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驾系统

搜索文档
提前完成产业规划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逐步清晰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56
产业规划与目标达成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2年突破20% 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 2025年上半年达44.3% 有望提前十年实现2035年50%渗透率目标 [1] -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 2025年渗透率目标超20% 2035年目标超50% [1] - 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100万辆左右 销量占比由2024年40.9%提升至65% [4][6] 市场销量与增长态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占全球销量70.5% [2]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4]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首破100万辆 2021年销量331万辆同比增长183% 2024年产销量首破千万辆 [2] 技术路线与产品结构 - 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771.9万辆占比60% 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插电混动(含增程)销量514.1万辆占比40% 较2023年提升10.4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年纯电市场份额降至50% 插混增至40% 增程式保持10% [4] - 插混车型增速跑赢大盘 PHEV增速明显高于BEV 预计2030年后BEV占比将逐步回升 [5][6] 竞争格局与产业集中度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逼近70% 打破合资品牌主导地位 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辆规模稳居国内盈利榜首 [2][3]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集中度前3家为50% 前5家为62% 前10家为81% 前20家为97% [8]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比亚迪一家独大 广汽/长安/奇瑞/吉利/问界/理想等快速成长 [3][7] 产业链优势与技术输出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 比亚迪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外资品牌开始采购中国技术方案 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开展技术合作 [3]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出口量持续攀升 [4] 智能化与产业变革 - 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 城市NOA等高阶辅助驾驶迎来量产上车潮 智驾系统价格下探 [6] - 关键前沿技术将取得突破 包括全固态电池/线控底盘/AI大模型/超快充/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 [8] - 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 新势力企业出现分化 威马/爱驰/赛麟/拜腾等陷入资不抵债 [7] 未来发展展望 - "十五五"期间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增速由高速转为快速 竞争加剧导致集中度提升 [4][8]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 随后进入稳定增长期 2030年保有量达1亿-1.6亿辆 [4] - 出海成为必选项 企业需利用成熟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 [8]
提前完成产业规划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逐步清晰|“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9-24 01:40
行业发展与政策目标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2年突破20% 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 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达44.3% 有望提前十年实现2035年50%的目标[1] - 根据产业规划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超20% 2035年目标超50%[1] - 十四五期间行业快速发展 十五五时期有望保持优势 助力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同比增84% 2021年销量达331万辆 同比增183%[2] - 2024年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达1286.6万辆 同比增35.5% 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70.5%[2] -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693.7万辆 销量占比44.3%[2] - 预计2025年销量达1600万辆 2030年保有量达1亿-1.6亿辆[4] - 预计2030年产销量达2100万辆 销量占比提升至65%[5] 市场结构变化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逼近70% 打破合资品牌主导地位[2] - 纯电动汽车2024年销量771.9万辆 占比60% 较2023年下降10.4个百分点[7] - 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2024年销量514.1万辆 占比40% 较2023年提高10.4个百分点[7] - 预计2025年纯电份额降至50% 插混增至40% 增程式保持10%[4] - PHEV增速将明显高于BEV 2030年后BEV占比有望回升[5] 产业链竞争力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一 比亚迪市占率持续提升[3] - 外资品牌开始采购中国技术方案 包括丰田与比亚迪 大众与小鹏 奥迪与上汽等合作[3] - 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 成为外资企业不可或缺环节[3] - 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辆规模 为国内第一大车企且盈利榜首[3] 企业竞争格局 - 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比亚迪一家独大 广汽 长安 奇瑞 吉利 问界 理想等快速成长[3][8] - 造车新势力出现分化 威马 爱驰 赛麟 拜腾等陷入资不抵债和产能闲置[8]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集中度:前3家50% 前5家62% 前10家81% 前20家97%[9] - 华为 小米等科技企业加入造车 行业兼并重组持续[8] 技术发展与创新 - 竞争进入智能化时代 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 城市NOA等高阶辅助驾驶迎来量产[7] - 关键前沿技术将取得突破:全固态电池 线控底盘 分布式驱动 AI大模型 超快充 飞行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9] - 智能化变革将加剧竞争 行业进入兼并重组转折阶段[7] 国际化进展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4]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75.2%[4] - 在欧洲 俄罗斯 东南亚等市场出口量持续攀升[4] - 企业需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9]
人形机器人专题: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培训专题
搜狐财经· 2025-04-16 11:10
智能驾驶行业趋势 - 高阶智驾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15%,未来2-3年突破70%,加速20-40万价格带市场出清[1][4] - Robotaxi成本2025年有望与网约车持平,自运营和金三角模式并行,滴滴等兼具两种模式的企业更具竞争力[1][5][29] - 智能驾驶芯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清洗赛道成为高价值增量,地平线、禾赛科技等企业表现突出[1][5][27] 人形机器人产业突破 - 特斯拉引领下2025年实现量产突破,2027年一般商业场景具备经济性,"中国供应链+高成本场景"需求率先兑现[1][6][32] - 灵巧手(成本占比20%)、丝杠(17%)、传感器(13%)等高壁垒赛道为核心,国产丝杠研发和设备逐步推进[1][6][33] - PEEK材料轻量化需求增长,国产市占率超10%且持续上升,线性执行器应用前景广阔[1][6]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列入2024立法计划,推动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8][9][10] - 大算力芯片迭代加速:英伟达Thor(2000TOPS)、地平线J6P(560TOPS)等2025年量产,支撑端到端架构升级[12][13][30] - 端到端架构优化计算效率,城市NOA从"能用"迈向"好用",数据+算力成竞争核心[16][24]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整车厂全栈自研模式(华为、小米、理想)在数据、算力、资金(年投入超30亿元)上优于Tier 0.5模式[19][20][24] - 激光雷达国产化率提升,禾赛科技等企业份额增长;地平线芯片出货超700万片,覆盖40+车企[27][30] - Robotaxi部署中,特斯拉(自运营)与百度(金三角)模式分化,滴滴因兼具双重模式更具优势[26][29] 人形机器人政策支持 - 工信部2023年揭榜挂帅任务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目标2025年实现高动态行走(速度≥9km/h)、力传感器精度0.5%FS等指标[35][37] - 旋转/直线型电驱动关节、灵巧手(负载≥3kg)、高算力控制器(≥200TOPS)为重点突破方向[37]
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培训专题
国金证券· 2025-04-15 0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智驾和人形机器人是其最重要两个方向,将重塑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 [3] - 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步入爆发式增长,智能驾驶和robotaxi共同驱动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传感器清洗系统等赛道高速增长 [97]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2027年是人形机器人一般场景大规模商业化元年,中国供应链+海外发达国家需求/国内特种需求是兑现最快的方向 [9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驾:高阶智驾1 - N,robotaxi迈入0 - 1 - 高阶智驾爆发式增长即将到来,2025年开始正式步入爆发阶段,预计渗透率达15%+,YOY+200%,未来2 - 3年突破70%,将加速整车赛道出清,尤其是20 - 40万价格带市场 [3] - Robotaxi 2025年成本有望与网约车成本持平,规模化运营迎来拐点,20万以下价格带市场竞争格局将进一步迭代 [3] - 高阶智驾系统将从传统模块化架构进阶到端到端架构,端到端架构具有全局优化、更高计算效率、更强泛化能力等优点 [15] - 高阶智驾系统提供方竞争力取决于数据、算力、人才、资金和内部协同五大要素,整车厂自研模式竞争力强于第三方,全栈自研模式优于Tier0.5模式 [17][19] - Robotaxi部署模式分为自运营模式和金三角模式,看好同时具备两种模式的滴滴在此轮竞争中领先 [26] - 智能驾驶芯片渗透率、国产化率提升,激光雷达业绩兑现,城市NOA功能有望在2025年实现20万以上车型标配,2026年实现15万以上车型标配 [27][30] 机器人:龙头迈向0 - 1,中国供应链崛起在即 - 以特斯拉为首的科技巨头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品和成本迭代速度加快,预计2027年人形成本在国内一般应用场景具备商业化价值 [35] - 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2023 - 2024年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 [38][42][4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BOM成本中运动系统成本最高,约占60%以上,灵巧手、关节、丝杠等赛道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优质赛道 [48] - 灵巧手具备较高壁垒,当前单手价格在4.5 - 13.3万元,量产后有望降至1万元以下,利好空心杯电机、丝杠、触觉传感器等相关供应商 [51][52][55] - 丝杠是机器人木桶短板,高精度数控螺纹磨床仍依赖进口,PEEK材料有望以塑代钢,需求持续扩张,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 [73][76][82] - 线性执行器精度更高更节能,但成本更高,可通过冷锻工艺降低成本 [94] 投资建议 - 智能驾驶领域,芯片关注龙头公司地平线机器人,激光雷达关注龙头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传感器清洗赛道关注清洗系统领先公司,整车关注华为系、理想汽车、小米集团等 [97] - 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看好特斯拉、华为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产业链以高asp+高壁垒为核心选股要素,推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关注兆威机电、五洲新春、北特科技、贝斯特等 [97]
零跑汽车:2024Q4单季度扭亏为盈,新车型B10开启预售-20250314
国信证券· 2025-03-14 0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6][3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收入高速增长,第四季度单季度扭亏为盈,毛利率大幅改善,规模效应带来显著降本;发布Leap3.5架构,B10开启预售且具备高性价比;预计未来三年持续高速发展,上调盈利预测和合理估值 [1][4][5][6][31][34][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21.64亿元,同比增长92.06%,归母净利润-28.21亿元,大幅收窄,四季度单季盈利0.8亿元 [4][8] - 2024年全年毛利率8.38%,四季度单季毛利率达13.3%,创单季新高;期间费用率进一步降低,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率为10.18%,研发费用率为9.01% [4][11] - 2024年全年销量超29万辆,四季度单季销量12.21万辆,月均超4万;平均单车营收10.95万元,单车成本10.03万元,单车毛利0.92万元,单车净亏损0.96万元;预计年销50万可达全年业绩盈亏平衡点 [14][17] 技术架构 - 发布Leap3.5架构,以中央域控为底座,对智驾、智能、电驱、电池、热管理和底盘等技术全新升级,首次搭载于B10,带来高阶智驾、大模型智能、长续航和智能操控体验;全新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实现“四域合一”,满足舱驾一体集成 [5][20] - 推出端到端高阶智驾系统,搭载高通SA8650智驾芯片和禾赛激光雷达,具备持续升级能力,将在A/B/C/D系列普及并提供终身免费OTA;智能座舱系统兼容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模型 [23] - 发布自研7合1油冷电驱、CTC 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27合1热管理模块;热管理模块实现车内冷热分区,能耗降10%,温度覆盖范围广;7合1电驱系统提升轻量化和续航,减少响应时间;CTC 2.0 PLUS电池系统安全可靠,提升续航和表显精准度 [24] 产品预售 - B10首发纯电版开启预售,预售价10.98 - 13.98万元,激光雷达版最低12.98万元,以有无激光雷达和续航里程区分车款 [6][27] - B10激光雷达智驾版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和8295智能座舱芯片,具备端到端大模型,可实现多种智驾功能,AI语音兼容Deepseek和通义千问,性价比领先,同级别竞争力强 [6][28] 投资建议 - 营收与销量:B10产品力强,预计市场表现好;2025年B、C系列双轮驱动,2026年A/D系列有望发布;预计2025年销量超50万辆,中长期冲击100万年销;上调2025年销量预期和2025/2026年营收预测 [31] - 毛利率:2024年四季度单季毛利率展现盈利潜力,LEAP3.5集成化助新品控成本;月均销4万辆以上可保持10%以上毛利率,中长期年度毛利率有望达13%以上;上调B系列毛利率预测,带动整体微幅上调 [31][33] - 期间费用与投资收益:研发费用提升但费用率下降,年销50 - 100万量级时期间费用率控在10%左右;投资收益受地缘与关税影响,海外业务利润兑现延期;上调营收预测降低期间费用率预测,下调销售费用预测,下调中短期出海单车盈利预测;综合上调整体净利润预测 [33] - 估值:上调合理估值,因行业估值上行、公司产品高性价比与智能化、2024年四季度毛利率展现盈利潜力;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PS平均值1.2倍,给予公司1.2 - 1.3倍PS,参考股价56.16 - 60.84港元,对应涨幅12.1% - 21.4% [34][3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19|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747|32,164|58,302|84,036|116,348| |(+/-%)|35.2%|92.1%|81.3%|44.1%|3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4216| - 2821| - 72|2488|5081| |(+/-%)|--|--|--| - 3560.9%|104.2%| |每股收益(元)| - 3.15| - 2.11| - 0.05|1.86|3.80| |EBIT Margin| - 26.8%| - 10.8%| - 2.1%|1.6%|3.0%| |净资产收益率(ROE)| - 33.7%| - 28.0%| - 0.7%|19.9%|28.9%| |市盈率(PE)| - 14.0| - 20.9| - 818.6|23.7|11.6| |EV/EBITDA| - 20.1| - 26.0| - 392.5|52.5|31.4| |市净率(PB)|4.71|5.84|5.89|4.71|3.35|[7]
零跑汽车(09863):024Q4单季度扭亏为盈,新车型B10开启预售
国信证券· 2025-03-14 0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6][3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收入高速增长,Q4单季度扭亏为盈,毛利率大幅改善,发布Leap3.5架构,B10开启预售,上调盈利预测 [1][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全年营收321.64亿元(+92.06%),归母净利润-28.21亿元大幅收窄,Q4盈利0.8亿元 [4][8] - 2024全年毛利率8.38%,Q4达13.3%创单季新高,期间费用率降低 [4][11] - 2024年销量超29万辆,平均单车营收10.95万元下降,单车成本10.03万元,规模效应降本 [4][14][17] 技术架构 - 发布Leap3.5架构,以中央域控为底座升级多技术,首次搭载于B10 [5][20] - 推出端到端高阶智驾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智驾系统将普及并提供免费OTA [23] - 发布自研7合1油冷电驱、CTC 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27合1热管理模块 [5][24] 产品预售 - B10开启预售,价格10.98 - 13.98万元,激光雷达版最低12.98万元 [6][27] - B10性价比领先,激光雷达智驾版竞争力强,搭载多芯片和大模型 [6][28] 投资建议 - 预计销量营收持续高增长,2025年销量达50万辆以上,中长期冲击100万 [31] - 预计月销4万以上可保持10%以上毛利率,中长期年度毛利率达13%以上 [31][33] - 预计年销50 - 100万量级时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0%左右,综合调整后上调整体净利润预测 [33] - 上调合理估值,给予2025年1.2 - 1.3倍PS,参考股价56.16 - 60.84港元 [34][3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3/840/1163亿元,同比增速81.3/44.1/38.5% [6][3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24.88/50.81亿元 [6][35]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05/1.86/3.80元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