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技术

搜索文档
京东方A: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多年布局 已经构建起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09:04
(编辑 袁冠琳) 证券日报网讯 京东方A9月29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多 年布局,已经构建起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并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在柔性AMOLED领域全面覆盖 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同时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抢抓市场机遇,匹配下游客户需 求。公司OLED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超7100万片,同比增长7.5%,出货量稳居国内 第一、全球第二,但受市场环境竞争及短期折旧压力影响,盈利能力有待持续提升。 ...
全球首条8.6代OLED面板产线量产时间公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8 09:06
三星显示第8.6代OLED产线规划 - 三星显示计划于202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量产全球首条第8.6代OLED面板产线 项目进展顺利[2] - 公司投资224亿元人民币改造LCD生产线L8并建设专用IT OLED的A6生产线[2] - 产线采用2290x2620 mm玻璃基板 适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等IT产品生产[6] 三星显示与苹果合作动态 - A6产线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末量产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OLED面板[4] - 计划2024年晚些时候在A6生产线进行试生产[4] 中国面板企业8.6代OLED产线布局 - 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2024年3月开工 总投资630亿元 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 预计2026年底量产[6] - 维信诺合肥第8.6代AMOLED生产线2024年9月开工 总投资550亿元 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 搭载无FMM的ViP技术[6] - TCL华星宣布投建8.6代OLED产线(t8)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投资295亿元 设计产能每月2.25万片玻璃基板 采用印刷OLED技术[6]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趋势 - 三星显示因具先发优势 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条实现量产的8.6代OLED线[7] - LG Display对投资第8.6代OLED产线持开放态度 正在评估投资方案[7] - 天马微电子等企业也有布局8.6代OLED产线的消息传出[8] 中尺寸OLED市场前景 - OLED在显示器、笔电等中尺寸领域渗透率处于低位 但对比度、响应速度、轻薄化及柔性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9] - 2025年OLED显示器出货量预计达266万台 年增86% 渗透率约2% 2028年渗透率有望升至5%[9] - 第8.6代OLED产线被视为实现规模经济与成本优化的关键路径 将加速OLED在IT产品的渗透率提升[9]
格林达分析师会议-20250923
洞见研报· 2025-09-23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格林达公司展开调研,涵盖项目进度、市场拓展、产品市占率、工厂运营及股东减持等情况,同时分析电子化学品行业中显示面板市场现状与趋势 [24][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格林达,所属行业为电子化学品,接待时间是2025 - 09 - 23,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方伟华和董事会秘书章琪 [17] 详细调研机构 - 煜德投资(投资公司,相关人员孙佳丽)、湘禾投资(其它,相关人员杨湛)、中信建投(证券公司,相关人员邓皓烛、隋冲、王曼丹)参与调研 [18]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承接的工信部项目处于整体验收阶段,正推进收尾工作,通过该项目加强研发创新,推动在半导体领域产线验证和量供导入 [24] - 公司核心产品显影液主要客户为京东方集团等大型面板企业,2025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在复杂环境中调整,面板需求较预期下调2%,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格局动态调整,技术创新是重要推动力,不同显示技术发展态势各异 [24][25][26] - 四川工厂2024年第三季度拿到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体系认证,产品在下游客户多产线测试,2025年上半年显影液在西南体系客户中实现单厂转产测试成功等,上半年营收3309.84万元,产能逐步释放 [26] - 宁波聚合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减持计划在2025年6月27日 - 2025年9月26日期间实施,公司督促合法合规减持并及时披露信息 [26]
小米17 Pro Max手机屏幕显示技术曝光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3 09:15
小米17 Pro Max显示技术突破 - 全新小米17 Pro Max手机屏幕采用突破小尺寸OLED技术瓶颈的"超级像素"技术 实现全RGB像素独立排列 总子像素数媲美传统2K屏[2] - 相比传统OLED屏幕功耗降低26% 实现"2K级显示效果但功耗低于1.5K"的突破性表现[2][6] - 技术研发历时三年 每个像素点首次放置RGB三个子像素点 不需要借用相邻子像素 显示效果更出色[5][6] 小米17系列产品特征 - 提供"森野绿"与"冷烟紫"两款全新配色 采用全新超椭圆R角设计和全系直屏[6] - 边框窄至1.18mm 搭载全新的"妙享背屏"带来全新交互体验[6] - 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 搭载小米澎湃OS3系统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6] - 计划于9月25日晚7时发布 共推出三款机型[6] 显示技术行业会议议程 - TrendForce集邦咨询将举办显示产业会议 涵盖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7] - 会议议题包括MiP与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发展的机会解析[7] - 将讨论玻璃基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创新路径与应用前景[7] - 涉及LED电影屏现状与前景解析 以及近眼显示技术趋势与产业动态分析[8] - 会议时间为全天议程 从上午8:30签到至下午17:05结束[7][8]
小米17 Pro Max屏幕革新:“超级像素”功耗降低26%
环球网· 2025-09-23 08:13
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突破小尺寸OLED技术瓶颈的"超级像素"屏幕 搭载于旗舰机型小米17 Pro Max [1] - 新型屏幕子像素数量媲美传统2K屏 但功耗直降26% [1] - 每个像素点首次放置RGB三个完整子像素点 实现独立完整色彩呈现 [3] 显示性能优势 - 屏幕显示文字和图片时清晰度与2K屏无异 低亮度下色彩过渡更自然 [3] - 显示效果更出色 解决了传统OLED高分辨率与低功耗难以兼得的技术局限 [1][3] 行业技术影响 - 传统OLED屏幕受限于像素排列技术 子像素数量与分辨率直接挂钩 [1] - 新技术突破OLED像素排列限制 实现子像素数量与分辨率的解耦 [1][3]
国产柔性OLED手机屏占比已超六成 下一步向高端要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9-20 06:30
行业技术趋势 - 护眼 高刷成为OLED手机屏技术趋势 天马通过无频闪 低蓝光 暗场亮度降低技术实现护眼效果 屏幕刷新率可达240Hz [2] - 折叠成为OLED屏重要发展形态之一 折叠手机市场每年稳定增长 天马已量产左右折 上下折柔性OLED屏并持续迭代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国产OLED屏竞争力提升依赖产业链协同 OPPO与天马联合研发护眼OLED手机屏并设立定制产线 结合终端算法与面板材料开发技术 [3] - 国产OLED屏推进发光材料国产化 以提升屏幕和终端产品竞争力 [3] 市场格局与出货量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柔性OLED手机屏出货量近3亿片 同比增长5.2%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出货量约1.9亿片 同比增长7.7% 全球市场份额达62.3% [4] - 京东方柔性OLED手机屏出货量约7100万片 同比增长10.3% 天马出货量约4320万片 同比增长15.6% 两者全球市场份额分列第二 第三位 与首位三星差距缩小 [4] 应用领域拓展 - 柔性OLED屏目前九成用于智能手机 天马计划将柔性OLED屏应用于车载 IT领域 预计明年推出柔性OLED车载显示产品 [4] - 京东方 维信诺 TCL华星布局8.6代柔性OLED或印刷OLED生产线 以把握IT 车载等中尺寸显示领域机会 天马也在考虑8.6代线布局 [4] 盈利前景 - 通过技术创新 材料国产化 设计优化和工厂效率提升 国产OLED屏盈利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4]
天马微电子加注OLED技术 上半年营收超174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9-19 13:21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公司正式推出全新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1] - 公司坚持"2+1+N"战略 以手机与车载显示为核心 IT显示为增长引擎 横向拓展工业 医疗 非显等多元业务 [1] - 公司在全球布局超1500亿产业版图 构建覆盖深圳 武汉 厦门 成都等多地的制造网络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市场步入相对稳定状态 包括电视 手机 笔记本电脑 桌上显示器 可穿戴设备和车载显示等应用领域 [1] - 折叠屏成为显示新增长点 车载屏幕与穿戴设备放量 显示屏尺寸扩大 [1] - 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 迎来市场爆发 [1]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高端OLED技术品牌展现研发实力突破 标志着中国企业持续向高端产品线的坚定迈进 [1]
韩媒:京东方有望获更多苹果OLED手机订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7 10:09
苹果可折叠iPhone面板供应与定价 - 三星显示将成为苹果2025年可折叠iPhone系列的柔性OLED面板独家供应商 全年预计供应1000万片[2] - 可折叠OLED面板单价较传统直屏OLED面板高出约3倍 且对苹果供货单价较向三星电子供货时高出25%[2] - 苹果将大幅减少三星显示直屏OLED面板订单量 缩减幅度达以往的一半 订单转移至LG Display与京东方[2] 苹果iPhone销售战略转变 - iPhone 17系列改变以往差异化策略 将6.3英寸基础机型性能提升至Pro级别 仅Air型号主打轻薄设计差异显著[5][6] - 公司从通过差异化卖点提价策略 转向以提升标准款机型性能为核心的销售战略[6] - 智能手机小型OLED面板盈利空间逼近极限 需同时满足客户可接受价格和厂商可承受最低利润率[6] 显示技术发展与行业挑战 - 韩国显示企业押宝CoE(封装彩色滤光片)技术 该技术无需偏光片 可制造更轻薄、能效更高的智能手机[6] - 面板价格存在心理价位上限 导致技术开发成本持续攀升而盈利水平停滞不前[7] - 三星显示亟需开拓新营收渠道或推出突破性创新技术 以说服整机厂商和消费者接受高昂价格[7] 显示行业技术论坛议程 - 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0日在深圳JW万豪酒店举行 聚焦Micro LED等显示技术[9][10] - 议题涵盖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MiP与COB技术、LED显示芯片、玻璃基Micro LED创新路径等[9][10] - 参与厂商包括雷曼光电、国星光电、京东方华灿、晶芯科技、TCL华星、晶能光电、诺瓦星云、鸿石智能等[9][10][12]
一周解一惑系列:8.6代OLED产线建设加速,车载、IT等需求逐步释放
民生证券· 2025-09-16 11:0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8.6代OLED产线建设加速,全球面板龙头厂商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人民币,TCL华星、京东方、维信诺和三星显示均积极布局 [1][8][11][12] - OLED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蒸镀FMM OLED、ViP OLED和印刷OLED三种方案,各有优劣且均获主流厂商采用 [2][13][19] - AMOLED面板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其中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和桌上型显示器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27%和19% [3][21] - 2025年Q2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5%,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用OLED面板出货量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分别环比增长110%和44% [3][26] - 苹果计划从2026年起逐步将iPad mini、iPad Air和MacBook Air等多款产品升级为OLED显示屏,进一步推动中大尺寸OLED需求释放 [3][27] 技术路线分析 - 蒸镀FMM OLED技术目前唯一成熟并实现量产,但存在材料利用率低(约30%)、掩膜成本高和像素开口率低(30-40%)等缺点,主要采用厂商为三星显示和京东方 [2][13][19] - 印刷OLED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可达90%)、制造成本理论更低且易于实现大尺寸化,但大规模量产良率仍需验证,TCL华星采用该技术路线 [2][19][20] - 无FMM蒸镀(ViP)技术结合蒸镀成熟性和印刷优点,像素密度可达1700-2000PPI,开口率理论达60-70%,维信诺采用该方案 [2][19][20] 产能建设进展 - TCL华星投资295亿元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2.25万片,预计2025年11月开工,2027年底量产 [1][8][13] - 京东方投资630亿元建设8.6代AMOLED产线,月产能3.2万片玻璃基板,2025年5月设备搬入,预计2026年10月量产 [11][12][13] - 维信诺投资550亿元建设8.6代AMOLED产线,月产能3.2万片玻璃基板,2025年6月主体结构封顶 [12][13] - 三星显示投资224亿元建设8.6代OLED产线,月产能1.5万片玻璃基板,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 [11][13] 市场需求动态 - 2025年Q2三星显示全球OLED面板市场占有率达37%,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121%,主要客户为华硕、戴尔和联想 [3][22] - 京东方2025年Q2市场占有率15%,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213% [22] - 维信诺2025年Q2市场占有率从12%上升至14%,出货量环比增长21% [22] - 美国对中国产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及零部件征收高关税,导致LCD与OLED产品价格差距缩小,提升了OLED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3][26]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奥来德突破8.6代蒸发源设备技术,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并布局PSPI材料生产基地,总投资额2.4亿元 [31][32][33] - 联德装备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中标金额2.01亿元,提供自动贴合机、偏光片贴片机和覆膜机等设备 [36][37] - 大族激光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激光修复机项目,数量达16台,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业务营收7.52亿元 [38][39] - 迈为股份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供应3套平板显示器基板切割机和2套激光切割机,2021年以来合作设备超20套 [40][41]
华安证券:国内外IT尺寸用OLED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7:04
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IT应用(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成为OLED面板新增长引擎 供应能力提升 OEM采用更广泛 消费者高端显示屏需求增长 关税因素提供额外动力[1][3] - 智能手机和电视需求趋于稳定但同比仍疲软 IT面板实现突破性增长 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采用和供应商多元化参与[3] 产能建设 - 三星显示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末启动苹果OLED MacBook Pro面板量产 提供14英寸和16英寸两种尺寸面板 由G8 IT OLED生产设施A6制造 该设施包括2条月玻璃基板输入量各7500片的生产线 按14.3英寸面板计算年产能达1000万块 苹果将占用其中一条生产线 2026年整体产能预计200-300万块[1] - TCL科技集团公告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 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总投资约人民币295亿元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2] - 京东方和维信诺均公告建设8.6代AMOLED产线 国产OLED产线建设为未来IT尺寸用OLED应用打下基础[1][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显示以37%市场份额稳居OLED面板市场第一(第一季度为36%) 京东方保持15%市场份额 维信诺市场份额从12%增至14% LG Display市场份额从11%降至9% 华星光电市场份额从8%增至9%[3] 产业链影响 - 苹果供应商三星显示加速IT尺寸用OLED量产 将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导入IT尺寸用OLED进度[1][4] - 面板检测设备领域重点公司包括精智达(688627 SH) 其他面板产线用设备公司包括精测电子(300567 SZ) 奥来德(688378 SH) OLED材料相关公司包括莱特光电(688150 S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