达到全球总电量20%以上 将产生巨大能源缺口[5] - 技术落地存在巨大鸿沟 具身智能面临高质量数据短缺和模型算法挑战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模态对齐仍是难点[6] - 核聚变被视作终极解决方案 1克核聚变燃料释放能量相当于8吨石油 可通过AI自主探索聚变堆设计[8] 伦理治理与组织变革 - 人工智能触及社会中枢神经系统 数字官僚体系扩张将决定权移交算法 需建立全球协作和自我修正机制[6][10] - AI时代企业需要新型管理模式 人员规模扩大会降低协作效率 需探索更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6] - 历史学家赫拉利强调 任何重塑社会的系统不应"先上线再治理" 需保证快速而安全地运转[8] 前沿应用与未来展望 - 太空计算开启AI新前沿 之江实验室首次将12颗卫星同时发射 实现太空部署8B AI模型 卫星间完整互通互联[8] - 强化学习带领进入经验时代 但需持续学习和元学习技术释放全部潜力 "经验"指观察、行动和奖励三种信号传递[8] - 创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 AI工具可实现新创意 小组织爆发力越来越强 荒漠中终会长出参天大树[8]
外滩大会: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提出AI正进入“经验时代”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8:3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当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仍处于人类数据时代 依赖人类已有知识和标签进行训练 缺乏持续学习与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2] - 大语言模型虽在多项任务中表现优异 但无法通过反思与实践实现真正进步 [2] - 正在进入经验时代 AI应通过自我博弈或与环境交互生成观察 行动与奖励三大信号 实现持续学习和元学习 [2] 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 多方力量推动对AI严格管控与目标对齐 但恐惧常被夸大或被利益集团利用 [3] - 智能体社会应通过去中心化协作实现多元目标共存共赢 仿效人类经济与自然界运作方式 [3] - 语言和货币是人类协作的超能力 市场政府等制度既促进协作也惩治破坏行为 [3] 人工智能哲学定位 - 宇宙历史划分为粒子 恒星 复制者和设计时代 人类正进入由机器主导的设计时代 [4] - 人工智能是人类自我理解与宇宙演化的自然延续 并非外来威胁 [4] - 人工智能替代不可避免 是全球演化的必然下一步 需以勇气自豪和冒险精神迎接 [4]
苹果优化iOS 26相机控制体验,设置新 iPhone 时可禁用高级功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7:16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据科技媒体 9to5Mac报道,苹果公司针对iOS 26系统的相机控 制功能进行优化升级,在iPhone 17等新款机型的初始设置流程中,新增直接关闭高级相机控制功能的 开关,旨在解决此前该功能操作复杂、易误触的问题,为用户提供更简洁、高效的拍摄体验。 据了解,"相机控制"功能是苹果在推出Apple Watch Ultra动作按钮后,为iPhone打造的物理快门布局设 计。该功能将控制区域设置在机身更符合用户操作直觉的位置,方便用户单手快速启动相机应用并完成 拍摄。然而,在默认状态下,该功能支持多种滑动手势和压力感应操作,这一设计虽丰富了功能选项, 却也导致不少用户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触情况,对拍摄成片效果和操作流畅度造成影响。 苹果公司此次优化精准回应了用户需求。许多用户反馈,更倾向于简化的相机操作配置,例如通过单击 直接启动相机并完成拍照,长按实现视频录制,无需额外启用复杂的菜单或切换模式。这种简化设置虽 会减少部分高级功能的使用,但能显著提升拍摄操作的稳定性与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iOS 26此次针对相机控制功能的改动,并未对iPhone 17的 ...
OpenAI与甲骨文达成3000亿美元算力交易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6:44
| TL TechCrunch | Latest Startups Venture Apple Security Al Apps Disrupt 2025 Events Podcasts News! | | --- | --- | | | Rebecca Szkutak | | | OpenAl and Oracle reportedly ink historic cloud computing deal | | | Oracle sent its shares soaring after markets closed yesterday after reporting. | | | that it signed multi-billion-dollar contracts with several customers. | | | Now, we have an idea of who those customers might be. | | | Oracle signed a deal with OpenAl for the Al company to purchase $300 billion | | ...
联发科2025年8月营收同比增长7.27%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6:32
来源:环球网 从2025年全年累计营收来看,1-8月联发科合并营收已达3914.48亿新台币,同比增幅达12.53%,为全年 业绩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在移动芯片领域,联发科即将迎来重要产品发布。据企业透露,计划于本月22日召开天 玑9500旗舰移动平台发布会。巧合的是,高通计划在次日(23日)举办SM8850相关发布会,两大芯片 厂商在旗舰级移动平台领域的"正面交锋"。(纯钧)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据海外科技媒体Ainvest报道,芯片公司联发科近日公布其2025 年8月合并营收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公司合并营收达445.47亿新台币,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7.27%,环 比上月亦实现3.07%的增长,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
回应“消失的前车”争议:鸿蒙智行晒NCA领航辅助实例,累计避险可能的碰撞超 220 万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4:10
来源:环球网 来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官方微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所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HUAWEI ADS)的车辆,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次数已突破254万次。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围绕近期网络热议"消失的前车"测试争议,引发公众对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的关注。对此,鸿蒙智行于日前发布NCA领航辅助紧急避险实例视频,直观展现其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回应市场关切。 视频中,模拟了行车途中前车突然"消失"的场景,鸿蒙智行搭载的NCA领航辅助系统迅速响应,依据实 际路况精准执行制动或避让操作,有效化解潜在风险。鸿蒙智行方面表示,依托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 其系统已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220万次。 据悉,在2025年4月22日以"以智能创造可能"为主题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 方案BU CEO靳玉志正式推出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并同步发布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相 较于前代的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大维度 为核心,从多个层面全方位、深层次强化安全防护体 ...
iPhone Air 开售在即,北京电信 eSIM 服务将同步上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3:56
北京电信eSIM服务上线 - 北京电信宣布具备eSIM开通能力 将于9月19日苹果iPhone Air开售时同步上线eSIM服务体验[1] - eSIM套餐资费与相关权益保持不变 确保用户权益不受影响[1] - 所有线下营业厅开放eSIM办理渠道 暂不支持线上办理 营业厅工作人员将全程协助用户办理开通手续[3] eSIM服务配套措施 - 用户启用eSIM后如需更换为非eSIM终端 可向北京电信申请恢复实体SIM卡服务[3] - 目前中国内地支持eSIM业务的运营商仅有中国联通 苹果iPhone Air为仅支持eSIM的机型[3] 运营商eSIM业务进展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完成全面准备工作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商用试验批复后开放办理 服务范围将涵盖iPhone 17等机型[3] - 中国移动已具备支持eSIM手机业务的能力 后续开放安排将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用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