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

搜索文档
一汽入股卓驭科技,深化智驾与国际化布局
环球网· 2025-09-26 06:03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交易完 成后,一汽将持有卓驭科技35.8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New Territory持股比例降至 34.85%,双方形成共同控制关系。 此次股权合作,反映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的技术合作已从单一产品采购转向深度协同,双方尝试通过构 建新型供应链关系确保技术落地与生态控制力。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股权合作可降低合 作不确定性,确保双方中长期战略一致性。 多方合作构建技术供应链 一汽在智能化转型和国际化布局进程中,提出"六个超过"的奋斗目标,到2030年,中国一汽的整车销量 目标将超过500万辆,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超300万辆,自主品牌销量超200万辆,自主品 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50万辆,海外市场销量超70万辆。这意味着一汽集团需要应对新能源品 牌转型、品牌建设、国际化运营多重挑战。目前一汽新能源销量基数仍然较小,需要实现跨越式增长方 有可能完成其销量目标,未来五年一汽的转型进展至关重要。 一汽集团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深化布局,目前已和地平线、卓驭科技、华为及Momenta四家供应商达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24日)
乘联分会· 2025-09-24 08:36
国内智能网联与电动化发展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1-7月销量776万辆 渗透率达62.6% 较2021年同期增加570万辆和40个百分点[2] - 全国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 开放测试道路超35000公里 发放测试牌照超1万张[3] - 北京推进"车路云一体化"4.0阶段建设 聚焦车规级芯片和智能操作系统技术攻关[4] 企业战略合作与技术整合 - 梅赛德斯-奔驰与字节跳动升级战略合作 覆盖智能驾驶座舱/数字化营销等全业务领域[5] - 广汽丰田2026款全球车搭载华为HiCar 5.0和T-BOX模块 华为语音已实现全系油车搭载[9] - 宁德时代通过全资子公司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涉足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业务[10] 汽车出口与产能布局 - 一汽-大众首批554辆迈腾/速腾出口中东 计划2027年后投产4款新能源车型[6][7] - 福特中国在上海设立全资销售服务公司 统筹乘用车及皮卡在华营销服务体系[8] 国际市场动态与政策调整 - 马来西亚8月新车销量73,041辆 同比微升461辆 受益于库存改善和新车型推出[12] - 加州取消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 因财政赤字无法延续补贴承诺[13] - 现代汽车2025年收入预期上调至5%-6% 但营业利润率下调至6%-7% 年度投资规模调整为16.1万亿韩元[14] 商用车技术突破与海外拓展 - 康明斯发布非道路低碳动力解决方案 包括3.9L-15L混动系统和19L甲醇发动机[18] - 北汽福田获东南亚矿业125台重卡订单 针对矿区需求推出24寸轮胎和液力缓速器车型[21] - 沃尔沃建筑设备与解放动力合作 计划2027年量产 2028年投放4000台产品[22][23] 跨国生产战略调整 - 沃尔沃汽车计划2030年前在美国生产混动新车型 提升南卡罗来纳州工厂产能利用率[15] - 现代汽车将推出首款后驱豪华混合动力车 并开发入门级混动车型[14]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正式下线;宁德时代在南昌成立新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2:38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渗透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1至7月销量776万辆 渗透率62.6% 较2021年同期增加570万辆和40个百分点 [1]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成为市场新车型亮点和消费者重要选购考量 强制性国标已公开征求意见 [1] SUV市场竞争格局 - 1至8月前十位SUV企业销量达648.8万辆 占SUV销售总量66.8% [2] - 特斯拉销量呈下降趋势 其他企业销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2] 汽车出口业务拓展 -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正式下线 554辆迈腾和速腾将于9月28日发往中东 [3] - 标志一汽-大众海外事业正式启航 是中国合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3]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宁德时代在南昌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宁德时代间接全资持股 [4]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新能源汽车销售 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业务 [4]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正式下线;宁德时代在南昌成立新公司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2:3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渗透情况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1至7月销量达776万辆 渗透率62.6% 较2021年同期增加570万辆和40个百分点[1]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已成为市场新车型亮点和消费者重要选购考量 强制性国标已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下月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研讨安全议题[1] SUV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1至8月前十位SUV生产企业销量达648.8万辆 占SUV销售总量66.8%[2] - 特斯拉销量呈下降趋势 其他企业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反映市场竞争压力和市场多元化趋势[2] 汽车出口业务拓展 -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正式下线 554辆迈腾和速腾将于9月28日发往中东 11月上市[3] - 标志一汽-大众海外事业正式启航 是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合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突破[3]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深化 - 宁德时代在南昌成立新公司南昌时代电服科技 注册资本1000万元[4]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 由宁德时代间接全资持股[4]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正式下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1:45
转自:证券时报 人民财讯9月23日电,9月23日,一汽-大众在长春基地举行首批出口车辆下线仪式,554辆迈腾、速腾将 于9月28日从上海港发出,11月份在中东上市。 ...
自主品牌以质量突围 8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6 09:03
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量达201.9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9.5% [1] - 1-8月累计零售1476.5万辆,同比增长9.7%,呈现"前低中高后平"走势特征 [1] 车型类别表现 - 新能源车销量111.5万辆,同比增长8.8% [3] - SUV销量102.6万辆,同比增长10.2% [3] - 轿车销量90.4万辆,同比增长2.3% [3] - MPV销量8.9万辆,同比下滑2.7% [3] 品牌阵营分化 - 自主品牌零售量132万辆,同比增长9%,零售份额65.7%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4] - 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2% [4] - 豪华车零售21万辆,同比下降5%,零售份额10.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4] 厂商零售排名(8月单月) - 比亚迪汽车310,200辆位居榜首,环比增长12.9%但同比下降18.3%,市场份额15.4% [5][6] - 吉利汽车214,090辆同比大增57.2%,成为增速最快厂商 [5][6] - 长安汽车121,944辆同比增长24.4% [6][8] - 长城汽车62,310辆同比增长38.8% [6][10] 累计销量表现(1-8月) - 比亚迪汽车累计2,194,886辆同比增长5.5%,市场份额14.9% [10][11] - 吉利汽车累计1,642,696辆同比大幅增长62.1%,增速居前十厂商之首 [10][11] - 一汽大众累计975,888辆同比下降3.8% [11][14] 新能源厂商格局 - 比亚迪新能源车310,200辆保持首位,市场份额27.8% [15] - 吉利新能源车134,405辆同比大增81.4%,位居第二 [15] - 零跑汽车51,162辆同比增长82.7%,领跑新势力阵营 [15][17] - 小米汽车36,396辆同比飙升177.6%,首次跻身前十 [15][20] 产品与战略动向 - 吉利新能源转型见效,增长来自新能源车型及海外市场拓展 [6] - 特斯拉推出Model Y L六座SUV针对中国家庭需求 [17] - 零跑汽车覆盖6-20万元主流消费区间形成均衡产品矩阵 [17] - 小米汽车凭借SU7和YU7在20-30万元纯电市场站稳脚跟 [20]
A级轿车市场硝烟再起,轩逸裸车价不足6万元!背后这一数据惊人:5年销量“蒸发”超2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11
合资品牌A级轿车价格竞争加剧 - 东风日产轩逸1.6L舒适版裸车价降至5.98万元 较指导价7.99万元低2.1万元 叠加置换补贴后价格可进一步下探 [1] - 上汽大众朗逸新锐裸车价7.3万元 现金优惠1.5万元 落地价8万元出头 [2] - 广汽丰田雷凌全系优惠4万元 1.2L版本降幅达4.5万元 一汽丰田卡罗拉全系降幅3.9-4.1万元 先锋版裸车价7.5万元较年初降4000元 [2] - 东风本田第十一代思域起售价降至8.99万元 叠加置换补贴后低至7.49万元 [2]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 2024年前8个月A级轿车销量前十中自主品牌占六席 包括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小鹏MONA M03、星瑞、逸动、艾瑞泽8、帝豪 [8] - 轩逸累计销量19.94万辆居第二 与第一名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相差超4万辆 [8] - 合资品牌仅四款车型上榜 分别为轩逸、朗逸、速腾、卡罗拉 [8] 产品策略差异化演进 - 部分合资车型通过智能化配置提升竞争力 如全新速腾L搭载高速NOA功能 配备8155芯片支持智能语音控车 [4] - 自主品牌采用"越级"策略 紧凑级轿车按B级车标准研发 在动力和空间形成优势 [10] - 新能源车型经济性优势凸显 行业分析师指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渗透率、供应链灵活度及电动智能化转型方面领先 [10] A级轿车市场规模结构性变化 - 2020年市场规模549.9万辆 市场份额28.5% 2024年降至343.7万辆 市场份额15% 五年减少206.2万辆 [11] - 2024年前7个月市场规模214万辆 市场份额16.8% 消费需求降低尤其是入门级家庭需求下降是主因 [12] - 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 2024年8月A级车新能源渗透率达43% 燃油车占比从2019年95.8%降至2024年8月57.3% [10] 车企多动力路线并行策略 - A级轿车市场仍为最畅销细分市场 前7个月占轿车总销量36% [13] - 自主品牌在巩固新能源优势同时加强燃油车布局 长安汽车表示未来至少35%用户仍选择燃油车 [13] - 行业普遍采用燃油与新能源"两端发力"策略 长安逸动已更新至第四代燃油版 未来可能推出新能源版本 [13]
合资车企“油电共进”初见成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3 01:12
合资车企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稳定在36% 较2024年止跌回升 [2] - 德系品牌销量达180.7万辆 占合资阵营46% 南北大众合计123.9万辆占德系七成 [2] - 一汽丰田销量增速达16%领跑日系阵营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销量增长分别为3.5%和2.3% 广汽丰田增长11% [1][2] 燃油车销售贡献 - 合资车企依靠燃油车实现增长 主流合资品牌6月零售51万辆同比增长5% [3] - 朗逸/速腾/轩逸等燃油车位列批发超2万辆车型榜前列 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至7.6% [3] - 上汽大众朗逸/帕萨特/途观贡献显著 昂科威系列1-6月累计增长近200% 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同比增长30% [3] 智能化与电动化进展 - 奥迪/大众等品牌7-8月推出多款搭载无图"端到端"智驾系统的燃油车 [1] - 大众/奥迪/奔驰/宝马推行"燃油+电动"双线战略 一汽奥迪2025年推出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新车 [4] - 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5.3% 较自主品牌75.4%存在显著差距 [4] 本土科技合作生态 - 一汽大众启动"智能驾驶辅助2.0"计划 上汽大众推出途昂Pro/帕萨特Pro等智能化燃油车型 [6] - 东风日产N7与Momenta合作实现智驾落地 奥迪A5L/Q5L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实现无图L2级辅助驾驶 [6] - 广汽丰田与华为/小米/Momenta共建AI生态 上汽通用计划2025-2027年更新8款燃油车提升智能化水平 [6]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份额稳定依靠头部车企支撑 法系/韩系等合资车企依然低迷 [2] - 合资阵营通过"一口价"模式稳定渠道与价格 减少消费者观望情绪 [2] - 行业认为新能源渗透率进入平台期 合资车企可深挖燃油车置换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
渠道以退为进 合资品牌借机回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01:40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 2024年1-6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64% 同比增长7.5个百分点 合资品牌市占率降至36% [2] - 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市占率曾超70% 其中德系和日系品牌份额均超过20% [2] - 新能源浪潮和自主品牌崛起导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被持续蚕食 [2] 合资品牌销量企稳案例 - 一汽大众上半年大众品牌销量43.61万辆 同比增长3.5% [3] - 速腾家族累计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8.4% 迈腾家族10万辆增长23.8% 探岳家族8.7万辆增长38.8% [3] - 北京现代上半年终端销量突破10万辆 6月伊兰特销售10394辆同比增长120% 途胜L销售3112辆增长89% [4] 产品策略调整成效 - 一汽大众为燃油车配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提升智能配置竞争力 [3] - 北京现代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动感外观设计 保持价格亲民策略 [4] - 产品优化升级包括改进外观设计和内饰质感 贴合当前消费者审美趋势 [3] 渠道变革措施 - 上汽通用2024年采用以销定产方式去库存 经销商盈利能力提升后渠道信心恢复 [4] - 一汽大众以ROS为经销商政策参考指标 将渠道健康置于核心地位 [5] - 上汽通用上半年销量24.5万辆 同比增长8.64% [4] 渠道布局优化 - 合资品牌开始精简网点数量 关闭低效门店 集中资源投入优质经销商 [8] - 豪华合资品牌收缩低线城市密集网点 在重点城市核心商圈打造体验中心 [8] - 降低渠道密度提高单店销量 一汽丰田和一汽奥迪已执行类似策略 [16] 销售模式创新 - 一汽丰田对卡罗拉推行厂家直销模式 实行全国统一价 [9] - 合资品牌探索传统4S店向综合服务中心转型 融入汽车文化展示和用户社区活动 [9] - 利用现有渠道推广新能源汽车 提供销售培训并增设体验区 [9] 数字化渠道升级 - 借助数字化工具打通线上线下数据 实现客户信息共享和需求洞察 [9] - 线上浏览后线下经销商及时跟进 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转化率 [9] - 商超店每月为新能源品牌贡献超40%客户线索 曝光效果远超传统广告 [18] 经销商盈利保障 - 经销商盈利状况受单店销量下滑和单车价格下跌影响日益艰难 [15] - 主力经销商退网可能导致销量损失和新店磨合问题 [15] - 主机厂需将经销商盈利作为核心业务目标 所有策略围绕提高盈利展开 [15] 商超直营新模式 - 合资车企布局少量商超直营店 核心功能定位于品牌展示和客流收集 [18] - 直营店由车企主导全流程负责 收集的客户线索按规则分配给同城经销商 [18] - 门店数量少且预算可控 能灵活调整人员配置和展车数量 [19] 渠道战略转型 - 合资品牌需让渠道从卖车通道蜕变为用户生态枢纽 [20] - 利用数十年积累的渠道网络作为服务触点和可重构价值载体 [20] - 保持渠道稳定性的同时注入灵活性 衔接过去与未来发展 [20]
大众造增程车,丰田建电池厂,合资车企正在上演“生存式进化”
华夏时报· 2025-08-01 10:41
合资车企市场表现复苏 - 主流合资品牌6月零售量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6% 一汽大众 北京现代 上汽通用等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累计销量43.61万辆 同比增长3.5% 一汽丰田累计销量37.78万辆 同比增长16% 北京现代上半年销量突破10万辆 6月单月环比增长66% [3] - 燃油车成为复苏关键驱动力 一汽大众速腾/迈腾/探岳上半年销量分别达11万/10万/8.7万辆 同比增长8.4%/23.8%/38.8% 推动燃油车市场份额逆势提升0.7个百分点 [3] 价格与渠道策略调整 - 合资燃油车平均促销幅度达23.1% 较2023年13%实现近翻倍增长 多家车企延续"一口价"策略提升性价比 [4] - 一汽大众以经销商投资回报率(ROS)为核心政策指标 一汽丰田对卡罗拉推行厂家直销全国统一定价 缓解经销商竞争压力并提升服务品质 [4] 本土化研发战略转型 - 中国团队全面主导产品定义与开发流程 一汽大众实现"从全球协同到本土主导"转变 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深度融合本土技术生态 [6] - 日产N7车型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生产 定价11.99万元打破合资电动车价格体系 上市45天交付破万辆 [6] - 北京现代与北汽集团联合开发 每年推出2-3款新平台产品 本土研发进入规模化输出阶段 [6] 技术路线动态调整 - 大众汽车从否定增程技术转为推出ID.ERA增程SUV概念车 并将增程技术纳入下一代SSP平台规划 委托采埃孚开发新型增程器 [7] - 2024年增程车型销量同比增长78.7% 市占率从3.6%跃升至9.1% 宝马/上汽通用/福特/沃尔沃等企业同步布局增程车型 [7] - 奇瑞推出1.2T双缸小增程器向中级车市场渗透 配合800V快充成本下探 对插电混动形成实质性挑战 [7] 电动化产品布局加速 - 上汽通用从2025年起新产品定义100%由中国团队主导 广汽丰田开发新能源专属平台架构 [8] - 奥迪购买上汽平台 大众购买小鹏平台 日产使用东风平台 基于吉利SEA架构的smart/沃尔沃新车及长安EPA架构的马自达EZ-6已落地 [8] - 沃尔沃XC70增程版8月预售 别克至境L7/奔驰CLA EV年内上市 大众与小鹏合作车型/奥迪本土平台新车/丰田bZ换代产品未来两年密集推出 [9] 智能化领域深度合作 - 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丰田等品牌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驾系统 华为/小米/百度/魅族进入合资供应链 [9] - 别克至境L7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支持L2++级智驾 奔驰CLA EV基于800伏平台开发 针对中国路况定制城区/高速领航功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