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联发科2025年8月营收同比增长7.27%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6:32
来源:环球网 从2025年全年累计营收来看,1-8月联发科合并营收已达3914.48亿新台币,同比增幅达12.53%,为全年 业绩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在移动芯片领域,联发科即将迎来重要产品发布。据企业透露,计划于本月22日召开天 玑9500旗舰移动平台发布会。巧合的是,高通计划在次日(23日)举办SM8850相关发布会,两大芯片 厂商在旗舰级移动平台领域的"正面交锋"。(纯钧)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据海外科技媒体Ainvest报道,芯片公司联发科近日公布其2025 年8月合并营收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公司合并营收达445.47亿新台币,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7.27%,环 比上月亦实现3.07%的增长,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
回应“消失的前车”争议:鸿蒙智行晒NCA领航辅助实例,累计避险可能的碰撞超 220 万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4:10
来源:环球网 来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官方微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所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HUAWEI ADS)的车辆,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次数已突破254万次。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围绕近期网络热议"消失的前车"测试争议,引发公众对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的关注。对此,鸿蒙智行于日前发布NCA领航辅助紧急避险实例视频,直观展现其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回应市场关切。 视频中,模拟了行车途中前车突然"消失"的场景,鸿蒙智行搭载的NCA领航辅助系统迅速响应,依据实 际路况精准执行制动或避让操作,有效化解潜在风险。鸿蒙智行方面表示,依托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 其系统已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220万次。 据悉,在2025年4月22日以"以智能创造可能"为主题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 方案BU CEO靳玉志正式推出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并同步发布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相 较于前代的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大维度 为核心,从多个层面全方位、深层次强化安全防护体 ...
iPhone Air 开售在即,北京电信 eSIM 服务将同步上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3:56
北京电信eSIM服务上线 - 北京电信宣布具备eSIM开通能力 将于9月19日苹果iPhone Air开售时同步上线eSIM服务体验[1] - eSIM套餐资费与相关权益保持不变 确保用户权益不受影响[1] - 所有线下营业厅开放eSIM办理渠道 暂不支持线上办理 营业厅工作人员将全程协助用户办理开通手续[3] eSIM服务配套措施 - 用户启用eSIM后如需更换为非eSIM终端 可向北京电信申请恢复实体SIM卡服务[3] - 目前中国内地支持eSIM业务的运营商仅有中国联通 苹果iPhone Air为仅支持eSIM的机型[3] 运营商eSIM业务进展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完成全面准备工作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商用试验批复后开放办理 服务范围将涵盖iPhone 17等机型[3] - 中国移动已具备支持eSIM手机业务的能力 后续开放安排将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用户[4]
台积电整合 8 英寸旧厂,自研 EUV 薄膜推动降本增效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3:56
产能调整计划 - 两年内退出氮化镓代工业务 优化产能结构并降低运营成本 [1] - 关闭新竹科学园区6英寸二厂 整合新竹8英寸三厂(Fab 3/5/8) [2] - 30%相关员工调往南部科学园区及高雄厂区 缓解用工紧缺并提升产能效率 [2] 旧厂转型与新技术布局 - 6英寸工厂改造为CoPoS面板级封装生产基地 [2] - 8英寸厂承担自研EUV光罩薄膜量产任务 用于保护光刻光罩防止污染 [2] - 自研EUV薄膜解决有机材料透光性与稳定性不足问题 提升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良率 [2] 技术战略与行业背景 - EUV光刻设备成本高昂 单台扫描机约1.5亿美元 High-NA版本超3.5亿美元 [3] - 核心设备长期由ASML垄断 公司放缓High-NA设备采购节奏 [3] - 加快EUV薄膜等配套技术研发 减少对ASML及外部供应链依赖 [2][3]
苹果推送HomePod 26,新增音频淡入淡出与多房间控制功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3:43
据了解,Apple Music的"淡入淡出"功能为首次在HomePod系列设备中上线。开启该功能后,当前播放 曲目结束时会自然淡出,下一曲目同步淡入,有效消除曲目切换间的停顿感,实现音乐的无缝连续播 放。用户可通过"家庭"App进入设置界面开启该功能,并根据个人听觉偏好,将淡入淡出时长调节至1 至12秒之间,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在多房间音频控制方面,此次更新对语音指令功能进行了重要扩展。此前,用户虽可通过iPhone界面将 音乐同步至多台HomePod播放,或用语音控制Apple Music的多房间播放,但语音控制范围仅限Apple Music平台。更新后,该语音控制能力覆盖所有AirPlay音源,包括Spotify等第三方音乐服务。这意味 着,当用户通过AirPlay在客厅HomePod播放音乐时,只需说出"在楼上播放这个""在厨房播放音乐""到 处播放"等指令,即可实现音频在不同房间设备间的灵活切换与扩展,操作效率大幅提升。(纯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1日消息,据海外科技媒体9to5Mac报道,苹果公司计划9月15日正式为 HomePod及HomePod mini智能音箱推送26 ...
间充质基质细胞治疗肝硬化机制揭示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2:59
研究团队通过Ι期临床试验,对24例中重度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系统性评估。研究发现间充质基 质细胞治疗安全可耐受,即使在高剂量和多次输注的情况下,患者也未出现严重相关不良反应。 在机制研究方面,研究团队取得三项重要发现。第一,首次在人体内鉴定出MX1+单核细胞是介导间充 质基质细胞免疫调节效应的关键细胞亚群。间充质基质细胞能够以剂量依赖的特性,减少MX1+单核细 胞的占比、削弱其促炎功能,进而实现治疗效果。同时,MX1+单核细胞可对其他免疫细胞发挥调节作 用,从而平衡抗炎与抗感染能力。第二,间充质基质细胞免疫调节效应在输注后第7天达到峰值,到第 14天减弱,这为设计多次给药间隔方案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第三,MX1+单核细胞比例的变化与临床 结果相关,有望成为预测间充质基质细胞治疗反应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未来临床治疗。 本项研究填补了间充质基质细胞在人体内作用机制的缺失,为间充质基质细胞临床转化并实现个体化精 准治疗带来可能。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强 通讯员戴欣 陈爱平)9月9日,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获悉,中国科 学院院士、该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团队系统揭示了间充质基质细胞治 ...
荧光分子调色板提升手术精准度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2:59
技术突破 - 开发新型荧光分子调色板"镧系彩虹" 实现深层组织高分辨率九色成像 [1] - 利用稀土元素铒的光学特性 通过分子工程技术构建调色板并采用"激发编码、单一发射"策略 [2] - 克服光与组织相互作用问题 解决多光谱成像技术光子利用效率低和图像保真性受影响两大难题 [2] 应用效果 - 在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实现五色荧光指导手术导航 同步可视化肿瘤原发灶、转移结节、血管与肠道运动 [2] - 通过AI算法自动完成光谱特征提取与分解 术中实时输出手术部位解剖结构与功能信息 [2] - 未来可帮助外科医生实时观察肿瘤、血管、淋巴结及肠道等多部位动态画面 [2] 研究价值 - 为精准医疗和复杂生命机制研究提供全新工具 [1] - 实现实时动态荧光手术导航 提升精准切除和术中判断能力 [2]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 [1]
“小而美”语言模型正崛起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2:10
行业趋势变化 - 大型语言模型进展乏善可陈 热度不及最新iPhone 17 [1] - 小型语言模型在企业中崛起 需求增速预计是大型语言模型的两倍 [1][2] - 企业更青睐行业数据微调的专业模型 因大型语言模型存在AI幻觉等问题导致用户疲劳 [2] 技术性能比较 - 小型语言模型参数通常在40亿甚至低于1亿 大型语言模型参数达数千亿 [2] - 训练方式改进使小型语言模型缩小与大型语言模型差距 例如英伟达9亿参数模型超过元公司40倍参数模型(40倍参数约360亿参数) [2] - 当前小型语言模型比去年大型模型更强大 [2] 应用场景优势 - 小型模型适合企业内部IT系统运行 以及智能手机、自动驾驶汽车等对能耗与速度敏感的设备 [1] - 人力资源聊天机器人等特定任务无需大型模型全知全能能力 [1] - 小型模型在AI代理中具优势 能以更低成本完成任务并支持多个专业模型组合替代单一大型模型 [3] 成本效益分析 - 小型语言模型成本低、易部署更经济高效 [1] - 重复可标准化任务可用小型模型完成 无需调用资源消耗巨大的大型模型 [2] - 小型模型可在更便宜芯片上运行 降低硬件成本 如万国商业机器公司Docling产品仅用2.5亿参数执行数据转化任务 [2] 市场策略调整 - 苹果等厂商未大举投资云端大型语言模型被视为明智决策 [1] - 大型语言模型仍主导ChatGPT等消费者应用 但企业与设备端AI可能更多采用小型语言模型 [3] - OpenAI内部使用不同规模模型 根据任务复杂度分配资源 [3]
英媒:AI时代,西方为何仍误读中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0 23:34
历史表明,忽视独立专业知识将损害我们自己。冷战期间,西方政府依赖一小群学术人士解读语言难 懂、国门紧闭的中国。这些学者不仅提供翻译服务,更赋予(西方)决策者所缺少的历史背景、意识形 态细微差别及关键洞见。 当今情况已截然不同。各国政府部门拥有大批语言及专门领域的专家。英国外交部持汉语认证的外交官 数量已超过上一代法语官员的总和。柏林最新中国战略倡导"全政府能力建设",华盛顿新设立的国务 院"中国组"整合了来自安全、经济和科技部门的60余名分析师。从表面看,依赖象牙塔式汉学家的时代 似乎已结束。然而,政策误判仍在持续。西方误判了北京对香港问题的决心,迟迟未能认清中国推动半 导体自主化的决心……尽管中国消息来源早已释放出这些趋势的信号。显然,信息量的丰富并不能自动 转化为战略认知。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失了。 要理解原因,需区分能力与专长。能力包括数据和语言,专长涉及背景和判断力。能力意味着流畅翻 译、对中国数据的熟悉,而专业知识将数据植根于中国的漫长文化。当AI挖掘数百万中文文本时,区 分二者仍至关重要。职业激励机制会抑制不同声音,更青睐快速产出而非深度思考。因此,即便汉语专 家也面临结构性偏见。独立学者能有效抵 ...
新加坡媒体: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拥抱人工智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0 23:34
尽管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AI感兴趣,但对这项新兴技术的态度仍千差万别。业内人士估计约30%的中国 企业正尝试使用AI。对智能体投入最多的企业来自金融、软件和互联网以及制造业等行业。许多最热 衷采用AI的企业是运营更灵活的小公司。 中国政府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8月下旬中国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 合"的路线图,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 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体比聊天机器人更先进,可自动执行复杂任务,并在最低限度人类监督下实现目标。受访的业内人 士说,中国正稳步提升智能体应用普及率,预计2025年应用市场将达109亿元。成都某智能体开发公司 高管透露,今年市场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将增长30%至40%,"许多机构和企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9日文章,原题:随着中国政府推动扩大智能体应用普及率,更多中国企业正在 拥抱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东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家科技公司的首席人 工智能官表示,短短3个月,该公司就开发出约50套软件系统,而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