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材料

搜索文档
小金属的大时代——动态更新及后市展望
2025-08-24 14:4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小金属行业 包括稀土 锑 锗 钨等具体金属品种 [1][2][3] * 纪要提及的公司包括上游资源企业北方稀土 广晟有色 盛和资源 中国稀土 湖南黄金 华锡有色 华钰矿业 云南锗业 驰宏锌锗 中金岭南 厦门钨业 中钨高新 章源钨业 翔鹭钨业 以及海外公司MP Materials USA Rare Earths 澳大利亚莱纳斯(Lynas) 美国Armonty等 [12][19][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核心特点与供需格局** * 小金属全球范围内相对稀缺 中国在资源储量 矿产量及冶炼产量上占据优势 中国资源储量占比超30% 矿产量占比超40% 冶炼回收产量占比超60% [3] * 国内外供应整体偏紧 国内因长期高强度开采导致资源透支 环保标准提升制约供应 中国锑矿2008-2023年产量CAGR为-7% 钨精矿2013-2023年CAGR为-0.2% 海外因资源分散 开发成本高 资本开支周期长导致新增供应受限 [3][4] * 需求受新能源汽车 光伏 高端装备制造及全球国防支出增长驱动而高速增长 高端稀土永磁新兴领域2023-2027年需求CAGR预计分别为16% 59% 63%和21% [4] **稀土行业动态与展望** * 工信部调整稀土总量调控管理办法 指标确定依据新增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企业主体变更为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的稀土企业 影响指标下达和生产信息上报路径 [5][6] * 钕铁硼材料需求存在季节性规律 下游应用下半年为产销旺季 上游材料采购旺季从7月中下旬展开 国内氧化钕价格下半年通常上涨 2021年以来下半年涨幅在18%到81%之间(2022年除外) [7][8] * 2024年稀土磁材出口量占国内总需求约24% 2025年4月和5月出口同比回落43%和74% 但6月和7月环比增长157%和75% 1-7月累计同比下滑15% 预计未来出口将继续修复 [7] * 国内高性能钕铁硼2019-2024年需求CAGR达25%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13%增长 [7] * 国内稀土市场供需紧张 7月从缅甸进口氧化物同比增2%但环比回落60% 从美国进口稀土矿6月降至零但7月同比增37% 但因MP公司停止出口 未来进口可能再次回落 在缅甸进口矿收缩及其他供应增量有限背景下 国内钕铁硼或稀土供应偏紧 [9] * 短期看 需求旺季及出口预期改善 供应增量有限 国内氧化钕价格有望进一步上行 截至8月22日价格为62.45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17% 较上半年最高点上涨39% [10] * 长期看 全球稀土供需割裂 预计2025-2027年供需分别为过剩1.2% 缺口2.7%和缺口3.6% 价格将温和上涨或价格中枢持续抬升 [10][11] * 美国MP公司与国防部签订10年协议 含110美元/公斤(含税约88万人民币/吨)最低价格承诺 成为推动国内价格天花板的重要因素 [11] **锑行业现状与展望** * 国内锑行业易涨难跌 关注出口修复 出口管制前锑出口需求占总需求29% 月均出口约3200吨 但5月至7月合法出口量仅百吨左右 若正常出口审批推进 有望恢复至每月1200吨水平 [13] * 全球锑矿供应紧张 海外极地黄金锑矿大幅缩减(占全球10%)及国内闪星锑矿停产(对全球影响约7%)导致今年全球供应总体减少接近20% [14] * 7月我国锑矿进口量约2315吨 同比下降62% 1-7月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37% [15] * 尽管锑出口回落导致国内库存连续4个月增加 但当前库存水平仅处于过去五年的30%左右 只要出口修复 国内锑价仍有较强上涨基础 [15] * 中长期看好锑价中枢持续抬升 因全球资源稀缺性加剧 新供应受限 而需求稳定增长 [15] **锗市场动态与展望** * 近期因出口回落和新金矿加工费上升推动副产品供应恢复 国内锗价小幅回落并出现库存积累 但库存变化非线性 需密切跟踪价格上涨启动 [16] * 全球国防支出增加带动红外需求 中美精链计划推进促进卫星光伏领域用锗快速增长 预计2023-2027年该领域需求从196吨提升至340吨 CAGR约15% [17] * 由于富集特性及伴生矿限制 未来三年全球金属锗供应缺口分别为6% 11%和19% 供需持续偏紧推动价格进一步抬升 [17] **钨行业现状与展望** * 中国钨精矿价格连续5年上涨 从2020年8.3万元/吨提升至2025年8月22日的22.3万元/吨 今年累计上涨57% [18] * 中国占全球钨供给80%以上 供给受品位下降 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 2024年产量降至13.05万吨 同比减少6.05% 过去十年产量复合增速仅0.2% 低于开采指标2.5%的复合增长率 [18] * 未来两年中国钨产量面临收缩压力 受政策收紧 品味下降和技改影响 到2028年总产量预计仅接近2023年水平 约13万吨 [20] * 海外供给增量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 远期年产1万吨以上钨精矿(相当于5000吨金属) 占全球原钨比例逐步上升到6%左右 未来五年全球钨供给增速约2.6% [21] * 需求方面 中国内需受益于新兴行业驱动 海外需求因全球安全诉求提升而增加 国内硬质合金占比60% 2025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和挖掘机累计增幅超10% 雅江水电工程有望进一步拉动矿用工具需求 PCB刀具需求因AI行业资本开支提升而增加 [22] * 海外高端装备制造对钨金属需求占比10% 自2021年以来欧洲军费开支显著增加 2024年同比增速近20% 欧美国家提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及提高军费开支占比 [22]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需求增速至少2.7% 快于供给复合增长率 [22] * 各国对钨行业重视程度提升 中国实行总量控制 2018年以来开采指标增速明显下降 2025年第一批指标降幅达6.5% 欧美各国加大支持力度 但对实际供给影响有限 [23][24] * 全球长期维持紧缺状态 2025年全球供应缺口小幅收窄至1.7万金属吨(-16.6%) 但2026-2028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张至-17.4% [25] 其他重要内容 **价格驱动因素与投资逻辑** * 短期内安全需求和战略囤库可能驱动物价上涨 美国计划2025年采购2041吨以重建安全库存 中国7月份钨制品出口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22% 拉动国内原料采购 [26] * 投资者应关注上游资源属性强 产量成长性好的公司 以及下游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及新能源车节能电机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12] * 物业龙头企业受益于价格中枢提升 通过加速上游资源注入与开发提高资源自给率 同时推动产品向高端化转型 [27] **数据与单位换算** * 美国MP公司协议最低价110美元/公斤 经换算含税约88万人民币/吨 [11] * 全球锗供应缺口百分比及需求吨数 [17] * 钨供需缺口以万金属吨及百分比形式呈现 [25]
稀土磁材:战略定位日益强化,价值重估催生动能
长江证券· 2025-07-16 0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战略性产业竞争加剧,关键战略矿产资源重要性增加,稀土作为我国核心战略金属,战略属性凸显,在商品价格至历史底部、供给压力缓解和战略金属定位催化下,稀土板块有望价值重估 [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时点,稀土商品价格已至历史底部区间 - 过往三年,受新能源增速放缓、传统需求疲软和国内供给配额释放三重压力,稀土价格累计下跌近70%,氧化镨钕最低跌至35万元/吨,触及成本线,企业盈利转负 [3][15] - 2025年初以来,人形机器人量产预期和中美贸易摩擦推动稀土价格上涨,但幅度有限,截至2025年7月14日,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5年价格分位仅约49%、12%、43%,仍处历史底部 [3][15] 我国高度重视稀土行业,持续强化产业掌控力度 - 国内稀土行业经治理整合,供给集中度和国家把控力提升,2025年2月20日新稀土管理条例明确两大集团主导行业发展 [3][18] - 工信部收缩供给,稀土冶炼分离配额增速从2023年的21%降至2024年的4%,若按新规将进口矿纳入配额体系,将提升对稀土金属和进口矿掌控力,强化国内稀土冶炼产业地位 [3][18] 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稀土中长期战略价值凸显 - 稀土是我国贸易反制重要手段,2025年4月4日对部分中重稀土物项出口管制,海外供需紧缺,价格上涨,内外价差大,国内价格有望跟随上涨 [4][22] - 海外加速稀土产业链构建,美国国防部拟投资MP公司扩大产能并设定价格底线,澳大利亚莱纳斯攻克中重稀土冶炼技术,但海外构建进度慢,对中国设备技术依赖难消除,凸显稀土战略属性 [4][22] - 随传统需求企稳和人形机器人应用推进,国家管控趋严叠加海外供给扰动,稀土价格和估值有上涨动能,重视中长期配置价值 [26] 磁材出口审批逐步放开,静待人型机器人加速落地 - 2025年5月磁材出口管制逐步放开,部分企业获批,但恢复出口需时间,出口政策变化或强化龙头客户粘性,提升海外补库需求 [5][35] - 磁材企业盈利改善,后续随稀土价格上涨和出口恢复有望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再度修复 [5][35] - 关注人形机器人开发落地进展对需求的提振,以及磁材企业切入磁组件业务带来的供应链身份变化和附加值提升 [5][35]
事关稀土,中国亮出最后“王牌”,没有中方同意,美休想卷土重来
搜狐财经· 2025-06-23 06:46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生产近70%份额,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领先美国20年 [3] - 欧美面临稀土短缺风险,海外价格飙升,中国稀土企业全线受益 [1][8] - 美国构建稀土供应链进展缓慢,受限于储备不足、人才短缺和企业数量有限 [3] 中国稀土政策影响 - 2024年稀土开采配额增速降至5.88%,显著低于往年20%以上增速 [4] - 新规要求稀土开采冶炼企业必须隶属国家组建的大型集团,强化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等龙头地位 [4] - 政策将进口矿纳入管控,影响依赖进口的企业 [4] 需求端爆发增长 - 单台人形机器人需2-4千克钕铁硼材料,特斯拉"擎天柱"单台用量约3.5千克 [6] - 2030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89万台,对应稀土需求3115吨;远期1亿台销量对应20-40万吨需求 [6]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稀土磁材需求达5.8万吨(中国占3.4万吨),单台用量为传统汽车4倍以上 [6] - 全球稀土永磁需求年复合增长12%,新能源车占比将达35% [6] 价格与市场趋势 - 氧化镝、氧化铽欧洲评估价大幅上涨,海外价格涨势有望延续 [6] - 供给收缩叠加需求旺盛推动稀土价格上行趋势明确 [8] 中国企业机遇 - 行业龙头凭借资源壁垒、技术优势和政策支持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与利润空间 [8] - 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将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9]
广晟有色20250617
2025-06-18 00: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稀土行业、稀土磁材行业 - 公司:广晟有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广晟有色业务布局与发展 - 业务布局多元,掌控广东稀土资源,布局钨、铼、铜等产业,拥有仁居、五峰两大稀土矿及左坑矿采矿权,冶炼业务通过富远、新邦子公司开展,钨板块有石人嶂矿业钨矿和盛丰公司红岭钨矿股权,铜板块参股大宝山矿业,还有贸易业务 [4][11][12][13] - 左坑矿投产后稀土矿产量将从 2000 吨增至 5000 吨以上,新增约 11 万吨资源储量,提升整体资源储备 [2][4][24] - 未来三年收入增速 8%-10%,经营利润分别为 2.6 亿、3.8 亿和 5 亿左右,若新丰稀土矿 2026 年投产且主力品种价格涨 40%-50%,业绩可达 10 亿元 [2][8] 稀土行业市场价格与政策影响 - 2025 年 4 月出口管制致海外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涨幅超 200%,国内溢价率超 200%,预计 2025 年国内氧化钕和氧化铽均价较 2024 年涨 20%-30% [2][5] - 出口管制后海外价格暴涨,国内价格基本回升,出口恢复、进口下降使内盘价格上涨,管理条例落地加强管控,预计 2026 年系统供需平衡反转推动价格上涨 [4][15][16] 广晟有色资产与估值 - 体外资产庞大,有资产注入空间,参股大宝山铜矿 2024 年贡献 1.6 亿投资收益,预计 2025 - 2027 年贡献 1.8 - 2 亿元 [2][6] - 目前市值约 200 亿元,对应估值约 20 倍,被低估,未来市值保守估计超 300 亿 [8][27] 稀土磁材行业情况 - 出口管制针对重稀土产品和高性能磁材,但中国钕铁硼材料出口占比不到 18%,对整体需求影响有限 [14] - 海外价格上涨确定性兑现,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比国内溢价率超 240%,海外需求强劲,利于国内企业盈利 [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广晟有色前身始建于 1953 年的广东省冶金厅,2010 年更名,2024 年 1 月股权划转成为中国稀土集团旗下上市平台 [9] - 华企公司 2022 - 2024 年采矿量 70 - 80 万吨,2024 年盈利 5000 万元,好年份可达 8000 万元甚至 1.4 亿元 [22] - 五峰矿规模小,产量 10 - 30 万吨,2024 年收入 1.5 亿元 [23] - 2024 年公司冶炼产品销量增长,但因价格触底盈利承压,如富远公司亏损约 1.12 亿元 [25] - 2024 年石材业务产销量分别为 800 吨和接近 600 吨,盛源公司亏损近 7000 万元,慈伊勒公司亏损 3000 万元,东电化公司盈利 2500 万元 [26]
老美反复无常,特朗普发文称只有东方大国解除对美国稀土出口限制
搜狐财经· 2025-06-16 14:46
稀土供需格局 - 美国军工行业对稀土的依赖度高达97%,稀土短缺将极大削弱美军作战准备状态[3] - 美国本土稀土提炼能力不足全球5%,缺乏配套加工链[3] - 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稀土产品占全进口量的74%[6] 产业链现状 - 加州Mountain Pass矿虽存在,但美国缺乏稀土提炼和分离能力[3] - 特斯拉电动机使用的钕铁硼材料主要依赖中国供应[8] - 苹果承认关键材料供应面临压力,正探索供应链多元化[8] 政策与战略动向 - 东方大国5月调整稀土出口申报流程,加强敏感技术出口审查[5] - 美国2021年启动本土稀土供应链建设,但进展有限且仍依赖外部技术[5] - 美国国防部内部报告警示稀土短缺对军事技术的威胁[3] 全球产业格局变化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美元全球外汇储备占比降至58.9%,创20年新低[10] - 中东、东南亚及拉美国家推动本币结算,反映去美元化趋势[8] - 产业链话语权重构,东方大国通过供应链硬牌掌握谈判筹码[8][11] 企业应对措施 - 特斯拉加速墨西哥工厂建设以应对供应链压力[8] - 苹果公开表示寻求关键材料供应多元化[8] - 美国企业普遍面临上游供应受限的脆弱性[13]
金力永磁20250513
2025-05-13 15: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稀土永磁材料行业 - 公司:金力永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价格和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 供给: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占比分别为49%和69%,冶炼加工产能占全球九成;2024年中国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标同比提升5.9%和4.2%,2020 - 2023年复合增速超20%;2025年4月中国对中重稀土及相关物质出口限制持续[3] - 需求: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空调、风力发电等领域需求增长;高性能人形机器人2025年开始落地,预计1000万台将拉动4.5万吨钕铁硼材料增量,2024年全球高性能永磁基础材料消费量约12万吨[3][4] 稀土永磁材料价格上涨,单位盈利改善 - 2024年二季度氟氯氧化物价格触底,三季度起环比提升,2025年初至今同比提升超10%;稀土永磁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产品价格提升及单位盈利改善[5] 金力永磁公司优势明显,业绩改善确定性强 - 原材料与出口:使用轻稀土,不受出口管制影响;2025年一季度对美出口占比7%,用于新能源汽车及风电领域;中美贸易谈判降低关税,利于出口[6] - 技术与产能:掌握晶界渗透技术,2024年应用占比超70%;毛坯有效产能3.2万吨,产能利用率超90%;预计2025年升至4万吨,包头规划新增2万吨,2027年有望达6万吨[2][6] - 客户资源:覆盖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空调及风力发电机公司;配合特斯拉进行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研发,在该领域有先发优势和量产能力[2][7] - 分红与激励: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10亿元,累计分红率超44%,2024年分红率93%;2025年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与港股限制性股份激励计划[7] - 业绩表现: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15.7%,归母净利润率9.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三倍以上,有望超6亿元,后年目标超10亿元;港股对应PE约17倍[7] 金力永磁长期投资价值广阔 - 作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磁组件供应商,是人形机器人投资题材公司;中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受事件驱动和政策利好,将带来更多事件型催化;相比其他概念公司,业绩基本盘稳固且改善确定性强[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性能人形机器人对永磁材料市场形成强劲支撑,一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需4.45公斤高性能钕铁硼材料[2][3] - 金力永磁2025年已将子组件技术研发部升级为事业部,由首席执行官兼任战略统筹工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