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顺科技(301237)
icon
搜索文档
和顺科技9月25日获融资买入631.75万元,融资余额1.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9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1.52% 成交额达1.08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31.75万元 融资偿还689.28万元 融资净流出57.5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2.37%[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00股 融券余额0.00元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1] - 融券卖出与偿还均为零[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591户 较上期增加1.54%[2] - 人均流通股4092股 较上期减少1.5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6亿元 同比增长27.93%[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431.34万元 同比下滑153.36%[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2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9580.46万元[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有色光电基膜45.46% 透明膜42.62% 其他功能膜10.84% 其他业务1.08%[1] -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成立于2003年6月 2022年3月上市[1]
达产后年产值可达约8亿元 和顺科技碳纤维项目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全景网· 2025-09-25 14:06
项目建设进展 - 杭州和兴年产350吨碳纤维项目基建及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即将进行开机试车投产[1] - 项目占地80亩 新建聚合纺丝碳化主生产厂房及配套公辅厂房罐区仓储检测研发中心[1] - 项目总投资约9.92亿元 建成后可年产35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85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1]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亿元 年缴纳税收初步测算预计0.93亿元[1] - 项目被列为2025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1] 碳纤维行业应用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扩展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 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1] -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我国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奠定规模化发展基础[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 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 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 汽车等领域[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 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2] - 持续探索新材料领域 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
和顺科技:公司位于钱塘区的和兴碳纤维项目已启动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9:10
项目建设进展 - 和兴碳纤维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启动建设 [1] - 目前处于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关键阶段 整体进展顺利 [1] - 各项进程均按计划有条不紊推进 [1] 信息披露安排 - 后续项目相关进展公司将及时披露 [1]
和顺科技股价创新高,融资客抢先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2:35
股价表现 - 股价创历史新高 报52.40元 日内涨幅5.26% [2] - 成交量88.90万股 成交金额4540.90万元 换手率1.53% [2] - A股总市值41.92亿元 流通市值30.52亿元 [2] 行业对比 - 基础化工行业整体涨幅0.50% [2] - 行业内325只个股上涨 蓝丰生化等4只涨停 [2] - 90只个股下跌 金浦钛业跌幅9.84%居首 [2] 资金动向 - 最新两融余额1.03亿元 融资余额1.03亿元 [2] - 近10日融资余额增加964.16万元 环比增长10.37%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2.96亿元 同比增长27.93% [2] - 净利润-1431.34万元 同比下降153.36% [2] - 基本每股收益-0.1830元 [2]
签约45个项目总投资超90亿,浙江余杭经开区智能制造“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42
投资与项目情况 - 今年以来集中签约项目45个 总投资额超90亿元[1][2] - 2019年以来招引重点产业项目300余个 包括吉利晶能和卡涞科技等重点项目[2] - 固定资产投资从2019年13.09亿元增至2024年60.03亿元 年均增速达35.6%[3] 产业发展与布局 - 基于"一智三新"布局产业生态 涵盖智能制造、新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2] - 新装备赛道以南方泵业为链主 协同土星动力、瑞银电子和优稳自动化等企业[2] - 新材料领域形成高可靠性产业集群 包括华光新材、和顺科技和卡涞科技等企业[2] - 新能源板块聚集杭州比亚迪、晶能微电子和华鼎新能源等企业[2] - "芯机能"战略布局芯片、泛机器人和数字能源 曦诺未来推出全球首款全自研量产高自由度腱绳传动灵巧手[1][2] 企业培育与产业集聚 - 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1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5家[2] - 规上工业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2] - 华光新材生产高性能钎焊材料 被誉为"工业万能胶"[1] - 晶能微电子车规级SiC芯片模块连续多月交付量超万套 为极氪全系产品提供支持[1] 经济表现与工业增长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3] - 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5.5% 居杭州市前列[3] - 规上工业产值从2019年127.92亿元跃升至2024年207.76亿元 年均增长10.2%[3]
A股限售股解禁一览:58.3亿元市值限售股今日解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3:45
解禁规模 - 8家公司合计解禁1.68亿股 市值58.3亿元 [1] 解禁量分布 - 3家公司解禁量超千万股 上海机场1.28亿股/和顺科技2661.25万股/交大铁发1210.75万股 [1] 解禁市值分布 - 3家公司解禁市值超亿元 上海机场40.89亿元/和顺科技12.69亿元/交大铁发3.47亿元 [1] 股本占比 - 2家公司解禁比例超10% 和顺科技33.27%/交大铁发15.29%/上海机场5.13% [1]
生物制造如何引领未来产业?合肥长丰这场活动探索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9-22 03:38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专项活动"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会"于9月21日在合肥长丰举办 [1][3] - 活动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关键共性环节与热点细分领域 围绕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全链条生态构建展开探讨 [3] 先导区建设进展 - 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为安徽省唯一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先导区 2024年10月正式获批 [1][3] - 先导区规划建设合肥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 分为双凤、水湖两个园区 形成"南研北制"布局 [3] - 华恒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金唯合成微生物菌剂技术应用与产业化中试示范基地将于年内和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3]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项目已入驻蓝科宇桥生态科技园 [3] 产业培育成果 - 先导区拥有生物制造上市企业2家 另1家企业计划于明年上市 [3] - 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康诺生物、平光药业、未来医药5家重点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共计40亿元 [3] - 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源共建"成果超市(合肥专区)" 构建"转化—孵化—应用—产业"全链条生态 [3] 区域产业基础 - 安徽省建立覆盖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酶制剂六大行业的产业体系 [4] - 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产业集群规模均超百亿元 [4] - 培育华恒生物、丰原集团等龙头和链主企业 汇聚两院院士十余人 [4] - 通过央地合作设立规模3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4] - L-丙氨酸、聚乳酸等标志性产品实现技术领先 多个中试服务平台分类培育 [4] 政策支持体系 - 合肥市将生物制造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 推出专项支持政策 [5] - 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并重 同步挂牌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5] 重点项目签约 - 长丰县政府、安徽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与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国投创合、保利投资等企业集中签约 [7] - 签约涵盖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 [7] 产业发展目标 - 长丰县目标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7] - 到2030年建设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家 培育头部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30家 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7]
和顺科技:高性能碳纤维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5
公司动态 - 和顺科技在调研中表示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持续扩大 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及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 [1] - 技术成熟与成本优化推动高性能碳纤维应用场景扩容 [1] 行业发展 - 碳纤维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国内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1] - 应用领域扩展奠定碳纤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1]
和顺科技:公司将持续动态监测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1
公司将持续动态监测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1] 公司科学统筹产品规划与研发节奏[1] 公司审慎规避产能较多的产品赛道[1] 公司优先考虑项目自身的盈利韧性[1] 公司保障项目生态的健康运转与长效增长[1]
和顺科技:公司当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1
公司运营状况 - 当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各生产线运行稳定有序 [1] - 生产环节一切正常 保障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