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LED屏
icon
搜索文档
TCL华星供OLED屏,小米17系列手机发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6 08:40
处理器性能 - 全系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CPU最高主频达4.6GHz GPU配备独立图形缓存 性能提升同时功耗降低[2] - 配备立体环形冷泵散热系统 散热性能较传统VC提升3倍 高负载及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2] 屏幕技术 - 小米17搭载6.3英寸OLED屏 采用全新M10发光材料及新型红色发光主材 分辨率2656*1220 支持120Hz刷新率 3500尼特峰值亮度[2] - 新型红色发光主材由小米-卢米蓝联合实验室研发 在效率、亮度和功耗方面实现对国际进口材料的超越[3] - TCL华星为小米17全系提供屏幕解决方案 Pro与Pro Max主屏及背屏由TCL华星独供 Pro Max实现OLED领域稀缺的Real RGB(超级像素排列技术) 画质清晰同时功耗更低[3] 电池续航 - 小米17配备7000mAh电池 Pro版电池容量6300mAh Pro Max版电池容量7500mAh[4] 摄影系统 - 小米17后置三摄 主配备1/1.31英寸光影猎人950传感器 50MP超广角+50MP浮动长焦 前摄50MP镜头[4] - 小米17 Pro搭载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 首发光影猎人950L影像传感器 搭载LOFIC高动态技术 拥有16.5EV超高动态范围 光学镀膜大满贯[4] - 小米17 Pro Max在Pro版基础上搭载5X大底潜望长焦 进光量提升30%[4] 产品售价 - 小米17 12+256GB售价4499元 12+512GB售价4799元 16+512GB售价4999元[5] - 小米17 Pro 12+256GB售价4999元 12+512GB售价5299元 16+512GB售价5599元 16+1TB售价5999元[10] - 小米17 Pro Max 12+512GB售价5999元 16+512GB售价6299元 16+1TB售价6999元[10]
小米17 Pro Max让OLED屏变LCD屏?雷军:这是真正的黑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9-23 21:10
屏幕技术升级 - 小米17 Pro Max采用"超级像素"屏幕技术 实际分辨率为1.5K而非传统2K [1] - 新技术首次在OLED屏上使用RGB标准像素排列 不再共用子像素 [5] - 显示效果可媲美传统2K分辨率屏幕 但处理器渲染负载降低至1.5K级别 [5][7] 技术原理优势 - 传统OLED屏采用PenTile排列会导致显示清晰度打折 特别是字体和图像边缘模糊 [3] - 新技术1.5K分辨率显示效果无缩水 相当于传统2K分辨率的显示清晰度 [5] - 处理器渲染负载降低使功耗下降26% 配合7500毫安电池显著提升续航能力 [7] 产品定位策略 - 小米数字系列Pro版历来采用2K+分辨率作为高端机型差异化卖点 [1] - 此次技术变革应用于最顶级机型小米17 Pro Max 打破既往产品配置惯例 [1] - 公司通过高管亲自科普方式向市场解释技术变革的价值主张 [3]
京东方2025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9-12 08:56
业绩说明会概况 - 京东方2025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于2025年9月11日举行 公司共回答55个问题 答复率为67.90% [1]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在OLED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包括Tandem K2技术量产 TADF技术布局 以及全球首款搭载TADF+Tandem+COE技术的OLED智能终端显示解决方案 实现BT2020色域97.5% 峰值亮度2500nits [23] - LTPO技术持续升级 发布240Hz高刷LTPO柔性产品 支持1-240Hz刷新率 另一款LTPO+Tandem平板产品采用双层发光器件提升亮度 [23] - 在车载应用领域 全球首发OLED智慧驾舱 搭载8种OLED显示产品 包括55英寸超广角OLED透明天窗(46%透过率)和集成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智能方向盘 [23] - 白光OLED技术和产品开发进展未披露 [2] - 公司未披露AI眼镜显示镜片研发和生产情况 [4] - 公司未披露用于AI眼镜的光线传感器和摄像头生产情况 [5] - 公司未披露UBCELL产品销售情况 毛利率及盈利能力 [5] - 公司未披露车载面板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7] - 公司未披露LCD6代线 7.5代线与8.5代线 8.6代线 10.5代线的比较优势 [8] - 公司未披露与联想等传统笔电品牌在OLED笔电产品上的合作意向和出货情况 [8] - 公司未披露印刷OLED QD-OLED W-OLED与MiniLED的技术比较及产能扩充规划 [4] - 公司B16 G8.6 OLED产线于2025年5月第一批设备搬入 提前4个月 预计2025年12月点亮 2026年Q4量产出货 产品以中尺寸IT和车载为主 [27] - 公司在VR/AR及AI眼镜领域布局LTPO-LCD技术 北京6代线以LTPO为背板的LCD锚定AR市场 [29] - 公司未披露G10.5代线扩产计划 [33] - 钙钛矿电池技术进展顺利 1.2米 2.4米中试线效率稳定性通过ITC认证 寿命稳定性问题已基本解决 [33] - 玻璃基封装技术于2025年6月实现试验线首台设备搬入 正在进行工艺验证和样品测试 [34] - 公司未披露B7/B11/B12柔性OLED产线良率和盈亏率情况 [39] - 公司在重庆6代线进行部分中尺寸OLED产品的预研开发 [42] - 公司未投建印刷OLED生产线 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储备 [53] 产能与出货量 - 2025年上半年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7.5% 行业增长4% [31][39][47] - 2025年OLED出货量目标1.7亿片 但面临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政策变化等阻力 完成目标有挑战 预计比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 [31][39][47] - 2025年上半年黑晶屏与黑钻屏出货同比大幅增长超300% 已导入国内外多个头部品牌 [37] 研发投入与专利 - 公司未来三年计划科研投入近500亿元 [11][23] - 截至2025年6月 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10万件 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 海外专利超33% [34] - 2024年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第12位 连续第七年跻身全球TOP20 [34] - 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959件 位列全球第6 连续9年进入全球TOP10 [34] - 科睿唯安"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蝉联全球第12名 [34] 财务与股东回报 - 公司近两年折旧约370-380亿元 2025年是折旧高峰 后续呈波动下降趋势 [17][23] - 公司公告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计划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35% 每年用于回购股份并注销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 [18][21][25][38] - 2015年起连续10年现金分红 累计金额近220亿元 2018年起连续7年现金分红比例保持归母净利润30%以上 [18][21][25][38] - 2024年拟现金分红18.7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35% [18][21][25][38] - 2020年起回购A股累计支付金额超56亿元 B股回购累计支付金额近10亿港元 [18][21][25][38] - 2025年推出新一期A股回购方案 拟使用15-20亿元进行股份回购注销 同时拟注销回购账户价值约10亿元A股股份 [18][21][25][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美元净资产敞口接近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 较2024年底有所增加 主要由于海外销售所得美元回款增加和提前归还美元贷款 [28]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提出"屏之物联"战略 以屏为核心拓展应用场景 布局AI 大数据等关键技术 打造从显示器件到智慧终端再到系统方案的全产业链价值创造体系 [22][31] - 工业互联网业务主体中祥英覆盖各行业客户超300家 [30] - 2025年上半年收购咸阳彩虹光电30%股权 [18][30] - MLED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43亿元 控股子公司华灿光电(主营LED芯片)营收25亿元 [26] - 公司未披露智慧矿山业务 [47] - 公司折叠屏在国内折叠屏市场占有80%份额 [45] 市值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高度关注股价表现 持续实施市值管理工作 包括加大投资者宣传 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 [18][20][21][25][36][38][42][43][46][48] - 公司认为市场估值将回归应有价值 [20][25][36][38][42][43][46][48] - 公司未披露市值管理部门设置及绩效考核情况 [26] - 公司暂无B股退市计划 [44]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占海信面板供应商份额高时达35% 但未披露是否有提升空间 [8] - 公司未披露2025年在苹果客户产品供应上的突破情况 [22] - 公司未披露337调查对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 [16][23][33] 品牌与营销 - 公司推出综艺节目《BOE解忧实验室》 本季节目预计整体传播量达5亿 [54][56] - 公司未披露聘请品牌代言人计划 [40]
【私募调研记录】途灵资产调研南极光
证券之星· 2025-08-11 00:11
调研活动概况 - 知名私募途灵资产于8月8日通过特定对象调研形式对南极光进行调研 [1] 南极光业务动态 - 任天堂Switch 2确定采用LCD屏幕而非OLED屏幕 技术总监佐佐木哲也表示LCD技术近期取得显著进步且支持HDR功能 [1] - Switch 2配备7.9英寸广色域LCD显示屏 支持1920x1080分辨率及120Hz刷新率 同时兼容HDR10和最高120Hz的VRR可变刷新率功能 [1] 机构背景信息 - 调研机构上海途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7日 注册于自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秦怿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及实业投资等领域 [2]
2025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将于本月24日正式启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5-19 11:48
来源:科技日报 据了解,本次主会场活动由重庆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协、市社科联、沙坪坝区政府联 合主办,主场活动将持续至5月26日。主场展览分为8个主题展区,分别是AI与机器人展区、汽车科技 体验展区、低空经济与空天展区、科教产研融合展区、创新美好生活展区、生态环保与科技兴农展区、 智享生命健康展区、科普作品发布展区,展示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火爆出圈的"哮天"机器狗、防爆轮 式机器人、智驭2.0舱驾、能捕捉动作语音实时生成数字人形象的OLED屏……各类酷炫"黑科技"将亮相 主场活动。其中,AI与机器人展区、汽车科技体验展区、低空经济与空天展区为首次亮相科技活动周 主场展览。 "探秘熟悉而陌生的大气压强""AI视域下的网络安全""海洋变成山——山城地形科普探秘""化学解码爱 情""非遗烙画的历史与技艺探秘"……其间,主场活动将开展22堂涵盖物理、化学、地质、非遗等领域 的科学公开课,重庆大学、重庆轨道集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人民医院等单位的专业科普讲 师将现场授课,为公众带来丰富的"科普知识大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首次策划科普节目展演,届时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 ...
【财经分析】面板行业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京东方“屏之物联”战略拓展新空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8 09:06
行业格局重塑 - 全球平板显示行业进入供应存量时代,低端落后产能清退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1] - 行业从"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转向高盈利应用、高附加值产品、高端技术及高价值品牌"四高"领域 [2] - 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企业的老旧低世代线面临淘汰压力,大陆厂商无新增产线投资,OLED产能爬坡结束 [3] - 行业整合优化可能性增大,TCL科技以108亿元收购韩国LGD广州工厂,彩虹股份拟转让子公司30%股权 [3] 供需与市场趋势 - 面板厂商坚持"按需生产"策略,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产业库存趋近健康标准 [2] - 中国区平均电视尺寸达65.1英寸(全球51.4英寸),2020-2026年65英寸以上面板CAGR预计59% [2] - OLED屏中国厂商市占率达50%,折叠手机全球占比50%,车载显示等新兴应用市场崛起 [2][6]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高增长潜力市场 [2] 京东方战略与业绩 - "屏之物联"战略加速落地,建立"1+4+N+生态链"业务架构,推动"显示联万物" [4] - 2024年营收1983.8亿元(+13.66%),净利润53.23亿元(+108.97%),毛利率增至15% [4][5] - 2024年Q1营收505.99亿元(+10.27%),净利润16.14亿元(+64.06%),创一季度历史新高 [4] - 柔性AMOLED出货量1.4亿片,折叠产品增长40%,2025年目标1.7亿片 [6] - 车载显示业务营收突破百亿(+25%),合作客户超100家,发布"HERO"计划 [6][7] 产品与技术 - 液晶显示五大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一,全球超1/4平板显示屏来自京东方 [4] - 量产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6] - 通过收购精电国际进军车载显示市场,巩固全球领导地位 [6][7] 股东回报机制 - 2015-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近220亿元,2018-2024年分红比例保持归母净利润30% [8] - 2020年至今累计回购A股超56亿元,B股近10亿港元,注销A股5.6亿股、B股2.4亿股 [8] - 未来三年规划:现金分红比例≥35%,年回购注销≥15亿元,探索中期分红 [8][9] - 2024年拟现金分红18.7亿元(占净利润35%),回购注销A股15-20亿元,注销库存股近10亿元 [9]
被中企打的快要完蛋了?三星:一个季度净赚420亿,没空理你
搜狐财经· 2025-05-01 07:30
三星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达79.14万亿韩元(约40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创历史新高 [3] - 营业利润8.22万亿韩元(约4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超市场预期 [3] - 研发投入9万亿韩元(约460亿元人民币),与华为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1797亿元处于同一量级 [9]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手机业务(DX部门)**:营收51.7万亿韩元(占比65%),同比增长51.7%,其中智能手机贡献37万亿韩元(占整体营收47%),营业利润4.3万亿韩元 [5] - **半导体业务(DS部门)**:营收25.1万亿韩元(占比32%),营业利润1.1万亿韩元 [5] - **家电与显示等综合业务**:营收14.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0.3万亿韩元 [5] 全球市场地位 - OLED屏幕、存储芯片、彩电业务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7] - 手机业务全球排名第一或第二 [7] - 晶圆制造领域全球唯二掌握3nm技术的企业之一(另一家为台积电),市场份额第二 [7] 行业竞争分析 - 尽管中国企业在手机、内存、彩电等细分领域对三星市场份额形成冲击,但三星在核心技术(如3nm工艺)和研发投入上仍保持领先优势 [7][9] - 公司财务数据与市场地位显示其综合竞争力未受实质性削弱 [3][7]
面板龙头一季度业绩延续回升势头,按需生产应对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 2025-04-29 02:05
行业概况 - 一季度面板行业呈现"开门红"态势,需求短期旺盛且供需偏紧推动电视面板价格小幅回暖 [1][5] - 二季度受关税政策干扰及部分应用提前备货影响,总体需求高位回落,预计面板企业将按需生产 [5] - 行业预计今年仍将稳健发展,面板厂商保持供应弹性应对市场波动 [5] 公司业绩 - TCL华星2024年收入1043亿元(+25%),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62.4亿元) [4] - TCL华星2025年一季度收入275亿元(+18%),净利润23.3亿元(+329%) [4] - 京东方2024年营收1984亿元(+13.65%),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108.96%),其中面板收入1650亿元(+12.6%),MLED收入84.8亿元(+50%) [4] -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营收505.99亿元(+10.27%),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64%) [4] 市场动态 - 电视大屏化趋势推动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获利,京东方两条10.5代线保持良好盈利水平 [6]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京东方、TCL华星、惠科三大厂商全球液晶面板市占率将达66% [7] - 4月下旬32-7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环比持平,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微涨,笔记本面板价格持平 [8] 战略布局 - TCL科技推进收购深圳华星光电剩余股权至84.21%,交易作价115.62亿元 [6] - TCL科技完成收购LGD广州8.5代线100%股权,标的资产二季度起并表 [6] - 京东方2024年OLED出货量近1.4亿片(未达1.6亿目标),折叠屏出货超700万片(+40%),2025年目标1.7亿片柔性OLED [7] - 京东方布局MLED技术(Mini LED赋能液晶面板,Micro LED切入车载屏)及AI眼镜全系显示技术 [7] 产能与价格策略 - 头部厂商"五一"减产计划陆续确定,二季度面板厂将灵活调整产能利用率 [8] - TCL科技表示电视面板竞争格局改善使价格波动减弱,坚持按需生产 [8] - 京东方预计二季度采购需求降温,价格保持稳定,坚持按需生产策略 [8] 行业整合与股东回报 - 京东方不排除通过整合(如彩虹8.6代线)扩大规模 [9] - 京东方2025-2027年计划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35%,每年回购资金不低于15亿元 [9] - TCL科技拟斥资7-8亿元回购股份(占总股本0.64%),用于员工激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