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

搜索文档
新加坡媒体: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拥抱人工智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0 23:34
尽管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AI感兴趣,但对这项新兴技术的态度仍千差万别。业内人士估计约30%的中国 企业正尝试使用AI。对智能体投入最多的企业来自金融、软件和互联网以及制造业等行业。许多最热 衷采用AI的企业是运营更灵活的小公司。 中国政府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8月下旬中国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 合"的路线图,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 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体比聊天机器人更先进,可自动执行复杂任务,并在最低限度人类监督下实现目标。受访的业内人 士说,中国正稳步提升智能体应用普及率,预计2025年应用市场将达109亿元。成都某智能体开发公司 高管透露,今年市场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将增长30%至40%,"许多机构和企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9日文章,原题:随着中国政府推动扩大智能体应用普及率,更多中国企业正在 拥抱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东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家科技公司的首席人 工智能官表示,短短3个月,该公司就开发出约50套软件系统,而以往 ...
井松智能(688251)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3.18%,但归母净利润仅49.8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0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78亿元,同比下降5.4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21.67万元,同比下降96.6% [1] - 毛利率18.83%,同比下降29.47%,净利率0.14%,同比下降98.11% [1] - 三费占营收比11.16%,同比增长7.45%,其中财务费用变动幅度达142.81%,主要因贷款利息增加及结构性存款购买较多 [1][6] - 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97.6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2元,同比大幅增长116.74% [1] - 货币资金3.68亿元,同比增长34.6%,但应收账款达4.81亿元,同比增长6.64%,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高达1121.45% [1][7] - 有息负债1.08亿元,同比增长101.94%,主要因新增短期借款 [1][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固定资产增长62.33%,因在建工程研发中心转固,而在建工程下降100% [3] - 无形资产增长227.59%,因全资子公司购置土地 [3] - 短期借款增长87.3%,应付票据增长75.97%,其他应付款增长190.87%,因计提派发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 [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下降48.29%,因定期支付租金 [2]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40.43%,因上期末计提年终奖于本期发放 [3] - 递延收益下降76.25%,因前期政府补助本期转入当期损益减少 [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16.9%,因优化供应链账期管理,加强库存周转控制,存货增长幅度远低于上年同期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53.9%,因启用新办公大楼,投入工程设备及全资子公司购买新地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378.89%,因新增几笔借款保障日常生产经营 [4]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78.59%,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7.47% [4][7] 业务与行业 - 公司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由设备执行层、仓储管理层和仓储调度层构成,软件占比约20%,硬件占主导 [5] - 项目交付周期因规模而异,千万级以下需3至4个月,千万级以上需4至6个月,付款方式一般为3-3-3-1 [8] - 公司作为智能仓储物流领域全链条服务商,构建"技术+产品+服务"三位一体核心竞争力,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90% [8] - 智能仓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除汽车、电子等行业智能化水平较高,其他制造业渗透率仍低,存在增量发展与存量升级需求 [9] - 公司聚焦冶金、化工、印刷等行业,注重重载、高度等特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9] 研发与创新 - 公司轮式类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通过内部培育、外部招聘和产学研合作组建,与工业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 [10] - 首代轮式人形机器人研发按计划推进,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工程样机组装与核心功能验证,计划年内展示实质性进展 [10][12] - 产品研发可能进行实地测试与适应性验证,以确保性能与用户场景契合 [11]
井松智能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3.18%,但归母净利润仅49.8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0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78亿元,同比下降5.49%,归母净利润121.67万元,同比下降96.6% [1] - 毛利率18.83%,同比下降29.47%,净利率0.14%,同比下降98.11% [1] - 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97.6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2元,同比上升116.74% [1] - 应收账款达4.81亿元,同比增长6.64%,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高达1121.45% [1][8] - 有息负债1.08亿元,同比增长101.94%,货币资金3.68亿元,同比增长34.6% [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固定资产增长62.33%,原因是在建工程研发中心转固,而在建工程减少100% [2] - 无形资产增长227.59%,原因是全资子公司购置土地 [2] - 短期借款增长87.3%,应付票据增长75.97%,原因是新增借款及以票据支付供应商款项增加 [2]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40.43%,原因是上期末计提年终奖于本期发放 [3] - 其他应付款增长190.87%,原因是计提派发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16.9%,原因是公司优化供应链账期管理,加强库存周转控制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53.9%,原因是启用新办公大楼,投入工程设备及全资子公司购买新地 [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78.89%,原因是新增几笔借款 [5] 业务模式与竞争力 - 公司业务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需仔细研究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7] -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由设备执行层、仓储管理层和仓储调度层构成,软件占比约20%,硬件占主导 [10] - 作为智能仓储物流领域全链条服务商,构建"技术+产品+服务"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90% [11] - 已积累覆盖汽车制造、新能源等30多个行业的1000余个项目落地经验 [11] 客户与市场 - 公司成立初期以OEM模式制造物流装备,为小松、瑞士格等提供代加工服务,积累技术经验 [8] - 客户覆盖全国各地甚至面向世界,早期集中于北方区域,随制造业向中西部/长三角扩散 [9] - 项目交付周期为3-6个月,付款方式一般为3-3-3-1,但客户款项支付受资金安排和审批流程影响,常有逾期 [10][11] 研发与创新 - 轮式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通过内部培育、外部招聘和产学研合作组建,与工业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 [13] - 预计2024年下半年度完成首台工程样机的内部组装与核心基础功能验证,计划年内向市场展示实质性进展 [14] 行业前景与战略 - 智能仓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除汽车、电子等行业外,其他制造业智能化渗透率仍低,存在增量发展和存量升级需求 [12] - 公司聚焦冶金、化工、印刷等行业,注重重载、高度等特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不断推进GV移动机器人业务板块,拓展海外市场,近年取得显著成效 [12]
毕业生工资条揭秘:近六成起薪不过6000,芯片工程师最吃香
36氪· 2025-07-22 03:08
毕业生薪资分布 - 202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为6199元,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1] - 57.8%毕业生起薪≤6000元,23.2%集中在6000-8000元区间,仅19%超过8000元(含9.7%达10000元以上)[1] 高薪职业特征 - 技术类岗位垄断高薪前十: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8459元)、互联网开发人员(8245元)、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8030元)位列前三 [1][3] - 游戏策划(7799元)、半导体加工(7628元)、大数据工程(7411元)等岗位反映市场对技术复合型人才需求升温 [3][6] - 高薪职业就业满意度达86%,显著高于本科生平均水平(81%)[12]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家战略推动新兴职业发展:芯片国产化、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催生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岗位 [9][11] - 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双重刺激,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导致核心人才薪资溢价 [10][14] 就业市场趋势 - 技术实力取代学历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更看重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17][19] - 半导体、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政策倾斜领域形成高薪岗位聚集效应 [20][21] - 新职业伴随高技术门槛,需持续学习能力与项目经验积累 [22][24] 薪资结构分化 - 塔尖9.7%高收入群体享受技术稀缺性红利,塔基57.8%毕业生面临生存压力 [25][28] - 技术岗位薪资优势与职业发展空间形成正循环,但需承受高压工作环境 [24][29]
金奥博(002917) - 002917金奥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3
2025-07-13 13:2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63,220.47 万元,同比增长 8.29%,其中专用设备收入同比增长 17.95%,化工材料收入同比增长 18.27%,民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20%;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07.72 万元,同比增长 2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730.04 万元,同比增长 25.13% [3] 行业政策与发展目标 - 到 2027 年底,民爆产品无人化生产线广泛推广应用,高危险性生产工房、工序现场实现无固定岗位操作人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更加优化;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3] - 到 2027 年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 3 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 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 90%;所有产品生产线和现场混装炸药地面站实现无 0 类专用生产设备;工业炸药生产线所有危险等级为 1.1 级工房、基础雷管装填生产线接触危险品的工序、工业雷管装配生产线接触基础雷管和成品雷管的工序现场实现无固定岗位操作人员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专用设备板块 - 政策推动和技术革新为民爆智能装备业务提供发展空间,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和创新,推出更多智能化、数字化装备及信息化技术产品,拓展海外业务 [4] - 公司已将机器人系列智能装备拓展到多个领域,5 项案例入选工信部重点场景示范,收购北京凯米迈克和石家庄成功机电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覆盖面 [6] 民爆板块 - 通过并购整合形成“生产 + 运输 + 爆破”全产业链,工业炸药和起爆器材毛利率增长,收购企业扭亏为盈,混装产能和电子雷管产能释放空间大 [6][7] 化工板块 - 化工材料产品为工业炸药提供核心材料,通过产能扩建提升交付能力,业务收入增长,市场份额提升,凭借技术优势拓展新市场 [7] 海外业务板块 - 近两年海外业务呈增长态势,出口涵盖装备、原材料、民爆器材及爆破服务等,未来将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7][12][13] 其他业务情况 机器人业务 - 专注于高端智能制造等领域机器人核心控制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开展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多款工业机器人,已在多个领域应用,未来将拓展应用范围 [7] 军工业务 - 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品已拓展到军工领域,具备提供非标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和实力,相关业务在推进实施中 [8] 原材料价格影响 - 硝酸铵价格下降,民爆行业炸药产量同比略有增长,行业利润小幅增长;芯片模组降价降低电子雷管生产成本,对产品毛利影响不明显 [10] - 公司推进供应链多元化采购,采取预订、锁价等措施保障采购价格稳定,控制成本并动态调整产品销售价格 [10] 业务布局与并购重组 地区布局 - 在西藏和新疆承建工业炸药生产线项目,提供工艺技术、装备、原辅材料及起爆器材等产品 [10] 并购重组 - 先后并购重组多家民爆生产企业,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目前拥有工业炸药年许可生产能力 11.5 万吨,数码电子雷管年许可生产能力 8522 万发,保留导爆管雷管、工业电雷管年许可生产能力 4000 万发用于出口 [10] - 未来将继续通过并购重组推进战略与产业协同,扩大业务规模,延伸产业链 [11] 未来发展方向和业务规划 智能制造板块 - 拓展民爆器材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应用,扩大非民爆领域市场份额,参与“无人化、少人化”建设,推进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建设 [13] 民爆一体化板块 - 打造集“产、供、爆、研、用”五位一体的民爆完整产业生态链 [13] 精细化工板块 - 研发生产高安全、高性能、低成本表面活性剂及复合油相,扩大其在石化、纺织印染等领域的应用和市场份额 [13] 智慧云板块 - 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健全企业智能网络监管和应急管理平台,为建设少人化、无人化工厂打下基础 [13]
金奥博(002917) - 002917金奥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2:18
产业布局 - 围绕“民爆一体化、精细化工、智能制造、金奥博智慧云”四大业务板块开展业务 [1][2] - 智能制造板块拓展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应用,扩大非民爆领域市场份额,参与“无人化、少人化”建设 [1] - 民爆一体化板块打造“产、供、爆、研、用”五位一体产业生态链 [1] - 精细化工板块研发生产表面活性剂及复合油相,扩大在石化、纺织印染等领域应用 [2] - 智慧云板块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智能网络监管和应急管理平台,为少人化、无人化工厂打基础 [2] 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推动变革,智造引领发展,优化、深化、升级发展战略 [2] -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融合,推行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 [2] -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2][6] 市场份额与客户群体 - 是国内民爆智能装备龙头企业,与国内大型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4] - 将智能装备拓展到食品、包装、精细化工等领域 [3] - 在海外地区建设20多条生产线,出口多项业务,扩大国际品牌影响力 [3][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4%;净利润3572.2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 [3][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2,137,101.37元,同比增长13.94%;营业利润43,120,071.08元,同比增长124.39%;净利润38,098,579.96元,同比增长107.43%;基本每股收益0.1044元/股,同比增长149.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5%,较去年同期增加1.3% [5][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317,507.33元,同比减少1.19%;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569,409.27元,同比增加383.90% [6] AI技术应用 - 将AI技术应用于业务发展,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控 [4] - 工业炸药无人化产线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采用AI视觉识别、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设备 [4] 下游合作情况 - 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民用爆破行业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4] - 与国内大型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海外建设20多条生产线 [4] 海外业务布局 - 海外订单分直接与海外客户签订和与国内大型装备出口集团签订两种方式 [6] - 利用技术和装备优势在海外建设20多条生产线,打造良好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信誉 [3][6] - 积极推进和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3][6] 现金流管理 - 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工具,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加强现金流管理 [6] - 采取措施保障充足现金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