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

搜索文档
“在成都·购全球”,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金秋全球汇”主题活动火热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9-27 09:40
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同比增长9.4%。1-8月,消费品进口规模达105.5亿元。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秋全球汇"首 日的火热人气,正是成都市民对高品质进口消费需求的生动体现。 "'2025进口嘉年华'既有面向消费者的购物活动,也有面向企业的供需对接,B端与C端相互链接,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为的就是通过消费对供给的牵引, 培育更多进口市场主体,推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该负责人介绍,接下来11月还将在上海组织开展进口供需对接活动,邀请进口商品供需企业和外国贸促 机构分享市场机遇,推广进口商品海外直采模式,扩大进口主体规模,为成都进口贸易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商务局将持续深化"成都进口嘉年华"品牌IP,扩大优质进口、丰富消费选择,让"在成都·购全球"的便利惠及更多市民,并通 过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构建成都消费市场与国际优质消费供给之间扁平化、短链化路径,将庞大的消费市场优势转化为进口贸易优势,推动消费和贸 易"双增长""双提升"。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9月26日,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金秋全球汇"主题活动在成都市天府大悦城启幕。 ...
“在成都·购全球”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金秋全球汇”火热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29
红星新闻网9月26日讯为进一步深度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9月26日,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金秋全球 汇"主题活动,在成都市天府大悦城启幕。活动首日,四大主题展区人潮涌动,打卡抽奖、达人直播、好物推荐等环节轮番上演,以热闹氛围开启了这场为 期三天的进口消费盛宴。各区(市)县50余个特色进口消费场景,也将在国庆中秋节期间同步联动。 作为"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秋全球汇"主题活动聚焦美食、美妆、家居、户外休闲四大进口品类,邀请20家进口商品销售商家 集中展销,以"激发进口消费动能,促进外贸规模稳定"为目标,通过精准品类布局,让市民足不出蓉即可享受"在成都、购全球"的消费便利。 "进口户外休闲+旅行装备区"则成年轻人"聚集地",运动背包、露营装备兼具颜值与实用性,不少人拿起装备拍照打卡,计划为国庆假期出行做准备。 捷克水晶品牌Krasna Duse负责人罗文也带来了特色好物。"我们是立足成都、面向全国的企业,主营捷克波希米亚水晶手工制品,涵盖首饰、酒杯酒具及大 师作品,全是捷克原装进口。"罗文介绍,捷克水晶手工制品每一件都是无模具的手工制品, ...
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 感受成都对外开放澎湃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9-03 03:57
物流效率提升 - 泰国榴莲通过中老班列全冷链运输仅需72小时即可从产地抵达成都 较海运时效提升约70% 较空运成本降低约50% [2] - 采用"一箱到底"全冷链运输模式和"产地直采+班列直达+港口直销"零售新模式 今年进口榴莲业务贸易额已突破1亿元 [2] - 冷链班列业务覆盖中老线和中越线 并开发"铁路+海运"冷链新模式连接钦州港、盐田港等重点港口 [2] 集散中心建设规划 - 东南亚水果(榴莲)集散中心正式投运 目标今年实现进口鲜榴莲8000吨 贸易额突破2亿元 [3] - 规划3-5年内成为西南最大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 鲜榴莲进口量占全国15%以上 带动年贸易额突破50亿元 [3] -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和"低空物流+"模式 提升鲜果配送便捷度 [3] 国际贸易网络拓展 - 成都国际铁路港联通境内外156个城市 2024年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达369.28亿元 同比增长9.8% [6] -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已签约30余个国家馆 开放意大利、法国、德国等特色主题场馆 [4] - 提供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和全程供应链服务 年均服务贸易量超30亿元 [6]
12月18日!海南变身″购物天堂″,74%洋货直接免税?
搜狐财经· 2025-07-27 14:49
海南全岛封关政策解读 - 海南全岛封关将于12月18日实施,将整个3.54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变成"境内关外"特殊区域,规模远超香港(大30多倍)和澳门(88倍) [4][5] - 封关后74%进口商品享受零关税,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母婴用品、小家电等日常消费品,剩余26%如汽车、奢侈品等仍保持原有税率 [5] - 政策定位海南为"旅游+消费"中心,与香港"高奢商场"形成差异化,背靠14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7][8] 消费者影响分析 - 进口商品价格测算显示:1000元化妆品可节省100元以上,2万元奢侈品包可省4000多元,主要来自关税减免(原税率10%-30%)和增值税/消费税优惠 [6] - 购物便利性提升:三亚/海口免税店将扩容,可能出现"全球品牌集合店",实现"旅游+购物"一站式体验 [8] - 需注意74%零关税范围限制,汽车等大件商品因运输/加价因素实际优惠可能有限 [8] 商业机会与挑战 - 创业机遇集中在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旅游服务等领域,特别是合规的代购店和购物攻略内容创作 [9] - 行业人才缺口明显,急需国际贸易、外语、物流等领域专业人才 [9] - 监管挑战包括防止"水客带货"等漏洞,3.54万平方公里区域管理难度大于香港经验 [9] - 面临广东、上海等自贸区的同质化竞争,需打造"全球首发"等特色优势 [9] 实施展望 - 封关是长期过程的起点,政策落地和配套完善需要时间,初期可能出现价格混乱和服务跟不上的情况 [10] - 成功经验可能推广至其他地区,形成更大范围的开放格局 [10] - 消费类企业和跨境贸易中间商存在结构性机会,但需警惕盲目投资风险 [9][10]
零售业40%损耗来自“家贼”?家贼不妨,企业必亡
36氪· 2025-06-12 04:46
行业现状 - 全国便利店平均毛利率20.1%,但损耗率连续三年突破1.8%,其中员工监守自盗占比超过40%[1] - 零售行业普遍存在员工监守自盗现象,从连锁卖场到小城超市均受影响[1] - 员工盗窃行为从个体作案逐渐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网络[4] 典型案例分析 - 内蒙古大福源购物中心因16名员工联手盗窃半年内亏损200万元倒闭,审计显示87万元商品被盗[2][4] - 某连锁超市防损员张某两年内盗窃86箱名酒,涉案127万元[5] - 电商员工李某利用系统漏洞盗取73部iPhone,涉案48万元[7] - 山姆会员店前员工张某冒领550万元名酒,伪造协议套现[8] - 珠宝店店长吴某某盗窃1029.91克黄金饰品,价值50万元[9] - 乌鲁木齐珠宝销售胡惠三年盗取几十公斤黄金首饰,变现1894万元[9] 作案手法 - 生鲜区员工利用消防通道转移商品[2] - 收银员使用"1元通关术"低价结算高价商品[2] - 店长勾结供应商伪造进货损耗报表[2] - 利用系统漏洞修改退货记录[7] - 滥用商品调价权限低价自购转卖[7] - 利用未注销的系统权限冒领货物[8] 企业应对措施 - 苏宁易购投入3亿元升级AI监控系统,内部盗窃案下降62%[17] - 荷兰Jumbo超市将员工最低工资提高20%并设立5%利润奖金池,盗窃率下降18%[17] - 沃尔玛中国引入EAP员工帮助计划,提供心理咨询和经济援助[17] 员工福利与管理 - 某企业提供底薪3500元+绩效1500元+岗位补贴500元的基础薪资结构[18] - 包含五险一金、重大疾病保险、员工餐折扣等福利[18] - 设立结婚贺金、生育贺金、育儿补贴等关怀福利[18] - 每年带薪休假40天,婚假产假等假期制度完善[18] - 设立委屈奖5000-8000元,老员工贡献奖等特殊待遇[18] 行业反思 - 技术防控如AI监控只能治标,需关注员工心理需求[17] - 提高员工待遇和归属感是降低盗窃率的有效手段[17][20] - 商业本质是信任,企业需真正把员工当家人[20] - 员工尊严感和归属感是防范监守自盗的核心[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