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学研究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万邦医药9月23日获融资买入307.77万元,融资余额5098.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1.48% 成交额达3929.68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07.77万元 融资偿还533.30万元 融资净卖出225.5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098.4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25%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属于较高位置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8292户 较上期减少0.81% [2] - 人均流通股2704股 较上期增加0.8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47亿元 同比下降21.5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681.14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1.28% [2]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成立于2006年3月1日 [1] - 2023年9月25日上市 主营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1] - 临床研究服务占比76.98% 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占12.19% 药学研究服务占9.28%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60.55万元 [3]
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8:50
公司融资与股权变动 - 盟科药业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相关议案已获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 [1] - 发行对象为南京海鲸药业 海鲸药业拟以现金认购163,901,373股 认购金额为10.33亿元 [28][33] - 发行价格为6.30元/股 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32]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发行完成后 海鲸药业将持有盟科药业20%股权 成为控股股东 [28] - 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张现涛(海鲸药业实际控制人) [28] - 海鲸药业承诺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 [25][35]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发行相关议案 [4][5] - 会议将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5]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9:15-15:00 [6][7] 交易背景与目的 - 海鲸药业基于对盟科药业产品管线价值和研发能力的认可 拟通过本次交易获得控股权 [24] - 海鲸药业为研发驱动型医药企业 主营化学制剂及原料药、药学研究服务 [21] - 交易完成后将保持上市公司经营独立性 并通过资源协同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24] 资金安排与协议条款 - 海鲸药业认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合法自筹资金 部分拟通过并购贷款取得 [39] - 协议约定若任何一方违约需支付认购价款20%的违约金 [37] - 交易生效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及监管机构审核通过 [36] 业务协同与独立性 - 双方业务不存在同业竞争 海鲸药业主营维生素及矿物质用药 盟科药业专注抗感染新药研发 [54] - 海鲸药业已出具承诺保证上市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的独立性 [51][52][53] - 未来12个月内无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计划 [41][43] 公司治理安排 - 交易完成后将适时调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人选 [44] - 目前无修改公司章程条款或调整分红政策的计划 [45][47] - 海鲸药业承诺规范未来可能发生的关联交易 确保交易公允性 [56][57]
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日报· 2025-09-22 22:24
核心交易概述 - 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认购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163,901,373股股份 获得盟科药业20%股权并成为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现涛 [17] - 认购价格为6.30元/股 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总认购金额为1,032,578,649.90元人民币 [20][21] - 交易完成后 海鲸药业将持有盟科药业20%股份 张现涛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海鲸药业72.85%股权 [5][17] 交易主体信息 - 信息披露义务人海鲸药业为研发驱动型医药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化学制剂及原料药 药学研究服务与CDMO服务 核心业务聚焦维生素及矿物质类用药 [7][8] - 控股股东为广州鲸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8万元人民币) 实际控制人张现涛合计控制海鲸药业72.85%股权 [4][5] - 海鲸药业最近三年财务数据经审计 2024年采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会计政策保持稳定 [8][48] 交易执行安排 - 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得转让 [23][28]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合法自筹资金 部分拟通过并购贷款获取 明确不存在分级收益结构化融资安排 [29] - 交易尚需履行海鲸药业股东大会 盟科药业股东大会批准程序 并需获得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通过 [15][25] 公司治理与业务协同 - 交易完成后将保持盟科药业业务独立性 在资产 人员 财务 机构及业务五方面作出明确独立性承诺 [40][41][42][43] - 双方业务不存在同业竞争 海鲸药业承诺避免未来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 [43][44][45] - 暂无调整盟科药业主营业务 资产重组 分红政策及员工聘用的计划 若未来调整将依法履行程序 [32][35][36][37] 合规与风控措施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最近五年未涉及证券市场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或重大民事诉讼仲裁 [8] - 交易前六个月内未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亦未持有或交易股票 [38][39] - 已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 约定20%认购价款的违约金责任及不可抗力免责条款 [26][27]
阳光诺和(688621):创新药布局持续加码 CRO主业有望稳步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38
公司25H1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增长4.87%,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12.61%,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16.29% [1] 公司单Q2实现营收3.59亿元,同比增长15.73%,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32.23%,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30.28% [1] 业务表现 - 临床CRO业务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29.05% [2] - 药学研究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40.80% [2] - 权益分成业务收入733.71万元,同比增长119.73% [2] - 知识产权授权业务收入1亿元 [2] 盈利能力 - 公司25H1整体毛利率51.63%,同比下降4.36个百分点,较2024年底提升1.45个百分点 [2] - 临床服务业务毛利率35.82%,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 [2] - 药学研究业务毛利率47.72%,同比下降19.06个百分点 [2]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已形成2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在研管线 [3] - ST007针对腹部术后中重度疼痛的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III期临床有序推进 [3] - ST007针对瘙痒适应症正在进行II期临床,入组顺利 [3] - ST008针对治疗晚期实体瘤的肿瘤恶液质完成1a期临床入组 [3] - ZM001注射液针对中重度SLE适应症进入I期临床 [3] 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12.53亿元,同比增长16.20% [3] - 预计公司2026年营收14.42亿元,同比增长15.07% [3] - 预计公司2027年营收16.56亿元,同比增长14.84% [3]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9.66% [3] - 预计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8.34% [3] - 预计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17.53% [3]
阳光诺和(688621):Q2收入增速稳健 利润快速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0亿元 同比增长4.87% [1][2] - 归母净利润1.30亿元 同比下降12.61%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下降16.29%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9亿元 同比增长15.73% 环比增长55.72%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0亿元 同比增长32.23% 环比增长239% [2] 分业务表现 - 药学研究收入2.03亿元 同比下降40.80% 主要受低价订单影响 [2] - 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收入2.79亿元 同比增长29.05% [2] - 知识产权授权收入1.00亿元 来自007项目BD首付款 [2] - 权益分成收入733.71万元 同比增长119.73%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转型 - 研发投入0.76亿元 同比增长10.39%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92% 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 [3] - 在研项目累计超过460项 涵盖创新药/仿制药/改良型新药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12.48亿元 同比增长15.75% [3] - 预计2026年营收15.27亿元 同比增长22.33% [3] - 预计2027年营收19.38亿元 同比增长26.90%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同比增长31.31%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77亿元 同比增长18.89%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38亿元 同比增长22.08% [3]
太平洋证券-阳光诺和-688621-Q2收入增速稳健,利润快速增长-250829
新浪财经· 2025-08-30 23: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0亿元,同比增长4.87% [1] - 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下降12.61%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6.29% [1] 分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增速稳健,利润快速增长 [1] - 上半年收入和利润略低于预期主要受一季度业务影响 [1] 业务板块分析 - 药学研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40.80% [1] - 药学研究收入下降主要受此前低价订单影响,预计下半年逐渐出清 [1] - 临床试验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1]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76亿元,同比增长10.39%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2.92%,较去年同期增加0.63个百分点 [1] - 公司持续布局创新转型,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1]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12.48亿元,同比增长15.75% [1] - 预计2026年营收15.27亿元,同比增长22.33% [1] - 预计2027年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90%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77亿元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38亿元 [1] - 以上预测基于不考虑朗研并表的情况 [1]
万邦医药股价下跌1.83%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1.28%
金融界· 2025-08-26 18:13
股价表现 - 股价报45.6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5元,跌幅1.83% [1] - 盘中最高触及46.44元,最低下探45.64元 [1] - 成交量为15766手,成交金额达0.73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6.83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1%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580.9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1.54%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21.57% [1] - 归母净利润2681.14万元,同比下降51.28% [1] - 扣非净利润1232.7万元,同比下降70.1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3.9万元,同比下降55.20%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9% [1] 资产状况 - 公司总资产15.92亿元,净资产15.05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药学研究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属于医疗服务行业 [1] - 业务涵盖创新药研发等领域 [1] - 公司注册地位于安徽 [1]
阳光诺和(688621):新签订单快速增长且创新研发持续投入,期待公司经营边际向好
国投证券· 2025-04-29 02:3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52.08元/股(对应2025年PE 28倍)[4][6] - 当前股价45.97元(2025-04-28),总市值51.49亿元,流通市值与总股本均为1.12亿股[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Q1业绩**:营收2.31亿元(同比-8.49%),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59.34%)[1][2] - **未来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亿元(+17.5%)、2.40亿元(+15.0%)、2.59亿元(+8.2%),对应EPS为1.86元/股、2.14元/股、2.32元/股[4][13] - **营收拆分**:2025E总收入12.60亿元(+16.9%),其中药学研究服务5.87亿元(+5%),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6.65亿元(+30%)[14][15] 业务亮点 - **新签订单增长**:2024年新签订单17.86亿元(同比+18.74%),驱动未来业绩边际改善[2] - **创新研发管线**:截至2024年底自研项目89项,覆盖多肽、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3] - **多肽药物**:STC007项目(KOR靶点)进入2期临床,针对术后疼痛及慢性肾病瘙痒[3] - **细胞治疗**:与艺妙神州合作开发ZM001注射液(红斑狼疮适应症,1期临床)[3] 估值分析 - **历史PE区间**:2021年至今当期PE均值45.48倍,当前24.70倍处于中低位[16][18] - **可比公司估值**:参照泰格医药(2025E PE 30.88倍)、诺思格(26.09倍),给予阳光诺和28倍PE[19][20] 财务指标 - **盈利能力**:2025E毛利率48.86%,净利润率16.5%,ROE 15.9%[10][14] - **成长性**:2025E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9%/17.5%,临床试验服务增速达30%[13][15] - **现金流**: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5.6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保持稳定[21]
万邦医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9-21 12:34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3年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万邦医药,代码301520[30] - 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6666.6667万股,发行股票数量为1666.6667万股[30] - 上市无流通限制及锁定安排的股票数量为15805531股,有流通限制或锁定安排的股票数量为50861136股[30] 股本结构 - 发行前陶春蕾持股2642.78万股,比例52.86%;发行后持股比例39.64%[47] - 发行前许新珞持股972.62万股,比例19.45%;发行后持股比例14.59%[47] - 发行后限售流通股占比76.29%;无限售流通股占比23.71%[47][48] 发行情况 - 发行价格为67.88元/股,每股面值为1.00元[54][55] - 发行市盈率分别为39.45倍、34.38倍、52.60倍、45.83倍,发行市净率为3.34倍[56][57] - 回拨后网下最终发行858.3167万股,占51.50%;网上最终发行808.3500万股,占48.50%,网上中签率为0.0255934719%[60]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912.99万元、21109.20万元及26078.1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451.56万元、8187.03万元及9873.38万元[23]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4%、50.68%及48.15%[24] - 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13133.34万元,发行费用总额为10703.25万元,每股发行费用为6.42元[62][64] 风险提示 - 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存在价格波动、市场、保证金追加和流动性风险[1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短期内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17] - 公司作为CRO企业,存在创新与技术、行业政策变更、对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依赖等风险[19][20][21] 股东承诺 - 百瑞邦投资承诺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42] - 合肥航邦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相关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4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股东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锁定股份,锁定期满后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2] 其他事项 - 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一个月内与保荐人及商业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三方/四方监管协议》,已开设4个募集资金账户[73] - 公司可采取现金、股票或二者结合方式进行股利分配,每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23][124] - 公司将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按公平原则进行,避免利益输送[133]
万邦医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9-19 13:11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份166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6666.6667万股[9][37]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67.88元,发行市盈率52.60倍,市净率3.34倍[9][37][38] - 发行日期为2023年9月14日,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9]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3,912.99万元、21,109.20万元及26,078.1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451.56万元、8,187.03万元及9,873.38万元[29]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4%、50.68%及48.15%[30]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16,499.24万元,同比增长53.28%,净利润5,382.06万元,同比增长50.23%[58][5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1 - 9月,营业收入区间为25,350.00 - 26,650.00万元,同比增长40.55% - 47.76%[63][64] - 预计2023年1 - 9月,净利润区间为8,287.50 - 8,712.50万元,同比增长20.24% - 26.40%[63][64] 公司架构 - 控股股东为陶春蕾,实际控制人为陶春蕾、许新珞,截至报告期末共同控制82.99%股份[36][85] - 公司有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各子公司、分公司业务定位明确[115][132][133] 人员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技术人员285人,占比87.16%;销售人员8人,占比2.45%;综合管理人员23人,占比7.03%[200] - 2022 - 2020年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分别为316人、213人、145人[197] 财务风险 - 面临毛利率波动、应收账款回收、人力成本上升、税收政策变化等财务风险[80][81][82][83] - 面临管理、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等内控风险[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