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存储器

搜索文档
雅创电子拟3.17亿元加码半导体业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1:04
收购交易结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40%股权和怡海能达45%股权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全资子公司[1] - 欧创芯40%股权交易价格暂定2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1.7216亿元 现金支付2784万元 怡海能达4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1.17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7959.25万元 现金支付3740.75万元[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为30.68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80%[7][8] 融资安排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交易税费 标的资产在建项目建设 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9] 业务协同效应 - 公司作为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及IC设计商 坚持"分销业务"与"自研IC业务"双轮驱动战略[10] - 欧创芯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产品包括LED驱动和DC-DC两大产品线 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后装市场等领域[10] - 怡海能达为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商 主要代理被动器件 分立器件等产品 拥有村田 松下等知名品牌授权分销资质[11][1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7亿元 同比增长125.74% 归母净利润4081.67万元 同比增长1.47%[10] - 欧创芯2023年营业收入8523.54万元 净利润2281.71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11826.45万元 净利润4631.29万元[12] - 怡海能达2023年营业收入44103.46万元 净利润2275.51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51775.23万元 净利润2905.88万元[12] 市场表现 - 9月26日公司股价收报39.65元/股 当日跌幅2.22%[2] 战略意义 - 交易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和持续经营能力 标的资产与现有主营业务具有显著协同效应[14] - 交易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情形[9]
人工智能引领科技产业浪潮
经济日报· 2025-05-06 21:53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 2024年沪深两市5100余家上市公司中74%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2][3] -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56%,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9% [3] - 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营收16.8万亿元(同比+0.5pct),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3.6%) [8] 行业表现分化 - 28个实体大类行业中11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农林牧渔/电子/交通运输/汽车/商贸零售增幅靠前 [3] - 金融业净利润2.7万亿元(同比+10.3%),其中券商/保险净利润分别增长16%/110% [3] - 交通运输行业净利润同比+11.5%,机场/航空子行业分别增长75.6%/69.3% [5] - 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7.2%/8.0%,带动净利润增长13.2%/12.9% [6] - 传媒行业因文娱消费复苏净利润同比+39.1%,锂电行业净利润同比+33.9% [8] 消费领域亮点 - 家用电器/汽车行业净利润分别增长7.1%/11.1%,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0.9% [4] - 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海大集团净利润增至178.8亿/45亿元,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5.6% [4] -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营收/净利润均保持15%增长,东鹏饮料/三只松鼠/海天味业净利润分别增长63.1%/85.5%/12.8% [4] 科技产业突破 - AI算力龙头海光信息/浪潮信息净利润分别增长52.9%/28.5%,兆易创新净利润+584.2% [6] - 工业金属行业净利润+30.6%,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铝业分别增长51.8%/64.0%/85.4% [6] - 科创板研发费用+7.9%,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7] 国际化进展 - 实体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4.3%,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境外收入增速10%-30% [5] - 63%上市公司布局海外业务或产能,商品出口转向业务出海 [5] 分红与回购 - 2024年3472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1.66万亿元,全年分红总额2.39万亿元(同比+7.2%) [9] - 国企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场62.8%,工商银行等10家公司问鼎"分红王" [10] - 上市公司回购计划1470单(金额2123亿元),为2023年的2.1倍/1.5倍 [10] 经营质量改善 - 实体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53.0天缩短至50.4天,民企回款天数由62.1天缩短至59.5天 [9] - 经营现金净流入同比降幅收窄至4.2%,现金流压力缓解 [9]
上市公司亮“成绩单”:向“新”力十足 政策驱动下业绩显韧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4:50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8万亿元同比下滑0.7%净利润5.2万亿元同比下滑2.3%74%公司实现盈利48%公司盈利正增长 [2] - 沪主板净利润同比增长2.7%农林牧渔电子交通运输汽车商贸零售等行业增幅靠前金融业净利润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2] -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56.0%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9% [2] 分行业业绩表现 金融业 - 券商保险公司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0%110.0%增速较三季报提升17.46.8个百分点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1个BP至1.15%净息差下行趋缓净利润同比增长2.3% [3] 消费行业 - 家用电器汽车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7.1%11.1%较三季报提升1.7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9.3个百分点至40.9%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2.8% [3] - 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5.6%贵州茅台营收净利润持续15%左右增长东鹏饮料三只松鼠海天味业净利润分别增长63.1%85.5%12.8% [4] - 养殖饲料公司大幅扭亏牧原股份海大集团净利润分别增至178.8亿元45.0亿元 [4] 交通运输物流 - 交通运输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5%机场航空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5.6%69.3%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7637万人次同比增长21%京沪高铁净利润127.7亿元同比增长10.6% [5] - 快递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7%22.7%顺丰控股净利润上涨23.5%航运港口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1.0%中远海控净利润同比增长105.8% [5] 出口与海外业务 - 2024年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7.3%实体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4.3%提升1.2个百分点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境外收入增速10%-30% [6] - 中际旭创境外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128.3%比亚迪海外销量41.7万辆同比增长71.9%歌尔股份电子元器件销量49.6亿只同比增长15.74% [6][7] - 63.0%上市公司布局海外业务或产能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投资近百亿元厦钨新能与法国ORANO集团合作总投资15亿欧元 [7] AI与科技创新 - 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2%8.0%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2%12.9%海光信息浪潮信息兆易创新恒玄科技净利润分别增长52.9%28.5%584.2%272.5% [8] - 工业金属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0.6%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铝业净利润分别增长51.8%64.0%85.4% [8] - 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强度2.6%提升0.1个百分点科创板研发强度10.8% [9] 分红与回购 - 2024年3472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1.66万亿元全年分红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沪深300股息率3.59%创历史新高 [10] - 近五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2024年985家上市公司中期分红6994.7亿元家数金额分别为2023年的4.3倍2.7倍 [11] - 国企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场62.8%六大行分红4206.8亿元"三桶油"分红1819.7亿元三大运营商分红1293.7亿元 [11] - 2024年披露1470单回购计划金额合计2123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2.1倍1.5倍 [11] 退市与公司治理 - 2024年55家上市公司退市2025年22家公司确定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2家财务类退市9家交易类退市8家主动退市3家 [12] - 32家公司预计5月底前撤销风险警示通过聚焦主业内控整改破产重整等方式改善基本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