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顺义制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6 04:56
在医药贸易领域,顺义区集聚了国药、上药等头部企业,以及默克、强生等多家国际药企中国贸易总 部,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占全国的近1/3,其中疫苗进口占全国的95%。同时,建成了全 国唯一的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打通了以"白名单"制度为核心的进口便利化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9月15日,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顺义区重点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 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五大高端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 总量近20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 李磊 摄 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表示,"十四五"以来,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3年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今年上半年,GDP总 量继续保持平原新城首位。 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 崔小浩表示,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布局方面,顺义区已集聚"理想汽车、北京现代、奔驰新能源、北 汽越野车"4大整车企业,以及7大研发中心、1 ...
从看报表到看生态 顺义投贷联动合作联盟 破题企业融资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2:38
该联盟将从"看报表"转向"看生态",从"单点评估"转向"全局洞察",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系统性 解决方案。该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顺义区将持续完善投贷联盟服务体系,逐步吸引更多优质金融 机构入驻,不断提升区域投资环境硬实力,丰富投贷支持策略与服务场景,以更高效的产融协同模式,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在这场一年一 度的盛会里,金融服务专题展以"数智驱动 开放共赢"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线下参展, 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石景山、顺义等区也同步在此设立了金融展区。 9月12日,北京顺义金融展区举办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推介会,并诚挚邀请各类金融机构加入顺义区投贷 联动合作联盟,携手将"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模式做深做实做细,共同为顺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 头活水"。 顺义区发改委副主任史洪佳表示,顺义区将持续完善投贷联盟服务体系,逐步吸纳更多优质金融机构加 入,不断提升区域投资环境硬实力,丰富投贷支持策略与服务场景,以更高效的产融协同模式,为企业 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打造新时代产融合作的"顺义样板"。 " ...
高端制造业“挑大梁”,顺义区“十四五”以来造车165万辆
新京报· 2025-09-15 14:16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GDP年均增长5.8% 2023年总量达2388亿元 [1]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 2023年突破600亿元 [1]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2023年总量近2000亿元 稳居全市前三 [1] - 2024年上半年GDP总量保持平原新城首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位列全市第二 [1] 汽车产业布局 - 占北京市汽车总产量三分之一 "十四五"期间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 [2] - 汽车产业产值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 [2] - 集聚4大整车企业(理想汽车 北京现代 奔驰新能源 北汽越野车)及7大研发中心 150余家上下游企业 [2] - 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2] 航空航天产业 - 航空服务企业220余家 2023年营收近20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86% [3] - 集聚全国6家航空央企总部中的4家 [3] - 飞机维修领域年工业产值达140亿元 占全国近20% [3] 医药健康产业 - 规上企业和机构110余家 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3] - 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3] - 疫苗进口占全国95% 建成全国唯一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先行区 [3] - 获批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5个 与全球30余家跨国药企合作 [3] 国际化建设 - 常住外籍人口近万名 外资企业950余家 [4] - 国际化学校11所 在校生占全市40% [5][6] - 涉外医疗服务机构14家 包括和睦家 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 [5] - 中英文标牌标识1.4万块 政务大厅外语服务窗口38个 [5] - HICOOL创业大赛集聚3.4万个项目 5.6万名创业者 海外项目占比超60% [4] 民生投入与基础设施 - 每年财政支出85%以上投入民生领域 [7] - 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0亿元 新增学前学位1.1万个 中小学学位2万余个 [7] - 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路网密度全市第一 [8] - 2024年PM2.5平均浓度24.4微克/立方米 较2020年下降30% [8] - 五年新增造林绿化4.3万亩 小微绿地66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全市第二 [8] 城市治理 - 划分基层网格9165个 整合网格员5000余人 [8] - 2024年主动巡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数同比增长107% 热线诉求量同比下降4.5% [8] - 实施21项礼遇措施 寄送表扬信2945封 [9]
北京顺义:“十四五”以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49
经济增长与投资建设 - GDP年均增长5.8% 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 [3]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 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 [3]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 [3] 高端制造业发展 - 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 产值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 [3] - 航空航天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 飞机维修领域年产值达140亿元 [4] - 医药健康产业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医药制造领域集聚40余家重点企业 [4] 现代服务业布局 - 航空服务业拥有220余家企业 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 [4] - 商务会展业拥有两大场馆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 承接全球百大商展品牌 [4] - 临空经济区去年企业营收超3500亿元 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 [5] 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 - 新能源智能汽车集聚四大整车企业及150余家上下游企业 [3] - 航空航天产业依托中航/航天产业园集聚20余家重点企业 [4] - 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 天竺综保区全国空港型保税区排名第一 [5]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全区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推进京密高速等重大项目 [7] - 首都国际机场通达全球57国225个航点 洲际航点数量全国首位 [5] - 连续六年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 今年参赛项目与人数双破万 [6] 产业创新与生态构建 - 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3]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投产 填补高推力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空白 [4] - 建成全国唯一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先行区 [4]
从看报表到看生态 顺义投贷联动合作联盟破题企业融资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7:45
据介绍,该联盟以区内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为核心纽带,联动与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深度合作的区内银行机构,创新构建"信息共 享、业务共拓、风险共防"协同机制。通过"基金股权投资撬动、银行债权融资跟进"双轮驱动模式,为区内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 精准金融服务。 推介会活动现场人气十足,30余家驻区金融机构齐聚,近百名机构代表共赴盛会。其中,顺义国资公司对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业 务开展和产业投资的"顺义模式"进行了详细讲解,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等机构围绕自身服务优势与创新产品 进行重点推介,充分展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姿态,为现场交流注入满满活力。 交通银行北京顺义支行行长王柘介绍,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将依托"股贷债租托"综合化服务,结合顺义区"5+4"产业发展规划, 在提高融资供给、创新产品服务、赋能科技金融、深化产融结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顺义区 "5+4" 产业发展规划,即加速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这五大高端 制造业,同时充分发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天竺综保区、中德产业园等平台优势,推动以航空服务、商务会展、产业金融、 科技服务为代表的四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 ...
顺义产业金融成果亮相服贸会 金融机构按年可获8000万元支持
贝壳财经· 2025-09-12 07:0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在本届服贸会上,北京顺义·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向观众展示了顺义"产业+金融"的相关成果。 近年来,顺义区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扎实的金融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加快构建首都产业金融中 心。数据显示,2024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21.6亿元,同比增长8%,稳居全市第二梯队;全口径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从2016年的40.6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近百亿元,经济动能持续释放。 据介绍,该区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最高给予资金支持1000万元;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最高给予资金支持250万元;支持企业定向增发,最高给予资金支持300万元;支持企业并购交易,最高 给予资金支持500万元。如今,顺义区内134家上市挂牌企业累计直接融资近2400亿元。 此外,该区还发布了多项产融合作的支持政策,如金融机构助力独角兽、隐形冠军、国家和北京市专精 特新等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单个企业年度内累计贴息最高给予资金支持5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助力独角兽、隐形冠军、国家和北京市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打通融资卡点,银行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中 ...
“村民”又来做LP了,一出手就是3个亿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26 08:47
深圳集体经济股权投资布局 - 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成为创投行业新力量 与创投机构合作设立基金[2] - 两支新基金总规模3亿元 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1亿元 龙岗龙兴创投基金2亿元 存续期10年[2] - 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等深圳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已储备优质项目[2] 基金出资结构 - 龙岗龙兴创投基金出资比例:龙岗金控30% 龙兴创投50% 南岭村10% 樟树布村5% 上李朗村5%[3] - 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出资比例:坂田集团50% 岗头村 禾坪岗村 风门坳村共同出资[3] - 龙兴创投由南联村 南约村 龙岗村 同乐村 龙东村5家村企共同发起[3] 历史基金案例 - 罗湖高新投聚能基金2023年1月设立 总规模1.7亿元 深高新投出资5000万元 罗湖投控出资2000万元 11家股份合作公司出资超1亿元[4][5] - 深创投龙岗创新基金2023年7月设立 总规模5.05亿元 12家股份合作公司出资4.05亿元占比超80% 深创投出资5000万元 龙岗区属国企出资5000万元[5] - 坪山区佳和一号基金2022年成立 注册资本7010万元 5家村企共计出资7000万元[6] 政策支持与模式特点 - 深圳2023年2月政策提出吸引股份合作公司富余资金进入风投创投领域[3] - 2025年3月行动方案进一步引导股份合作公司资金有序进入风投创投领域[3] - 合作模式主要为市区国企发起并出资引导 股份合作公司作为LP 投资符合本区或本市产业定位的领域[7] 集体经济规模与动因 - 深圳近1000家村集体社区股份公司总资产近2500亿元 净资产超1200亿元[9] - 拥有超1亿平方米物业 年收入超220亿元 年利润近100亿元 2021年三季度银行存款超800亿元[9] - 股份合作公司寻求多元化经营方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10] 投资风险控制 - 股权投资高风险性与集体经济风险偏好不匹配 风险控制是关键考量[11] - 重要考量因素:政府专项扶持政策含风险补偿机制 管理人专业能力 项目经过充分验证[11] 区域扩展与行业影响 - 深圳近40家村股份合作公司已参与股权投资 覆盖南山 罗湖 龙岗 龙华 坪山等区[11] - 北京顺义区仁和镇设立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 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2] - 深圳国资基金群超500支基金 总规模超7000亿元 90%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8]
还没游出血海的何小鹏,想造一个新图腾
新浪财经· 2025-08-07 02:52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通过全新P7车型重塑品牌高端定位 强调设计美学与AI技术驱动 旨在提升品牌价值与盈利能力[2][6][8] - 公司2025年销量目标为35万辆 截至7月底已完成23.39万辆 达成率66.8%[5] - 预期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整体盈利[7] 产品战略 - 全新P7定位科技时尚豪华轿跑 首次重大改款聚焦"颜值第一"和"情绪价值"[8][11] - 车身尺寸显著增大 采用掀背式尾门与星环式灯带设计 续航最高达820公里(CLTC标准)[9] - 全系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 AI天玑系统及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10] - 预售6分37秒小订突破1万辆[12] 历史表现与转型 - 初代P7为2021年销量支柱 年交付超6万辆 占全年总销量61%[4] - 2022年3月成为首款突破10万辆交付的新势力纯电车型[4] - 2023年通过P7i与P7+车型调整策略 P7+连续8个月蝉联15万~20万元级细分市场销冠[5] - 2024年汽车销售毛利率转正至8.3%[5] 销量结构 - P7家族与MONA M03贡献约70%销量[5] - 2025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翻倍 重点转向提升单车利润与品牌价值[5][6] 研发投入 - 造型团队完成1259版设计方案 内部召开上千场产品会议[9] - 何小鹏称该项目为"有史以来情感投入最大的项目"[8]
产业协同提速,中国智能汽车迈向“认知驱动”新时代
钛媒体APP· 2025-07-24 02:58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世界汽车格局深度调整重塑,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成为关键[4] - 长春市设立100亿元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出台全产业链支持政策,聚焦"三电"、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突破[4] - 中国已实现电动化换道超车,智能化终端市场先行,产业生态日趋丰富,2025-2030年目标为加速辅助驾驶普及并培育智能驾驶文化[4] - 2030年及之后两三年或为L3、L4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率先实现L3及以上技术应用的国家和企业将占据关键优势[4] 技术路径与创新方向 - 智能汽车安全技术两条路径:规则驱动(逻辑清晰但泛化能力弱)与数据驱动(自主学习但存在"黑箱"问题),需融合为"认知驱动"路线[6] - 充电系统电压向1000V-1500V迈进,碳化硅宽禁带功率器件成主流,但面临封装热失控与成本挑战,永磁同步电机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8] - 未来汽车成本结构变化:机械占比从70%降至30%以下,电子与软件占比升至70%,智能化和成本成为购车首要因素[10] - 智能底盘与轮胎域控制软件为软件定义汽车基础,轮胎力是汽车运动根本原因[12] - "视觉+4D成像雷达"异构信息融合感知技术路径推动智能驾驶普惠化[34] 车企战略与实践 - 岚图提出四大创新跨越:技术创新(从比拼参数到创造价值)、管理创新(交易关系转向伙伴关系)、品牌创新(单次消费转向长期信赖)、开放创新(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14] - 江淮与华为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联合打造尊界超级工厂,并联合227家顶级供应商构建全球一流供应链生态[16] - 一汽提出AI大模型推动车载应用从"软件定义汽车"转向"AI定义汽车",座舱和智驾系统普遍接入AI模型[18] - 长城汽车采用"端到端+无图"技术方案,推出SEE大模型,融合数据驱动与安全策略兜底模式[20] 供应链与生态协同 - AI对汽车系统为增量构筑而非替代,中国软件供应链在底层操作系统领域成熟,可快速适配芯片和电子电气架构[22] - 车灯从照明工具转变为设计与信息交互载体,软件成为定义汽车关键力量[24] - 智能驾驶需平衡降本与技术迭代,过度降本会牺牲用户体验和安全性,应通过算力提升推动体验升级[26] - 智能座舱和车控芯片国产化率提升,本地芯片企业参与整车设计早期阶段,与主机厂联合定义产品[28] - 车网互动可缓解电网压力、推动能源转型,园区级能源系统成为关键落地场景[30] - 车载声学从"听觉系统"升级为构建"第三空间"的核心技术支撑,涉及人车交互与主动安全[32]
巩固扩大智能化优势是当务之急 ——记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论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3 01:16
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L2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自动泊车等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超20%,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2] - 行业提出2030年目标:加速普及辅助驾驶形成用户基础,同时推动L3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以建立应用领先优势 [3]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滞后于预期,L3向L4/L5升级存在瓶颈,未来将进入融合规则与数据的认知驱动3.0阶段 [3] 技术突破与挑战 - 车企面临安全与成本平衡难题,L4以下仍需驾驶员参与,实现真正自动驾驶需克服技术鸿沟且成本可能增加2~3倍 [3] - AI操作系统(AIOS)成为智能化底座,车企正构建多Agent并行运行的智能体系,需统一共性技术支撑 [4] - 2026下半年至2027年算力平台将成关键"甜点位",规模化应用与用户体验是车企新挑战 [4] 产业生态与合作模式 -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进入深度绑定模式,形成战略联盟以提升AI竞争力并助力科技企业跨越"死亡谷" [5] - 江淮与华为全价值链合作案例显示,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验证协同效应价值 [5] - 中国技术反向输出全球,跨国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如法雷奥在华拥有4500名研发工程师和13个研发中心 [6] 全球化与产业链延伸 - 中国L2/L3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20%,带动智能化整车及供应链"出海",但需解决网络安全等合规问题 [7] - 岚图汽车推动从贸易出口向本地运营转型,实施"全球车+区域优化"战略以建立品牌形象 [7] - 智能汽车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可带动机器人、低空技术等领域进入规模化低成本阶段,构建聚合智能产业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