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氢氨
icon
搜索文档
氢氨醇产业调整:项目清退与标杆崛起
势银能链· 2025-09-15 04:24
行业政策调整 - 多地政府对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设定硬性开工期限 例如内蒙古要求1年内达到实质性开工并完成计划投资45%以上 否则终止项目并收回新能源规模[4] - 甘肃 辽宁等地也出台类似清退机制 对逾期未开工或进度滞后项目进行清理[4][5] - 政策合规性门槛显著提高 旨在挤出占而不建泡沫 确保风光指标和土地资源用于快速落地项目[5] 项目撤销案例 - 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撤销 投资185.3亿 原计划一期建成50万吨绿色甲醇 远期规划1亿吨[4] - 内蒙古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一期和二期项目相继撤销[4] - 中国天楹水电解制氢设备采购因重大技术变更终止招标[5] - 华电榆树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被吉林省撤销备案 计划建设6000Nm³/h制氢合成氨产能及配套80万千瓦风电[5] - 新疆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6月初确认招标终止[5] - 丰镇市风光制氢一体化氢储能调峰电站因产业政策调整中止 该项目为全球最大氢储能规划项目[5] 行业核心挑战 - 经济性挑战是核心掣肘 绿氢/绿氨/绿甲醇成本远高于传统化石路径 项目财务模型脆弱[6] - 高昂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 电解槽等关键设备成本 合成储运费用使盈利前景不明朗 严重依赖补贴或政策强制力[6] - 技术路线与工程化风险浮现 包括技术路线选择 系统集成优化 工程放大等现实挑战[6] - 市场环境与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国家层面强制性配额政策未完全落地 长期补贴机制缺失[6] 标杆项目进展 - 远景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于7月8日正式投产 为全球首个百万吨级零碳氢氨项目[7] -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年产25万吨绿色甲醇 首期工程于7月15日投产[7]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于7月26日宣布正式投产[7] - 三大项目均为国家级大型绿色氢氨醇示范项目 单个产能均在万吨级以上[8] 产业影响与意义 - 大规模项目验证可再生能源制氢 储运和应用全链条技术可行性 包括ALK和PEM电解槽 管道 高压气态 液氢 固态储氢等技术[8] - 推动全产业链成本下降 通过集中采购刺激电解槽制造商扩大产能 优化工艺 降低单位成本[9] -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建设巨大风光发电基地 拉动可再生能源装机 催生储运基础设施需求[10] - 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绿氢用于合成绿氨 绿甲醇 为化工行业提供绿色原料 应用于航运 重型卡车 工业高温供热等领域[11] 港口加注与出口动态 - 7月2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200吨国产绿色甲醇[12] - 7月11-12日上港能源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在洋山港加注1000吨国产绿色甲醇燃料[12] - 7月15日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通过"海港致远"轮完成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加注[12] - 7月23日5000吨绿色甲醇在天津大沽口港区装船发往新加坡[12] 政策支持与试点 - 国家能源局公示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第一批 包括9个试点项目 其中绿色甲醇和绿氨方向占8个[13]
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9:58
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 绿氢产量3659吨 绿氨产能32万吨/年 [1] - 内蒙古明确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乌海四市氢能产业定位 分别聚焦研发 固态储氢/燃料电池重卡 电解制氢/输氢设备 工业副产氢提纯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超60个国家和地区将氢能纳入国家战略 国内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氢能集群初具规模 [2] 资源禀赋与成本优势 - 内蒙古风能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占全国超50%)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占全国约20%) [4] - 2024年初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1亿千瓦 为全国首个达此量级省区 [5] - 绿氢成本约21元/kg为全国最低 工业副产氢年产量超130万吨 煤制氢搭配CCUS可产蓝氢 [5] 应用场景与项目进展 - 重工业领域用绿氢替代煤制氢生产甲醇/合成氨 实现化工绿色化 [6] - 矿区拥有超100万辆重型卡车及矿山机械 氢燃料电池重卡百公里氢耗8.5kg 加氢价30.42元/kg 单公里成本已低于燃油车 [7] - 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赤峰投产 大唐多伦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13.9万吨 [12] 全产业链布局 - 构建"一区六基地一走廊"格局:以鄂呼包乌为核心示范区 六大基地覆盖制氢/应用/研发/制造等环节 2030年扩展至兴安盟/呼伦贝尔市 [9][12] - 已批复39个风光制氢项目 配套新能源装机2640万千瓦 规划绿氢产能107万吨/年 [12] - "西氢东送"管道工程(乌兰察布-北京)系全国首条跨省区纯氢管道 纳入国家规划 [13] 装备制造与技术突破 - 目标2027年实现"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创新 形成完善供应链体系 [13] - 广东国鸿氢能在鄂尔多斯投产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 包头氢晨科技构建核心零部件供应能力 [13] - 北奔重汽下线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 牵头构建"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生态链 [14]
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第一批)公示
国家统计局· 2025-08-13 01:21
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 - 国家能源局组织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申报及评审工作,旨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转型并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首批公示9个项目,涵盖纤维素燃料乙醇、绿色甲醇、绿色氨等方向,涉及生物质、风电、绿氢等多种技术路径 [1] 项目详情 燃料乙醇方向 - 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由国投先进生物质燃料(海伦)有限公司实施,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推荐 [1] 绿色甲醇方向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由上海电气绿源科技(吉林)有限公司承担,吉林省能源局推荐 [1] - 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年)由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等联合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推荐 [1] - 安达市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一期由安达市天楹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推荐 [1] - 辽宁华电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由调兵山市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承担,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推荐 [1] - 岚泽大丰港年产30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由江苏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推荐 [1] 绿色氨方向 - 远景零碳技术(赤峰)有限公司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P1期30万吨/年合成氨)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推荐 [1]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由能建绿色氢氨新能源(松原)有限公司承担,吉林省能源局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推荐 [1]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实施,吉林省能源局推荐 [1]
ESG动态跟踪月报(2025年7月):国内绿金标准升级,海外气候金融热度不减-20250808
招商证券· 2025-08-08 07:5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创业板综指ESG负面剔除机制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引入ESG评级作为筛选标准,剔除不符合ESG要求的股票,以提升指数的质量和可持续性[28]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剔除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ST或*ST)的样本股 - 剔除国证ESG评级在C级及以下的样本股 - 覆盖创业板约95%的上市公司,共1316只股票[28] **模型评价**:该机制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提升ESG表现,同时使指数更精准反映优质企业的整体表现[28] 2. **模型名称**:零碳园区评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以"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评估园区的低碳化程度[19]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园区内每消费一吨标准煤的各类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 结合《零碳园区建设基本条件》中的参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19] **模型评价**:该模型为园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估框架,但实施中需考虑不同园区的基础差异[1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标识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根据项目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直接或间接贡献程度进行分类[1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对直接且显著贡献的项目标记为"√√"(如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降碳改造等) - 对具有赋能作用的项目标记为"√"(如新能源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能效管理等)[10] **因子评价**:该因子有助于精准识别绿色项目的碳效益,但需配套专业评估方法[10] 2. **因子名称**:绿电消纳责任权重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各地区和行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责任[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各省市总量消纳责任权重(2025年普遍上调,最高增幅11.6%) - 计算非水电(风电、光伏)消纳责任权重(全部上调) - 重点行业(如电解铝)设定硬性考核指标[13] **因子评价**:该因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但对资源禀赋有限的地区可能形成压力[1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创业板综指ESG负面剔除机制**: - 覆盖股票数量:1316只[28] - 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比例:95%[28] 2. **零碳园区评估模型**: - 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19] - 首批申报园区数量:未披露[1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标识因子**: - 应用范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10] - 分类标准:直接减排项目(√√)与赋能型项目(√)[10] 2. **绿电消纳责任权重因子**: - 2025年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北京30.6%、上海33.1%、广东31.6%[14] - 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北京28.9%、上海10.7%、广东12.9%[14]
“新石油”有望改写能源版图
经济日报· 2025-08-06 21:58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完成 - 中石化中海燃供在大连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 [1] - 所用燃料来自远景能源内蒙古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 [1] - 验证绿氨燃料从风光发电到船舶加注的端到端可行性 [1] 新石油的定义与优势 - 新石油指可再生电力制取的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生物航油等绿色能源统称 [2] - 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较高 可满足航空航运等行业燃料需求 [2] - 原料来源丰富且符合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2] 新石油对能源格局的影响 - 将成为航空航运和重工业领域深度脱碳的关键 [2] - 未来成为关键大宗商品 重塑全球能源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版图 [2] - 各国可在本土或友好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 摆脱对特定地域化石能源依赖 [2] 中国在新石油领域的竞争地位 - 中国绿色氢氨醇项目数量和产能居全球第一梯队 [3] - 远景能源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风光能源预测和人工智能秒级运算 保障稳定生产 [3] -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优势成为中国领跑新石油时代的重要筹码 [3] 新石油发展面临的挑战 - 绿氢成本较高导致绿色氨醇与传统燃料存在成本竞争力差距 [3] -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3] - 国际标准尚未统一增加贸易和应用难度 [3]
内蒙古新型化工产业蓄能致远
内蒙古日报· 2025-08-05 09:07
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 - 远景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投产 实现首罐绿氨发车 [2] - 项目采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绿氨合成一体化模式 实现100%绿电直连和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动态耦合 [2] - 项目定位为全球最大"新石油"产业基地 利用戈壁滩风光资源生产绿色燃料 助力化工、航运、钢铁行业脱碳 [2] 内蒙古化工产业投资与增长 - 内蒙古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3% [3] - 内蒙古围绕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 宝丰能源煤基新材料项目 - 宝丰能源内蒙古煤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673亿元 一期年产300万吨烯烃(聚乙烯、聚丙烯各150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23.4% [6] - 项目采用国产自主设备 23项关键核心设备达国际顶尖水平 刷新产能规模、建设工期、能耗成本等行业纪录 [6] - 项目实现煤替代石油生产聚烯烃的重大工业化成果 为煤化工行业提供可推广示范样板 [6] 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链发展 - 鄂尔多斯建成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循环产业链 探索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耦合发展 [7] - 全市推动23个现代煤化工产业链项目 将新增产能1000万吨 实现从煤炭到化工产品的纵向增值 [7] - 内蒙古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7] 乌海化工产业集群与产能 - 乌海形成精细化工、BDO、有机硅、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BDO产能占全球25% 10余种化工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 [9] - 全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 精细化工产品达100多种 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突破千亿元 [9] - 内蒙古拥有100多项现代煤化工专利技术 煤制油气产业装备自主化率达90%以上 [9] 绿色甲醇与新能源项目 - 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首次批量加注(2900吨) 由内蒙古企业生产 温室气体减排量达70% [10] - 阿拉善盟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 总投资额123.7亿元 涵盖风电装备制造、电解水制氢、风光制氢一体化等领域 [10] - 阿拉善绿电+新型化工模式实现每度电成本0.32元 绿电直连成为化工产业升级重要途径 [10] 氢能产业规划与项目 - 赤峰市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方案 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在建及待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8个 [11] - 项目总投资343亿元 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 建成后制氢产能18万吨、制氨60万吨、制醇80万吨 [11] - 赤峰被列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自治区氢能生产应用基地重要节点城市 [11] 内蒙古化工产业地位与转移 - 内蒙古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甲醇产能全国第一 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全国第二 [13] - 国能、中石化、中煤、宝丰等龙头企业落地 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13] - 内蒙古具备高质量承接新型化工产业转移能力 形成氯碱化工、煤焦化工、氟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 [13]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内蒙古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 推出蒙速办APP和热线服务专席 全周期提升营商环境 [14] - 政府优先配置用地、用能等要素资源 配套基础设施 推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14] - 内蒙古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 打造绿色化、精细化、循环化产业链 [14]
3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 远景引领全球“新石油”革命
证券日报网· 2025-07-09 05:15
项目投产与规模 - 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总规划产能152万吨 [1] - 全球首罐绿氨从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发车,获得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颁发的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明 [1] - 项目依托首创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 [1] 技术创新与系统设计 - 项目借助AI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实现100%绿电直连,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动态耦合 [2] - 远景打造了世界最大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为生产提供绿色电力保障 [2] - 建成全球首座全动态绿色化工厂,实现与上游波动可再生能源的完美匹配 [2] - 自主研发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通过算法调度优化每个环节运行,最大化利用绿色电力 [2] 行业影响与认可 - 项目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从全球1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能源转型变革者大奖 [2] - 彭博社将该项目列为全球绿色氢能转型的关键范例,肯定其在引领全球清洁能源变革中的示范作用 [2] - 绿色氢氨醇对化工、航运、钢铁等行业的脱碳意义重大 [3] 战略意义与发展愿景 - 项目是落实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的重大实践,实现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为地区经济创造绿色增长新引擎 [1] - 远景将赤峰定位为全球最大的"新石油"产业基地,利用戈壁滩风光资源生产绿色燃料驱动世界 [3] - 公司计划通过构网型储能技术、AI电网技术和动态合成氨技术推动"新石油"成为全球新繁荣引擎 [3]
远景能源绿氨项目落地 助力全球碳中和进程
绿氨长期采购协议 - 远景能源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达成绿氨长期采购协议,验证了绿氨作为规模化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商业可行性 [1] - 该协议为绿色氢氨的全球贸易树立新标杆,彰显其在亚太及全球的发展潜力 [1] - 合作结合远景的技术优势与丸红的全球贸易网络,加速绿氨的大规模生产、供应与市场化进程 [1] - 合作将助力化工、化肥等高碳行业绿色转型,推动日本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1] 绿氨项目进展 - 远景在赤峰元宝山化工园区投资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百万吨级绿色氢氨项目 [3] - 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绿色氢氨工程 [3] - 2024年3月14日,项目第一阶段30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已顺利投产 [3] - 项目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动态耦合,解决零碳氢能发展挑战 [3]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远景依托全球领先的绿电制氢全产业链能力推动氢能商业化 [3] - 技术突破加速绿氢商业化进程,助力航运、航空、钢铁、化工等行业脱碳 [3] - 合作成为跨国绿色氢氨合作典范,推动亚太地区绿色能源转型 [3] - 彰显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全球能源结构重塑中的引领作用 [3] 公司战略与愿景 -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表示氢能与氨能将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公司将绿氨从概念推向市场,构建交通运输、电力系统等领域的绿色解决方案 [1] - 目标加速全球向碳中和迈进 [1]