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乘“数字之翼”,启高质量发展新程——德州工行的数字化探索与思考
当今世界,科技浪潮奔涌而来。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改变每一个行业的运行逻辑,也重塑着金融业的 未来。对银行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选做题,而是时代必答题。 工商银行明确提出"五化"转型,"数字化动能"位居其一,这既是推动业务重塑的关键动力,也是托举未 来发展的全新引擎。山东省分行推动数字金融与各条线业务深度融合,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行性竞 赛,强化数字化成果和大模型应用。作为基层实践者,德州分行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的"一号工程", 坚定地将其嵌入"三五三"高质量发展格局之中,积极投身这场关乎未来的深刻变革,努力为全行高质量 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 更进一步,在开放银行场景建设方面,德州分行聚焦农业、物流、养老、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以客 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金融合作模式,积极拓展"数字金融伙伴"。上半年,携手教育、园区、社区 等领域客户,构建起多层次的数字金融生态,带动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群体持续增长,并有效提升了线 上渠道的活跃度和使用率。 靶向定位:明确数字化发展方向 分行紧扣总省行部署,靶向定位自身发展方向,明确重点领域、聚焦关键环节,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具 有德州特色的数字化布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明 ...
新吉奥·去野星球计划重磅亮相2025汽车租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破局行业"内卷",重塑高品质出行生态。9月4日,由中国汽车租赁行业权威机构通达车研院与浙江省汽 车租赁协会联合主办,多地行业协会协办的"2025汽车租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州隆重开幕。大会 以"数智驱动、生态共赢"为核心主题,聚焦汽车租赁产业的创新变革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新吉奥集团旗 下"去野星球"作为大会唯一房车租赁平台代表受邀出席,与神州租车、携程租车、哈啰租车等头部企业 同台共话行业未来。 大会现场,"去野星球"的创新模式引发了与会企业与行业协会的高度关注。通过生态化、数字化、服务 化三重突破,"去野星球"不仅成功打开了房车租赁这一巨大的蓝海市场,更为整个汽车租赁行业从"规 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范式,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野"彰显的是无畏探索的态度,"星球"构建的是互联互通的网络。此次在大会上的精彩分享,让行业 充分见证了房车租赁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野星球"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新业 态,更是未来汽车租赁走向品质化、生态化的重要方向。未来,平台将继续深化"房车+营地+服务"战 略,积极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构建一个更健康、更有序、更有想象力的出行生态新范 ...
广州美博会圆满收官:链接全球,赋能美业新生态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展览面积逾30万平方米 汇聚超3800家企业及品牌 全面覆盖美业产业链[1] - 吸引全球专业买家 品牌商与经销商踊跃参与 现场人流如织合作成交不断[1] - 超90%参展品牌现场意向咨询总量突破千次 实现高流量高曝光高转化良性循环[2] 国际化与资源整合 - 国际化参与度显著 涵盖印尼 越南 马来西亚 日本 韩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印度 阿联酋及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等地区[3] - 韩国展团及中国香港展团参展规模突出 助力国内企业链通全球[3] - 下半年增设越南国际美博会与印尼国际美博会两场海外巡展 开启品牌出海新航程[3] 产业融合与新兴趋势 - 呈现美业 大健康 疗愈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通过场景化沉浸式展示凸显跨界潜力[4] - 打造"愈生活博览会"疗愈主题特色展区 汇集数百家疗愈品牌与创新项目[4] - 茶文化疗愈专区汇聚武夷岩茶 政和白茶等多地特色茶品牌 呈现"茶美"融合新业态[4] 细分领域与特色展区 - 精心打造30余个主题特展 包括森林头疗展区 蕲艾精品展区 智能智造设备展区等[5][6] - 蕲艾精品展区由蕲春县政府组织多家优质艾企参展 形成规模可观产业矩阵[6] - 展区涵盖居家功效产品 穿戴甲集市 医疗大健康创新科技 口服美容等多元新场景[6] 活动赋能与跨界合作 - 举办超50场活动 涵盖专题论坛 好物市集 新品发布会 颁奖盛典及选品对接会[7] - 抖音商城与美博会联合打造"溜达节·玩美市集" 融合品牌展示 互动体验与线上直播[7] - 活动覆盖双美 供应链 日化美妆 美甲美睫 养生大健康 香氛香疗 医疗健康等领域[7]
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上半年规上营收4.67万亿元
核心业绩表现 - 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半年规上营收达4.67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增速高于工业整体水平1.5个百分点 [1] - 集群规上利润总额达2353.2亿元 同比增长10.9% 增速高出工业整体水平5.5个百分点 [2] - 人工智能等8个产业集群实现利润两位数以上增长 [2] 产业结构发展 - 传统产业集群中纺织服装、家具家电、绿色石化等行业通过5641个重点技改项目和7.32万台(套)设备更新顶住压力 [2] - 船舶海工、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8个新兴产业集群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未来产业已培育22家先导区 24个创新案例入选工信部推广目录 数量居全国第一 [2] 研发创新投入 - 集群规上研发费用达1601.1亿元 同比增长4.8% 占全省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比重88% 较去年提升0.7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3.4% 高于工业整体水平0.2个百分点 [2] - 新产品产值率达42% 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保持高位增长 [2] 重大项目进展 - 616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集群制造业项目已完成投资1287.8亿元 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等集群投资完成率较高 [3] - 138个集群新建重大项目开工率达81.2% [3] - 百亿级项目包括绍兴比亚迪半导体功率器件、衢州极电三电系统项目预计年内投产 温州瑞浦兰钧年产24GWh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项目厂房建设基本完成 [3] 发展目标与规划 - 全年目标集群规上营收突破9.5万亿元 [3] - 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 加快出台新兴未来产业实施意见 [3] - 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梯度培育体系 全力争取世界级集群 [3]
扩内需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8月份PMI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 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3%和50.5%,比7月份上升0.1个百 分点、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 表明扩内需、"反内卷"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月份,商务活动指数较7月份小幅上升, 显示非制造业供需和上下游价格均有趋稳迹象,企业预期趋好,非制造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指数连续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比7月份上升1.8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继续改善。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市场价格指数联动上升,一方面有原材料采购增 加和市场需求回稳的带动作用,采购量指数为50.4%,较7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也有整 ...
吉林石化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项目投产与产能提升 - 吉林石化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2025年8月31日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乙烯产品 乙烯总产能跃升至190万吨/年 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1] - 装置总投资41.77亿元(含税) 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 采用国产CBL裂解与LECT分离技术 设备国产化率96% 关键核心设备100%自主可控 [1] - 建设周期方面 装置于2022年11月12日桩基开工 2024年11月30日机械竣工 2025年4月30日中间交接 全程彰显"吉化速度" [2] 技术指标与环保优势 - 装置综合能耗等技术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 环保设计指标全面高于国家标准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 - 创新采用"模块化施工+数字化交付"模式 攻克急冷水塔等大型设备超限运输与精准吊装难题 创造极寒天气下"37天5吊千吨级大塔"等行业纪录 [3] - 裂解炉安装周期较行业平均水平压缩3个月 累计完成桩基4241根 混凝土浇筑5.3万立方米 工艺管道焊口147万吋 [3] 生产输出与产业链影响 - 装置投产后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 聚合级丙烯58.7万吨 副产裂解碳四等20多种化工原料 保障下游聚乙烯、丙烯腈、ABS等装置生产 [2] - 项目实践"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改造新模式 将带动下游高端材料、有机化工产业链升级 为区域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2][5] - 构建具有企业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结构 奠定"炼化生精材"全产业链布局基础 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建设管理与运营保障 - 建立"3+1+3"架构体系 以《项目管理手册》为总纲要 实施A、B、C分级分类管控 通过会战机制保障施工节点 [3] - 投产过程采用公司级统一指挥机制 落实"稳中求进"工作要求 建立日例会周例会制度 领导干部包区域压实责任 [4] - 组建专业开工及保运团队全程驻厂 严格执行"八个坚持"原则和试车"五有"要求 实现全系统流程贯通和工艺指标达标 [4]
2025年河南经济总量预计可达6.7万亿元左右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预计2024年经济总量达到6.7万亿元左右 [1] - 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即将突破60% [1]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1] - 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 [1] - 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 [1] - 累计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居全国首位 [1] 科技创新发展 - 技术合同成交额比2020年翻两番以上 [2] - 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 [2] - 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建设 [2]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 [2] - 2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入列 [2] - 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 [2] - 世界最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突破 [2] - 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建设整体起势 [2] - "智慧岛"双创载体实现省辖市全覆盖 [2] 改革开放进展 - "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服务企业群众4.2亿件(次) [3] - 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3] - 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全面落地 [3] -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3] - 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深入推进 [3] - 航空港区形成"四港联动"发展格局 [3] - 预计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7万列 [3] -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容至7个 [3] - 中部便捷水运出海通道加快构建 [3] - 成功举办两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3] 绿色低碳转型 - 可再生能源实现装机占比超50%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度 [4]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5% [4]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升至82%以上 [4] - 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4]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4] -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4] - 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 [4] 民生保障改善 -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 [4] -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560万人 [4] - 新设立8所本科院校 [4] - 成功创建中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类医学中心 [4] - 婴幼儿托位数实现翻两番 [4] - 覆盖市县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 [4] - 全省旅游接待人次突破10亿 [4] - 殷墟博物馆新馆等文化新地标建成开放 [4]
北京市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
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 建设5G行业专网总数不少于50个 培育综合性及行业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少于50家 [1] 基础设施建设部署 - 优先在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和企业密集区域开展工业5G网络建设 推动重点企业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和应用创新 [1] - 鼓励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数字化改造 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标识解析基础设施 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 [1] 技术创新升级方向 - 支持头部企业开展工业5G网络增强特性应用验证 推动工业无线(5G)和工业以太网(TSN)等技术规模化应用 布局6G预研 [2] - 加强5G RedCap核心元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推广 探索时间敏感网络(TSN)与新型工业网络产品融合攻关 [2] - 支持研究机构和工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研究 建设中试创新服务载体开展产品测试验证 [2] 行业融合应用规划 - 结合重点行业需求实现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加速工厂5G-A升级部署 推动5G工厂评测认证以提升建设质量 [2] - 基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工业垂类大模型 加强跨领域融合 以工业智能体深化人工智能应用 带动工业数据集和大模型创新迭代 [2] 生态体系优化措施 - 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法规和机制建设 鼓励企业构建多层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3] - 制定企业培育计划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强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试点区域辐射引领作用 [3] - 构建动态储备+精准对接+示范引领全链条推进机制 遴选潜力企业入库并强化产业链供需对接能力 [3]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 完善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培育体系 强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支撑 [3] - 建立区推荐市统筹机制助力企业完成5G+工业互联网建设 发挥产学研转化能动性培育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3] - 推动国际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强化出海能力 推进国内外检测认证对接互认 支持跨国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研究 [3]
福建机床加速“链”接全球 1-7月福建机床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年来,福建机床产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交出亮眼"出海"成绩单。据厦门海关统计,1-7月,福建省 出口机床14亿元,同比增长13.6%,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7月当月出口2亿元,同比增长 41.1%,增速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民营企业发挥行业"压舱石"作用。据厦门海关人士介绍,1-7月福建民营企业出口机床12.3亿元,同比增 长19.8%,占同期福建机床出口总值的87.8%。同期,福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床1.1亿元,占比8.2%。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对机床的需求日益增长,福建机床产业出海路径持续拓展,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闽造"机床主要出口市场。数据显示,1-7月,福建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 口机床9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同期全省机床出口总值的64.1%;其中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位列 前三,福建对上述三国出口值分别为1.8亿元、1.6亿元、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2%、56.4%、43%, 合计占比32.2%。 技术创新驱动福建机床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相关品类出口表现可圈可点。海关数据显示,石料等矿物材 料及玻璃冷加工锯床是福建主要出口品种,1-7月,福建共出口 ...
买东盟卖全球 广西香料产业为何“香”
行业发展趋势 - 广西香料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23年1月至7月进出口额达1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8% [3] - "东盟进口-广西集散加工-全球销售"全产业链加速形成 钦州港成为广西香料出海重要通道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创新实施"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新模式 整体通关时间压缩50% [2] 供应链优化 - 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汇聚全球160余种常用香料 形成交易、仓储、物流、研发一体化平台 [1] - 钦州港口岸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 与玉林香料产业跨区域融合日益紧密 [1] - 海关实施清单化管理和绿色通道措施 现场监管效率提升30%以上 [3] 政策支持与成本效益 - 药食同源商品进口品种达58种 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无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2] - 每个集装箱可节省物流成本1000-2000元人民币 审批时效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2][3] - 海关优化六级审批简化为三级审批 设立专用查验平台和优先查验机制 [3] 区域合作与市场拓展 -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 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1] - 印尼豆蔻等香料快速分销至玉林加工 广西八角茴香等产品发往泰国新加坡等国 [1] - 钦州港枢纽港优势支撑"买东盟、卖全球"贸易模式 形成精深加工再出口的完备产业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