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立奇单抗注射液(金立希)
icon
搜索文档
智翔金泰旗下两款注射液签独家协议 推进产品商业化将获付款至高超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9:58
核心交易 - 公司与康哲药业附属公司及RXILIENT就GR2001注射液和GR1801注射液签订独家合作协议 [1] - 公司获得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至高约2.6亿元和2.5亿元 [1] - 西藏康哲获得两款产品在中国内地的独家商业化权 RXILIENT获得亚太及中东、北非独家许可权 [1] 产品管线进展 - 公司产品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三大治疗领域 [2] - 在研产品14个 其中赛立奇单抗注射液2个适应症已获批上市 [2] - GR2001注射液和GR1801注射液NDA已获受理 GR1802注射液5个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9.18万元 上年同期仅为1.27万元 [2]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首款商业化产品赛立奇单抗注射液于2024年8月获批上市 [2] 产品技术特性 - GR2001注射液为重组人源化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 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 [3] - GR1801注射液为全球首个用于狂犬病被动免疫的双特异性抗体 [3] - GR2001注射液于2024年5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合作细节 - 协议包含首付款1.1亿元 其中GR2001注射液6000万元 GR1801注射液5000万元 [4] - 合作期限自产品获批上市后十年 期满后可每十年自动延期 [4] - 公司表示合作将提升感染性疾病管线患者可及性及业绩表现 [4]
每周股票复盘:智翔金泰(688443)赛立奇单抗筹备医保谈判,商业化团队约200人
搜狐财经· 2025-05-30 19:3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智翔金泰报收于29.74元,较上周的27.6元上涨7.75% [1] - 5月30日盘中最高价报29.9元,5月26日盘中最低价报25.75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109.05亿元,在生物制品板块市值排名24/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422/5146 [1] 产品研发进展 - 赛立奇单抗注射液(金立希)正在筹备国家医保谈判工作 [1][2][4] - GR1802注射液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于2024年8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目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1] - GR1801注射液和GR2001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2][3] - GR1802注射液有3个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2] - GR2001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5月获受理,目前处于排队待审评状态 [3] - GR1803注射液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3] 商业化进展 - 组建了一支约200人的商业化团队,积极推动赛立奇单抗注射液的商业化 [2][4] - 积极推动与国内头部经销商与平台的战略合作,利用优质渠道资源快速实现产品市场覆盖和渗透 [2] - 随着在研产品陆续推进到商业化阶段,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2] 行业特点与公司战略 -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长周期"特点 [2] - 公司正处于关键的投入期,费用支出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3] - 未来随着多款产品迈入商业化阶段将显著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3] -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逐步向高质量、重创新方向发展 [3] - 生物创新药通过新靶点或新作用机制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疾病,有望填补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3]
自研产品获批上市并产生收入 智翔金泰2024年实现营收3009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13: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09万元,同比增长2384.1%,主要系赛立奇单抗注射液(金立希)获批上市并产生销售收入,而上年同期仅有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等产生的少量营业收入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9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亏损额有所减少 [1]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01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21亿元,亏损额有所减少 [2] 产品与商业化 -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商品名:金立希)于2024年8月获批上市,为国产首款获批上市的全人源抗IL-17A单克隆抗体药物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赛立奇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3006.96万元,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创新药商业化元年 [1] - 公司产品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1] 研发投入与进展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约6.10亿元,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16.85亿元 [2] - 公司多款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及核心产品进入关键性注册临床阶段,未来将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 [2] - 过去一年公司各项目研发快速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商业化销售团队已初具规模 [2] 公司前景 - 随着更多在研产品逐步实现商业化以及已上市产品更多适应症的拓展,公司的财务状况与持续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改善 [2] - 公司现金储备情况良好,核心管理及研发团队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