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

搜索文档
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拟募资6.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55
(原标题: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拟募资6.45亿元) 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9月26日深交所公告,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资 6.45亿元。 招股书显示,中塑股份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 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行业,终端产品包括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蓝牙音 箱、储能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家电等各类产品。公司结合消费电子等行业产品快速迭代以及对高品质的 要求,以产品差异化战略为指导,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改性工程塑料产品,以满足下游产品对材料的个 性化需求。 中塑股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业务聚焦于改性工程塑料领域,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 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其中消费电子行业是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直接客户覆盖国内主要的零 组件、模组和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终端客户进入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品牌商的合格供应商资 源池。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中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5.37亿元、7亿元和1.52亿元,扣非净 利润(孰低)分别为4875.55万元、79 ...
商业航天IPO再扩容微纳星空开启辅导,鞍石生物、中塑股份等3家公司申报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23
上市辅导备案受理公司 -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专注于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和量子云领域 战略目标为全栈式开发并直接对标Google、IBM和Rigetti等国际企业 [3] - 公司累计完成9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土量子私募、量堃股权投资、中津创新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3] - 以71亿元人民币估值位列《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第1118位 控股股东郭国平持股20.85%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3.04% 合肥亿斯特立股权投资持股11.37% [4]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作为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微纳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的自主研发 具备卫星整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 [5] - 公司已成功将27颗卫星送入太空 产品覆盖10公斤至1000公斤级卫星平台 包括国内首颗民营企业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和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 [5] - 累计完成1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盛邦安全、经开尚贤股权投资、麒坤股权投资和歌斐逸飞投资等 以10亿美元估值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 [5][6] - 控股股东为无锡经开尚贤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6.99% 北京微纳星空企业管理中心持股6.06% 国宇星空企业管理中心持股5.78% [6] - 深圳市卡儿酷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作为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供应商 产品包括12V/24V跳起动器和汽车电池充电器 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消费电子和娱乐船等领域 [7][8] - 累计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同创新兴智联、南海成长湾科私募、兴聚拾贝三号股权投资和北联投资等 [8] - 控股股东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 赵礼贵持股8.75% 张智锋持股7.66% [9] - 青岛海森林发制品集团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专注于高端假发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累计完成4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松彤私募股权投资、松华创业投资基金、财通汇富和劲邦劲才创投等 [10] - 控股股东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5.36% 青岛创富投资持股8.23% 青岛平富投资持股5.01% [10] - 曾于2023年9月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 拟在A股主板上市 后于2024年11月终止辅导备案 [11] - 威邦运动科技集团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主要从事地上泳池核心配件、户外运动产品和充气运动产品核心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2] - 控股股东浙江威邦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48% 实际控制人陈校波持股27.00% 金华富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3.40% [12] - 曾于2023年5月获上交所受理沪市主板上市申请 后于2025年2月撤回申请 [13] 辅导验收通过公司 - 北京鞍石生物科技通过辅导验收 作为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商 专注于c-Met靶点候选药物的晚期临床开发及一类创新药候选药物的I期临床研究 [16] - 累计完成4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国投招商、凯辉基金、燕创集团和维梧资本等 [16] - 控股股东贝恩思韶投资持股17.04% 石和鹏持股11.13% 第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49% [17] - 广东中塑新材料通过辅导验收 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PBT和PET等高性能工程材料 [18] - 2022年完成2轮股权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圳市洛盈华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深圳市中小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朱怀才持股55.24% 邓莲芳持股9.01% 深圳市众行致远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持股9.01% [19] - 株洲时代华鑫新材料通过辅导验收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及环保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20] - 累计完成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凌科股权投资、华函智成股权投资和蓝海启航高新科创股权投资等 [21] - 控股股东北京华舆国创股权投资基金持股19.7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持股16.64%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持股10.50% [21] 辅导备案终止公司 - 常州九天新能源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新能源配套产品制造企业 主营光伏焊带产品、光伏接线盒产品和芯片封装模块产品 拥有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 [23] - 重庆华龙网集团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新型媒体集团 以新闻发展为龙头、技术驱动为核心、大数据应用为基础 实施内容+技术+运营战略 [24] - 南通北新新能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专注于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和储能电池回收及关键能源金属再生利用 通过技术制备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和碳酸锂等产品 [25] -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一次性卫生护理用品生产企业 产品包括宠物尿垫、成人纸尿裤和护理尿片等 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6] - 山东泰莱电气终止辅导备案 主营业务专注于新能源发电用箱式变电站、国家农村电网改造变压器、开关柜和高压负荷开关等35kv以下产品的生产 [27] 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上市热潮 包括蓝箭航天、屹信航天和中科宇航等多家独角兽公司相继开启辅导或进入申报环节 竞逐"商业航天第一股" [7]
新和成20250916
2025-09-17 00:50
**新和成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维生素行业、动物营养添加剂行业及精细化工行业 * 核心讨论公司为新和成 其业务涵盖维生素A E 蛋氨酸 香精香料 新材料PPS PPA等[2][18][20]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维生素行业需求特点** * 工业化 规模化养殖推动工业饲料比例上升 约60%维生素需求来自饲料领域 维生素A和D3在饲料中需求占比高达80%[2][5] * 维生素需求具有短期弹性 因农业部及DSM标准中不同维生素添加比例范围宽泛 最高与最低添加量比值在1至10之间[6] * 改善动物性能的维生素需求具有弹性 与养殖盈利能力高度相关 盈利好时需求增加[7][8] * 2022年中国猪饲料和家禽饲料占总体饲料需求86% 其中猪饲料45% 肉禽饲料30% 蛋禽饲料11%[9] * 生猪存栏量波动对维生素需求影响小于养殖盈利能力 家禽养殖周期短维生素用量调整不明显 生猪养殖周期长其维生素需求边际变化显著 受"猪周期"影响[9][10] * 季节性波动显著 四季度因节前育肥需求旺盛 夏季因天气炎热需求相对平淡[10][13] **2 维生素行业供给格局与价格驱动因素** * 行业历经垄断 技术扩散 整合及中国企业崛起阶段 当前全球市场整体供给过剩[2][11][12] * 企业通过集体停产保价 因大部分产品集中度高 CR3超过50%[13] * 长期看环保趋严提升龙头竞争力 2013至2018年间环保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13] * 维生素价格波动主因包括环保政策导致产能退出 原材料供应受限及突发事件 如2024年环保停产 2017-2018年巴斯夫柠檬醛工厂爆炸[14] * 需求决定价格基准 供给决定价格上限 库存水平短期扰动价格 非洲猪瘟后养殖盈利好时维生素价格较高 2021年后盈利下降价格走低[15] **3 不同类型维生素市场表现差异** * 维生素A价格受环保和柠檬醛供应影响 2016-2019年因供应受限价格上升 2021年后因养殖盈利下降和产能扩张价格走低[16] * 维生素E价格受产能扩张 并购及不可抗力事件影响 2014-2017年因国内产能扩张价格下跌 2017-2022年因帝斯曼收购 工厂停产等因素价格回升 近期巴斯夫事故推高短期价位但未来因新产能释放预期偏悲观[16][17] **4 新和成公司业务发展与策略** * 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技术突破应对市场变化 1999-2007年专注核心技术突破建立关键中间体成本优势 2008-2015年布局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业务 2016年至今扩产维生素A E并布局蛋氨酸及B族营养品[18] * 香精香料业务表现出色 为国内营收最大公司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突破50%接近55% 新增产能满足下游需求 产品验证周期长竞争优势明显[19] * 新材料业务发展迅速 2025年上半年超预期增长 PPS PPA产品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 打破国外垄断[20] * 逐步淡化维生素标签 注重氨基酸 香精香料及新材料业务发展 2024年山东氨基酸与维生素子公司营收占比约40% 香精香料盈利占比约20%-25% 即使维生素价格完全抹除对整体利润影响仅约30%[21] **5 蛋氨酸市场情况** * 2025年镇海炼化与新和成合资18万吨液氮项目投产 但市场需求稳定 每年新增产能增量15-20万吨可完全消化[22] * 2025年下半年蛋氨酸价格跌幅较小 不到每公斤1元 跌幅不到5% 季节性波动属正常现象 预计10月份旺季价格可能重新上涨[23] **三 其他重要内容** * 新和成具备长期拓展边界实现增长的能力 毛利率与净利润在化工行业中表现突出 股东回报较好 在盈利好的年份提供特别分红 是值得长期关注的资产[24]
调研速递|沃特股份接受长江证券等50余家机构调研,上半年营收9.06亿元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02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其中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占比48.93%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1] - 经营性现金净额6399.23万元 同比增长87.41% [1] - 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占营收比例达6.18% [1] 产能建设与生产进展 - 重庆基地年产20000吨LCP树脂材料项目一期二期及年产1000吨PA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进入正式生产期 实现批量化销售 [2] - 改性产线工艺持续优化 产品品质和生产能力提升 [2] - 越南沃特改性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 [2] - 百吨级PEEK型材加工产线与自产PEEK树脂工艺优化形成良性互动 [2]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投入使用 [2] 产品应用领域突破 - 低空飞行器领域:无人机飞控材料实现量产 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可提供桨叶等成型产品 [3] - 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在多客户测试 高流动性电机定子包胶材料获多国认可 骨骼机械臂专用材料开展装机测试 结构件材料获扫地除草机器人客户使用 [3] - 半导体业务:收购沃特华本后实现战略协同 为全球及国内头部客户供货 相关产品通过认证 [3] - PTFE薄膜获国内外高频高速PCB线路板客户认可 与高速线缆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3] - PEEK树脂项目500吨产能进入正式生产期 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3] - LCP应用领域扩展至服务器风冷材料和手机散热风扇材料 [3] 技术优势与产业布局 - 坚持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 产品种类逐步丰富 [1] - LCP和PPA等特种高分子材料出货量均实现增长 [1] - 发挥氟材料双基地布局优势 实现PTFE薄膜和氟材料制品多领域覆盖 [2] - 围绕新材料应用持续进行产业链延伸 [3]
沃特股份(002886) - 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10: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12.29%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2] - 经营性现金净额6,399.23万元,同比增长87.41% [2] - 研发费用5,598.04万元,同比增长17.29%,占营收比例6.18% [2]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48.93% [2] 产能与生产 - 重庆基地年产20,000吨LCP树脂材料项目一期、二期投产 [3] - 年产1,000吨PA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投产并实现批量销售 [3] - PE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500吨进入正式生产期 [6] - 百吨级PEEK型材加工产线与自产树脂形成工艺优化 [4] - 越南沃特改性材料出货量持续提升 [3] - 惠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投产并实现应用 [2][4] 产品与应用领域 - LCP材料应用于电子电气、5G通讯、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池、微型电机、AI服务器等领域 [6] - 开发多款AI服务器散热材料,包括标准规格、高流动性超薄规格、碳纤维复合防静电规格等 [7] - 手机用主动散热风扇材料实现量产,解决热量控制、体积、功耗、防水、防尘等问题 [7] - PEEK材料具备"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全产业链优势 [6] - 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用于功能件测试,高流动性电机定子包胶材料降低绝缘层重量30%-50%,提升定子绕线满槽率30%-40% [5] - 半导体领域:PTFE精密零部件供货全球头部设备商,PTFE薄膜通过头部客户认证,PTFE内衬板材应用于国内外晶圆厂 [5] - PCB领域:PTFE薄膜获国内外高频高速PCB客户认可,开展ePTFE薄膜绕包线研究 [6] - 低空飞行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提供桨叶等成型产品,满足高负载需求 [4] 战略与布局 - 坚持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 [2] - 沃特华本+浙江科赛的氟材料双基地布局实现PTFE薄膜在半导体、服务器PCB、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等领域的覆盖 [4]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电子、机器人等行业,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4]
沃特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39.54% 特种材料领域优势显著
中证网· 2025-08-23 09: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7.41% [1] 产品结构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达4.4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近50% [1] - LCP/PPA/PPS/PEEK等核心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1]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领域并实现批量出货 [2] - 生物基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及尼龙弹性体系列产品实现量产 [2] 产能建设 - 重庆基地2万吨LCP树脂项目(一期、二期)及1000吨PAEK树脂项目(一期)于5月投产 [2] - LCP年产能将达2.5万吨 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能供应商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占营收比重达6.18% [2] - 旗下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具备材料聚合-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 [1] - 实现LCP/PPA/PEEK/PPS/PTFE/聚芳醚砜等核心材料全链条布局 [1]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3: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99.23万元 同比增长87.41% [4]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48.93% 稳定保持较高水平 [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4]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6.18%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4] 产能建设与产品拓展 - 重庆LCP、PEEK树脂聚合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 [4] - 惠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 [4] - 材料方案和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4] 产品出货情况 - LCP、PPA(含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尼龙弹性体)出货量实现增长 [4] - PPS、PEEK等特种高分子材料出货量均实现增长 [4] - 持续加大现有产业客户和新兴产业客户的开发力度 [4] 公司治理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4] -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4]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3] - 不送红股 [3]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重磅深度】人形轻量化大势所趋,镁合金&“以塑代钢”是核心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7-13 09:16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 - 轻量化可解决续航不足、灵活度较低、散热能力差等问题,主要路径包括结构优化、零部件性能提升、原材料替换三大类 [2][7] - 特斯拉Optimus将传统铝合金、不锈钢替换为镁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PEEK、PPS)等,原材料替换或为短期主流 [2][7] - 优必选Walker C在身高增加33cm基础上重量降低20kg,特斯拉Optimus Gen 2较Gen 1重量降低10kg至63kg,天工Ultra较1.2MAX降低5kg至55kg [13][14] 镁合金优势与应用 - 镁合金减重效果优于铝合金,当前镁铝价格比维持低位,成本优势凸显 [3][35] - 半固态工艺解决耐腐蚀性问题,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体积重量低于汽车,设备壁垒更低 [3][35] - 电磁屏蔽效能较铝合金提升约30%,散热效率更高,更适配人形机器人 [35][59] - 宝武镁业与埃斯顿推出的"ER4-550-MI"机器人采用镁合金材料,较铝合金版本减重11%、能耗降低10% [58][59] 工程塑料应用与市场 - PEEK可应用于关节轴承、减速器齿轮等,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市场稳步增长 [4][76] - PPS可应用于电机端盖、传感器外壳等,工业化技术成熟,产能自给率逐年提升 [4][76] - PPA可应用于结构支架、连接器等,国内企业持续发力,逐步产业化 [4][76] - 通过材料经济性测算,市场价值量排序为PEEK>PPA>PPS,人形机器人落地有望带来十亿量级市场空间 [4][76] 材料性能对比 - 碳纤维、镁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密度显著低于不锈钢、高强度钢、铝合金 [28][30] - PEEK密度1.3-1.5g/cm³,拉伸强度>150MPa,长期使用温度可达334℃ [82][83] - PPS密度1.35g/cm³,拉伸强度>170MPa,长期使用温度220℃ [97][98] - PPA密度1.45g/cm³,拉伸强度>276MPa(45%玻纤增强),长期使用温度180℃ [106][107] 重点公司布局 - 宝武镁业拥有完整镁产业链,2024年营收89.8亿元,与埃斯顿合作推出镁合金机器人 [62][66] - 星源卓镁2024年营收4.09亿元,已采购3200T、50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 [67][70] - 肇民科技PEEK产品切入北美头部客户机器人供应链,2024年PEEK相关业务占比突破30% [117][120] - 中研股份为全球第四家PEEK年产能达千吨级企业,现有产能1000吨/年 [126][129]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人形轻量化大势所趋,镁合金、“以塑代钢”是核心
东吴证券· 2025-07-12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大势所趋,主要路径有结构优化、零部件性能提升、原材料替换,从特斯拉角度看原材料替换或为短期主流,主要将传统铝合金、不锈钢等替换为镁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等 [2] - 镁合金电磁屏蔽和散热效率更高,降本增效明显,其减重效果优于铝合金,半固态工艺解决耐腐蚀性问题,工业机器人已有应用,产品和工艺有可迁移性 [2] - 工程塑料密度极低,机械强度、韧性与稳定性优异,轻量化趋势下的塑料革命打开市场增量空间,重点关注PEEK/PPS/PPA的应用,人形机器人落地有望为工程塑料带来十亿量级市场空间 [2] - 投资建议关注镁合金压铸头部企业【宝武镁业】、【星源卓镁】,推荐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关节件企业【旭升集团】;关注工程塑料头部企业【肇民科技】、【沃特股份】、【中研股份】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下游整机看机器人轻量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成为主要趋势,如优必选Walker C、天工Ultra、特斯拉Optimus等产品重量降低 [6] - 轻量化可解决人形机器人续航不足、灵活度低、散热差等问题,如卓益得人形机器人减重40%使续航提高至6小时 [13] - 人形机器人实现轻量化主要通过结构优化、零部件替换、原材料替换三个角度,原材料替换中镁合金及高性能工程塑料或为主流方案 [18][20] 成本下行&技术突破为镁合金输入新动力 - 过去牵制镁合金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为工艺和经济性,当前镁合金原材料成本下行、供给充分,性价比更高,半固态成型技术是未来趋势 [22][27][32] - 工业机器人已有镁合金应用,人形机器人未来可期,国内头部压铸厂商纷纷布局镁合金半固态成型赛道 [49][53][48] - 宝武镁业拥有完整镁产业链,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赛道;星源卓镁在半固态技术有工艺积累,产品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旭升集团拓展人形机器人赛道,半固态镁合金工艺迎来突破 [57][62][66] 高性能工程塑料掀起"以塑代钢"革命 - 工程塑料在塑料材料中具有差异化优势,特种工程塑料技术壁垒较高,企业布局集中度高,PPS以及PPA需求占比较大 [73] - PEEK性能可与合金媲美,但生产工艺复杂,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国内市场增速明显 [78][83][88] - PPS被誉为"塑料黄金",全球市场格局集中,国产化进程加速,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轻量化趋势打开下游应用空间 [92][97][102] - PPA硬度大、强度高,国际巨头主导下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产品同质化严重,汽车与电子领域需求深化推动市场稳健增长 [106][110][116] - 肇民科技PEEK产品切入机器人丝杠供应链,机器人业务商业化提速;沃特股份特种材料业务持续发力;中研股份是国内PEEK龙头,致力提升产品批次稳定性,推动下游应用 [122][127][133] 投资建议 - 关注镁合金压铸头部企业【宝武镁业】、【星源卓镁】,推荐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关节件企业【旭升集团】;关注工程塑料头部企业【肇民科技】、【沃特股份】、【中研股份】 [135]
新和成上市21周年:盈利有望再创新高,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8:0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33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0%—70%,有望创半年度新高 [2] - 上市21年间营业收入从11.34亿元增长至216.0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75亿元增长至58.69亿元,总资产从15.97亿元增长至429.89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04%、24.39%、17.9% [2] - 近9年加权ROE均在10%以上,2024年加权ROE达到21.78%,超过97%的化工制品行业上市公司 [2] - 机构预测2025年—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5.49亿元、71.45亿元、77.82亿元 [2] 研发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14年—2023年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在5%以上,2024年研发支出首次超过10亿元,在化学制品板块排名前三 [3] - 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化学前瞻性和应用领域研究 [3] - 新材料板块PPS报批产能3万吨,已建设2.2万吨,2024年实现满产满销,PPA中试规模1000吨,HA项目包括IPDA 2万吨/年、ADI 4000吨/年、HDI多聚体3000吨/年 [3] - 公司是全球综合性维生素龙头企业、中国最大合成香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三大蛋氨酸生产企业 [4]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5.02亿元,分红率达到42.96% [5] - 2024年12月推出特别分红方案,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创新高 [5] - 推进股份回购工作,回购金额区间3亿元至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回购1429.97万股,总额3.09亿元 [5]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专注于精细化工,形成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原料药等主营业务体系 [1] - 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