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水饺

搜索文档
卖老人鞋的跨界卖食品,足力健转型谋自救
犀牛财经· 2025-09-16 06:31
公司业务转型 - 老人鞋企业足力健于2025年5月正式跨界进入有机食品市场 [4] - 新业务在三个月内开设超过30家食品门店并发展8万名会员 [2] - 食品产品线覆盖健康零食、五谷杂粮、速冻食品等超200个SKU [4] 原主营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2015年创立足力健品牌 通过针对性宣传迅速打开老人鞋市场 [3] - 2016年拓展1000家经销商 2017年增至1800家 [3] - 2018年营收从6000万元暴增至18亿元 2019年达40亿元高峰 [3] - 全国门店数量曾超5000家 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3] 原主营业务危机 - 2019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因耐磨性不达标和强度不合格被责令整改 [3] - 同年发生消费者穿着防滑鞋滑倒骨折事件 涉及虚假宣传争议 [3] - 2020年疫情后线下销售额暴跌 大量门店关闭 [3] - 员工人数从近万人裁减至不足千人 [3] 法律风险状况 - 睢县足力健鞋业有限公司涉及90余起案件 涉案金额达8.08亿元 [4] - 公司多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4] - 创始人张京康个人涉案总金额近2亿元 被多次限制高消费 [4] - 公司欠税金额超千万元 [2] 新业务运营策略 - 采用低价策略:4.9元速冻水饺、9.9元15个鸡蛋、3.9元馄饨 [3][4] - 实行付费会员制 10元基础会员 300/600元金卡会员 [4] - 通过8万会员和最低300元会费计算 已收取至少2400万元会员费 [4] - 线上抖音平台矩阵推广 直播销售成绩显著:4.9元水饺售出1万多单 [4] 未来发展计划 - 计划2025年底将有机食品门店扩展至150家 [4] - 2026年目标达到600家门店规模 [4]
霸王茶姬、洽洽瓜子和足力健,为何都在卷跨界?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17
跨界经营战略背景 - 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跨界经营成为企业战略选择 因现有赛道增长放缓 企业迫切追求第二增长曲线 [2][3] - 茶饮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增速从19%回落至11% 一线城市每平方公里超3家奶茶店 同质化竞争严重 [13] - 数字化平台提供跨界技术支持 电商和社交媒介使企业能低成本测试新产品并快速迭代 [13] 霸王茶姬跨界案例 - 从茶饮延伸至生活方式品牌 天猫旗舰店转型为"霸王百货" 销售服饰 配件 家居等商品 涵盖牛仔外套 短袖 渔夫帽 挎包 可折叠墨镜 披肩及潮玩 [2][5] - 核心消费群体为18-35岁都市年轻人 联名渔夫帽话题阅读量破2亿次 带动店铺流量同比增长47% [7] - 服饰类商品毛利率达60%以上 远超茶饮30%-40%水平 提升利润贡献并增强品牌延展性 [7] 洽洽瓜子跨界案例 - 布局白酒与美妆市场 推出自有品牌白酒"洽小满"及植物萃取面膜 但新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86% 瓜子业务营收增速仅3.2%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失败原因为品牌认知割裂 缺乏白酒和护肤品行业经验 资源分散导致主业受冲击 [8][9] 足力健跨界案例 - 从老年鞋履延伸至有机食品领域 推出无添加速冻水饺和手工馒头 计划2025年底开设150家门店 2026年达600家 [10][12] - 60岁以上用户占比超65% 会员体系为新业务提供天然流量 降低获客成本 [12] - 有机主食赛道处于发展初期 未形成绝对龙头 与品牌健康定位形成逻辑关联 [12] 跨界经营核心逻辑 - 成功跨界需基于品牌协同性 霸王茶姬服饰与国风调性契合 足力健食品与老年健康定位关联 [9][14] - 资本市场更支持多元业务结构企业 单一业务模式被认为缺乏抗风险能力 [14] - 企业需评估新业务与品牌价值协同性 目标用户重叠度及供应链匹配度 避免盲目跨界 [15]
水饺仅售4.9元,老人鞋大王足力健杀入食品赛道,自救还是自虐?
36氪· 2025-09-03 04:19
核心观点 - 老年鞋品牌足力健跨界进入健康食品行业 通过低价会员制模式开展有机食品业务 但面临主业债务危机和品牌信任挑战 [1][3][4][14] 业务转型 - 公司于2023年8月宣布有机食品会员数突破8万人 线下门店达34家且主要分布在河南郑州 [4] - 产品线覆盖零食、五谷杂粮、速冻食品等超200个SKU 价格带从1元到300元不等 [4] - 采用付费会员制 年费10元可享受比零售价低20%以上的会员价 例如蓝莓叶黄素酯软糖从7.9元降至3.5元 [9] - 百元以内商品成为销售主力 通过免费试吃和进店送水降低决策门槛 [4][7][9] 转型动因 - 健康食品消费趋势显著 43.8%消费者更关注健康养生 34.5%增加健康食品预算 [6] - 老年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2030年老年人口消费总量预计达12-15.5万亿元 [7] - 传统鞋业陷入严重困境:年销售额从峰值40亿元下滑 专卖店从近5000家大量关闭 [10][13] - 涉及虚假宣传罚款3100万元 制造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涉案金额达8.08亿元 [11] - 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 个人涉案金额近2亿元 公司累计欠税超1592万元 [11][14] 运营模式 - 采用轻资产代工模式 合作厂商包括慷达食品、在旗食品等 [16] - 主打低价策略 如4.9元速冻水饺、3.9元馄饨、9.9元15个鲜鸡蛋 [1][4] - 线下门店集中社区布局 强调体验式消费 [4][7] 挑战与风险 - 品牌认知存在障碍 消费者难以将鞋类品牌与食品建立关联 [16] - 代工模式对食品安全管控形成挑战 需确保符合有机标准 [16] - 主业债务危机和信任问题可能影响新业务发展 [14][16] - 面临低價同质化竞争 未形成差异化优势 [16]
外卖/预制品/代际断层,高端水饺故事讲不下去了?
虎嗅· 2025-09-01 01:02
湾仔码头速冻水饺,曾经是高端美食象征,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眼里过气网红。湾仔码头的高光已是昨日 黄花了吗?湾仔码头为什么不行了? ...
贴牌,冻品经销商的救命稻草?
36氪· 2025-08-22 00:30
行业变革背景 - 冻品经销商面临大品牌压迫和市场挤压 被迫重新评估经营策略[1] - 传统代理模式利润空间受压缩 品牌方提高代理门槛并增加销售任务[3] - 渠道碎片化导致运营成本飙升 需维护渠道数量为五年前三倍但单点销量仅一半[4][6] 贴牌模式优势 - 自营品牌毛利率显著提升 速冻水饺品类较代理品牌翻一倍[7] - 摆脱品牌依赖并掌握产品自主权 可灵活设计种类规格与包装[7] - 消费分级创造市场机会 下沉市场性价比需求为自营品牌提供发展空间[7] 实施挑战 - 产品质量管控存在风险 代工厂存在偷工减料问题[8] - 品牌建设需长期投入 缺乏持续营销易陷入低价竞争[8] - 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压力 单一区域出现十余种同类产品[8] 行业发展趋势 - 自营品牌推动市场多元化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10] - 品牌与经销商关系重构 从主从关系转向价值共创的共生模式[10] - 专业化分工成为新趋势 部分经销商转型品牌运营商或供应链服务商[10] 创新解决方案 - 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订货小程序积累消费数据指导决策[11] - 产业链协同创新降低研发成本 多家经销商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开发特色产品[11] - 聚焦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 高端海鲜预制菜细分领域利润可观[10]
三全食品拟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 加快“出海”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22 06: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投资2 8亿澳元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 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及开曼群岛孙公司实施投资 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购置 基础设施改造 营销体系建设等[1] - 海外工厂建设内容为速冻食品生产基地 目标市场包括澳大利亚 新西兰及东南亚[1] - 公司主动求变 因国内竞争激烈且海外业务受检疫政策及冷链成本限制 需把握海外供需缺口机遇[1] 目标市场分析 - 澳新市场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额达120美元 远超中国的35美元 具备高消费能力与低竞争密度[2] - 东南亚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9% 人口基数庞大[2] - 新西兰业务据点可辐射南太平洋市场如斐济 萨摩亚等[2] 业绩表现与投资影响 - 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 18亿元 同比下降1 58% 净利润2 09亿元 同比下降9 22%[3] - 此次投资旨在突破产品局限 缩短供应链半径 提高海外市场销售收入 完善海外产能布局[3]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产品线与海外市场匹配度存在局限性 品牌效应 规模效应及供应链尚未成熟[3] 行业背景 - 国内食品市场受经济 人口等因素影响 潜在扩张空间有限 海外华人密集区成为新兴市场焦点[2] - 公司为国内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 主营速冻汤圆 水饺 粽子及面点等产品[2]
大豆蛋白含量超过肉 速冻水饺卖的是肉馅还是“肉味”
北京商报· 2025-06-24 05:55
行业现状 -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越来越关注配料表,速冻水饺中大豆蛋白或类似成分普遍存在且排序靠前,部分产品中大豆蛋白含量甚至超过真肉 [1][3] - 市场上大部分品牌水饺配料表含有大豆蛋白或类似成分,但未标注具体含量,该类成分排序越靠前售价通常越低 [1][5] - 知名品牌如思念、湾仔码头、三全的速冻水饺中,大豆蛋白类成分(如膨化豆制品、大豆组织蛋白)排序常位于前几位,部分产品中猪肉排序低于大豆蛋白 [3][6] 产品分析 - 01e黑猪肉系列水饺中,黑猪肉含量在22%-29%之间,馅料总含量≥50% [2] - 湾仔码头京葱猪肉水饺中猪肉含量≥18.5%,馅料总含量≥55% [2] - 思念灌汤水饺猪肉荠菜中猪肉排序第4位,膨化豆制品排序第3位,馅料总含量≥52% [2][3] - 三全灌汤水饺猪肉大葱中猪肉排序第4位,馅料总含量≥45% [2] 成本与价格 - 添加大豆蛋白类成分可大幅降低成本,1000g大豆组织蛋白售价15元(0.015元/g),可替代30%以上的肉类 [6][7] - 不含大豆蛋白的黑猪肉荠菜水饺每克售价0.055元,含膨化豆制品的思念灌汤水饺每克售价0.017元 [5] 法规与标准 - 现行国家标准(GB/T 23786—2009)未强制要求标注大豆蛋白类成分的具体含量,仅规定馅料总含量需≥35% [6][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配料应按加入量递减顺序排列,但加入量≤2%的配料可例外 [5]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商品名中强调的成分必须标注含量,未来可能对非肉源蛋白质设置限量 [13] 行业趋势 - 大豆蛋白类成分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规范,包括强制量化标注和功能性转型 [13] - 市场倾向天然、原生食品,部分企业正逐步减少非原生配料或添加剂 [13] - 技术升级可能推动企业研发少添加或不添加大豆蛋白的新配方 [13] 消费者影响 - 配料表中大豆蛋白排序靠前可能误导消费者,实际产品应称为"肉风味饺子"而非"肉馅饺子" [11] - 消费者需警惕"信息差"产品,重点关注配料表前三位成分以判断主料 [10][12] - 海霸王因虚假宣传猪肉含量被罚款50万元,案例显示行业需加强合规性 [12]
福建粮洽会签约38.5万吨揽金11.5亿元 河南优质粮油迈向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06-19 23:27
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成果 - 河南省组织40多家企业参展,签约意向订单38.5万吨,交易金额达11.5亿元 [1] - 三全食品速冻水饺、汤圆、手抓饼等样品供不应求,展会首日即有十几家客商洽谈合作 [1] - 粮洽会汇聚超500家粮油企业参展,河南首次以特装展位亮相,组织44家企业携近百种产品参展 [1] 河南粮油产品展示 - 河南展区展示产品包括三全、思念的速冻美食,豫道酸辣粉、三源粮油特色产品,以及智能储粮设备与绿色杀虫技术 [1] - 现场品鉴区排起长队,河南展区成为展馆人气焦点 [1] - 麦客多食品展示多款以优质小麦为原料的特色产品,如挂面、烘焙粉 [2] 焦作优质小麦推介 - 焦作优质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4亿公斤优质小麦种子,占全国1/12 [2] - 焦作小麦种子销售辐射全国200多个市县,年推广面积3500万亩 [2] - 怀川66号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填补我国面条专用小麦空白,成品色泽亮黄、面筋品质好、淀粉黏度高 [2] 未来发展规划 -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持续挖掘"美豫粮油"品牌潜力,组织更多产销对接活动 [2] - 企业计划深耕优质原料,开发更多高品质粮油产品 [2] - 目标是将河南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让更多优质粮油产品走向全国 [2]
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算算今年“三夏”账
河南日报· 2025-06-11 23:41
资源账 - 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抢收基本结束,历时22天,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累计收获小麦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机收率达99.8% [2] - 河南以不足全国1/16的耕地贡献了全国近1/10的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6] - 全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4次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6] - 深耕技术使小麦增产10%以上,通过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升土地肥力 [5] - 河南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田长制,近23万名"田长"认领"责任田",守护耕地红线 [3] 生产账 - 河南省财政提前下达资金3.86亿元支持小麦"一喷三防",3000万元用于赤霉病防控,5000万元用于抗旱 [8] - 全省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3347万元,较上年增加15827万元,重点补贴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等 [13] - 全省12.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耕种、植保、施肥、灌溉、收获等 [11] - 智能灌溉系统和传感器在高标准农田中的应用,实现减水、减人工,提升生产效率 [6] 收益账 - 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精深加工将小麦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达6.16亿元 [15] - 新乡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的油条单品日销量峰值达328万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17] - 河南省计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18] - 延津县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小麦价值倍增,农民获得收购溢价 [18] - 河南生产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7/10的速冻水饺,拥有"三全"、"思念"等知名品牌 [18]
甜粽子和咸粽子都没人吃了?
虎嗅· 2025-05-30 04:12
行业概况 - 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百亿大关,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110亿元 [9][11] - 行业呈现"大盘增长、龙头收缩"的分化格局,传统品牌线下销售额下滑但线上渠道销量火爆 [1][12][14] - 创新口味粽子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0%,且增速显著高于传统品类 [20] 头部品牌表现 - 五芳斋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4.57%,其中粽子业务营收下滑18.64%,销量减少约20% [5] - 真真老老2024年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00万元(2023年亏损810万元),米制品业务销量下降17.62% [6] - 三全食品速冻面米制品(含粽子)营收负增长,拖累整体业绩 [8] 渠道变革 - 2025年5月线下渠道包装粽子销售额同比下滑34.53%,销售件数减少26.78%,SKU数量从4092个缩减至2657个 [13] - 线上渠道销量火爆,部分网红款断货,与传统线下渠道形成鲜明对比 [2][14] - 头部品牌仍保持线下铺货优势:五芳斋铺货率从82%提升至87%,真真老老铺货率激增至22% [17] 产品趋势 - 甜品化(榴莲/芋泥/奶黄流心)、菜品化(黑椒牛肉/鲍鱼松茸)、健康化(紫米/藜麦)成为创新三大方向 [21] - 低糖低脂粽子快速崛起,预计2030年健康粽子市场占比将超40% [23] - 传统高油高糖配方面临挑战,100克烧肉粽需运动213分钟才能消耗 [23][24] 竞争格局 - 新消费品牌通过奇特口味、健康配方和联名策略瓜分传统龙头市场份额 [2] - 行业面临传统口味坚守与创新突破的战略抉择,老字号与新势力竞争白热化 [26] - 过度包装的礼盒粽子面临市场淘汰风险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