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从“技术洼地”到“创新高原”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0:4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7万亿元 同比增长7.2%创历史同期新高[1] - 2024年出口额达6.28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7.3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3.5%[2] - 从2001年出口3424.3亿元到2004年突破1.3万亿元 实现三年三级跳[2] 贸易平衡转变 - 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达历史最高点1761.7亿元[3] - 2007年实现贸易顺差1789.6亿元 彻底扭转长期逆差局面[3] - 2024年贸易顺差扩大至9201.1亿元 体现科技驱动的贸易革命成果[3] 市场结构变化 - 出口市场从传统欧美日等市场拓展至全球238个国家和地区[4] - 2024年对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传统市场出口3.36万亿元 但占比从2001年77.3%降至53.5%[4] - 2025年前7个月对传统市场出口1.8万亿元 占比进一步降至48.8%[4]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33万亿元 占比37.1%[5] - 2025年前7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 占比升至40.2%[5] 新兴市场表现 - 2024年对东盟出口9303.2亿元 较2001年增长24.6倍[5] - 对拉丁美洲出口3635.2亿元 增长60.8倍[5] - 对印度出口3079.4亿元 增长154.7倍[5] - 对墨西哥出口1470.6亿元 增长50.3倍[5] - 对非洲出口1170.8亿元 增长65.5倍[5] - 对俄罗斯出口1167亿元 增长175.6倍[5] - 2025年前7个月对以上六大新兴市场合计出口1.2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5] 产品结构分析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为出口主力 2024年出口3.42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1.8倍 占比54.4%[6] -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79万亿元 增长37.9倍 占比28.5%较2001年提升15.1个百分点[6][7] - 2025年前7个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1.85万亿元增长2.3%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17万亿元增长13.7%[7] 集成电路出口表现 - 2022年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7] - 2024年出口额攀升至1.13万亿元 成为我国单项商品出口冠军[7] - 2025年前7个月出口7784.5亿元 同比增长21.8%[7] - 2025年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创月度出口新高[7] 手机出口表现 - 2024年手机出口9559.1亿元[8] - 民营企业出口5710.7亿元 较2022年增长1.1倍 首次成为手机出口最大经营主体[8] - 2025年前7个月民营企业出口手机2847.5亿元 同比增长4.1% 占比提升至69.2%[8] 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83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0.1倍 占比29.1%[9] - 2025年前7个月广东省出口1.1万亿元 同比增长9.8%[9] - 江苏省位居第二 2024年出口1.21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20.8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4.3%[9] - 2025年前7个月江苏省出口6985.4亿元 增长5.5%[9] 中西部地区增长 - 中西部地区出口额从2001年51.9亿元飙升至2024年1.7万亿元 增长325.6倍[10] - 四川省增长218.1倍 重庆市增长1815.1倍 河南省增长1340.4倍 陕西省增长308.3倍[10] - 2025年前7个月以上四地合计出口6546.6亿元 同比增长19%[10] - 中西部地区整体出口超万亿元 增长11.6% 占比27.2%[10]
“十四五”能源答卷:“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0:34
核电发展 - 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具备抗17级台风和9级地震能力 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1] - 十四五期间共核准建设46台核电机组 装机容量达5450万千瓦 运行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2]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项目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将超过180亿千瓦时 是海南省最大能源建设项目 [1] 能源供应保障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的1.5倍 2024年全国发电量10万多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3] -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超五分之一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3] - 2023年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3] 可再生能源建设 - 十四五期间风光发电规模从5.3亿千瓦发展到16.8亿千瓦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成规模达1.3亿千瓦 腾格里基地配备440余万块光伏板 [4] 特高压输电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 实现0.005秒跨越上千公里输电 [7] - 新疆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24年6月投产送电 [7] - 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满足东部地区40%用能需求 [7] 绿色能源消费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来自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5] - 非化石能源占比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5] - 沙戈荒基地通过现有通道实现百万千瓦级本地消纳 通过新建通道实现千万千瓦级外送消纳 [6][7] 民生能源保障 - 农村电网平均供电可靠率超过99.9% 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 [8]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8倍以上 覆盖全国98%高速公路服务区 [8] - 2024年将基本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县县全覆盖 [8]
韩国2026财年预算总额创新高,AI成发力重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0:25
2026财年韩国预算案核心内容 - 韩国政府通过2026财年预算案 总支出规模达728万亿韩元 较今年增长8.1% 创历年新高 [1] - 财政政策从前政府紧缩转向扩张 重点投向AI和研发领域以拉动经济增长 [1] - 国防预算增至66.3万亿韩元 增长率8.2%达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国家债务将突破1400万亿韩元 占GDP比重51.6% [2] 研发与科技创新领域 - 研发预算大幅提高至35.3万亿韩元 增幅19.3% 为历年最大增幅 [1] - AI预算从3.3万亿韩元增至10.1万亿韩元 增幅逾两倍 [1] - 重点加速AI、生物、文创内容、军工、能源、制造六大关键领域创新 [1] 国防与军工行业 - 国防预算增加5.05万亿韩元 达66.3万亿韩元 重点改善部队福利和尖端武器研发 [1] - 新一代隐形战机、AI、无人机、机器人等尖端武器研发获得重点投入 [1] - 国防开支占GDP比重将增至2.42% [1] 产业与文化政策 - 产业政策支出扩大14.7%至32.3万亿韩元 支持受关税影响的出口商 [2] - 文化产业支出增长8.8%至9.6万亿韩元 [2] - 卫生、福利和就业支出达269.1万亿韩元 [2] 财政筹资与债务管理 - 通过削减约1300个项目腾挪27万亿韩元财源 [2] - 大部分新增支出依赖大规模举债 国家债务预计突破1400万亿韩元 [2] - 国债未来4年内或增至1789万亿韩元 [2] 政策目标与实施规划 - 政府将通过扩张性财政刺激经济 带动税收回升 实现以财养财的良性循环 [3] - 预算案将于9月初提交国会审议 预计12月最终确定 [3]
全球核电量2024年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0:23
全球核能发电量总体趋势 - 2024年全球核能发电量达到2817太瓦时创历史新高超过2021年纪录 [1] - 过去十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年均增长率为2.6%从福岛核事故后低谷复苏 [1] - 非经合组织国家核电年增速3%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2.5% [1] 区域核能发展差异 - 亚太地区核电占比超28%为十年前两倍以上 [1] - 中国核电发电量从2014年213太瓦时增至2024年超450太瓦时年均增长近13% [1] - 美国核电年发电量850太瓦时居全球首位占比29.2% [1] - 日本2024年核电84太瓦时远低于2010年300太瓦时水平 [2] 欧洲核电格局变化 - 法国核电从2016年442太瓦时降至2024年338太瓦时 [2] - 德国已完成核能淘汰计划 [2] - 比利时 瑞士 瑞典面临核电站退役或延寿选择 [2] - 捷克 匈牙利 斯洛伐克核电发电量呈现增长趋势 [2] 新兴市场核电进展 - 阿联酋核电从2019年零产量增至2024年超40太瓦时 [2] - 印度韩国核电稳步增长但增幅较小 [1] - 巴基斯坦伊朗核电保持稳定增长幅度有限 [2] - 南非作为非洲唯一核电国发电量稳定在13太瓦时 [2] 美洲地区核电表现 - 加拿大核电从2016年106太瓦时降至2024年85太瓦时 [1] - 巴西阿根廷核电维持15-25太瓦时区间巴西略有上升 [2]
四川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0:05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就业人数达5.5万人,同比增长29% [1] -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1] - 通过高校领导访企拓岗行动挖掘市场性岗位,依托33所高校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2类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常设市场 [1] - 开发农业技术助理、科研助理、医疗卫生辅助等政策性岗位扩大就业规模 [1] - 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国有企业招聘、基层项目及升学招生规模较去年扩大 [1] 教育体系改革措施 -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298个专业点中60%服务于全省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 [2] - 撤销570个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陈旧专业点 [2] - 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设177个微专业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等12个重点领域 [2] - 联合832家企事业单位开发实践课程,建立高校教师与行业导师双师机制 [2]
7月广东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5%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7 23:58
7月广东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5% 活力广东聚势而兴夏日经济热潮涌动 广州商场海洋馆里,海鱼与"美人鱼"共舞;肇庆贺江碧道画廊,竹筏穿画而过;汕尾屿仔岛外,玻璃海 迎来逐浪桨板…… 人气爆棚的广东,正把"诗和远方"写成热浪中的数据。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获悉,今年7月,广东第三 产业用电量23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5%。从室内到户外、从海岛到山村,广东电网正以"建强设 施、做优服务"的组合拳,为全省旅游"火爆出圈"注入澎湃动能。 电力负荷创新高室内消费成避暑新选择 烈日炙烤的广州街头热浪翻滚,人们纷纷"躲"进冷气十足的商场,把"暑期打卡"从户外搬到室内。7 月,广东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7.9%,其中居民空调负荷高达5000万千瓦,占比今年最高负荷 的30%。 为了把"流量"变"留量",南方电网肇庆封开供电局对接"百千万工程",在贺江流域启动新型电气化示范 村建设,新建、改造变压器12台,总容量扩容5730千伏安;励志新村、平团村、大洲社区等6条自然村 和1个社区完成"三线"整治,供电半径缩至500米以内,户均配变容量从2.4千伏安跃升至9.4千伏安。 推开天河路正佳广场的玻璃大门,冰爽空气裹 ...
中国一拖启动新媒体实战训练营赋能农机经销商实现破局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7 23:30
公司新媒体渠道赋能举措 - 公司自5月以来在全国多地启动新媒体实战训练营 已在河南 山东 河北 江苏等农机主产区开展7场培训 [1] - 累计有200多名经销商参与培训 培训包含账号搭建 内容创作 短视频剪辑 直播技巧等8个专项模块 [1] - 培训采用理论结合实操教学 并提供1个月一对一跟踪指导 助力经销商将技能转化为营销能力 [1] 行业背景与转型需求 - 2024年末中国网民达11.08亿人 其中农村网民超3.13亿人 新媒体成为连接客户的关键桥梁 [1] - 多数经销商面临内容同质化 直播效果差 账号运营弱 转化效率低等转型难题 [1] 项目成效与未来规划 - 参训经销商通过发布产品短视频和直播答疑 实现品牌曝光与客户咨询量显著提升 [1] - 经销商中涌现出东方红网红达人 通过新媒体展现产品性能与服务理念 带动询盘量与客户留存率提升 [2] - 公司将持续优化新媒体营销支持体系 构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新生态 [2]
术锐单孔机器人获批CE:覆盖全科室、全人群——中国自主原创、全球盛大启航!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11:20
核心观点 - 术锐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获欧盟CE认证 成为全球第二个全科室单孔手术机器人及唯一获批儿科应用的同类产品 标志着中国原创手术机器人技术正式进入全球市场 [1][6][1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实现从零到一的原创技术突破 开创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技术 通过单一微小切口完成多自由度精准操作 颠覆传统刚性直杆器械模式 [5] - 蛇形臂驱控技术结合高精度传感网络与智能算法 操作安全性及精准度显著提升 适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外科及小儿外科等全外科场景 [5][6] - 相较传统多孔手术机器人 单孔设计大幅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与术后恢复时间 [5] 临床应用与数据 - 临床合作覆盖中国大陆70余家医院及欧洲近10家医院 累计完成逾2000例手术 覆盖全外科领域并完成超过50项创新术式实践 [8] - 成为欧洲市场唯一获批儿科单孔手术机器人 适用范围超越达芬奇单孔SP机器人(仅限成人) 覆盖全人群包括成人及儿童患者 [1][8] - 2025年4月完成全球首例远程单孔胸外科手术(西班牙) 验证复杂手术与远程操作能力 [10] 国际拓展与合作 - 2025年初启动欧洲市场布局 与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专家建立临床学术网络 携手IRCAD建立欧洲临床卓越中心 提供标准化培训及临床研究平台 [9] - 认证时间线体现快速国际化能力:达芬奇单孔SP于2024年1月获CE认证 术锐仅隔一年半完成同等认证且适用范围更广 [8] - 通过IRCAD培训中心与欧洲顶尖医院合作 推动技术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临床推广 [10]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全球唯二获CE认证的全科室单孔手术机器人(继达芬奇后) 且为唯一具备儿科应用资质的同类产品 [1][8] - 填补中国在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空白 展示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实力 [6][15] - 公司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 计划拓展更多国家和地区注册准入与临床应用 [15]
2025眼科医工转化创新峰会在杭启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11:08
行业背景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整体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2] - 眼科高值耗材进口依赖度高达近70% [2] - 国家政策支持包括《"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2] 峰会核心内容与目标 - 国内首个专注眼科医工转化的专业峰会 [1] - 旨在打通"监管-临床-产业"协同壁垒并构建医工融合创新生态 [1] - 聚焦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两大方向 [3] - 覆盖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视光技术、白内障治疗及眼底病诊疗等关键领域 [3] 昊海生科研发成果 - 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人工晶状体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发"项目 [3] - 医用水溶性几丁糖制备工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 推出五焦点全视程人工晶状体"全视佳"(国内首款) [3] - 开发全球首款治疗视网膜裂孔的封堵凝胶"眼内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3] - 产品管线覆盖白内障、视光、眼表、屈光、眼底等全生命周期领域 [4] 战略布局与产业合作 - 构建"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品转化"全链条医工转化创新体系 [2] - 成立"医工融合创新联盟暨专家顾问团"推动项目规模化落地 [3] - 坚持"立足本土、布局全球"战略并整合全球原材料与研发资源 [4] - 作为"港股+科创板"双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港股代码:06826 科创板代码:688366) [7] 行业专家观点 - 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是眼科进步的核心动力 [4] - 需打破学科壁垒以加速创新成果临床转化 [4] - 医工协同可提升中国高端眼科医疗国际竞争力 [4]
携手合作新篇章!京东集团CEO许冉一行走访老板电器,解锁未来烹饪新体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10:57
公司合作与考察活动 - 京东集团高层管理团队于9月1日参观老板电器并体验全球烹饪艺术中心 深化双方合作并探索厨电行业创新与服务升级 [1] 老板电器品牌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拥有46年烹饪赛道专业积淀 坚持"科技+人文"发展路线 深度挖掘用户价值推动商业生态进化 [3] - 全球烹饪艺术中心采用"工业+文旅"模式 年接待超10万人次 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游客 [3] - 中心收藏300多件馆藏器物 完整呈现从新石器时代陶灶到现代智能厨电的发展变迁 [3]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公司推出行业首个AI烹饪大模型"食神" 结合2TB公域与私域知识库及46年烹饪垂直领域数据 并接入DeepSeek [4] - "食神"具备多功能:推荐菜谱、烹饪指导、面部识别健康分析、体检报告解读、AI舌诊、热量管理、节气菜谱推荐及全流程设备联动 [4] 市场表现与产品成就 - 双方12年合作推出多款畅销新品 包括光影M2油烟机、小黑翼D2、天空之境洗碗机 具备超薄美学、AI智能感应、高效净菌等技术 [5] - 小黑翼系列在京东平台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 稳居高端顶侧双吸品类榜首(截至2025年8月) [5] - 光影M2油烟机获2024年"京东闪电新品年度金奖"并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气灶57B2D获同年京东金榜"年度灶具金奖" [6] 战略合作与行业展望 - 双方就厨电行业趋势、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全域合作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 明确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升级、供应链协同赋能消费需求的核心方向 [8] - 未来将通过紧密合作推动高品质智能化厨电产品开发 共同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