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树脂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电气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转型发展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新材料产业是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 持续重塑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发展图景 [1] - 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且体系逐渐完善 但在高端和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1] - 东方电气集团制定新材料"一企一策"支持政策 促进子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1] - 公司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旗下新材料产业化平台 深度融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局 重点发展国产化替代和高附加值材料 [1] 经营业绩表现 - 风能材料销量高位增长 风电环氧树脂销售同比增长18.58% 实现主力叶片厂和主力叶型全覆盖 [2] - 基础环氧树脂外销同比增长28% 其中国际市场销售同比增长274% [2] - 光伏银浆完成向N型电池转型 TOPCon主栅银浆销售同比增长15倍 [2] - 高纯材料产能突破100吨 生产同比增长92% 红外/热电制冷/半导体掺锑市场新增订单同比增长60% [2] - 通过并购东方飞源打通环氧树脂产业链上游 累计产出基础环氧树脂13万余吨 风电用环氧树脂14万余吨 风电用固化剂2万余吨 [2] 技术创新成果 - 新增专利数量持续攀升 拥有发明专利54件 主导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项 [3] - 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 [3] - 完成高端环氧树脂和先进半导体材料两条产业链规划 开发电子浆料/高性能树脂等N项高端功能材料 [3] - 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搭建环氧树脂研发平台 实现产品配方的快速初级筛选 [3] - 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项目10余项 包括与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合作 [3] - 7N5超纯锡研制项目入选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集团2025科技创新计划 [3] 关键技术突破 - 完成叶片轻量化设计用灌注树脂/"两海"超低放热环氧树脂/"沙戈荒"高温灌注环氧树脂产品落地 [4] - 突破TOPCon正面细栅超细线印刷难题和TBC主栅银浆腐蚀控制技术 测试效率显著提升 [4] - 创新高纯碲"除杂-脱氧-成型"一体化工艺 解决碲/硒高效分离行业难题 [4] 发展战略规划 -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关键抓手 重点围绕高端环氧树脂/半导体材料/电子浆料领域 [6] - 孵化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单打冠军" 培养国内领先的"配套专家" 培育主导行业标准的"隐形冠军" [6] - 完善新项目培育机制 对潜力项目实施"一项一策"精准扶持 重点支持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开拓 [6] - 目标在"十五五"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6]
化工新材料:开展协同创新 突破关键技术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03:49
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 - 新材料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也是全球科技竞争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1] - "十五五"期间需在国家 行业 企业层面集聚创新要素 一体化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重大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 [1] 重点发展领域 新型高分子材料 - 面向能源 环境行业需求 开发聚烯烃弹性体 高性能树脂 特种橡胶 高性能膜材料 特种尼龙及纤维 氟硅新材料 高性能功能涂料等产品 [1] 高端功能化学品 - 面向医药 电子 新能源领域 重点发展精细化工 突破电子化学品 化工新材料关键技术 开发医药中间体 新型阻燃材料 高端日用化学品等产品 [1]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 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制造技术 发展高强高模玻璃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芳纶 碳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等产品 拓宽在轨道交通 风电等行业应用 [1]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研发新型光电功能晶体器件 推动大尺寸碳化硅 氮化镓 金刚石单晶及铌酸锂 钽酸锂薄膜的产业化 [1] 创新机制建设 - 由科技部牵头 以国内骨干企业为主体 发挥其原料资源 生产装置 产业链和研发优势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2] - 深化基础研究 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和材料标准制修订 开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示范 [2] - 面向全球吸引高端研发人才 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 用好国外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机制 [2] 产业生态构建 - 由工信部牵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 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 [2] - 指导骨干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 下游企业开展合作攻关 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2] - 建设区域科技大市场 集聚创新资源 打造科技服务龙头平台 推进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 [2]
上海奉贤:持续壮大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等领域产业集聚规模 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等
快讯· 2025-07-11 02:43
行业发展规划 - 上海市奉贤区发布《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重点发展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聚氨酯、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等领域 [1] - 以杭州湾开发区为重点深化奉贤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强与上海化工区联动合作 [1] - 以工业综合开发区、四团镇为重点,联动东方美谷、临港等周边区域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产业 [1] 产业集聚方向 - 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领域依托康达新材、金力泰、保立佳等重点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1] - 工程塑料、聚氨酯领域以大韩道恩、尼伦化学等企业为核心推动产业集聚 [1] - 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领域依托西格里、榕融等企业培育骐杰碳素等潜力企业 [1] 下游应用领域 - 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产业将吸引光伏、电池、汽车、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企业加速集聚 [1]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02:33
工业区发展概况 -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复核 成为广东省五大石化基地中首个通过复核的园区 [1] - 工业区定位为粤东改革开放"桥头堡"和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主战场 自2007年设立以来坚持发展绿色石化产业 [2] - 工业区累计投入近80亿元建设基础设施 已实现水电气路全通 正在推进双水源双电源双气源等配套工程 [4] 产业布局与项目进展 - 工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加工 化学原料和制品 化学纤维 橡胶和塑料4个主导产业及副产品 卤素2个辅助产业 [2] - 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累计加工原油超4000万吨 产值突破2300亿元 带动25个主副产品招商 [2] - 形成以广东石化项目为核心 巨正源新材料 伊斯科碳四碳五 东粤化学为"强链主"的"一超多强"产业格局 [3] - 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项目开发高性能树脂等产品 着力提升碳四碳五副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应用 [3] 发展战略与目标 - 构建"一链一园一基地"发展模式 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 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双色并重 [5] - 规划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 2035年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 建成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6] - 发展路径分三步走:打造"一核心四集群"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绿色链 引进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项目 [6] - 最终目标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深化"一超多强"产业链 建设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及绿色循环新材料基地 [7] 营商环境与服务 - 设立"项目指挥部"和"企业服务员"制度 开通政务审批绿色通道 提供现场驻点上门服务 [5] - 建设35千米公共管廊实现物料高效输送 促进公用设施资源共享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 - 专业化学品码头 热电联产厂 危废处理厂等配套基础设施齐全 满足大型化工企业需求 [4]
恒力石化(600346):价差有望修复 关注炼化龙头分红潜力
新浪财经· 2025-04-22 02:26
2024年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64亿元 同比增长0.65% 归母净利润70.44亿元 同比增长2.01% [1] - 四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585亿元 同比下降5.12% 环比下降10.29% 但归母净利润1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1.03% 环比增长78.39% [1] - 公司拟每股派息0.45元(含税) 股利支付率约45% [1] 行业环境与价差变化 - 2024年原油价格下行带动化工品价格指数整体下行 成品油受需求拖累景气欠佳价差下行 乙烯石脑油价差有所修复 纯苯和PX芳烃景气下滑程度较大 [1] - 2025年以来成品油-原油价差略有上行 乙烯-石脑油价差上涨6%以上 PX-石脑油价差大幅上行50%以上 [2] - 成本端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行10%左右 动力煤/无烟煤/烟煤价格年内均有下行 [2] 产能建设与资本开支 - 公司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40万吨/年高性能特种工业丝智能化生产项目及汾湖基地12条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已全面投产 [2] - 在建工程包括8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薄膜及塑料项目(试生产)、6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薄膜及锂电隔膜材料项目(部分试生产)及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部分试生产) 预计年内逐渐转固 [2] - 公司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 未来分红预期较强 [2]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较好的成本优势 税收返还也产生积极贡献 [1] - 在成本下行和价差改善背景下 炼厂有望受益 但需注意短期库存跌价影响 [2] - 成品油市场整顿导致地炼开工率持续下行 长流程民营炼厂底部景气改善预期加强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66亿元、96.99亿元和124.13亿元 [3] - 公司已过强资本开支时段 未来可关注分红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